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347&run=13

卫生事业概况

2003年,全市各类卫生事业机构3112个。其中,医院104个,卫生院109个,疗养院10个,专科防治
所(站)6个,卫生防疫机构20个,卫生监督所13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门诊部、诊所、卫生保健所、
医务室239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7个,其他
卫生事业机构14个。全市拥有医疗床位2.4万张(含疗养院1747张),按社会人口计算,全市每千人口
拥有医疗床位3.3张。全市从事卫生事业人员3.9万人(含疗养院1059人),比上年(下同)增加1715人,
同比增长4.6%。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3万人(含疗养院395人),占从业人员的82.8%;在卫生技术
人员中,医生1.35万人(含疗养院148人)、同比增加81人,护士1.03万人(含疗养院164人)、同比增
加325人,医护比为1∶0.77。
年内,全市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1117.6万人次,减少28.3万次,其中门、急诊1058.1万人次。全市
各医疗机构实际病床使用率66.9%,下降5.4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19.6次,减少0.1次;出院病人平
均住院日12天,减少0.3天。
年内,继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截至年底,市内四区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196个。

防治非典

(详见·防治非典·)

公共卫生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7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长效机制
建设方案》,包括指挥协调、疾病预防、电子信息、医疗救治、人才支撑、物资保障、卫生评价、监
督检查等8个体系。制定下发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完成《疾病预防控
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及人才队伍库和物资储备库建设;以疫情报告监测为主的市、区(市)、
街道办事处(镇)等三级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已申请立项;建立了逐级广泛的630个固定和流动疫情监
测哨点,开始了非典疫情的监测、登记及资料的汇总、上报。本市的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受到卫生
部和省政府的肯定。8月底,省政府在本市召开了全省防治非典工作会议,本市在会上作了公共卫生
长效机制建设的典型发言。

农村卫生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和《青
岛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方案》,在崂山、即墨、胶南、城阳等4个区(市)开展了以大
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达200多万人。其中,崂山区139个村(居)
有138个村、15.9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总人口的92%;即墨市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参保率近
90%,并接受社会各界大病医疗救助捐款800余万元;胶南市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参保率达到92%。本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处于全省前列,在12月召开的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本市作
了经验介绍。
截至年底,大部分区(市)已完成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区(市)卫生部门统一管
理的工作。

科教兴医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 制定下发了《青岛市卫生行业学科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召开了本市卫生
系统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及特色项目发展规划,共评选出10个重点学科、
27个特色专科和15个特色诊疗项目。组织全市卫生系统申报省科技进步奖57项、市自然科学奖20项、
市科技进步奖99项,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项、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获得市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项和三等奖16项。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全年引进博士后2人、博士10人、硕
士8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继续开展了卫生管理岗位干部培训工作,共有114名领导干部
和后备干部培训合格;完成了国家、省、市继续教育项目。
信息化建设 市卫生局机关医疗机构查询系统、总控数据医保系统、人才档案信息系统、健康保
健查体系统于11月底进入试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于10月上旬正式运行。制定了市、区(市)、镇等
三级《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信息网络建设规划》。
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全年因公出访团组22个43人,分别到英国、芬兰、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
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年内,与英国南安普敦市的卫生交流与合作取得进展;通过与香港伊丽莎白医
院的友好合作加快了本市医学康复教学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了中荷青岛社区卫生后续培训项目的发展。

疾病控制

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人数下降11.17%,死亡人数下
降40%。霍乱无疫情发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下降46.52%,病毒性肝炎下降15.73%。加强计划免疫
工作,在全省率先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接种及时率达到95%以上。加强消灭丝虫病工
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是继本市消灭天花后,第二个被证实消灭的疾
病,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省级评审的城市。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以地级市为单位
结核病防治微机化管理,结核病防治工作处于全省前列。加强艾滋病监测工作,本市的艾滋病实验室
软硬件建设处于全省前列。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为重点,加强职业卫
生监督执法。继续落实以普及碘盐为主的预防碘缺乏病综合性防治措施,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
成果。加强了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制定并启动了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健康管理项目,控制了出血热的
病死率。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现状调查,与水利和农业部门配合,初步拟定了改水降氟、改善农民生活
条件的文件。加强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在黄岛区启动了全国慢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

妇幼卫生

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为重点,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母亲安全项目”继在即墨市实
施试点之后,向全市农村区(市)全面推广。继续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6.47/10万,下降1.46/10万;围产儿死亡率为6.74‰,下降1.25‰,继续保持了国
内领先水平。

爱国卫生

在全市开展了第十五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共有76万人次参加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出动车
辆2万余次,清运垃圾7.5万余吨。开展了以清理垃圾、空地绿化、保护山体为内容的“三项整治活动”。
继续加强除害防病工作,在全市城乡开展了春秋冬季集中灭鼠等活动,保持了本市“灭蚊、灭蝇、灭
蟑、灭鼠先进城市”称号。开展了“毒鼠强”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了“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
促进活动”。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全市农村已累计改造厕所4.58万座,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9%,
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农村改厕工作任务。继续巩固了本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保持了“国家
卫生城市”称号。

中医工作

制定了《青岛市农村中医药工作行动计划(2003~2005)》,在全市农村实施“8341”计划,即3
年内使全市8000名乡村医生受到包括中医养生学在内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300万农民得到
“养生保健进万家行动”的实惠、重点建设4所区(市)级中医医院、各镇卫生院应有中医科并达标
或至少设立1所中医(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制定了《青岛市中医药实用人才培养计划(2003~2005)》。
继续实施中医事业“四名(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工程”,举办了“名师论坛”系列学术活动,
召开中医药学术研讨会10期。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加强
综合(专科)医院中医工作。在防治非典中,发挥了中医药的作用。

医疗质量

在全市医疗机构中开展了“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并
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标准。加大对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器械设备、医用材料和药品试剂、制度规范及
环境条件等影响医疗质量的6个主要因素的监督与检查。加强了医疗机构和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规
范医疗广告申请和发布行为。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完善青岛市急救中心功能设施,确定了11家急
救分中心,实现了院前的急救车辆统一标志并统一装备、急救人员统一着装、急救病历统一格式、急
救收费统一标准、工作人员统一培训并统一持证上岗。继续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有156家医疗机构2.02
万名医护人员参保。加强输血管理,临床用血和机采血小板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临床成分输血使用率
全市达到99%以上,有30所医院达到100%,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血液集中检测,本市的血液使用、贮存、
输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卫生法制

全年共组织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专项执法检查36次,增长12.5%。实施
了食品卫生“放心工程”,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组织了多次餐饮业执法大检查,共检查各类单
位5668户次,立案查处违法单位497个,罚款金额192.78万元,处理举报投诉203起,处理食物中毒48起,
处理职业中毒3起,查处各类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34个,销毁不合格食品9248公斤。完成了“第十三届
青岛国际啤酒节”、“2003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十一黄金周”等28个重大节庆、70次重大政治
保障任务的食品卫生保障工作。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精神文明

加强“放心病房”、“温馨病房”、“临床路径”、“一站式”服务、“生命绿洲”、“真情关
爱”、“诚信医院”等卫生服务品牌建设,开展“养生保健进万家”、“健康教育快车走进千家万户”、
“为百岁老人免费查体” 等活动。 加强廉洁行医工作,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收受“红包”
“回扣”等商业性贿赂的规定》,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以治理“红包、回扣”等商业性贿赂等
为重点内容的“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本市的医院文化建设得到卫生部的肯定,在10月召开的“首
届中国医院文化论坛会”上,市卫生局获中国医院文化论坛荣誉奖。

(任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