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218&run=13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2003年,该区加强项目推进、创业服务和投融资环境建设,加快项目吸纳、科技孵化、技
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全年新引进研发机构1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
家,总数达到165家;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12个,总投资达12亿元以上;该区科技孵化企业总数
增加到131家,完成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0亿元,上缴税收超过5000万元。全年实现出口额11.3亿美元,
增长27.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43.4%。电子家电、新材
料、软件、海洋生物制药等4个主导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32.6亿元,占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7.9%,
占该区工业总产值的80.9%,其中软件产业实现产值3.8亿元、增长50%以上。
年内,该区被认定为“国家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在2003年全
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评比中,居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3位,并获国家科技部授
予的“实施火炬计划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等称号;该区高
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全年有1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目录,5
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专利457件,12个项目获“青岛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
构转化成果奖”。
主导产业项目引进 软件产业引进了零点科技产业园、中天软件产业园、数码科技中心、清华紫
光凯远、东大阿尔派等一批著名软件企业,科达东芝、中科院软件研发生产基地、浪潮国际软件外包
基地、香港恒基集团投资软件园区等大项目达成初步意向;电子家电产业引进了飞马电子项目、莱科
达微电子等大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海尔信息产业园已部分投产,朗讯在亚洲的生产研发中心正加快向
该区转移;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引进了3V医疗诊断制剂、黄海制药二期、爱德生物检测、澳珂玛生物工
业园等项目。
对外合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德国海德堡科技园结成“姊妹园区”,与法国布雷斯特科
技园签订了加快孵化器领域合作的协议。

(臧先锋)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概况 截至2003年底,已有20多个省市、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
目1630个,总投资84.9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7.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28个,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个。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书坚(中)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市委组织部供稿)

利用外资 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48个,引进建设了太平货柜、晓星钢帘线、青岛港前湾集
装箱码头、海信日立空调、丽东化工等重点项目。完成合同外资23.3亿美元,增长88%;实际利用外
资7.99亿美元,增长69%。
全年利用外资情况呈现如下特点:1.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项目
质量明显提高。共引进过千万美元大项目55个,过亿美元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2个;项
目总投资28.23亿美元,增长90%。日本三菱、日立,美国CSX,韩国LG等4家企业均首次在该区投资。
英国铁行集团、丹麦马士基集团、青岛港集团、中远集团共同投资8.87亿美元设立了青岛港前湾集装
箱码头项目,注册资本2.3亿美元,合同外资7.19亿美元,均创该区利用外资项目的最高数额。2.项目
开工率、投产率大幅增长。新开工建设项目50个,其中有太平货柜、浦项制铁等16个过千万美元大项
目;已投产外资项目36个,其中有海信日立空调、新都理光等12家过千万美元大项目。3.项目投资产
业结构优化。引进建设了一批机械制造、印染化工、旅游、港航物流等大企业。
外贸进出口 引进了美赫尔、奥力电器、海川控股等18家外贸公司来该区注册,为该区新增出口
能力1亿美元,新都理光、太平货柜等生产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逐步投产,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全年该区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55亿美元,增长25.1%。其中,国有企业出口4.52亿美元,增长27.1%;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66亿美元,增长24.2%;其他企业出口3685万美元,增长2.3%。该区实现进口6.39
亿美元,增长36%。其中,国有企业进口1.55亿美元,增长30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4.59亿美元,增
长12.3%;其他企业进口2495万美元,增长10.6%。
全年外贸出口呈现如下特点:1.出口市场构成仍以传统市场为主,新兴市场增长较快。传统市场
仍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新兴市场中增长较快的有中东、南美洲和南非。2.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日本、
美国和韩国等3家。3.贸易方式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并重,一般贸易增长迅速。4.出口商品结构主要
以机电产品、煤炭、高新技术产品、水产品、玩具、服装和纺织品等商品为主。5.出口主体主要为几
家出口大户。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中煤集团、澳柯玛集团、三美电机、三洋水产、圣美尔轻
工品、豪雅光电子、绮丽皮衣和美赫尔国际贸易等8家。
外经贸工作实现五大转变 1.利用外资目标取向由“求量型”向“重质型”转变。重点引进大
项目、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在产业链招商上,围绕建设家电电子基地,按照“以园区
促产业”的思路,坚持抓龙头企业、抓高端产品、抓产业配套,依托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三大家电
企业,引进新兴电子家电企业37家;围绕建设石化基地,按照“以上游带下游,以下游促上游”的思
路,配合大炼油项目,开工建设了液体化工码头,引进一批化工企业,拉长了石化产业链;围绕建设
机械制造基地,以一汽乘用车为招商载体,重点引进汽车发动机、零配件、车用电线、汽车车桥等项
目;引进建设了中集集装箱一期、太平货柜等集装箱项目;引进建设了韩国浦项不锈钢项目,开工建
设了邯钢、莱钢等项目;配合推进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建设,开工建设了15万吨和30万吨修船坞。2.
招商引资主体由政府招商型向商业化运作型转变。一是政府加强指导。该区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
招商引资、引导外资投向的20余个政策文件,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对重点推进的大项目实行区级领
导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坚持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对事关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工程
由主要领导负责,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进度。二
是发挥园区载体和企业主体的作用,不断拓展引进领域和空间,尤其是高新技术等项目。三是完善招
商机构,在不改变现行机构设置的前提下,在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商会组织。3.利用外资形式由单
一的外商直接投资向以直接投资为主、多种利用外资方式并举转变。一是继续把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
要形式。二是跨国并购、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利用国外政府贷款等其他
形式的投资增速加快。4.国内贸易领域由单一的商贸业向以商贸业为主、现代物流业与港航服务业
等并举转变。突出发展了现代物流和港航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现代旅游业。5.开放型经济发展的
源动力由“优惠政策推动型”向“优化环境带动型”转变。加大了城市道路、供水、供热、供电以及
园区配套建设等基础设施投入。 深化了行政审批、 收费和“一站式”服务机制等“三项改革”。将
1050项审批事项精简到147项,精简幅度达86%;推进“零收费区”建设,将面向工业企业的区属收费
项目由334项减少到2项,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4000余万元;建立了“超市型、平台式”行政审批中
心,与项目引进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该区行政审批中心统一办理。

(吴 锋)
青岛保税区

概况 2003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76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91%。其中,进口总额5.58亿
美元,增长138%;出口总额3.18亿美元、增长42%,机电产品出口1.5亿美元并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目
标任务。完成税收总额8.7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35%。加快仓储物流业发展,全年完成
进库货值3亿美元、增长69%,完成出库货物总值3.04亿美元、增长75%。
年内,通过ISO14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ISO9001、ISO14001双认证的保税区。12
月9~11日,在该区召开的“中国保税区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暨工作会议”上,该区被海关总署确定为
继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之后全国第二家区港联动试点单位(即自由贸易区试点)。
园区建设 年内,推进前湾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工作进程。其中,前湾现代国
际物流园区总投资约5亿美元,于11月23日完成前期开发合作公司的注册,项目于12月10日开工建设;
空港国际物流园区项目签订了双方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洽谈了一批大型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出口产
品集散中心项目。探索解决区内企业外贸进出口经营权问题并在海关的支持下实现了“一站式通关”。
招商引资 年内,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利用网上招商做好项目储备,全年新批各类项目422
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94个、涉及世界500强企业6家。抓好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建筑面
积19.8万平方米,开工项目25个,全区完成基本建设投资约1.5亿元;对重点项目天智与即发等2个国
际商品展示中心的建设实行项目跟踪服务,2个展示中心合计建筑面积4.16万平方米;10月,天智国际
商品展示中心竣工,并于11月1日举办了国际汽车商品展示。
内部管理 年内,继续加强对管理、考核、用人等机制的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干部动态管理
和绩效工资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坚持定期举行主任接待日、领导定点联系企业、驻区部门联席会
议和定期走访企业等制度,坚持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以及责任追究制等3项服务责任制,为该区
各项工作的加快发展提供了保证。

(青岛保税区)
青岛出口加工区

概况 2003年3月10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2003年12月8日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总规划面积
2.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包括加工区、仓储区、办公区和海关监管设施区,由
海关24小时全封闭监管,实行“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
该区实行在中共城阳区委领导下的独立运作、事权统一的管委会负责制。管委会为正局级单位,
核定编制61人,根据国家规定的职权职责和市政府的授权,统一行使对出口加工区的行政管理权;下
设办公室、经济贸易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公共事务管理局,负责加工区内行政管理与劳动
人事、企业审批与管理、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后勤管理等事务。
开发建设 已完成投入2亿元,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完善了2.8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
规划;由加拿大丹尼尔·阿博联合设计集团对34.6平方公里配套产业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
组织编制223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区的总体规划方案。实施了出口加工区内部道路及加工区周边正阳路
西扩、兰河路拓宽改造等工程;完成道路建设12万平方米,敷设排污、雨水、供水、通讯、燃气、供
电等管线5万米,完成道路绿化8万平方米和路灯架设;启动加工区内尚家沟村整体搬迁改造工程;海
关办公楼、总长6.1公里的防备围墙和巡逻通道、卡口、3000平方米的验货场及1299平方米的监管仓库
等设施已经竣工;电子闸口放行系统、车辆自动识别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及电子巡更
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调试完毕。
招商引资 围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和新型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突出日、韩、东南
亚地区为主要招商方向,重点引进投资额大、技术含量和资金含量高、外向度高和带动作用大的终端
产品加工企业,以及为出口加工企业配套的仓储、物流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基地。截至
年底,已有100余批次客商到该区考察,在谈项目金额近2亿美元,投资意向较明确项目6个,已签投
资意向书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2720万美元。

(栾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