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157&run=13

概况

2003年,全市有7种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青岛市被表彰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是全
国唯一受表彰的副省级城市。率先在全国城市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青岛市被列为全国18个“重要技
术标准研究”专项试点城市之一。牵头组织了全省索道安全救援演习,为全国首次,受到国家质检总
局锅炉局的肯定。建立了“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网站”,实现“网上办公”。在市质监局机关贯
彻“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19001-2000)”,《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机关建设长效
机制》一文获市“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工作研讨会”二等奖。开通了质量技术监督“12365”
投诉热线。召开了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揭短亮丑”通报会,该做法被市纪委向省纪委推荐。市质
监局被表彰为“青岛市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崂山分局被表彰为“青岛市廉洁勤政先进单位”。
胶州市被评为“全国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质量工作

名牌管理 截至年底,本市有25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占全国总数的7.5%,居全国各
城市首位;有79种产品被确认为“山东名牌”,居全省各市首位;有11家企业的25种产品获国家质量
免检证书,30家企业的35种产品获山东省质量免检证书。
质量兴市 探索建立质量兴市工作指标考核体系,并在即墨、黄岛、胶南等分局开始实施;开展
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工作,第一批完成质量普查建档的企业为1623家;开展了“质量兴市进镇街”活动,
将质量兴市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延伸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黄岛、崂山、胶州等分局已相继建立了质
量技术监督驻园区、乡镇工作站,推动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深入。全市设分局的区(市)均已开展
了质量兴市活动,居全国前列。
“质量月”活动 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暨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10周年活动大会”,向全市
企业界发出了“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倡议书;举办了“青岛首届名牌产品博览会”;开展了“‘质量
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共有120多家企业和单位、近万人参加了宣传咨询活动。
认证认可工作 截至年底,全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认证的单位和企业达1300余家;帮助和督促有关企业开展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
工作,全市共有200余家企业获取“3C”证书2300余张。

执法监督与打假工作

执法概况 全市质监系统共依法查处标准化、计量、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等违法案件1788起,查
处违法产品标值3836万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价值124万元,查处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42起,捣毁制假
售假窝点140个。
实施区域监管责任制 率先在胶南、崂山、即墨等分局开展打假工作区域监管责任制,将所有生
产企业按照地域分布,分成45个责任区,将监管责任逐一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
国家质检总局来青岛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肯定。
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工作 全市已有58家大米等5类食品的生产企业获得68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并
在其产品上标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简称“QS”);对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生产企业保证产品必备
条件进行了专项调查工作,共调查食品生产企业248家,受理103家企业申请,组织书面及现场审核工
作96家;“QS”被《青岛晚报》评为2003年“新名词”之一。
日常质量监督 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质量监督工作目标,全年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2万余
批次,完成计划的148%。其中,市场商品质量监督检查1.47万批次,合格率为88.97%;工业产品定
期检验4335批次,合格率为93.82%;日常监督检验612批,合格率为65.52%;市级监督性抽查421批次,
批次合格率为66%。
专项打假活动 开展了絮棉制品、集贸市场、加油站、“黑心棉”、地条钢、旅游商品、建材、
“学生奶”等执法打假及专项整治活动;组织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大型节假日的食
品打假活动;开展了农资打假“进村入户”活动,检查化肥2100余吨、农药285吨,检查农机配件2.1
万件,没收劣质化肥25吨、农药236袋(瓶)。
执法队伍整顿 为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实行了执法资格年审制度和执法人员聘任制度;组
织了执法考试,对补考不及格者调离执法岗位;开展了执法队伍军事化训练和识假辨假技能比武活动,
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局代表市质监局参加全省质监系统识假辨假技能比武,获第3名。

标准化工作

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 各区(市)均通过了消灭无标准生产验收,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覆盖率达95
%以上,总成绩居全省和全国前列。莱西市在省质监局组织的复查中,取得了97.5分的成绩,居全省
前列。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 全年全市有42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累计
已达1175种产品,占全市主要工业产品的85%以上,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37种。
服务标准化工作 制定发布了有关洗染业、摄影业、物业管理、城市燃气等15项地方标准;开展
社区服务标准化工作试点,国家服务标准化委员会已将本市列入国家社区服务标准的起草单位。
农业标准化工作 制定发布了有关蔬菜、茶叶栽培与管理、农机作业等地方标准30多项;被批准
建立了3个国家级、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3项国家级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即墨市通过
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审查验收,成绩为97分,为全省第1名。

计量工作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 加强了对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了能进行
动态管理的企业档案,引导生产企业开展旨在提高其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保证能力的合格评定
活动,全年共有42个企业取得了合格证书,同比增长282%;在流通领域和生产企业中加强了计量抽
检,完成了省质监局下达的抽检任务和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
计量职能整合 发挥计量工作在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出台了关于对锅炉及特种设备
所用计量器具进行统一检查、检定的文件,实现市质监局职能的整合,开拓了检定工作新领域;对99
个工业企业的检测体系进行了计量确认,比上年增长了6倍多。
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 按照《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规范》的要求,全年共对26个企业申请
的68种新产品进行了考核,对44种合格产品发放了许可证;完成了23个企业51种到期产品的许可证复
查工作;对76个许可证按新的年审办法进行了审核,其中72家企业通过了审核。完成了出租车更换打
印式计价器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宣传贯彻特种设备法规 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文件,及时
召开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会议,在全社会开展了学习贯彻《条例》活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加强
了安全监察,对危险设备实行了分级管理;全年组织了2次全市性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对全市820个
单位6600台设备进行了检查,提出整改意见800条,下达《安全监察意见书》230余份,责令停止使用
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设备145台;全年事故死亡率为零。
特种设备基础工作 为近千台设备办理了使用登记手续,检验各类设备3000余台、气瓶2万余只,
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2000余人次;建立了安全隐患设备、危险化学品设备、重大设备等3个数据库,
实行了特种设备的动态管理。
特种设备专项整治 继续开展对盛装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的压力容器、运输槽罐车及常压容
器的整治,建立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及管道数据库,落实检验工作,并加强重点监控;对违法制造、
销售、使用的土锅炉进行了清查和销毁。

参与防治非典

发挥服务职能 先后3次完成了防治非典物资政府采购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召开了全市宾馆、饭
店、餐饮业、美容美发业参加的“服务场所疾病控制预防措施”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组织开展了与
防治非典有关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执法检查;对市场经销的体温计和药房使用的秤进行了检查。
履行监管职责 开展了防治非典产品的监督检查,及时下发了加强非典防治时期行政执法工作的
紧急通知,在全市开展了防治非典用品的监督检查。期间,全市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120余人次,
检查生产、经销单位近3000家、4800批次,货值930余万元。

技术机构建设

全年市质监局的技术装备投入达到700多万元,提高了检验能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新上太
阳能热水器检测等6个项目,获准筹建了国家啤酒质量检测中心,并成为“3C”认证轮胎产品、低压
电器、 家用电器和电线电缆产品指定检测机构。 对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具备了对
210种产品和检验方法的检测能力,被中国纤维检验局列为重点检验机构。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
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完成了检验资质认可和换证复审工作;建设了焊接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和焊工考试
基地。

系统内部建设

3月,市质监局开始在该局机关贯彻GB/T19001标准;6月25日,正式发布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并进行了第一次内审。全市已有崂山、胶州、黄岛、莱西、即墨等5个分局相继开展了贯彻GB/T19001
标准工作。崂山分局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强化内部管理,行政执法实行了“‘查、办、审、定、结’
五环办案法”,获“青岛市市直党政群机关优秀工作成果”奖。
开展了“明察暗访”和“情系企业、真诚服务”活动,召开了“揭短亮丑”通报会,市纪委对市
质监局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在向全市进行转发的同时,向省纪委进行了推荐。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实行了检验情况告知制度;平度分局建立并实施了“全市骨干企业统一检查制度”;城阳分局实行了
班子成员到科所工作日制度。市技术监督科技信息所被评为青岛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
全市质监系统在各类报刊、电视、电台、杂志等媒体上刊登稿件2239篇。其中,省以上新闻媒体
用稿220篇,国家级用稿73篇,中央电视台用稿3篇,《供热质量服务要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播出。

(李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