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冶金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124&run=13

概况

2003年, 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447个,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1.7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
0.63%;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45.36亿元,增长24.3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27.9亿元,
增长24.39%;其中,增长较大的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增长率分别为60.84
%、 33.41%。汽车行业出现分化现象,载货汽车下降5.27%,改装车增长290.58%。全行业实现利税
29.58亿元,下降2.7%,其中实现利润18.22亿元、下降5.67%。
全年主要产品产量: 商用车6.55万辆,改装汽车7166辆,乘用车1162辆,客车300辆,电站汽轮机
197万千瓦,变压器1227千伏安,电力电缆2.67万公里,集装箱16万标准箱。
全市分别有18家和1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机械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百强企业,其中一汽解放青岛汽
车厂、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进入销售收入和利税前10位。
全市机械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110.28亿元),青岛泰发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26.97亿元),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16.35亿元),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
(13.9亿元),南车四方机车车辆厂(13.7亿元),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13.18亿元),南车四方
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12.95亿元),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11.49亿元),青岛马士基集
装箱公司(10.41亿元),青岛捷能电工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49亿元)。
全市机械行业利税前10名企业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9亿元),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2.09
亿元),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1.6亿元),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1.10亿元),青岛中集
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0.95亿元),青岛捷能电工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87亿元),青岛泰发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0.84亿元),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0.80亿元),青岛东洋散热器公司
(0.65亿元),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0.56亿元)。
全市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前10名企业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23.75亿元),青岛泰发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7.18亿元),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5.96亿元),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5.11亿
元),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4.07亿元),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3.02亿元),青岛捷
能电工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91亿元),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1.89亿元),青岛中集
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1.02亿元),青岛双星机械总公司(0.98亿元)。
全市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前10名企业是: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94亿元),青岛中集集
装箱制造有限公司(10.88亿元),青岛马士基集装箱公司(10.53亿元),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
公司(9.29亿元),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公司(2.93亿元),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2.39亿元),
青岛灵山船业股份有限公司(0.83亿元),青岛前哨精密机械公司(0.35亿元),青岛锚链股份有限
公司(0.35亿元),青岛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0.27亿元)。

经济运行特点

1.受非典疫情和原材料涨价及国家对运输市场进行整顿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成
本加大,盈利能力下降。2.国有经济仍占行业经营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民营及港澳台、
中外合资合作经济迅速增长,占全行业比重快速提高。全年国有经济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9.94亿元、
利税10.71亿元、工业增加值28.91亿元,分别增长4.48%、下降28.84%和增长31.99%;民营经济完成
产品销售收入89.77亿元、利税6.25亿元、工业增加值23.54亿元,分别增长48.91%、60.49%和27.08%;
港澳台、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8.46亿元、利税3.74亿元、工业增加值9.86亿元,分别
增长38.48%、694.52%和49.64%。3.重点产品对全行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机械工业主要产品
有汽车及汽车配件、电站汽轮机、变压器、电力电缆、集装箱、铁路运输设备等,全年主要产品产值
(现价)占全行业产值72.84%。4.集装箱、手推胶轮车成为带动行业产品出口的龙头。中集集装箱
制造有限公司、马士基集装箱公司、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生
产的集装箱、手推胶轮车的出口量占了全行业出口总量的87.74%,其中集装箱产品出口占全行业出
口总量的64.69%。

行业管理

年内,市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编写了《青岛市汽车产业链发展规划》及《青岛市2003~2010年汽
车工业发展规划》。筹建青岛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并编制了《青岛市汽车零部件2003~2010年发展
规划》。编写了《青岛市汽车工业招商项目库》;并编制汽车工业宣传材料,加强招商引资。编写了
《2003年青岛市机械、冶金行业经济形势展望》材料,并编入《2003年青岛经济展望》一书。非典疫
情过后,及时编写了《非典对我市机械工业影响》材料,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编写了《关于加快我市
机械工业发展的意见》。年内,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电镀行业管理的意见》(青政发〔2004〕15
号)。

(张祖光)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2003年,生产铁200万吨、钢203.45万吨、钢材200.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40.7%、
40.8%、 44.6%;实现销售收入126.85亿元,增长75.8%;实现利税10.25亿元,增长67.8%;实现利润
5.02亿元,增长61.93%;吨钢材利润251元,提高46.8%;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4.4%,提高4.44%;流
动资产周转次数达到2.1次, 提高0.78次;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88%;产销率、货款回收率均达到
100%。被评为“青岛市节能先进单位”、青岛市“2003年度绿化先进单位”、“山东省能源统计工作
先进单位”,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董事长王玉科获“2003年度中国创业
企业家”称号。
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年内,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山东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强化技术管理,制定了11个企业标准,贯彻执行了9个国家及行业标准。高炉利用系数由上年的2.95吨
/立方米·天提高到3.25吨/立方米·天。加强了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和考核,28项升级指标有11项进入
全国同类企业前3名、 有16项进入前5名、 有23项进入中上游水平。吨钢综合能耗由751千克标煤降到
749千克标煤。吨钢材重油消耗降低7.2千克,共节油1.32万吨,实现效益2497万元。吨钢电耗同口径比
降低12千瓦时,节电2223万千瓦时,实现效益1155.9万元。吨钢水耗降低了650千克,节水132.24万吨,
实现效益331万元。加大品种钢的开发,品种钢产量大幅度增长,占钢材总量的66%,同比增长39%;
实现品种钢销售利润4.8亿元。 开发了市场急需的冷镦钢ML35, 弹簧扁钢60CrMnA, 焊丝钢EH14、
EM12K、10MmSiA,钢纤维用钢H08MnAG和优质硬线SWRH42A等7个新品种;开发新规格13个。采用电磁
搅拌、炉外精炼、钢水脱硫等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了品种钢的质量。焊丝用钢盘条1~11月销售17.5万
吨,同比增长173.5%,销量居全国第1位;弹簧扁钢1~11月销售7.7万吨,同比增长56.05%,销量居
全国第2位。
技术改造 全年技改总投资17.4亿元,相继开工建设105平方米烧结机和机械化原料场工程、60万
吨清洁型焦炉技改工程、 2号高炉易地大修技改工程、80吨转炉炼钢技改工程、高速线材技改工程及
1.5万立方米制氧机技改工程等6个工程。全部工程投产后,每年将增加钢产量100万吨,形成年产350
万吨钢的规模能力。
成本管理 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全年通过降低原料采购价格共节约资
金5000多万元。强化物流管理,加强料场、仓储、运输和现场管理,减少物资积压和倒运次数,提高
热装热送率,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能源管理,采取各种节能降耗措施,降低吨钢综合能耗、重
油消耗、电耗、水耗。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及使用,提高流动资金周转次数,降低了财
务成本。全年成本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扣除因原燃料涨价提高成本6.87亿元,同口径降低成本3063
万元。
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实行目标分解,将质量目标全部分解落实到各生产厂和
部门,实行“日目标”管理,每天对“日目标”完成情况、工序控制情况、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反
馈,并运用直方图、波动图、工序能力等数理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对完不成“日目标”的项目找出原
因,提出整改措施和考核意见,保证目标的实现。全年主要质量指标大幅度提高,第一线材厂线材综
合合格率达到99.13%、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小型轧钢厂扁钢综合合格率达到98.03%、提高0.04个
百分点。开展了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和“名牌产品”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运用“五个日”
全控联动管理,并制定了工作计划,编写了“申报全国质量管理奖报告”和申报材料,争创“名牌产
品”工作取得新进展。热轧盘条、热轧型钢产品继续保持“青岛名牌”产品称号;低碳钢无扭控冷热
轧盘条、气体保护焊焊丝用钢盘条继续保持“山东名牌”产品称号;焊接用钢盘条、弹簧扁钢、优质
碳素钢热轧盘条继续保持全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产品营销 按照“市场为家,用户为王”和“诚信+双赢”的营销理念,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优
化产品结构和营销网络布局,加大了品种钢市场开发,全年销售品种钢的比率提高了5.48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焊丝19.45万吨、焊线41.63万吨、弹簧扁钢8.36万吨、三级螺纹钢14.67万吨、易切削钢2.97万
吨,分别提高180.16%、17.94%、55.62%、79.50%和317.11%。
安全环保 贯彻《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推行环境/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了安全环保管理措施的落实。全年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均为零,粉尘浓度合格率达到82%,污染
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2%,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100%。

(盛贤正)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概况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3.06亿元、利润2872万元,完成了南车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
全年完成新造客车45个品种334辆;修理客车13个品种36辆;新造机车7个品种共99台;完成沈阳检测
车1组、集通动车组1列、“中原之星”动车组返厂修1列,对外销售SW-220K转向架200个。合同兑现
率100%。
市场开拓 年内,城市轨道地铁市场开发取得新突破,该公司中标北京八通线地铁项目,与北京
京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96辆地铁车辆的供货合同,首批车辆于11月竣工下线,12月正式在北京八通
线投入运营。加快海外市场开发。出口伊朗的175辆客车合同已经生效,并对伊朗铁路的后续市场进
行了开发;整车产品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市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出口朝鲜的5辆客车创造
了该公司外贸出口上的周期最短纪录;完成了埃及、土库曼斯坦、菲律宾、叙利亚、纳米比亚、孟加
拉等国的多个海外招标项目的投标工作。
企业管理 全年制订下达各类管理文件237个,其中基本管理制度13个、管理标准224个。制订了
《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制管理规定》,加强和规范了以劳动合同为核心的内部劳动管理
和对劳动合同的动态管理。全面推行任职资格制和竞争上岗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分配制度改
革,制订了《岗位工资制实施方案》,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试
推行独立预算制度,即以订单为基础确定工业增加值、工资含量、利润指标,体现了效益决定分配的
原则,加强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通过了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的换版认证,完成了ISO10012
检测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改版、ISO17025实验室换版认可和“精益制造模式”在该公司棘洪滩制造厂
总装分厂的生产拉动工作。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未发生重伤和死
亡事故,共发生轻伤事故9件,比控制指标下降了1.51个千分点。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客车客户服
务部信息网络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以及物流—成本核算信息化等方面的升级改造,推进信息化建设。
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 在该公司《2003~2005年技术改造规划方案》确定的13个大项目42个子项
目中,年内已开工34个子项目并完成20个项目。该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大楼改扩建工程于8月竣工
投入使用,并通过了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评审。机车主型产品东风5和东风7G机车实现了先涂漆后组
装新工艺,2台进京展示机车获得好评,NJ1型交流传动机车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进
行了采用径向转向架的昆明米轨机车交车试验、青藏动车型式试验和高原试验、秦皇岛交流传动机车
交车试验等,为新产品开发积累了经验。利用成熟的模块化技术,开发了适合铁路之外市场的内燃调
车机车。研制的“中华之星”动车组车辆已安全运行30万公里并完成A3修程。以公务系列客车为重点,
完成43项客车设计开发任务。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的新一代SW-220K转向架被铁道部确定为新一代提
速客车主型转向架。组织了200公里/小时摆式电动车组转向架的研制,完成了动、拖车转向架技术设
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了相关的强度和动力学试验。
职工培训 创新培训手段,拓宽培训平台,以多层次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年内,组织员工进
行了5个层次培训,仅适应性培训达5530人次。全年人均培训近60学时,培训率100%。

(张景光 王学让)
青岛纺织机械厂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200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48亿元,实现利润7245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年共生产梳棉机6604台、自动络筒机257台、清花机组70套109线、棉箱1018台、无纺布设备13线80台
套、纺织用电机21万千瓦、开关箱6824面、金属针布5814套,产品比上年都有大幅度增长。
年内,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获“崂山区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单位”、“青岛市企业年度
检验免检企业”、“青岛市银行信用最佳企业”、“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青岛市知名企业打假维
权重点保护单位”等称号;青岛纺织机械厂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被市经委评为“青
岛市节能先进企业”、“青岛市节水型企业”。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纺织机械厂同
获国家纺织工业协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
技术创新与开发 完成JWF1111新型清棉机、新型清梳联集中控制系统、FT025混合环自调匀整器、
FB003毛绒喂给机、JWF1001圆盘抓棉机等20个项目的开发、设计、试制及鉴定工作;完成FA232A梳棉
机单元组改进、成卷工艺流程的电器设计和用户调试、FA203A与FA232A梳棉机三罗拉墙板密封结构的
改进设计等6项产品重大改进项目;完成水刺机生产线8种单机的设计和异位对刺机的开发设计;完成
BG051-6型多仓混棉机、BG051B型多仓混棉机、BG054型大仓混棉机等18种新机的开发设计;完成伺服
控制改进设计、无纺布设备电器控制设计、全通讯型梳理机电气设计等电器设计方面的开发设计,根
据用户特殊要求完成主要非标准设计项目27项。
申报的“FA009型往复抓棉机系列化”和“进口清梳联生产线改造”等2个项目获市“金桥工程”
科技咨询优秀项目奖,研制的新产品FA179B喂棉箱和FA231A梳棉机被认定为2003年度青岛市高新技术
产品,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清梳联设备获中国纺织机械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ESPERO型自动络筒机项目获中国纺织机械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纺织机械厂开发的“针布生产
线全变频数字智能控制系统”获中国纺织机械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质量管理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监控,通过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2000版标准换证审核。加强质量监
督检验,改善计量管理,强化检验技术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有多个QC小组获市级、省级、国家
纺织工业协会“优秀QC小组”称号。
成本管理 青岛纺织机械厂通过比价采购全年节约资金224.95万元,并规范会计执业行为,强化
了对厂派财务人员的管理监督。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在采购环节节约资金1890万元;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比年初下降2400余万元,提高了资金使用率。
信息化建设 开展的“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了产品数据管理、库存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车间控制、作业统计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及设备管理等模块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实
施的“产品数据管理”完成第四阶段验收,进入产品全面推广阶段;“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管理系
统”正式运行,规范了产品的工艺设计流程。
国际交流合作 年内,与意大利萨维奥公司保持了长期友好的技术交流合作;与德国埃考公司进
行技术合作共同制造和销售非织造布设备;与德国科德宝公司合作销售非织造布设备;与韩国、日本
等国非织造布企业在热轧、热定型机等方面进行的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日本凯索其公司合作生产
电气设备的项目正式启动;与英国ECC公司合作生产针布项目进展顺利。

(刘 琳 王兴志)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与上年持平;实现销售收入4.9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
长10%;出口创汇3430万美元;利润超额完成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年内,该公司获得“全
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埥被评为“青岛市优秀企业家”。
修船业务 以高效、安全、优质巩固了希腊、伊朗、挪威、马来西亚、美国等国际市场,并开辟
了巴哈马和克罗地亚等国际修船市场,业务遍及20个国家或地区。全年完成修船119艘、产值2.29亿元,
其中外轮100艘、产值2.18亿元,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修船任务。
造船业务 全年承接造船等合同金额近1.2亿元;完成造船包括出口日本驳船6艘、国内原油800吨
运输船3艘和打桩船1艘,共计10艘/16550吨,实现产值1.19亿元,增长41.59%。年内,继续巩固日本驳
船市场,签订了5艘出口日本驳船合同;加强国内工程船舶市场开发,签订了3艘打桩船建造合同,其
中为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建造的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打桩船“三航桩15号”于3月10日开工、11月16日
竣工离厂、11月28日在杭州湾大桥建设工地投入使用。第二条打桩船“打桩18号”也于12月底基本完
工。
玻璃钢艇业务 继续巩固美国市场,开发国内石油钻井平台市场,新开辟了上海、广东等地市场,
产品订单超过2500万元, 形成规模效益。 加快产品系列化, 设计开发4款新产品并首次开发生产BH-
L6.80铝合金高速工作艇新产品。全年生产各种型号玻璃钢艇280艘,同比增加29艘,实现产值6666万元,
增长18.51%。年内,该公司游艇分厂正式成为海军武器装备合格承制单位。船机分厂年内完成艇机、
艇架95台(套),同比增加20台;实现产值1702万元,同比增长69.69%。
旧址搬迁与新厂建设 2月12日,青岛市举行“加快奥运场馆建设、发展青岛船舶工业”——青
岛北海船厂搬迁协议签字仪式。该公司与青岛市奥运场馆开发建设指挥部、青岛市东奥开发建设集团
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企业搬迁协定》,搬迁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5月22日,成立“企业搬迁指
挥部”;10月15日,修船分厂搬迁工作启动;11月5日,该公司最大的标志性设备10万吨级浮船坞迁移
海西湾新厂;11月30日,该公司最大的生产车间轮机、铜工等厂房和设施及游艇分厂、船机分厂等单
位的办公楼和部分厂房、物资搬迁完毕;截至12月底,修船分厂所属6个车间全部搬离。
年内,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修船区域基本建成。东、西修船码头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4座门座式
起重机通过市质监局特种设备质检所验收;2个国内最大的修船坞于12月26日开工,该工程总投资1.58
亿元,总工期为18个月。主要包括1号30万吨级、2号15万吨级修船坞及坞坑开挖建设。修船分厂厂房
及生活辅助办公楼全部交付使用,修船区水电开通,修船主要固定设备全部就位并通过验收交付使用;
游艇分厂厂房区于11月26日开始地基强夯处理。

(赵明光 林建平)
青岛前哨精密机械公司

2003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365万元,货款回收6601万元,出口交付额426万美元,实现利润282万
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0.2%、9.5%、14.2%、37.6%。气动工具内销首次超过年装配6万台
的历史纪录;花岗石量仪创出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的4项纪录,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万元;量仪产品第4
季度完成产值752万元、年月均产值完成213万元、11月份单产完成产值315万元,量仪产品对全公司生
产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拉动作用。
年内,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成本系统工程的通知》,开展了“以增收为基础,以节约降耗为根
本,以比价采购为手段,以改进设计、工艺为重点,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成本系统工程。
全年三项资金占用均下降10%以上,降低各项成本费用320万元,6年来首次实现了流动资金周转率达
到1次/年以上。
围绕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发挥质量监督、管理职责,推行“零缺陷”质量管理模式。全年质
量合格品率、质量损失率分别为99.52%、0.61%。
加强产品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及新产品研试制,完成了砂带磨SDM20A、双向气钻2Z10Q、吸尘
抛光机PG150X、Y6T-2压铆机、CP7733气板机的研试制,其中CP7733气板机的试制成功使该公司的出口
产品增加了新品种。
年内,该公司被评为中航二集团公司厂务公开先进单位、中航二集团公司效能监察先进单位、青
岛市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四方区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3年、11年获青岛市、山东省“守合同、重
信用企业”称号,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了四方区政府的考核。

(刘长青)
山东黄金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体制改革 2003年1月,青岛市政府与山东黄金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将青岛黄金公司的人、财、
物整体划转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将原青岛黄金公司与山东黄金集团平度黄金有限公
司合并重组,成立“山东黄金集团青岛有限公司”;同时加挂“青岛市黄金工业管理办公室”牌子,
代市政府行使黄金行业管理职能。该公司于7月18日正式挂牌对外办公;8月,被青岛市委、市政府列
为市直党委和市直部门。
概况 该公司拥有资产总额4亿元,净资产2亿元,职工2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457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28人、中级43人。辖设8个职能处室、4个黄金矿山企业(金星金矿、鑫
汇金矿、鲁润公司、旧店金矿)和8个非金企业(铅锌公司、农一食品公司、烟青塑料制品公司、永
磁公司、房地产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物资公司、金福浩公司),是集黄金采矿、选矿、冶炼配套和
铅锌生产、房地产开发、塑料制品、建筑陶瓷、磁性材料、天然食品、餐饮、物资流通等为一体的以
金为主、多业并举的国有大型黄金企业。黄金生产日采选矿处理能力达到2000吨,氰化冶炼日处理能
力200吨。先后获“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黄金系统安全环保先进单位”等20多
项称号,被青岛市工商局认定为“诚信企业免检单位”、“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获青岛市“一等
企业信誉等级”称号。
生产经营 2003年,全市共生产黄金2886.31千克,比上年(下同)增长17.56%。其中,山东黄金
集团青岛有限公司生产黄金2247.4千克,增长17%;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35%;实现销售收
入2.6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4600万元,增长75.44%,在山东黄金集团公司的22个成员单位中居第
2位。
技术改造 自2002年起,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亿多元。其中,对鑫汇金矿投资5600余万元进行了采、
选、冶配套项目建设,新建了日处理能力700吨的选厂、氰化车间和冶炼车间,该矿成为国内大型现
代化黄金矿山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金星金矿、旧店金矿、鲁润公司采矿坑口接续工程。
地质探矿 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利用物化探测技术,对现有矿山进行攻深找盲和新区勘探,
新增矿石量40万吨、金属量2吨。加快对平度市长乐镇麻湾新矿区的勘探,并初步确定为金、银、铜、
铅、锌等多金属矿化区。
多种经营 组建成立了“青岛黄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青岛黄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
事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市场运营;10月,注册成立了“青岛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加强矿山尾渣利
用;以原吉力公司、金耀食品公司的土地、厂房等出资合作,分别成立了“青岛农一食品有限公司”
和“青岛黄金烟青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农一食品公司产品年出口量超过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8000
万元,烟青塑料制品公司达产后可年产农用地膜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于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