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7&rec=121&run=13

凯联集团

概况 2003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5.65亿元,完成不变价工业产值57.13亿元、利税8.5亿元,分
别比上年(下同)增长17.89%、14.23%、2.4%;实际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7.61%,增长0.8个
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3.91%; 折旧提足率100%; 上缴税收增长18.6%。完成主要产品产量:纯碱
62.46万吨,增长2.89%;碳酸锶15万吨,增长20.94%;碳酸钡20.76万吨,增长30.88%;PVC8.48万吨,
增长30.41%;碳铵1.47万吨,增长10.79%;染料1.07万吨,增长9.24%;泡花碱44.51万吨,增长3.33%;
硅胶2.64万吨,增长10.64%;尿素6.66万吨,增长8.93%;农药0.20万吨;石墨0.79万吨;烧碱10.98万
吨;原盐34.3万吨。
所辖改制企业22户,其中国有资本整体退出的15户、通过公司改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
任公司5户、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户。实施破产的企业2户;按照“青政办发〔2000〕45号”文件利
用土地变现政策安置职工的企业6户,其中已利用变现资金实施分期分批安置职工的4户。
市场开拓 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保证重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调整与优化市场布局,发挥散装纯
碱优势,使散碱销售量在原基础上提高3%,全年纯碱销售增长2.89%。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确保主导产品出口的同时,加大叶黄素等新产品的出口,主导产品碳酸钡、碳酸锶销售收入分别增
长22.2%和6.4%。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竞争能力,出口量增长40%;采取
灵活的销售策略,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新市场,产品进入非洲和欧洲市场;在加强泡花碱出口的同时,
开发新产品的出口市场,新产品偏硅酸钠、粉状硅酸钠、原硅酸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泡花碱
销售增长6.76%。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双桃精细化工公司、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销售收入
分别增长30.17%、12.44%、9.08%。该集团参股的合资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5家主要合资企业销
售收入4.29亿元、增长5.59%,实现利润4498.7万元、增长8.78%。
产业拓展 年内,该集团依托大炼油项目与韩国LG-嘉德士精油公司合资引进LG芳烃项目,利用
国外C7-C9重态原料和混合芳烃原料,年产对二甲苯(PX)54万吨等有机化工副产品。9月,在青签署
了芳烃工程合作协议书;12月,成立了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3.89亿美元,是本市最
大的外商投资项目。该项目将为本市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脂工厂提供条件,并将起到调整该集团公司
的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6月,碱业公司平度工业园奠基,以天柱化肥分公司的合成氨系统为依托,以建设国内一流水平
的大型综合化工基地为目标,总体规划投资6.31亿元,规划占地17.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5年。
技术改造 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4项,其中19项已建成或投产,已累计完成投资3.09亿元,完
成市经委下达指标的106.6%。 已建成的主要项目有: 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解二氯化锰、
5000吨氯化钡、金属锶等项目,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4万吨/年双水氯化钙扩建项目、1000吨/年丙溴磷
项目、1000吨/年异丙草胺项目、年产5万吨甲荃项目,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隔膜电解搬迁改造项
目,双桃精细化工公司的ERP信息化项目等。先后建有7个企业技术中心,其中4个被认定为省级技术
中心、3个被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
解困与改革 年内,通过资产重组和土地变现的方式,实施分期分批安置职工;筹措资金,做好
协保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清理了7户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欠薪问题。加强企业改革,引
导各企业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大中型企业股权多元化,对青岛海湾集团等企业的产权结
构进行了整合重组;推动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对小企业实行清理改制,
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通道,实现了隆大化工公司的破产。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管理 年内,该集团公司与各有关企业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所属各企业
围绕本企业环保工作的难点和责任目标,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环保项目。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与山东山水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用铬渣做水泥的矿化剂,解决了铬渣污染;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已投
资1500多万元新上板框压滤项目的基础上,利用“白泥”与粉煤灰等混合制成回填土,实现转运造地,
解决了“白泥”污染;双桃精细化工公司筛选出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清洁生产方案,
实施了中性棕RL正丁醇回收等项目,减少了废物排放。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检
查,对查出的100多项安全隐患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生产监
督体系,推行安全隐患举报制度,有效防范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岳 泰)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

概况 2003年上半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处于微利状态;下半年结合加氢、
重整装置的开工投产,加大了原油选择范围,优化了原油品种选择,降低了原油采购成本,并于第4
季度根据成品油市场出现需求急剧增加、汽柴油资源供应趋紧的形势,增加成品油的生产,10~12月,
每月的原油加工量均在20万吨以上,比上半年月平均加工水平提高约7万吨,比全年平均加工水平提
高约6万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全年共加工原油186.45万吨,比上年(下同)增长22.64%,是该
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实现利税3.35亿元,
其中实现利润3180万元;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债转股工作 2002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开展了债转股申报工作。2003年1月底和3月下旬,国务院
领导先后两次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有关文件上做出批示,
同意按特例批准其实施债转股。4月1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国资函〔2003〕1号”
文件,正式批准青岛石油化工厂实施债转股,债转股额度近10亿元。12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又向青
岛石油化工厂注入了近4亿元的资本金,企业资产负债率由转股前的95.26%下降到44%。通过实施债
转股,青岛石油化工厂融得14亿元资金的投入,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增强了盈利能力。12月,债转
股后新设立的“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登记等法律手续,按照《公司法》
的要求实现公司规范运作。
技改工程 年内,抓好“25万吨/年催化重整”、“22万吨/年气体分馏”、“黄岛油库—青岛石
化原油输油管线”等技改项目的实施。催化重整装置于下半年建成,9月上旬一次开车成功,达到符
合环保要求的生产条件。气体分馏装置于9月开始建设,12月开始进行大型设备的安装,其中脱乙烷
塔、脱丙烷塔和精丙烯A、B塔于12月底吊装就位。“黄岛油库—青岛石化原油输油管线”项目年底前
进入工程设计阶段,将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
推行环保生产 年内,继续推进各加工装置的环保生产,创建“清洁工厂”、“环保工厂”,实
现发展与环保并举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于4月试车一次成功并
于11月开工生产;2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于9月上旬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投入正常运行,该装置不仅生
产在燃烧过程中对空气污染极低的“清洁燃料”,还改写了该公司不能生产高标号无铅车用汽油的历
史。推进HST(安全、环境与健康,下同)管理体系的建立,先后组织了6次HSE管理体系人员的培训
活动并完成了HSE管理体系“初始状态评审”、“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和“环境因素识别
与环境影响评估”等有关工作。12月下旬,通过了市经委、市环保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公司创
建“清洁生产企业”的考核验收。

(周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