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周刊》文章选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402&run=13

·杜世成:特色与城市竞争力·
当今世界,城市经济在综合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竞
争力来体现的。正因如此,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为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展开的竞争,已
逐步演化为以城市为主要层面的竞争。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城市管理和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
决的现实问题。
对城市竞争力涵义的理解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却又在理论上不易准确把握的概念。它主要体现的是一座城市集
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
市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它不仅包括一些可以量化和易比较的指标,如人均GDP、财政收
入、外资规模、市民接受教育程度等,也包括一些不易量化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区位、环境、
知名度、政府形象、创新能力等。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之间的发展特色、产业结构、体制机制、
历史文化等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之人们对城市竞争力的理解不同,设定测度标准不一,使城市竞
争力之间的比较难以进行绝对准确的衡量,但这些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
有利于城市间相互学习和激励,开阔城市发展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特色孕育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应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比较优势,二是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与城市特有的区
位和资源有关,竞争优势则体现对资源的挖掘和有效利用,城市竞争力正是资源价值与资源利用能力
的共同体现。比较优势就是比较特色,就是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资源。特色的东西是最难以模仿
的。特色最能体现水平、体现优势,特色孕育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交通、通信技术和国际
贸易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增多,城市的资源和区位等比较优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
减弱,而对资源挖掘和利用的竞争优势作用不断上升。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对资源和特色的变现能力。
因此,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城市能否把资源特色尽快转化为经济特色、产业特色、市场
特色以及经济效益和财政居民收入,最终转化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就是用市场观念和
手段配置资源,就是在培育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结构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
避免城市间产业雷同必须搞特色。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捕捉机遇,造势借力,增创新优势,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青岛市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挖掘自身的特色,拉长自身的比较优
势,在做足做大区位、环境、港口、开放、名牌、海洋科技等独特优势上做了很多的文章,坚定不移
地走特色发展之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海。近年来我们牢牢抓住这一主题,大做海的文章,千方
百计提高由资源特色、城市特色转变为产业特色、市场特色的速度和能力,形成了港口、旅游、海洋
科技、名企四大特色经济和四大工业基地,大大加速了构建现代化城市和大工业框架体系的进程。
依靠提升城市竞争力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竞争能力。
但经济实力不等于竞争能力,城市综合实力是从规模、总量上衡量城市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总
体能力,侧重于城市当前所具有的各种能力,而城市竞争力是从质量、效益、效率上衡量城市的竞争
能力,更强调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后劲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经济
实现了快速增长,2000、2001年GDP分别增长15.2%和13.7%,连续2年增幅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
一位, 经济总量在同类城市中的位次不断前移。“十五”时期,青岛GDP计划年均增长12%以上,到
2005年GDP将超过2000亿元。我们始终把经济增长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着眼点放在结构、质量、水
平和效益上,讲速度不唯速度,坚持速度、效益、后劲相统一,把抓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体制机制的创
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上,紧紧围绕加快建
设区域性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大力实施
经济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城市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大战略。这四大战略的实施为青岛的经
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青岛的经济特色和竞争优势更加鲜明。比如,青岛五大驰名企业点的优
势正在延伸为“十强”、“十大”、“十高”为核心的名牌群体的优势,工业名牌的优势正在延伸为
服务业名牌的优势,名牌产品的优势正在延伸为城市品牌的优势。这些优势正在对青岛的经济增长、
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起到强力支撑作用。
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保持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
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沿海开放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
“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并且要奋力去游,力争上游,不断提高我们
搏风击浪的本领”。入世后,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边界已经难以清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
展自己已经成为所有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城市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提
高城市竞争力必须坚持高起点和前瞻性,用世界眼光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优势特色,立足于提高参
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不仅要在国内比高低,更要在国际竞争中展风采,把世界先进城市作
为自己的坐标,以全国最高标准衡量自身的工作,勇于创新,加快发展,奋发有为,力争成为全国乃
至世界城市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从青岛来看,入世后我们面临最大的机遇是招商引资,最严
峻的挑战是出口,最紧迫的问题是优化投资环境。上年青岛外贸出口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9亿
美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3位。2002年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口确保完
成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达到25亿美元,内资100亿元。1月份,出口和利用外资均实现了开门
红,分别增长34. 8%和96. 7%。我们将以引进世界500强和过亿美元大项目作为重点,把开放园区作
为引资的重要载体,把奥运题材招商摆在重要位置,政府所有市长分工联系世界500强企业,推动高
层接触。发挥青岛名牌企业聚集的优势,扩大大企业、大集团招商引资的规模,并在“走出去”方面
力求新的突破。
优化发展环境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决定发展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进而决定一个城市
的地位。发展环境已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沿海城市之间、沿海与内地城市之间在硬环境方面的差异
越来越小,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是软环境。在培植环境竞争力特别是软环境方面政府的作用是不可
替代的,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而政府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软环境,政府
职能转变和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入世后,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
要加快行政管理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
增加政策透明度,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高效、廉洁、公正和服务型政府。2001年以来,
我们在全市政府机关全面推行了以精简机构、削减审批、政务公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行政效能评
估监督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五项工程”,收到明显成效。政府机构由原来的51个减少
到43个,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和降格处理的幅度达到52%。实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建立了国家
公务员工作态度和效能问题投诉电话。2002年我们将以“政府工作全面提速”为目标,积极探索在政
府中引入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五项工程”,使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的服务
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行政效率明显加快。
提高城市竞争力应走经营城市的路子
培植城市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城市政府挖掘和利用资源的能力,而经营城市作为一种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理念,正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和手段。经营城市就是将企业管理的精
神和企业经营的方法引入到城市管理中,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城市管理理念的创新,它要求城市
管理者要确立城市泛资源的观念,将市场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地引入到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之中,
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显化城市中有形无形、现存潜在、供给需求等多方面资源的价值,提高政府运用
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的能力。青岛市1992年城市中心东移就是一个经营城市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在土地
储备、旧城改造、国有资产盘活、经营权和冠名权出让、节庆会展、城市品牌塑造等方面也做了一些
有益的探索。下一步,我们将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手段,重点运作好城市土地资本和地域空间、城
市公用设施、产业资本、城市品牌、无形资产和注意力资源的有形化等,通过经营城市将城市的资源
优势转化为城市的竞争优势,实现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选自《招商周刊》2002年第20期)
·艾丰:青岛做品牌城市的理由·
在华氏企业集团组织的一次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中,记者就青岛经营品牌城市的话
题,采访了应邀而来的著名经济学家艾丰先生。
品牌内涵
“对青岛来说,从经营城市品牌到经营品牌城市,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谈起品牌,艾丰当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阐释说,品牌有专有品牌和公用品牌之分,比如一个
企业的品牌就是专有品牌,在企业,品牌是一个主体,在法律上是商标专用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
重要形式,现代企业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这种无形资产,我们中国的企业没必要总是给国外企业当秘书,
不要老是做类似“贴牌”这样的幕后英雄,要学会打造自己的品牌。
当然,在经济生活中,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品牌,那就是公用品牌。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品牌首
先应该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专有品牌和公用品牌相互结合的体系,二者之间应该形成优势互补、互相
促进的关系。而青岛首先就是一个公用品牌,如果要把青岛经营成为一个品牌城市,就必须要打造公
用品牌的形象。
应该承认,就专有品牌而言,青岛是中国出名牌最多的一个城市,那么,恰恰是这种专有品牌根
基,为青岛创建品牌城市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就如要成为具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制造基地,这样的条
件只有青岛有。因为第一,青岛有自己的自主品牌,譬如海尔、海信、澳柯玛等;第二,青岛有制造
基地。
“我感觉,青岛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优势整合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就会为整个山东乃至全国
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也正是基于这个基础,我认为青岛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
城市。”艾丰说,“当然,这个品牌既要有经济的内涵,又不仅只是一个经济的内涵。”
立体资源立体考虑
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应该把奥运会当成一个经济资源来对待,而不要仅仅把她当成一个简单的
活动。就看我们怎样把奥运会当成一个经济的资源来利用,这样就会有一个开发的问题和开发的环节。
“我们如果把奥运会从一个资源的角度来看,这里面应该说是实虚相间。譬如说一些奥运场馆的
建设、设施的投入,肯定要有人来投资,有人来建,那这就是实的。虚的就是这是一个活动,可能要
有许多东西要转化过来。”
艾丰进一步解释说,这实际上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我们既可以把她当成一个体育活动,也可
以把她当成一个经贸活动。以前有人说“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台子都给你搭好了,你经济为
什么还不能唱戏?
如果在奥运会期间,在办好各项体育赛事的同时,适时插入一些经贸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奥运活
动,又可以让运动员了解青岛,了解青岛的产品和企业。“譬如能不能举办一个运动员海尔游?”艾
丰说。
所以说,奥运会其实是一个立体的资源,立体资源就要求我们立体考虑。
经济活动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各种资源一旦整合在一起,就有新东西出现了,而且是从来没有
的新东西。企业家其实就是一个资源整合蹬能手,不仅是物质资源,还包括各种文化资源。如果能把
物质类的资源、经济类的资源、文化类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大的企业家。尽管青岛不缺大企
业家,但有时也需要有人提醒,需要相互启示。
首先要国际化
“我认为,品牌城市的要点必须首先是国际化,而一个国际化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自主品牌。青
岛如果要做金融中心肯定做不到,完全做商贸中心也做不到,但青岛毕竟有这么广阔的腹地摆在这儿,
包括黄岛,包括胶州等,都是青岛的优势。”
艾丰说,青岛真正的潜力首先是成为制造中心。但这个“制造中心”,当然不仅仅是两头在外搞加工
的简单的制造厂,而应该是有自己的研发等一整套过程,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国际化基地。就是说,中
国的企业要出去,工厂要建在青岛;外国的企业要进来,工厂也要建在青岛。只有这样,经济很快就
会发展起来了。
众所周知,中国要成为全世界的制造基地。那么,中国要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基地,就要
首先在青岛这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得以体现。这样的愿望不可能让兰州去实现,也不可能让
其他城市去实现。
因为中国有这样的核心竞争能力,有成为制造基地的优势。但是这个制造基地,一定要把跨国公
司的制造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本土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建设
一个拥有制造品牌、拥有开发能力、在国际上有相当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而这个定义,首先应该在青岛得以体现。
建立企业生态
自然界有生态,自然界不能只有大象和老虎,还要有猴子,还要有鹿,还要有兔子。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个地方的企业也应该有好的企业生态,而且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好的联盟。
在艾丰看来,中国发展到现在,特别是像青岛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应该着眼于一个好的企
业生态的建立。大企业当然有大企业的好处,但大企业比较笨重,它周围需要有一些中小企业和它形
成联盟。“坦白地说,青岛这方面做得还有距离。”
“我感觉,在青岛,单个的企业可能做得很好,但是大企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都配
合得不太默契。那么,我只能说这个家庭还需要调理,还需要完善。”
艾丰认为,像青岛这样的城市,只有企业所有制多样化了,企业规模多样化了,企业经营方式多
样化了,在这些多样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协调化的整体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生态。
然后下一步,企业生态的前提就是资源整合。所以资源整合是通过企业去整合的,因为每个企业
都占有一份资源,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了,资源整合也就简单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键问题就要不
断整合、多赢、双赢,要打破一种界限,只要做到这一点,天地就宽了。
当然,这种企业生态的建立,这种资源整合也不一定就局限在青岛,光靠青岛也不行,应该东西
部进行整合,一种大的资源整合。譬如西部的药材资源好,那就可以整合到青岛来加工,来建立药材
加工基地。
对于大企业,要打败外国企业,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那我们肯定是悲观的,你怎么能打得败呢?
人家跨国公司,发展几百年了,就那么容易被你打败?不可能。但是我可以不打败你,我利用你行不
行?那你的优势就会成为我的优势。
“我相信,青岛的智慧应该首先体现在这方面,青岛也应该首先走出这个路子。”
(选自《招商周刊》200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