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318&run=13

2002年,本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荣誉称号。
城镇就业
概况 年内,全市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40485人(上年结转62859人,本期新增77626人),新增失业
人员比上年(下同)增长5.5%;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68950人,增长25.9%;其中,期末登记失业率
为3.8%,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市内四区新增失业48104人,实现就业48534人,自1997年以来首次出
现了实现就业人数大于新增失业人数的良好局面。
优化就业结构 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已成为本市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个体私营、股份制、
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5369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8%。第三产业吸纳就业52323人,占全
部就业人数的7589%。
搞活就业形式 非正规就业和自谋职业成为重要就业形式。全市已兴办各类非正规就业组织344
个。全年通过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2795人,占实现就业总量的33.1%。

岗位开发与扶持弱势群体就业 全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了3980万元的促进就业资金用于鼓励岗位开
发和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全市各类政策扶持性就业岗位13383个,其中公益性岗位6250个;安置弱势群
体11603人,有求职要求人员的安置率达72.7%,支付各类促进就业补贴1307万元。启动了边劳动、边
培训、边择业的“过渡性就业工程”,共开发交通协管员、城管协管员等过渡性就业岗位4700多个。

就业服务 市内四区47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创建“真情相助”的就业服务
品牌,开展了就业服务“四百”(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全市共走访困
难群体2.84万人,入户率达到97.8%。
安置下岗职工 年初,全市共结转再就业服务中心内下岗职工22423人。通过政策引导,全年共
有20563名下岗职工平稳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其中协议期满的10670人、提前的9893人。截至年底,再就
业服务中心内待安置下岗职工1860人,平稳渡过了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的高峰期。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全市筹集发放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费2.48亿元。其中,财政、
劳动保障部门负担2.06亿元,占83.2%;企业负担4157万元,占16.8%。再就业服务中心内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费发放率、社会保险费缴纳率均为100%。落实“保老、扶中、推青”政策,分类帮促下岗职
工出中心。年内出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中,办理中心退养安置2973人、协保安置11247人。
根据“青政办发〔2000〕45号”文件精神,推进关于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理顺企业职工劳动关系
的试点工作,加强出再就业服务中心费用的筹措。已经试点操作的企业22户,拍卖土地17宗30.8公顷,
拍卖收益5.3亿元,其中已拨付用于职工安置9537万元,分流安置职工11050人。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企业养老保险 年底,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15383户、 839124人 (其中新增参保人员
135718人);全年新增离退休、退职人员24062人,离退休人员达到323133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8.51
%。全市实际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7.77亿元,其中征缴当期基金22.22亿元;基金收缴率96.7%。全年共3
次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650元,增加89元,
增长15.86%。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缴费基数、扩面人数、净增人数、基金增幅等4项指标均在
全省名列第一。
医疗保险 年内,市内四区参保单位11278个,参保在职职工558546人,参保退休人员286767人;
离休人员、二级乙等伤残军人12038人,一、二类保健干部6415人,公务员69120人。市内四区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征缴收入679亿元, 基金收缴率94.61%; 记入个人帐户3.59亿元,统筹金支付3亿余元,结余
1922万元。较好保障了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
失业保险 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13344个,参保581033人;机关事业单位3931个,参保149092
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基金2.86亿元,支出2.82亿元,其中失业保险金2.15亿元、医疗补助金923万元、
职业培训补贴173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98万元、农民合同制一次性生活补助335万元、调剂再就业服
务中心支出3354万元。
工伤、生育保险 全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592950人,收缴基金3398万元,收缴率9247%;支付工
伤待遇2201万元, 年度基金结余1197万元。 全市生育保险参保592950人, 收缴基金4895万元,收缴率
92.44%。全年支付生育待遇3451万元,涉及生育女职工9192人,年度基金结余1444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649个,参保120402人;
全市统筹范围内离退休、退职人员27063人,离退休人数占在职职工人数的22.48%。养老金足额发放率
100%,社会化发放率80%(市内四区为100%)。全市实际征缴养老保险基金5.64亿元,其中征缴当期
基金5.3亿元,基金收缴率98%;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支出5.2亿元,收支结余4414万元。参加养老统筹的
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523元,同期增加178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村)5837个,参保515638人,保险基金滚
存积累2.93亿元。其中,全年新投保、续保259483人,收缴保费1771万元,减少90万元,领取养老金人
数8470人,退保、转移15836人,养老金支出1396万元。
劳动保障执法劳动争议仲裁 全市两级劳动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933起,涉及劳动者
9915人;审理结案2673起,结案率95.1%。其中,受理集体争议152起,涉及劳动者5829人。共为劳动者
追回经济损失3312.8万元, 其中追回劳动报酬905.6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1601.8万元,违约金、赔偿金
805.4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892.9万元。
劳动保障监察 全市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8405户,涉及职工88万人;受理群众
举报7306件, 举报专查立案3953件, 结案3483件。对违法用人单位下达《劳动监察责令改正通知书》
2329份,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7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35件,罚款金额109万元,强制执行案件48起;
补办用工手续11.6万人,补签劳动合同11.9万人;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07个,为26648名劳动者追发
工资待遇2362万元, 清退风险抵押金162万元; 督促4.91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 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
11548万元。
劳动保障立法 出台了全省第一部劳动争议处理地方法规《青岛市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出台了
《青岛市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基本保险暂行办法》,将养老保险扩大到全部事业单位。出台了《青岛市
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将生育保险实施范围由原企业扩大到全部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
位、社会团体及其职工。
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
投资5000万元,初步建成了集管理、服务、决策为一体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对130万职工发放了
劳动和社会保障卡,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实行了联网,实现了医疗费的网上确认和网上结算。
清理企业欠薪欠费
对2001年6月底以前的8.8亿元欠薪欠费,通过现金清欠、土地储备变现、有效资产抵顶(押)和法院
查封保全等措施,清理欠薪欠费涉及标的8亿元。
(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