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及以下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284&run=13

概况
(2002年基本情况数字统计详见“统计资料”栏目)
推进教育法制化建设 年内,市政府颁布了《青岛市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办法》、《青岛
市中小学学杂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
生处分暂行规定》,规范了学生处分程序,规定了学生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在全国首创了整个
地区推行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全市加快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运行的依法治校机制,按章程自主管理的学校扩大到全市学
校总数的2/3。为提高学校领导依法治教水平,市教育局建立了讲习会制度;会同市普法办公室、市
司法局等部门召开了全市法制宣传日暨依法治教经验交流会,在全市城乡中小学师生中开展普法教育
宣传活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推进依法治教的意见》。
教育督导 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督导工作会议,与五市三区的政府签订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责任书》。在全市建立起区(市)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目标督导评估制度和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监测
制度。有5个区(市)把对党委、政府、乡镇落实教育目标责任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启动了新一轮普
通中小学督导评估(重在评估学校的发展性),并在4所中学进行试点;对局属初中学校专题督导调
研。继续加强初中生辍学专项督查,抽查了5个市的10所乡镇学校。制定了《青岛市兼职督学管理和
聘任办法》,聘任了青岛市第四届兼职督学。
年内,市教育督导室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督导先进集体。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全市中小学举办了雷锋事迹巡回报告会、展览活动42场,
听、观众9.6万余人。
利用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等重大主题事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公民
道德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举办了首届高中学生电视辩论赛,共13场次;开展“时事杯”时
事知识竞赛活动,全市有30多万中学生参加。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制定了《青
岛市创建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起草了青岛市的实
施意见。年内,青岛市被教育部吸收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在部分中小学开展“青
春健康”实验试点工作。
科技、劳动教育 建成并启用了青岛市少年科学院。以“新世纪——与科技同行”为主题,开展
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全省、 全国创新大赛,获省、国家级奖励分别为32项、12项。在全国
“科技活动周”中,组织5000余名师生参观了驻青的重点实验室。承办了2002年全国青少年航天模型
竞赛。市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试运行,开创了企业化运作建设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先例;开
辟了即墨学农基地新劳动场所。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开展了全市“第六届中小学生体育
节”等系列学校体育活动;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十三届“市长杯”大中小学生足球赛
及乒乓球、篮球、排球、网球、举重、健美操、越野、航模、建筑模型等比赛;组队参加在北京举行
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初中生乒乓球交流大会和在日本举行的环黄海十城市中学生足球比赛等活动,
取得优异成绩。改革高中入学体育考试办法,采取过程管理考核和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设立必考项
目和选考项目。
市政府制订了《青岛市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市20所中小学试推广。贯彻教育部《关
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提出了青岛市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具体意见,
在健康教育课和各项活动中实施。制定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与市卫生部门
联合对中小学食堂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健全学生体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
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举办了全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近百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大合唱、校园集体舞、美术、书法
现场大赛等活动。在迎奥运和欢庆“十六大”的各项活动中,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以“从小听党的话,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并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了表达。年内有53所学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
学校。推行了中小学生音乐会申办制度,举办了青岛市教育系统迎新年音乐会。组织教师参加了全国、
全省中小学音美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结合庆祝中共十六大召开、建团80周年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开展了新
年、入团、18岁成人等宣誓仪式和升国旗仪式等一系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中国加入WTO
和北京申奥成功,开展校园文明工程创建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道德水平。市局属学校团队组织开展
了“让团徽在胸前闪亮,让红领巾飘得更鲜艳”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普及青少年科学知识和法治知
识。举办了“走进我心目中的北大清华”青岛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寒暑假快乐大本营”、“海之恋”
青年联谊会、“海尔之星——我是奥运小主人”等活动。组织中学生参加“周日志愿行动”、社区服
务、“服务奥运奉献日”、清除白色垃圾和非法小广告、回收废旧电池等系列志愿活动,实现网上注
册志愿者1万名。有500名中学生志愿者与贫困地区团、队员开展“手拉手”活动。全年发展中学生党
员23名、团员9446名。5所中学生军校对33282名高一、初一的新生进行了正规、系统的军训。
年内,召开了市教育局第二次团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市教育局团委被评为青岛市五
四红旗团委。
教育科学研究 发挥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作
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培训。
制定了《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各区(市)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制定了相
应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科研课题和实验基地管理,鼓励教育工作者参加课题研究。192项市级教育科
学“九五”规划课题已基本完成,“十五”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启动。全市共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
五”规划重点课题15项、课题20项,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30项、重点课题62项、课
题119项。市教科所继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
研究”后,申报的“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
部重点课题,并吸纳了省内外40余所学校为实验基地,市教育局将双语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
划。申报的“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对策研究”被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了《青岛市“十五”期间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意见》。为期2年的中青年
校长读书研修班结业。选派59名干部赴上海华东师大培训、71名干部参加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
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选派22名普通中学校长赴澳大利亚、11名职业学校校长赴德国研修、培训。
通过组织与社会推荐(含社会群众团体推荐、他人推荐、个人自荐)和考试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双
推双考” ,选拔了226名教育管理后备人才。474人通过竞争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
39.3岁降至36.2岁,本科以上学历者的比例由69.5%提高到74.9%。
全市中小学以“做学生良师益友,创教育服务名牌”为重点,深化对教师的“敬业爱生,为人师
表”教育,继续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加强师德考核,部分学校与教师签定了师德目标责任书,
依法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
市教育局与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本市组
织28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新一轮学历达标自学考试。对1000多名新教师进行了试用期培训。开展了
一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和以“更新教育观念” 为主题的课程改革通识性校本培训。 组织
500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和英特尔公司合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选拔了1000多名优秀教师
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全年引进优秀骨干教师和硕士研究生7名、骨干教师56名,选派了21名优
秀中青年教师参加赴澳研修、3名英语教师赴英国参加盖普文化交流。继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调整充实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库,形成了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结构。组织43名特级教师
到各区(市)和部分学校巡回讲学、上示范课、指导备课和教研活动等。
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措施,规范了学校内部分配办法,实现了向评聘分开的平
稳过渡。市教育局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分专业调控教师总量,压缩人员170余人,在持续增班的情况
下,教职工人数连续3年负增长。引进紧缺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基本解决了因高中阶段扩大招生造
成的师资紧张矛盾。推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实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年内,全市
共接收师范类毕业生1980人,就业率本科达96.7%、专科为81.1%。加强了对私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
宏观指导和服务,对私立学校教师实行了考核、评优、调整档案工资、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
对教育人才市场实行信息化管理, 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和专家评委库; 年内,教育人才分市场与
130个单位建立了人事代理关系,代理人员1636人,档案2870册。中小学教育经费-全年全市教育经费
总收入37.20亿元(含市财政拨给高校的1.1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48%。其中,财政性教育
经费25.28亿元,增长13.16%;全年中小学教育事业费拨款21.56亿元,增长20.48%,高于同期全市经常
性财政增长幅度13.66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公用
经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市中小学固定资产总值为52.20亿元,增加4.79亿元;图书资料1708.5
万册,增加197.5万册;当年添置课桌凳10.4万单人套,价值1056.8万元;新购置专用设备款项1.25亿元。
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和投资体制,合理调配教育资金,对偏远、薄弱学校给予较大倾斜。从高中计划外
招生收费中调拨700余万元补助初中学校。提高了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补助标准,特殊教育
学校由500元调整到600元,小学由80元调整到100元,初中由100元调整到130元。以校长经济责任审计
为重点,推动学校规范财务管理,全年完成审计项目30个,审查资金6.64亿元。
教育基金 全年共募集款物1466万元,其中教育基金305万元、意向捐赠资金1030万元、捐赠物资
131万元;投放奖教助学款物860万元。年内,促成民营企业国人集团为青岛九中设立了100万元教育奖
励基金。使用“海信教育专项基金”增值的27万元,奖励“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岛市教
师优秀专业人才”,资助获山东省第五批“特级教师”称号的23位教师赴外地考察学习。响应教育部
“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计算机活动”,成立了“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计算机捐赠服务中心”,共
募集计算机360台,为20所农村中小学建立了“爱心计算机室”;帮助25所农村中小学校配置了4816套
课桌椅和办公桌椅,为5所乡镇中学配置了价值17万元的图书。投放资助金20万元,资助2500名义务教
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日本独资企业青岛扶桑精制加工有限公司设立的“寒窗基金”再次资助82名升
入高校本科的困难家庭学生每人3000元。
教育基本建设 年内,市教育局共竣工基建项目9个、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10万元,
全部达到优良等级;另有29个基建项目被列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市少年科学院工程交付使用,
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工建设。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全年投资1000万元,维修了45所
学校的校舍, 其中建塑胶操场27万平方米、 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
《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11.1万平方米,并对薄弱学校给予了
重点扶持。
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市教育信息中心二期工程和教育政务网、教育
信息网改版工作已部分完成,规范了信息发布制度,开始实施栏目建设、资源扩充等工作,并与教育
部行政办公系统联网试运行。扩大青岛教育城域网规模,形成了市、区(市)、学校等3级信息网络。
各区(市)全部建成教育信息中心。全市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达236所;市内四区中学全部建网,小学
建网率95%。全市通过光纤接入城域网、通过卫星宽带下载教育资源的中小学分别为260所、766所。

全市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生达50余万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
教育课的开课率分别为55.7%、98.9%、100%、100%。
新编的信息技术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正式出版,其中初中、小学教材通过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在
全省推广使用。 青岛市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区,有8个区(市)的
46所中小学参加了实验。
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 年内,分别投入8000余万元、1500余万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和
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其中市教育局投资近3000万元,为局属普通中学各增加了1个计算机多媒体网
络教室,为部分学校配备了多媒体电教系统,更新了部分常规仪器设备,为10所学校图书馆配备
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的意见,在全市推广使用学具,并编写了《小学
数学学具使用方法》。各区(市)分别投资200余万元,完善了多媒体电教室和微机网络教室等现代
化教学设施。截至2002年底,全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7.88亿元,其中理科教学仪器7456万元、多功能
教室设备3.44亿元、计算机及相关设备3.22亿元,计算机5.13万台、图书2145万册。全市基本完成了中
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有4个区、市通过了省教育厅的检查评估;开始在全市中小学配备教育部
推荐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
报考大、中专学校及录取情况 全市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人数创历史最高,其中报考普通高
校的人数下降0.9%,为历史次高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含报考驻青大学的考生)和增长幅度均
创历史最高。五年制大专实际录取3641人,普通中专学校录取5290人。
语言文字工作 制定了《青岛市落实〈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的实施办法》,
对市区的社会用字情况进行检查调研,纠正不规范用字。自2002年起,普通话培训测试的范围扩大到
公务员、窗口服务行业;年内,对公务员、窗口单位员工、学校师生等2.3万人进行了测试。市教育
局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培训并聘用了100余名省级以上
普通话测试员。9月,山东省举办第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主会场设在青岛市,期间开展
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普通话大赛中,青岛代表队获得冠军。
校办产业-全年校办产业总产值3.3亿元,销售收入及营业额3.8亿元,利润总额4387万元,向国家
上缴增值税1358万元,上缴所得税949万元,用于补助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3114万元。全市勤工俭
学基地接纳学生参加劳动实践160万人次。市教育局制定了《青岛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
率先在全国对学生装的招标、生产和监督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 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3%,其中市区99%;园长、教师学历合格率96%,其中大
专毕业率32%。共有省、市级示范幼儿园121处;年内,有2处幼儿园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幼儿园,并评
出了首批青岛市十佳幼儿园。贯彻落实《青岛市托幼管理条例》,参与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政府职
能部门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3个。加强了对省、市级示范和一类幼儿园的管理,重新公布了城区一类
幼儿园和农村示范幼儿园名单;组织300余名园长和教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高级研修班。
下发了《青岛市公民个人举办托幼机构管理办法》。首次审批了中外合办的幼儿园2处。实施托幼一
体化,鼓励幼儿园向学前四年、五年延伸,初步建立起以托幼园所为依托的社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
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和咨询活动。参与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
宣传早期教育的意义和科学育儿方法,市教育局建立起0~3岁婴幼儿课程体系,组织专家编写了《0
~3岁婴幼儿心智发展方案》。
义务教育 落实全国和省、 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为99.99%和
99.98%。各区(市)落实《青岛市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办法》,强化教育执法,加强学籍管理
和教学改革,农村初中生年辍学率控制在0.23%以下。五市三区落实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签订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书》。
重点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发放和控制学校收费标准工作,教师工资发放和人事管理工
作全部由乡镇上划到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义务
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先加强村小学和初中学校的设施配置和师资建设。
年内,有251所小学、68所初中通过市教育局“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全市累计有575所小学、180所
初中通过这一验收,分别占全市国有小学、初中总数的51.7%和69.2%,市内四区全部公办小学、初中
都达到了“标准化建设工程”要求。年内,市内四区小学全部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市教育局向各小
学推荐了《新标准英语》、《先锋英语》和《牛津英语》等教材。
普通高中教育 年内,全市普通高中招收新生4.3万人,在初中毕业生增长32%的情况下,超过预
定高中段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及率85%的目标。重点扶持了10余所学校争创国家级和省级示范
高中,鼓励其他高中学校争创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截至年底,全市有省、市级规范化普通高中18所、
35所,分别占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总数的33%、64%。各区(市)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扩
大优质高中资源,平度一中、胶南一中、胶州一中、黄岛一中等易地重建,扩大了办学规模;青岛19
中与企业联合创办了启明星中学。鼓励普通高中突出办学特色,产生了青岛六中、青岛九中等著名特
色高中。全市有民办普通高中学校16所,占全市普通高中总数的23%;有4所民办高中占地各在667
公顷以上,其中2所投资超过1亿元。为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于11月召开了全市加快
高中发展与建设现场会。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共有多媒体电教室54个,多媒体网络教室86个,校园网22
个,基本达到教师人手1台微机。教育信息资源库加大内容信息量,电子备课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基
本配齐。
教学研究、改革-围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教研部门深入学校、课堂,
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用送课下乡的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的中心内容由
“教师如何教”转为“学生如何学”,该做法被纳入《山东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意见》。继
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带动基础教育全面改革。年内,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和莱
西市被定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市已有424所小学和93所初中参加实验,分别占小学、
初中总数的35.5%、32.6%。新课程改革加强了教师校本培训,编写出版了部分教师培训教材。在年内
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以及在青召开的全国初中数学、生物、艺术、英语、综合实践
活动等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本市均介绍了经验,并展示了公开课。
高中围绕“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升学考试新模式展开教学研究、改革。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效率。为继续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市教育局印发了《2004年青岛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高
中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和《青岛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指
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2003年在部分高中学校试行自主招生做了准备。
中等职业教育
概况 全年全市共招收新生4.4万名,超过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市内90%以上、农村80%以上。扩大、拓宽职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空间,年内,共安排3200名毕业生实习、1064名毕业生就业,为8348名毕业生进行了52场就业指导;派
出43名服装专业研修生赴日;有6721名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8.4%。
聘请专家到学校对近千名教师进行培训,依托华东师大和海尔大学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7月,青岛市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首届中
国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上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2项。
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8月26~27日,教育部“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精神座谈会”在本市召开,副市长马论业介绍了青岛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10月17日,市政府
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全市职
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实施“双名牌”工程 继续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为内容的“双名牌”工程,优化职
业学校布局。 年内,崂山、胶南、平度等3个区、市经撤点并校、调整布局,各建成1所招生在2500~
3500人的大型中等职业学校;胶南、胶州、城阳、黄岛和崂山等市、区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截至年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已由“八五”末的(下同)137所压减到101所,校均在校生由500人提高
到1100人,初步实现了由分散发展向注重规模和内涵发展转化的目标。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优化升级调整专业设置,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均设置了1~2个较高质量的骨干专业。
有17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8个专业被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青岛电子学校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青岛港湾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青岛旅游学校的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示范专
业”。实行“双名牌”动态管理制度,对复评达不到标准的1所国家级重点学校、1所市级重点学校和
3个骨干专业予以黄牌警告。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制定了《青岛市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工作
的意见》,在部分学校试行学分制和分层教学改革实验,推广“走班制”,分层次教学、考试,强化
了专业操作考试和学生行为规范考核,在毕业实习中增加了毕业设计与答辩。加强实习教学和技能教
学管理,举办了10个专业的技能竞赛。年内,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考核中,合格率为中
级94%、初级88.4%。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召开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
现场会,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十大创业明星评选,编写了创业校本课程。
成人教育
年内,全市32所成人中专学校共设34个专业,招收新生8718人。创建了社区教育大学,初步建立
起社区教育网络。四方区成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市南区、市北区被确定为山东省实验区,其
他各市(区)也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
农村各市(区)继续实施“新世纪双五富民工程”,把科技推广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搞好新技
术、新品种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对10.24万个“工程户”、1.08万个科技家长和1.14万个科技示范户
进行了培训、指导,实现了使工程户比其他农户户均收入增长10%的目标。
社会力量办学
全市共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班)479所(个),内有学历教育学校77所(内含私立
中小学61所、成人中专13所、民办高校3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13所,非学历教育学校402所,
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到老年及各层次教育齐全的民办教育体系。上述学校中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15
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11所。
全市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有教职工1.06万人,在校生12.66万人,年招生、培训20.78万人;共有财
产14.0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约7.12亿元;全年共上缴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基金190万元,非学历学校全
年共上缴税款290万元。私立中小学(不含2所国际学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的0.17%,财产总
计6.63亿元。非学历中等学校开设有文化辅导、计算机、外语、财经、建筑、通信技术、艺术、体育、
医学等专业。
2002年为全市“民办教育年”。全年共批准民办中等学历教育学校9所、非学历民办高校7所、中
等以下非学历学校38所;批准中外合作职业学校1所;批准9所学校与5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2个合作办
学项目,吸引外资折合人民币300余万元。青岛飞洋经贸进修学院、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成为独立
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高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