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青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225&run=13

引黄济青工程动议追溯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青岛市区供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连
续干旱,曾数次发生过供水危机,居民用水限量,一些工厂因缺水停产和半停产。从20世纪60年代末
起,先后搞过4次应急工程,耗资1.8亿元,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82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同山东省有关部门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分析论证后认为,要彻底解决
青岛市供水不足问题,必须从水源较丰富的黄河跨流域调水。1984年7月,中央领导来山东视察黄河,
听取了引黄济青工程方案汇报后,明确表示:引黄济青采用明渠方案好、综合效益大,并要求尽快开
工建设。
198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兴建引黄济青工程;同年11月,山东省政府决定成立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1986年4月15日开工建设。成为建国以来山东省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项
目,也是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和“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
引黄济青工程回顾
引黄济青工程从打渔张引水闸到青岛市水厂全长约290公里。途经4个市地10个县市区,整个工程
战线长、项目多。沿线地区大部分是咸水区,属海陆交互地层,流沙多,渗漏大,并有4公里岩石层、
2公里隧洞、22公里暗渠。要兴建大型水库1座、泵站5座、输水河倒虹及渡槽36座、涵闸81座、各种桥
梁247座、输水管道22公里、净水厂1座、输电线路600余公里,开挖衬砌输水河250公里。需完成土石
方5500万立方米、砌石60万立方米、混凝土75万立方米、钢材7.05万吨、水泥35万吨、木材5.23万立方
米,永久性占地4200公顷,移民3200人,总投资9.3亿元。省政府要求1989年底向青岛送水。
工程指挥部采取了“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确保质量,渠成水通”的总方针,以招标竞争的方式
组织了省内外200多家专业队伍参加会战。先后有1000多名指挥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万民工和6000
多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了工程建设。
1989年11月25日,工程正式通水,并以速度快、质量好、投资省、安全施工,受到了国务院和山
东省委、省政府的好评。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词:“造福于人民的工程”。
引黄济青工程成效
引黄济青工程的建成,在保证率95%时,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30万吨;还可在保证青岛用水的前
提下,向沿线供水6400万立方米,向高氟区供水1100万立方米。已累计向青岛市及沿线供水20多亿立
方米,解决了沿途缺水地区71万群众、1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随着青岛市的加快发展,引黄济
青工程将越来越显示出青岛生命线的重要作用。引黄济青工程注重边建边管,对河、渠、路、林进行
了统一规划,改善了输水沿线的交通条件,美化了环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002年工程管理概况
年内,抓紧工程运行空闲期间,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岁修任务。重点抓好输水河、泵站、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汛工程,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和专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工程实施与验收。实
施黄岛供水渠首泵站工程建设。工程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坚持以工程管理和调度运行为中心,强化“全天候、全方位”的管理措施,保持了青岛段引黄济
青工程运行安全、高效,完成年度向青岛市供水9000万立方米。
采取了以“防、治、监测”三者结合的方法,及时、准确地收集和组织了水质方面有关数据和信
息,为决策、预测、管理提供服务。按国家评价标准,水质监测综合指标均保持在二级以上。同时,
加大水源环境保护力度,杜绝外源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的流入及其他污染,保证了向青岛市输送优质
水。
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引黄济青工程的管理办法及有关法规条例,加强了水法宣传和执法队伍的建
设,坚持以防为主、打防并举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引黄济青工程。开展值勤巡逻,依法查
处了违法取土、挖坑、采砂等危及工程安全运行及破坏水源环境的行为。年内,棘洪滩水库公安派出
所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
(吕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