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148&run=13

运行调控
2002年,青岛市工业主要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工业总产值居第四位,增幅居第五
位。
年初,市经委下达了全年各项经济责任目标,制定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调控意见。全年加强督查调控,
坚持月通报、季分析制度,坚持扶优扶强,为企业协调解决了大量的水、电、原材料、资金等方面的
问题;对重点企业进行监控,探索以易货贸易手段处理积压产品,两项资金(产成品库存、应收帐款)
总额为344.4亿元,增长11.8%,低于销售收入增幅7.2个百分点,占用增势减缓;加强控制总量和清理
整顿“五小”(小水泥、小炼油、小钢铁、小玻璃、小火电)企业;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的监控与检
查,督促企业落实国家环保的各项措施。
企业改革
年内,贯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有23户企业通过了改制达
标验收,全市通过验收的企业累计达到55户,占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76%,完成了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改制目标。加快缺乏竞争优势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企业、部分处于竞争性行业
又不属国家重点控制和市重点发展扶持的大型企业从国有资本中退出,改造成非国有控股或非国有的
公司制企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企业改制中的资产处置、
职工安置、税费减免和减低改制成本等做出了规定。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实施“小、精、灵”工
程,选择了50户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通过提供6亿多元资金、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等级、
推进中小企业网络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措施,重点支持的50户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均在30%
以上。本市列入省重点和“十高”、“十强”企业及28户重点大中型骨干企业全部设立了实施信息化
专门机构,财务科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编码化,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
化。
做好企业扭亏工作, 市属工交系统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控制在15%以内。批准
30户企业实施利用土地安置职工试点,可拍卖土地146公顷,预计拍卖额10.8亿元,计划安置职工2.71
万人,清欠各类欠费2.5亿元;全年有12户企业的13宗土地拍卖成功,变现资金4.53亿元;累计已有14
户企业的16宗土地拍卖成功,总面积28.76公顷,成交价5.3亿元,比起拍价平均增长72%。截至年底,
通过土地变现筹集的资金,已拨付用于职工安置9537万元,分流安置1.11万人。全年有17户企业依法
实施破产,涉及职工9861人,资产7亿元,负债15.3亿元,其中银行贷款9.3亿元,超过本市以往年度
依法破产企业数的总和。
结构调整
年内,编制了《2003~2005年青岛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意见》及《青岛市船舶工业调整意见》、
《青岛市造船产业发展意见》等系列文件,举办了“青岛市可持续发展大工业体系建设研讨会”,指
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
技改项目
全年全市工交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39.9亿元,增长20.6%。其中,国有企业完成投资53.4亿元,与上年
持平,占38.2%;集体企业完成投资15.8亿元,占11.2%;股份制企业完成投资18.8亿元,占13.4%;合
资合作企业完成投资9.5亿元,占6.8%;乡镇村办企业完成投资35.3亿元,占25.2%;民营、私营企业
完成投资7.1亿元,占5.1%。有265个项目竣工,完成总投资40.6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增加销售收
入97.9亿元、利税20.7亿元、创汇1.1亿美元。确定了51个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为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总投资154亿元,项目竣工后,可年增销售收入818亿元、利税153亿元;有13个项目当年竣工,另有13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占全部技改投资的30.9%。其中,海尔集团特种冰箱技改、
手机、整体厨房、出口家电基地综合改造等项目,海信集团大屏幕背投彩电技改项目,青钢集团35万
吨高线和1号高炉等技改项目,青岛港务局矿石接卸扩大能力1000万吨技改项目,青岛石油化工厂青
岛—黄岛输油管道技改项目均已经竣工或部分竣工并试生产;有15个重点项目列入了第七批和第八批
国债计划。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已有46个项目纳入国家前九批国债技术改造计划项目,总投资83.67亿
元,申请银行贷款57.35亿元;有20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财政贴息到位3.56亿元,
并有8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市政府认定海尔工业园、海信信息产业园等13个工业园为“示范工业园”
和“重点工业园”,全市认定建设和正在规划的工业园达到30个,计划总投资330亿元。
全年本市技术改造主要特点: 1. 生产性技术改造投资加快,完成118.2亿元,占全市技术改造投资的
84.5%,提高10.3个百分点;2.县域投资快速增长,五市所完成的技改投资额占全市技改投资的34.7%,
增加1.8倍;3.工业园建设带动了技术改造投资的加快,其中城阳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崂山区等3
区共完成投资18亿元,是上年的1.6倍;4.大企业集团投资稳步增长,黄海橡胶集团、双星集团、海尔
集团、海信集团、青钢集团、青岛港务局等共完成投资35.5亿元,占全市技改投资的25.4%,是上年的
1.4倍。
技术创新
年内,完成了《青岛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条例》立法项目,9月28日被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11月1日
起正式施行。组织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对接洽谈会”、“国际高新技术咨询洽谈会”、“网上高新
技术项目发布会”、“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等活动。组织“青岛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论坛”,
在《青岛日报》开设了“企业信息化专栏”,确定了6家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企业技术中心有1家
获国家认定、3家获山东省认定。40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装
备国产化项目计划。47个新产品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在计划单列市中居第一位。全年新
产品产值率在26.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35.7%。
对外经济
年内,本市出台了《工交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实施意见》,确定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跨国公司并购国企的实施草案》、《建立产业损害预警制方案》
和《四大基地产品链招商框架方案》等,并组织了实施,得到国家经贸委的肯定,在全国予以推广。
根据市政府确定的构筑电子家电、汽车机车造船、石油化工、新材料等“四大基地”的意见,提出了
围绕“四大基地”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产品链招商的意见,提高了招商的吸引力和成功率。将工业
园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在深圳、香港和日本、韩国组织了以工业园推介为主的专题推介活动。
其中,“深、港推介会”签订合同、协议和意向近30项,包括总投资1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项;“日、
韩推介会”工业分团达成7项合作意向。探讨工业园利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制定了30个工业园境外
上市方案。加强对项目的跟踪落实,参与青岛钢铁集团、黄海橡胶集团、灵山船厂等项目洽谈,协调
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了项目的进展。全年工交企业在谈和已达成意向的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