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6&rec=129&run=13

主要经济指标
2002年,青岛市所辖五市一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89.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0.2%,占全市(下同)
58.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增长33.3%,占26.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9.1亿元,
增长39.2%,占56.3%。五市一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市全部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
强县”行列,并且位次大幅度前移。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全市粮经比例由上年的57∶43调整为56.4∶43.6。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畜产品和水产品的总产量、总
产值均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畜牧、水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8%。新增造
林面积1.65万公顷,是上年的2.3倍,居全国计划单列城市第二位。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7.9∶50.2∶
31.9调整为15.5∶52.2∶32.3,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4.5%,比上年(下同)增长2.4个
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新吸纳农村劳动力12.5万人。
“两园一城”开发建设
截至年底,五市一区各类农业园区已发展到242个,累计完成投入9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总
数达到92个,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1.8亿元,总开发面积达到5800公顷,建成区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各类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近10亿美元,占五市一区引进外资总额的70%以上。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
亿元,加大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热、供电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市化水平达到
40%。其中,16个重点镇城市化水平达到38%,提高3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与产品出口
年内, 合同利用外资38.6亿美元, 增长66.7%, 占69.9%;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增长67.7%,占
58.9%;实际利用内资(青岛以外) 69.6亿元,增长49.6%,占62.4%;出口创汇48.3亿美元,增长18.3%,占
56.7%,占全省20%。农副产品出口13.2亿美元,增长12.2%,占全省25%以上。其中,畜产品出口3亿美
元,增长14%,占全国25%;水产品出口6.67亿美元,增长5.9%,占全国15%。本市已成为中国东部沿
海最大的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产业化经营
年内,推广了以“公司+合作经济+农厂”为主要内容的“九联模式”。在万福集团、九联集团、六合
集团、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畜牧业形成了六大产业化经营体系,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小区
达2000余个,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禽肉、猪肉、兔肉、乳品和蛋品出口额分别占全国30%、10%、
40%、20%和30%以上。水产加工业发展迅速,全市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年加工能力50
万吨;其中,有127家加工企业获得美国和欧盟卫生注册,居全国第一位。全年水产品加工量33万吨,
加工产值47.5亿元,分别增长3.1%和31.9%,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藻化工基地,
水产加工业已成为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拓宽渔业产业领域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村社会事业
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95元,增长7.5%,增幅继续居全省第一位。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
到39%,下降了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7平方米,农村储蓄余
额281亿元,户均1.75万元。农村每百户拥有彩电98台,每百人拥有手机28部。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全
市农民减负率28.9%,高于山东省规定的22%的减负标准。继续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教育活动,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
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