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5&rec=329&run=13

2001年,全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9.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2万人。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0.21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103.54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4亿元、
73.5亿元、25.8亿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4.7 %、26.2 %、23.4 %。地方财政收入7.7亿元,地方
财政支出1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664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23
万元,分别增长8%和12%。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位于该区内。该开发区原名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根据4月20
日颁发的“青发[2001]12号”文件更为现名。年内,在全国全社会研究开发资源清查中,青岛高新
区综合指标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位居第一。
经济发展
农业 种植业和养殖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都市型农业的新格局。崂山茶、花卉、
经济林果种植和海珍品养殖步入良性轨道;石老人观光农业园、枯桃花卉基地等6个区级农业示范园
项目进展顺利;北宅樱桃节、午山蜜桃会、崂山茶会等节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5亿元,农、林、牧、渔增加值分别达到3315万元、514万元、3140万元、35427
万元,分别增长-4.245%、152.91%、6.133%和6.48%,各占农业总产值的5.81%、0.9%、8.8%和84.47%。
工业 2001年,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骨干企业规模、效益持续高速增长,带动工业经济
整体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27%;高新
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2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5%。9月,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
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年共引进剑桥湾、赛奥等公司制项目研发中心17家,企业孵化项目46个,中介服
务机构2家,风险投资机构1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核心区一期基本建成,新
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年投入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17.5亿元,开发新产品52种。通过结构调整,
崂山区多年来首次真正形成了包括技术支持、孵化体系、产业基地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完整链
条。骨干工业企业规模、效益良性发展,成为新的工业增长点。汉缆集团、崂山玻璃厂等一批骨干乡
镇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保持了较高增速。全区年内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企业减亏额、产销率等反
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均在全市12个市、区中位居前列。
国内贸易 2001年,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07亿元, 增长22.8%。12个城市集贸市场的商品成交额
1.7亿元。第二届青岛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在该区举办,全年创造增加值5000万元,显
示了会展经济的拉动作用。装饰城年销售额达2亿元,增长1倍以上;总投资1亿元的普尔斯马特超市
开业,填补了该区没有大型超市的空白;奥迪、大众汽车展厅工程完工,装饰城二期建成开业,枯桃
花卉交易中心开工建设,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外贸易 2001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3.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出口额达7亿美元,增
长55.6%;新增出口企业11家。全年在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进区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和设立研发
机构、引入拔尖人才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4个,其中包括引进的3M、普尔
斯玛特、日本佳世客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引进项目技术含量明显提高,高新技术项目数
占总数的42%;以青岛生命科学院为载体,引进了55家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的高层次研发机构,吸纳
了一批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以博士为代表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群已在该区初步形成;积极调整招商
引资结构,超市、汽车展销、旅游风情园等第三产业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
城区建设
2001年,突出抓好重点村庄规划控制,编制完成了崂山中心区村庄改造计划,对麦岛、山东头居
住区和石老人村二期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实行了国际招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6亿元,增长20%;高
新区中心区和商住区集中供热站、220千伏中韩输变电站等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贾汉路、保张
路、新东海路等工程竣工通车;崂山水库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崂山林区防火隔离带一期工程顺利完工;
张村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全线开工;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完成投资超过12亿元;新建绿地3.8万平
方米。城区行政、金融、商贸、居住等综合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化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
社会各项事业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50余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项。全区省、市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24.5%,
列全市第一位。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达96%。文化、卫生及其他事业健康发展,顺利通过省“社会文
化先进区”复评。积极推进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计划生育改革试点,新型计生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区疾病控制中心工程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医疗卫生、爱国卫生不断发展。该区被评为国家级人口普查
工作先进单位。举办了全国象棋赛和国际橄榄球邀请赛。拨款340万元支持“双拥”工作,拥军工作
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双四好”先进单位。民兵训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建立了优抚安置工作新机制。
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做好对台侨务工作。档案管理获得2001年度青岛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
机要、保密、史志、党史研究、残疾人、老干部等各项事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