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5&rec=275&run=13

2001年概况
全市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3199所。其中,医院217所(县以上医院97所,乡镇卫生院120所),疗养院、
所20所,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2895所,专科防治所、站13所,卫生防疫机构28所,妇
幼保健机构8所,药品检验机构7所,中等医学教育机构5所,其他卫生机构6所。
全市共有医疗床位2.48万张, 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48张。 全市卫生从业人员40455人,比上年
(下同) 增加433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765人、占从业人员的81%,医护比为1∶0.66;管理人员
3017人,占从业人员的7.5%;获得主任医师级职务者164人、副主任医师级2136人、主治(主管)医师
级6989人。全市个体医务人员2332人。
全年全市各医院诊疗1182万人次,减少166万人次。其中,门、急诊1116万人次,减少160万人次。各医
院出院39.8万人次,增加1.4万人次。全市各医院平均开放病床19742.6张, 减少446.1张;病床周转次数
20.2次,增加0.3次;病床使用率70.2%,增加1.9个百分点;平均病床工作日256.3天,增加6.3天;出院
者平均住院日12.3天,增加0.4天。
7月,国务院在青召开了全国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介绍和推广了本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11
月,卫生部在青召开了全国卫生改革现场会,全国各地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等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对青岛卫生体制改革给予好评。
区域卫生规划、综合试点
优化配置与职能转变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实行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6月,
整建制接受了青岛纺织医院;12月,东部医院破土动工。在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将办医院的许多业务性工作转向学会、协会和卫生人才市场;制定出台了医院监督委员会和医院管理
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局属各医院已全部成立了医院监督委员会和医院管理委员会。药品采购管理继续
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全市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增幅控制在9.36%,药品比重占医药总费
用的50%。进一步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成立了多个部门组成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监督委员会,
对集中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网上代理招标事务,增加了药品采购的透明
度, 确保了招标采购工作的公开、 公正和公平。全年共举行集中洽谈采购29次,签定购药合同金额
1.6亿元,节省购药资金4400万元。
社区卫生服务全市已有473名医生经过培训,取得了全科医生上岗证书;市南区、四方区已将102个门
诊部或专科诊所改造成为社区全科医生诊所;已建成康复中心3个、社区家庭照料服务机构8个、老年
护理院9个、社区医疗诊断中心8个。10月,本市在苏州召开的“中荷社区卫生服务合作项目研讨会”
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国家计委、卫生部及荷兰政府的充分肯定。
医疗机构分类核定管理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核定医疗机构3313家,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43.6
%。全市有非营利性医院249家,占93.6%;营利性医院17家,占6.4%。已按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了
分类管理。
人才管理不断完善卫生人才市场功能和用人制度。建立了全国首家卫生行业特有工种执业技能鉴定站。
全市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和全国事
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职称改革工作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单位,首次对中、初
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实行以考代评,全市2600人参加了全国统一考试。还首次进行了卫生政工职称评
审工作,完善了本市卫生职称体系。市立医院、疾控中心、妇儿中心等单位相继出台了《特殊贡献专
家评选办法》和《推行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实施意见》。市海慈医疗集团对首席专家进行了指标考核协
议年薪分配制度改革。
医疗机构经济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科长和审计科长委派制度。共完成审计项目258项,审计投资
额837万元, 核减额204万元, 审减率为24.5%。 审查经济合同193份,终止经济合同1份,避免经济损失
37.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84.9万元。在局直属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
农村卫生
年内,本市所属的莱西市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医疗卫生
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要求,对4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撤并,减少了重复
建设;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实行上划,由该市卫生局进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卫生院防治职能分离
改革,使全市农村卫生防保三级网得到巩固;对乡镇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莱西市改
革的经验对青岛市的农村卫生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疾病控制
重点传染病继续控制在全省较低水平。全市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14.8%。制定了《青岛市结核病预
防控制实施方案》,落实了每年100万元的结核病专项防治经费,结核病发病率下降13.16%;继续加
大以灭鼠为主和疫苗接种为辅的综合性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措施。 全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下降
35.53%;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上升31.33%。不断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全年无群体性接种差错事故发生,
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人发生。全市198个规范化接种门诊全部达标。开展了慢病社区防治干预工作。
制定下发了《青岛市疾病控制临床基地设置方案》,在市立医院、海慈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胸
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市肿瘤医院、市口腔医院确立了皮肤病、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
精神卫生、肿瘤及牙病防治临床基地,建立了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的预防医学新思路,进一
步延伸了慢病防治路子。继续抓了四方区、市南区的慢病社区干预试点工作,已为万户家庭、3万居
民建立了微机化管理健康档案。
妇幼卫生
以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重点,不断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制定了妇幼保健和母婴医疗保健工
作干预措施,启动了全市母婴医疗保健急救系统,建立了危重儿网络运转机制,提高了母婴保健工作
中的急、重症处理能力。继续抓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内涵建设,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依法加
强全市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确保母婴健康。继续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妇幼人员培训
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继续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筛查覆盖率达到95%,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04‰。
中医工作
强化中医、中西医结合机构内涵建设,在全市实施了“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工程。继续开展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断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加快中医人才培养工作,与山东中医药大
学合作开办了研究生课程班。开展了“名师论坛”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对促进中医学术活动的开展起
到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巩固了黄岛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建设成果。
开展了中医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医疗质量
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规范医疗行为。不断完善医疗技术要素准入制度,初步建立了20
个专业的要素准入标准,组建了医疗质量专家评价体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医疗
事故和差错的发生;继续实行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监督见证制度,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
加强医疗急救网络的规范化建设,使院前、院内急救形成一体化,完善了院前急救工作标准和制度;
加强医疗急救网络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了院前急救培训班,实行院前急救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较好
地提高了本市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了急救车辆配置标准,统一了院前急救病历。继续加强血液
工作,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自身输血,并将其列入局直属医院院长目标考核内容。制定了一级医院消
毒供应室和手术室规范化建设标准,重点加强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地防止了院内
感染。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广星级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了护理质量。
科教兴医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科技大会和《卫生部关于加速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意见》精神,制定了《青岛
市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1~2003)》,对全市卫生科技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对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产生较大影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建立了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月23~31日,开展了全
市卫生科技周活动;期间,与来访的美国、荷兰、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的专家访问团进行了学
术交流。 制定了《青岛市卫生系统科教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了科教经费的合理使用。对9所医院的
23个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总体运行正常。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1月,派出
了1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美国就心内科等学科进行为期3~6个月的培训学习,已有10人学成归国。继续
加强在职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抓好外引内联,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与技术交
流。加快青岛卫生信息中心建设,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肿瘤医院3家计算
机网络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已展开。
卫生法制
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力度,全面开展了包括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
机构、预防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以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综合执法工作。共完成各类卫生监督14121户
次,监测各类健康相关产品11430份,对258个违法业户给予了行政处罚,罚款达87.5万元,销毁各类
不合格产品价值达5.5万元。推行卫生监督质量公示制度,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受到好评。加强食品卫
生监督,较好地保证了“五一”、“十一”及“两会”等重大节庆、假日活动的饮食安全。开展了公
共卫生专项检查,不断加强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和建筑工地卫生等监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
法行医,整顿医疗市场秩序专项治理工作,依法查处非法行医案件22件,不断净化了医疗市场,规范
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爱国卫生
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卫生,迎接旅游高峰”为主题的第十三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全市城乡
开展了除害防病工作,继续保持了灭鼠、灭蟑、灭蝇全国先进城区荣誉称号。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成果,开展了单位和居民楼院卫生整治工作和环境卫生“十佳”、“十差”单位(楼院)评选活动。
全市单位卫生达标率达95%以上,居民楼院卫生达标率达90%以上;继续推行农村卫生城市化管理,
开展了创建卫生模范村、镇活动。继续抓好农村卫生改水、改厕工作;开展了健康教育及控烟工作。
在医院中开展了创建“无烟医院”活动。
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年内,市卫生局制定了机构改革“三定”工作方案。机关内部处室由原来的10个减为8个,人员
编制由原来的79名减为64名,减幅分别为20%。机关处级干部平均年龄由改革前的45.83岁下降到40.79
岁;机关公务员队伍平均年龄由改革前的40.33岁下降到38.25岁,本科学历者达到94%。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卫生行政管理效能,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管理体系五项工程
的实施意见》,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定了《青岛市卫生局关于政府管理体系“五项工程”的实施方
案》。完善了卫生行政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3项减至14项。卫生监督所设立了办证大厅,
实行“一站式”服务,各种卫生许可证的受理、初审和发证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实行了“三分离、两
集中”(许可与监督分离、调查与处罚分离、罚款与缴款分离,行政处罚集中合议、卫生许可集中办
理),从而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维护了卫生执法的公正性。完善了执法责任制,建立
行政审批责任和错案追究制度。建立了专家评审制度,重大审批行为要有专家评审意见和评审结果,
并从社会有关部门聘请了31名监督员;制订了注册前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
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在全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系列文明岗位、创建卫生服务名牌、做文明职
工”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做”活动。在全市医疗单位继续推行“病人选医生”制度、“医疗费用一
日清单”制度、住院费用患者认证制度以及医疗质量公示制度,受到病人欢迎。举办了“青岛市著名
好医生和优秀护士风采展”。举行了“恒瑞杯——文明礼仪服务竞赛”活动,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文明
素质起到了推动作用。对16个医疗卫生单位门诊科室文明服务、就医环境等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通
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创建文明行业工作考核。
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针对群众“不满意、不放心、不方便”等问题,不断加大明查暗访力
度,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擦亮窗口”行动。继续实行医德医风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医德医风档案管理。
在全系统开展了“党员无投诉”活动,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市立医院、第八人民医院等单位还率先在
党员中实行了医德医风承诺制,对促进医德医风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年内,社会群众对医院综合
满意度达到97.6%。无偿献血工作取得新进展,从2月份起,取消无偿献血计划,无偿献血实现100%来
自街头自愿、自发献血。5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捐献骨髓,关爱生命”活动,全市有8000余人
签名参加捐献骨髓活动。
市红十字会
募捐救助2001年,组织募捐30余万元,实施了一系列救助项目。按照省红十字会开展“温暖送千家,
博爱在齐鲁”活动要求,为240户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分别捐助了300~1000元不等的现金;与《青岛
晚报》编辑部、市人民医院联合举办了“看新世纪曙光”活动,为8位贫困白内障老年病人免费进行
了复明手术;与《老年生活报》编辑部联合走访慰问了市内生活贫困的百岁老人,为每人送去1000元
慰问金和食品。
11月,与市妇儿中心开展了第二次“爱心助力”活动,筹资3万元援助30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
贫困患儿,为其提供一年的治疗药品。
年内,与家乐福超市筹措4万元资金,开展了为福利院10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手术的“爱心行动”,
并得到社会支持,许多市民报名当“爱心义工”(已登记200余人),参加残疾孩子手术后护理工作。
公民无偿献血年末,本市献血者协会已有9个分会、会员1000余人。5月,启动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宣
传、报名活动,媒体和市民给予了极大关注,已有8000余市民报名捐献骨髓,50余人作了骨髓配型检
验。
2001年,本市已实现街头无偿献血100%,位于国内前列并达到国际水平。12月,本市第三次获全国无
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刘志远等39、61、207名市民分获无偿献血奉献金、银、铜奖,市政协副主席周
迪颐获国内首次建立的无偿献血促进奖。青岛市获奖人数占全国获奖人数的26.4%。
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年内,定期举办培训班,陆续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并首次对在青的外国人举办
培训班,来自德国、瑞典的外国专家系统学习了初级救护理论和操作技术,经考核成绩合格。还与口
腔医院在全市100余所小学中开展了口腔卫生知识和红十字会知识普及教育。
基层组织建设6月,李沧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挂牌成立,开展人道主义服务,为特困居民和残疾人减
免医药费,在周边地区影响良好。市北、四方、城阳、李沧、崂山、黄岛、平度、胶州、即墨等区、
市红十字基层组织也全面普及。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5月,由全市12所高校会员参加的高校红十字会义工团正式成立,由红十字义工进
行保洁护绿工作的五四广场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正式启动。同时,开展了红十字义工对口结对活动,
红十字青少年义工定期上门为孤老病残服务。
在全市高校中举办了第三届演讲比赛并在大、中、小学中开展了评选红十字奖学金活动,共表彰了72
名品学兼优、热心公益事业的红十字青少年会员。
对外交流10月,美国红十字会马霍宁市分会主席黄金颖来青访问市红十字会,考察了市红十字青少年
工作和李沧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双方就募捐、培训工作进行了交流,并就建立友
好红十字会关系签署备忘录。市红十字会还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红十字会就志愿服务、捐献遗体
器官、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等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