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及以下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5&rec=257&run=13

概况
(基本情况数字统计详见“统计资料”栏目)
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10月8日召开。 传达了全国和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下发了市政府
《关于贯彻鲁政发[2001]86号文件精神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到2005年全市基
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和到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全市基础教育总
体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副省长、市长杜世成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出台
了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提出了义务
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托幼一体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提高”等3项重点“工程”。年
内,有10个区、市也相继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督导市教育督导室召开了教育目标责任制现场会,并对各市、区素质教育年度目标进行了督导评
估。李沧区被授予“青岛市教育示范等级区”称号;20处乡镇被授予“青岛市教育示范等级乡镇”。
全市教育示范等级乡镇已达62个,占总数的48%。改进完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
度,完成了始于1998年的对全市普通高中第一轮督导评估,年内有16所高中和9所局直属初中达到优秀
等级。各区、市也基本完成了对所辖中小学第一轮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市教育督导室与市教育局联
合建立了农村学生辍学情况专项督导制度,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4次专项督导检查,降低
了农村初中生的流失率。
教育行政执法全市按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幼儿园)扩大到563处,占学校(园)总数的1/3以上,市级
以上规范化(重点、示范)学校(园)全部建立了章程。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法律咨询委员会,聘请
了27名专业法律人员担任兼职咨询委员。
德育市教育局结合课程和时事政治,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新课程标准,
将青春期教育列入了地方课程,发挥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作用,确定课题进行深入
研究。重新制定了《青岛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办法》,强化学生行为规范。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与李沧区政府合作,将李沧区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扩建为青岛市中小
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2月12日奠基)。制定了《青岛市中小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制度》,规定了学生
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内容和考核办法;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新人才世纪行”和“创新教育和科
技实践读书”活动,并在海尔科技馆举办了中小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成果展。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做好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试点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体
育课观摩活动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新大纲培训,启动了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开展
了全市“第五届中小学生体育节”等系列学校体育活动;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市长杯”
足球赛及乒乓球、篮球、排球、游泳、举重、越野、航模、建筑模型等比赛;青岛代表队获山东省第
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冠军。
将卫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开展了视力保护、口腔保健和青春期
健康教育等活动。
举办了全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近百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大合唱、校园集体舞、综合文艺汇演及
美术书法大赛等活动。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开展了系列文艺活动。举办了全市艺术教育
培训班。又有31所学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至年末,全市已有4个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区、
40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42所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年内,青岛市被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共青
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并在全国作了典型经验
介绍。
国防教育青岛市中学生军校自1997年建立以来,共对20余万名中学生进行了军训。年内,市教育局被
评为“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举办了“民防”知识教育培训
班,“民防”教育已由市区扩大到所辖五市。
共青团、少先队工作4月,市教育局与团市委在全市16~18周岁学生中开展了“成人预备期”志愿活
动。参加者通过社区服务、尊老敬贤、卫生保洁等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成人应负的社会责任。6月2日,
举办了首届青岛市成人节,2000余名年满18周岁的中学生在市级机关办公楼广场举行了成人宣誓仪式。
借助少先队离队仪式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进行了“迈好青春第一步”和“继承烈士遗志”教育活
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为契机,在全体团员中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由市教育局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子课题和3项全国教育科学课题已全部结
题;市教科所承担的山东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和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课题已通过了
国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本市“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
市南区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和市实验小学承担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分别通过了鉴定;青
岛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192项)已有151项结题,其中27项通过了市级鉴定。全市“十五”
教育科学规划工作顺利完成。经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出青岛市级立项课题211项,其中30
项重大课题、62项重点课题、109项规划课题;30项重大课题已申报山东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市教科所“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
点课题,同时被立项为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重点项目。市教科所还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合作,研究双语师资的培养和教材开发。市教科所承担的“家庭生活方式与教育对策研究”被中国教
育学会立项为重点课题。市南区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试验区之一。
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举办了第十八期高中校长培训班,培训校长43人。选派16名校长参加了教育部、
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学校长研修班。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和上海教科院分别举办了中青年校
长、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110余人。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教师宣誓制度,并于“教师节”期间组织近7万名中小学教师向国旗宣誓。组织了
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报告团事迹宣讲,听众达1万余人。开展了“万名教师访万家”、“我做学生的良
师益友”、“弘扬高尚师德,创建服务名牌”等师德教育活动。
市教育局拟定了《青岛市教育人才开发工作意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成立了特级教师巡回讲
学团向教师授课。建立了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人选信息库,确定国家级骨干教师51名、省
级骨干教师49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部分省级骨干教师并被派赴各高等学校培训;评出全国模范教
师3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0名、省优秀教师38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8名。
设立了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和专项基金,资助骨干教师出版教育科研专著;选派25名英语
骨干教师和19名教育干部出国研修或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了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市教育局还与部
分高校联合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年内,市教育局系统引进了8名优秀人才、43名骨干教师,赴
全国著名师范院校选聘优秀毕业生106人。青岛第六十一中学与第六十四中学作为全市试点,试行了
校际间优秀教师人才资源共享。适应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需要,全市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大专班
学生560人。
教育经费主要是中等及以下教育经费。2001年度教育经费含拨给青岛大学等高校的7400万元。全年全
市教育经费总收入32.85亿元, 比上年(下同) 增长21.67%。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22.69亿元,增长
21.60%。全年全市教育事业费拨款18.11亿元,增长34.55%,高于同期全市经常性财政增长速度7.83个
百分点。加强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管,按规定足额征收,保证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全市小学、初
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中等师范学校的这两项费用则有所下降。全市中小学固定资产总值为47.41亿元,增加0.9亿元;图书
资料达1511万册,增加93.7万册;当年添置课桌凳8.1万单人套,价值799.2万元;用于新购置专用设备
的款项达7611万元。
教育基金全年青岛市级教育基金会共筹措款物458万元,增加近1倍。全年用于资助奖励的款物共计310
万元。年内,由20家房地产企业捐资100万元,建立了“青岛市房地产教育扶贫专项基金”;青岛春
雨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为城阳区女姑山小学建设捐款1500万元,分5年付清;日本扶桑精制加工有
限公司继上年捐款30万元,再次捐款30万元用于资助升入高校的贫困学生。
教育基本建设全年全市共投入7027.5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9.38万平方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投
资2020万元,建设维修校舍1.8万平方米。市教育局还分别投资500万元、1000万元,筹建青岛市少年科
学院和青岛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1999~2001年,市教育局及局属学校共投资3800万元,用于绿化
美化校园,其中2001年1400万元。
“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 年内投资2500余万元, 使全市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全部达到了省定
“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配备标准。市南、市北、四方、黄岛4个区,首批通过山东省“中小
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评估检查,其余8个区、市通过市教育局验收。
教育信息化年内,青岛市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市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普通
中小学生已达48.7万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开展信息教育的学校分别占同类学校总数
的48.9%、94.7%、100%和98%。市教育局编写了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并在部分学校启动了“信
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装备现代化市教育局制定了“十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规划,继续扩充青岛教
育信息网站内容,加强了青岛教育信息中心二期工程规划设计,青岛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通过了验收
并运行良好。全市共投资6000余万元用于装备现代化建设,其中市教育局投资2000万元。至2001年末,
全市中小学已配备计算机4万多台,计算机网络教室587个,多媒体电教室329个,已建和在建校园网近
百个;有766所学校实现了教育卫星宽带网入校,71所市教育局属学校和市内134所小学通过光纤接入
电信ATM网,实现了市、区(市)、学校三级互联,并通过青岛市教育信息中心,统一接入因特网。
报考大学、中专及录取情况全市各类高等教育考试报考人数为历年最多,普通中专报考人数有所减少。
全市报考普通高校的人数增长11%,被录取的人数增长22.7%。其中,本、专科增加1810人,增长9.8%,
录取率为65.4%;考入“211工程”院校的文、理科考生,分别占山东省招生总数的13.6%和11.1%。全
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口录取人数和录取率均居全省第一。
2001年青岛市大中专升学录取情况表
类别〖〗录取
人数〖〗录取率
%〖〗比上年增加人数〖〗%普通高
等教育〖〗 总数〖〗 25928〖〗 83.85〖〗4794〖〗22.7本科〖〗10555〖〗34.14〖〗304〖〗3专科〖〗
9682〖〗31.31〖〗1506〖〗18.4对口
高职〖〗〖〗5691〖〗88.08〖〗2984〖〗110.2成人高
等教育〖〗〖〗14259〖〗51.4〖〗3752〖〗35.7普通
中专〖〗〖〗7318〖〗93.24〖〗–924〖〗–11.2语言文字工作年内成立了青岛市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
员会,其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围绕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办公室举行了组织2000余
名师生进行了2次社会用字调查,纠正不规范用字;对部分大、中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和使用情况进行
了调研;举办了第四次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对1.6万名中小学、幼儿教师和3212名师范类、
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
对外交流与合作年内,应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邀请,市教育局派代表团赴德国就平度市“双元制”
农职业教育项目进行洽商;组团访问了台湾,促进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又有2所学校与外国学校
建立了友好学校及合作关系, 2所学校获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颁发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证书;组织了
19名中学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赴澳大利亚进行了15天的普通教育管理培训;首次组织选拔了25名优秀
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进行了2个月的英语教学法和语言技能培训;根据教育部安排,在青举办了全国
高等国际教育展;分别与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南澳州教育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合作,在青举办了澳、
英两国国际教育展;与新加坡、英国关于学前教育的交流合作也有了新进展。
校办产业全市共有917所中、初等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有校办企业490个,土地641公顷,农、林、牧、
渔基地1536个,272万人次学生参加了劳动实践。全年校办产业总产值4.82亿元,创利润总额0.47亿元。
基础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实验年内,青岛市被教育部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按照相关要求,市教育
局确定了市、区(市)、各学科三级实验点,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自9月起,在
市区小学和初一年级及5所郊区初二年级物理课启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同时,加强地方教材建设,
编写了部分课本及课外学习用书。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加强了外语、
计算机教学和实验教学, 全市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部开设了英语课。 在教学改革中,全市中小学以
“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此,教育部领导给予好评,《现代教
育导报》也以“青岛市学生研究性学习”专版予以宣传。
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3%,其中市区99%;共有省、市级示范幼儿园97处;幼儿教师学
历合格率达96%,其中大专学历达31%。农村幼儿园基本完成了布局调整,已由2974处调整为1688处。
年内,市教育局向30处幼儿园投放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0余万元,带动这些幼儿园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
改善了办园条件。贯彻落实《青岛市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岛市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
并对全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了资格认定。参与了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养育与发
展”合作项目,教育部于9月在青召开了此项目工作新周期启动会议。年内,英国学前教育专家来青
岛考察了学前教育,双方初步商定在青建立中英友好幼儿园和玩具图书馆,并互派教师学习培训;市
实验幼儿园与新加坡幼儿教师协会联合成立了青岛智虹实验幼儿园,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市有324所小
学,112所初中通过“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验收,分别占全市小学、初中学校总数的27.1
%和40.6%;分别有17所、57所初中通过了省、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市教育局在资金投入方面向薄弱
学校倾斜,给予市区薄弱初中每校10~30万元专项补助,还分别投入1500万元、800万元用于初中学校
教学仪器配备和建设“校园网”,并拨付50万元用于减免特困生学杂费和教材费;市教育基金会投入
16万元资助了2100名贫困学生。2001年,本市被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两基”工
作先进地市称号。
特殊教育青岛市中心聋校在全省率先开办聋人普通高中班,面向全省招收了2个班共22名学生。年内
又有8名盲校、7名聋校的高中生升入高等院校。完成了新建特殊教育中心的征地工作。在全市中小学
师生中开展了“爱心助残,援助残疾小伙伴”系列活动。
普通高中教育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其中市区97.3%、农村81.6%,基本普及了高
中阶段教育。青岛二中、胶南一中、开发区实验中学等学校通过了2001年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胶
南实验中学、平度九中等学校通过了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验收。平度一中、胶州一中、黄岛一中等易地
重建,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
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于11月在青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分管学前教育
的负责人共80人出席。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全国幼教事业发展目标。青岛市副市长马论业出
席并致词,市教育局局长杜小悌代表青岛市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王湛和与会代表参观了青岛的部分
幼儿园,对青岛的学前教育给予好评。
中等职业教育
概况全市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3所、 120多个专业;在校生11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
57%;在校生规模过千人的学校42所。年内共招生33714人,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招生比为5.3∶4.7。各
市、区第一次招生数量达到录取总数的70%。4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东西联合办学现场洽谈会在青
召开,本市30多所学校与山东省西部地区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或意向,吸引外地学生4000多人。
年内有18276名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合格考核,19760多名学生参加了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
力考核。青岛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扩展就业空间,已与近200个单位建立了固定关系;市内四
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农村毕业生为80%;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级职业学校率达88.1%。
实施“双名牌”工程全面实施以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为内容的“双名牌”工程,推动教
学观念、教学方法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新评出了4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61个骨干专业,全市
已有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5所、省级6所、市级15所,市级骨干专业61个。全年市教育局直属中等职业学
校设备设施投入近2000万元,全部建起了计算机校园网。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将3所办学基础薄弱的
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在原实验中学基础上成立新职专,并投资210万元用于教学设施建设。联合办学
经多年探索,青岛市中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已形成了企业实习型、基地辐射型、股份合作型、产教集
团型、国有企办型、与境外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胶南第二职业高中与外资企业合作,建起了实习工
厂,实行招生与招工同步,学生同时具有学生和公司员工双重身份,在校生由3年前不足600人增加到
2000余人。
“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建设年内,对2000年建成的4个“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加大投入,扩大辐射区
域,在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区域内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在青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成了新教材的遴选和对教师的培训。
修订并落实了《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范》,并进行了学分制试点工作。日常教学融入创新教育
和创业教育,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整合,并在部分学科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
质和职业能力。
成人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加强了“三园”(科技园、实验园、样板园)建设,搞好实验示范和新技术、新品种的
推广,落实“新世纪双五富民工程”提出的目标任务,并落实到乡(镇)、村、户。年内,实际吸收
“工程户”10.39万户,确定“科技家长”1.06万户、科技示范户1.07万户。全年“工程户”比其它农
户户均增收1679元,增幅为12.3%。
全年列入招生计划的成人中专学校43所、48个专业,共招收新生8450人。对2001级部分专业进行了统
(抽)考。
社会力量办学
全市共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343所。其中,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的民办高校1所,学历教
育中小学50所,中外合办学校19所,国际学校2所。
全市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总资产约4.6亿元,其中创办者投入资产约3.2亿元;共有教职工8000余人。
全市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历教育学校,占地面积总计约280余公顷,校舍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
自建约50万平方米)。
年内,成立了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北京大学青岛实验
中学等4所民办中学,批准2所民办学校增设初中部。对首批年检合格的289所社会力量办学学校进行
了公告,并纠正了年检中发现的问题;对民办中小学办学条件进行了全面检查,首次对5所学历教育
学校进行了社会力量办学A级学校评估,对申报非学历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单位进行了检查,初步确定
16所学校为规范化学校。
教育改革
教育行政机构改革4月,青岛市教育委员会改为青岛市教育局。其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行政审批职
能由54项精减为28项,人员由98人减为86人。
人事制度改革市教育局制定了《局属单位腾岗安置系统内富余人员办法》,完善了局属单位待岗人员
培训办法和进入教育人才分市场的管理办法,稳妥推进聘用合同制试点工作。教育人才分市场建立了
各种人才信息库,促进了教育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了民办学校人事代理办法,已为43所民办学校提供
人事代理服务。依法对全市公办学校33591名教师(含离退休9582人)实施了各类教师资格认定。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农村各区、市重点落实义务教育“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
为主”的管理体制,将教育系统人事管理权限全部收归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自2002年1月起,农
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由各区、市财政部门统一发放。
初、高中招生考试改革2001年是青岛市初中入学高峰年,在校生增加了780个班其中市内四区80个班。
市教育局采取措施,确保初、高中招生工作的公开化和公正性。市区公办初中招生实行了电脑派位与
整体划拨相结合方式,改制学校和部分热点私立学校则严格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实行了“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办法,社会反映良好。高中招生考试增加了英语口语和计算机考
试,在总成绩中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3科结业考试成绩。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年内高中
语文、数学、英语3科毕业会考命题权下放到青岛市。
胶南市投资100万元实施“新世纪读书工程”(市教育局供稿)评选第二批“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学
校2001年,青岛第五十八中、崂山八中、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旅游学校、莱西职业中专、青岛经济
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青岛师范学校、胶南一中、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青岛山东路幼儿园等10个
单位被评选为第二批“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