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工作要点(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5&rec=22&run=13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2001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
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
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快速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十五”计划开好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一、迎接对外开放新阶段,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探索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合作的规律和
途径,积极引进外资特别是大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采取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形式,利用国外的长期投资。拓宽利用外资
的渠道和领域。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抓好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机构招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招商中介队
伍,建立招商引资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健全激励机制,选好招商目标,搞好预期项目,加快招商网
络建设,强化与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处的联络,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招商方式方法,办好一系列境内外
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办好现有外资企业,促进以商招商。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
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以上,新批千万美元
以上外资项目超过60个。
进一步抓好园区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向园区集中。
完善和落实促进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进出口。全年外贸进出口120亿美元,
其中出口70亿美元。
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抓
紧清理、修订和完善地方性涉外法规。
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全市对内开放工作的综合协调,建立目标责任
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港口国际化。推进以港兴市,积极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和临港工业。加快建设北
方国际航运中心。
大力发展国际会展业。办好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国际渔业展、国际航海展、啤酒节和青岛
国际农业科技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活动。
二、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认真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青岛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
势,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实用技术改造橡胶、化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抓住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
落到实处。
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社会各个领域广
泛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塑造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推进科研机构改革。组建一
批市级重点试验室。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脱颖而出、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
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进一步抓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规范改制,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认真落
实“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个工作细则,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
退出。
按照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原则,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劳动、人事制度
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
企业发展。继续抓大强大;放小活小,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加快工业
调整和发展。抓好国有企业的扭亏解困工作,争取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控制在15
%左右。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四、继续以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要按照“巩固提高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加大农业和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紧紧依靠科技,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名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
主体的各种经济中介组织建设。切实保护耕地,组织好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
整,提高工业化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
担,千方百计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搞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
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
五、进一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进一步落实鼓励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水平,维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推动个体私
营经济健康发展。放宽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领域,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
组改造、经济国际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推进不同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混合所有
制经济。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科技型、
外向型发展,培植骨干名牌企业,实现总量上规模、结构上层次、质量上水平。
六、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加快城管体制改革,强化城市管理。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市、区、街、社区的作用,广泛吸
收群众参与。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加大依法管理城市的力度。加强安
全生产和城市防汛工作。强化社区管理。
通过园区建设、市场建设、商品房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措施,扩大五市一区政府驻地
规模。抓好16个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七、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
理和工程质量管理。
鼓励居民消费,使之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第三产业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
八、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扩大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增加居民收入。
为群众多办实事。
九、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以纪念建党80周年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坚定理想
信念。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四个如何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建立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继续以创建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
动。继续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搞好双拥工作。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抓好文化设施建设。搞好文艺创
作,积极培育和净化文化市场。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重
视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和老龄等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强化政府的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服务功能和监管功能,建立廉
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项目和审批环节。完善政务公开
制度,加强监管。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以创新的精神,建立维护稳定、使群众安居乐业的工作机制。落实信访
公开承诺制度,推进依法信访。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
工作,把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十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
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鼓励和支持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
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市委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
狠抓落实、乘势前进,卓有成效地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在新世纪开好头,起好步,把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推向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