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事业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4&rec=212&run=13

综合情况
全市共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379家,其中独立(中央、省驻青和市、县属)研究机构58家。重
点实验室33家,高等院校科研所54家,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234家。市属科研机构除稳定的农业、社会公
益性的6个研究所外,应用性科研机构已全面完成企业化改制。本市科研机构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受到国家科技部的肯定,被列为全国4个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全市大中型企业343家,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有23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行业级1家,
省级14家,市级44家。
年内,全市各级财政科技投入1.93亿元。全市有关部门通过国家计划立项争取国家经费9000多万元。
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县以上独立科研机构与开发机构共筹集科技经费31.21亿元,支出29.02亿元。
其中企业投入达23亿元,已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全市有科技人员3.32万人。其中,大中型企业2.4万人,科研机构3800人,高等院校5400人,分别占科技
人员总数的73%、11%、16%。
在青岛市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14人。
全年共接待来自美、加、德、意、日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372人次,派出180余人次参加国际科
技会议、进行科技合作和考察。共安排各类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800多项,当年支出经费7902
万元。另据不完全统计,青岛4所普通高等院校和中央驻青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省、部级各类新增研究
项目569项,当年新增科学研究经费2亿多元。
各类发展计划
科技发展计划 该计划是本市科技发展总体计划的主体,包括科技攻关、星火、火炬、国际科技
合作、成果推广、软科学研究等计划。这些计划是影响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年内共安排计划项目93项。
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 该计划是一项政策性的科技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产品开发,推动科技创
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年共安排计划项目242项。
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该计划宗旨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生产有一定社会、经济效
益和技术先进的新产品, 推广应用新技术。全年共安排该计划项目498项, 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
1257项。
农业丰收计划 该计划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地把农业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
综合运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生产,推动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发展,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
目的。全年共安排计划项目34项。
年内,由本市承接的一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重大科研和高新项目及青岛市重点研究与
开发项目,分别进入启动、研究和即将完成阶段,项目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海洋
工程、生物技术与制药、农业高新技术等技术领域。
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
年内,在青立项、启支或在研的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技产业项目主要有:国家“863”智能机
器人产业化基地项目,累计投资2亿元,已发展成为全国机器人行业中的重要产业化基地,成为海尔集团
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863”镁合金开发应用产业化基地项目,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计划
一期投资2.1亿元;高档聚合物格栅制造技术开发项目,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9655万元,可
年产3000吨高性能聚合物格栅工程材料;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计划2003年完成,总
投资2089.09万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3334万元;国家海洋重点基础科学研
究规划(973计划)项目,科研总经费超过1亿元。国家“863”项目,特别是海洋863设818、819、820三大主
题组,总经费近1亿元,主要课题在青岛实施;国家“126”科技攻关专项,以海洋国土资源调查和海洋国
土划界为主要调查研究内容,本市承担的课题经费总量约3000万元;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以海洋生物技术
为主的“攀登计划B项目”,本市承担的课题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海底光缆、海底石油管线、海洋石油
勘探及各类海工建设重大科学调查研究项目,本市承担的课题总经费超过1亿元。
推进科技创新
建立青岛市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
署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研究全市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全市各部门、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协调、
指导驻青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决定实施全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或科技工程建设项目
等。第一次科技创新联席会议于12月22日召开,由市委书记张惠来主持。会议听取了市科委关于对区、
市及市直有关部门党政领导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责任目标进行考核的意见;建立市级
重点实验室及科技专家组方案的意见;青岛市技术市场情况及发展思路的报告;工业机器人、纳米技术、
镁合金、智能交通、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基因等重大科技项目情况的汇报。
实行目标考核,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事局制定了《青岛
市区(市)党政领导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作为硬指标,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该考核办法已经市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同意,将于2001年1月起正式开
始考核。
完成了《青岛市科技发展“十五”规划及到2010年规划》的编制工作。该规划是市科委与北京大
学共同组织编写的,历时近1年。该规划选择了电子信息、海洋科技、新材料、农业科技、环保科技、
化工科技、纺织科技、先进制造工业、啤酒饮料、医药卫生等10个领域,作了具体规划。
科技成果
建立重点实验室。按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在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
础上,从2000年起,本市将在计算机应用、海洋生物优良种苗培育、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新材料等领域
内嫁接8~10个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天然产业开发和青岛市新材料研究等2个首批与地方共建重点
实验室的工作已经启动。由科技管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金融投资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发展委员
会正在酝酿建立。
2000年,全市有32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取得科技成果621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的76项、
国际先进的82项、国内领先的287项、国内先进的176项,成果转化率达到71%。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
步奖励的科研成果172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48项,其中一等奖4项,占全省的1/5;获市科技进步奖118项。 年内,全市专利申请量1880件,增长17%;
专利授权量1613件,增长13%,居全省第一,创《专利法》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工矿企业授权专利
893件,增长14.5%,增长势头仍保持领先;科研单位206件,大专院校12件,机关团体8件;科技含量最高的发
明专利31件,增长18.2%。本市专利技术开发园在城阳区开始筹建,以建设有利于专利成果产业化的市场
环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为开辟加入WTO后的新产品市场作准备。
高新技术产业化
组织专家编写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研究起草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管理办法》,市政府以“103号令”予以发布;编制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制定了《青岛市新
技术产品认定专家评审办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产品认定专家库。全年组织认定了3批共160项高新技
术产品;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到350亿元。
起草了《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程序》,规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和条件、认定程序
及企业更名、合并、分立、转业等有关行为,并实行封闭评审。全年全市共有117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
企业,其中92家被认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这92家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
多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性收入近60亿元,占总收入的83.9%;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用于科技创
新的投入共约4.3亿元,占总收入的6.2%;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60余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365
家。
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市科委制定了《关于贯彻〈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条例〉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
确了民营科技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民营科技企业的条件及资格认定和程序等。完善民营科技工业
园建设,积极为民营科技企业做好服务。把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科技攻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积极安排其承担各类计划;还选择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为承担单位
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
年内,新成立科技型民营企业164家,增加72家。技工贸总收入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有16家。民
营科技工业园已有82家企业落户,协议占地267公顷,已开工生产和在建项目40个。年内新引进项目30个,
其中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3482万美元,内资4亿多元;累计外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2.49亿美
元,实际利用外资近1.1亿美元;累计内资项目54个,合同利用内资7.4亿元,实际利用5.4亿元。
截止年底, 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800余家。在全市36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214家,占
58.6%。民营科技企业在生物工程、医药保健、电子信息、计算机及其软件等新兴产业领域迅速崛起,
并向规模化发展。在经济实力前十位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年总收入最高的超过10亿元,最低的在2亿元以
上;缴税金最高达8000万元。
国际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青举行的重要国际科技交流活动。7月30~31日,举行了主题为“近海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的“青岛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工程院27位院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来自十几个国
家的中外科学家和企业界人士共200余人与会。9月1~3日,在青举行了“21世纪企业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400多位国内外专家、企业界人士与会。9月20~21日,“2000年世界华人论坛”在青举行,来自2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及经济、科技专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区)政府及著名企业
家、经济科技专家出席。
年内,“青岛—威尼斯海洋环保电视会议”、“2000年国际海洋腐蚀与控制研讨会”、“中—意
双边海洋地质及海洋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等8次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先后在青举行。
“欧盟海水养殖容量与养殖资源可持续性管理合作”、“中国海湾养殖容量和海水养殖对环境影
响”、“陆架区与海洋带古环境演化与保护的研究及新方法的利用”等9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已在
青实施。(吴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