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以下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4&rec=209&run=13

概况
素质教育 1.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市教委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暨第七届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在全市中小学
生中开展了以“迎接新千年,走向新世纪”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新世纪中小学生形象大讨论”等
活动。全年市区有6932名普通高中学生参加了为期1周的学农劳动锻炼。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
德育工作会议上,青岛市教委介绍了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2.减轻中小学生
负担。1月,市教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对全
市中小学“减负”工作提出10项具体要求,并发出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人
才观。各级教委通过多种形式对“减负”工作进行重点督查,严肃处理违反减负规定的学校和有关责
任人。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市教师中开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大
家谈”活动,推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深入发展;开展了第二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共有86件发
明创造作品、82篇科学论文、127件创意作品和250幅科学幻想作品参加了市级评选,并推选出部分作品
参加山东省评选,其中29件分获省一、二、三等奖;首批命名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园林科研所、海尔科技馆、团岛污水处理厂等5处中小学科技教育基地。4.落实“家长教育素质
工程”。上半年,市教委召开了中小学家长学校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交流各市、区及各家长学校工作的
经验,表彰“教子一得”征文、论文获奖者,提出中小学优秀家长学校标准。充实市家长学校讲师团队
伍,邀请全国各大学的教育专家来青为家长学校的师资培训班讲课;组织《教子有方》知识竞赛,参加
人数达16万人之多。
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颁布了《青岛市教育督导条例》。健全对区、市及乡镇两级政府履行
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评估制度,市南、市北、四方3区被确认为“山东省教育示范等级区”,16处乡镇获
“青岛市教育示范等级乡镇”称号。完善了对各市、区素质教育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强化了过程评估。
市教育督导室对约1/3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在全市50多所学校开展了“加
强学生德育”、“减轻学生负担”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农村中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与分
析, 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7月19日,市政府发布了《青岛市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办法
(草案) 》, 以政府规章的形式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保障。在全市确定了77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首批
“建立学校章程、试行依法按章程自主管理”的试点单位。规范社会力量办学行为,对违反《社会力
量办学条例》规定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
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 改革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全市中考体育考试
中,1.9万名学生顺利通过测试,市教委直属学校考生及格率达96%,为历年最高比例。青岛市被教育部确
定为全国开展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的5个试点市之一。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
重点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等。重视和加强学生营养工作,普及合理营养知
识。全市确定了30多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推动中小学提高艺术教育水平。12月24~26日,全国学校艺
术教育工作会议在青召开,市教委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青岛市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
育教学及活动情况,观摩了青岛市学校艺术教育大型展演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 召开了第二届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制发了《青岛市教育科研工作规程》 、
《青岛市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指导纲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教育科研骨干培训,聘
请国内著名教育科研专家举办学术报告,组织各市区及委属学校教育科研负责人赴上海实地培训。全
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大课题《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研究》中的青岛地区
个案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市级“九五”教育科研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有6项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市级鉴
定。省级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发展到11所。5月,“双语”实验优质
课向各级教委领导和委属初中学校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年内开展了评选表彰优秀教学法活动,共受
到教学法申报347个,其中评选出15个优秀教学法并在全市推广。
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教育人才分市场建设,开展人事代理业务。至年底,与教育人才分市场建立人
事代理协议的单位已有103个,档案关系在教育人才分市场的教职工近800人。市教委在委属学校、民办
学校及各市、区教委范围内组织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增强了学校和毕业生的市场意识
和竞争意识,提高了用人单位用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队伍建设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对校长实行任期3年目标管理,同时建立基层党组织保证监督责
任制。启动“青岛市名校长培养工程”, 造就一批“专家型”、“学者型”校长, 年内选派9人参加
“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班”、30人参加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骨干校长研修班、41名中青年校
长及教委机关干部参加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短期培训。举办了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和高中校长
任职资格培训班,分别培训初、高中校长41人、71人;举办了首期中青年校长读书研修班;依托上海高等
院校和科研机构,培训中青年校长。采取校长助理制、外派挂职锻炼、到偏远艰苦学校任职、换岗交
流等方式,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2.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定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
育实施方案》,提出今后5年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政策和措施,对中小学教师全面实行继续教育证书
制度。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三年规划,重点培训教师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辅助教学能力。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邀请专家为中学文科教师讲授理科知识,为理科教师讲授文科知识。对全市3万名
小学教师进行了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综合能力培训。加强骨干教师培训, 有
51名教师被确定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其中28人完成教育部组织的培训或正在培训,选拔了494名和872名
教师分别作为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预备人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开展了“师德教育月”
活动,全市有7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活动。深化“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等活动,走访学生家庭23万余户,
与学生结对子7万余对,义务辅导学生160万人次。举办“万名教师谈创新”征文比赛,1.7万名教师参加
了征文比赛。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出版了《青岛市优秀教师风采录》第五集;教师节期间,市优秀教师
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报告13场,听众达1万多人。
教育经费与教育基金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提高1
个百分点”的规定,保证各项法定教育费的足额征收。年内增收学杂费400多万元,并取得中央专款85万
元。加强经费管理,全市150余个乡、镇(办事处)基本实行了教育财务统一管理,并保证农村教育费附加
全部用于乡(镇)、村两级学校。市教委对委属单位购置设备实施统一采购办法,管好、用好学校的各项
资产。对学校的财产进行调查,确保改制后各项资产产权明晰。各级教育基金会多渠道募集基金近百
万元,市本级基金累积已达1668万元,年增长54%。基金会出资15万元资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特困生2000
名, 出资30万元资助、奖励100名升入高校的困难家庭学生和优秀学生。“青大—青啤育才奖学金”自
1996年建立以来共出资36万元,奖励学生425名。
勤工俭学与校办产业 全市有校办企业的中、初等学校共965所,占学校总数的84.2%。共有校办企
业936个、土地472公顷、劳动基地2130个。全年参加劳动的学生61万人次,校办企业总产值及营业额5.2
亿元,利润总额6228万元,上缴国家税费3808万元。校办企业创利税过千万元的市(区)1个,过百万元的校
办企业6个。年内有2市1区校办企业改制全部结束。
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 1999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
工程。市教委规范了各项管理制度,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2000年共投入约3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实
验教学条件。市南、市北、四方、黄岛四区已通过青岛市按山东省制定的该工程标准进行的验收,李
沧、城阳、崂山三区已基本达到标准,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五市“普实”达标的学校也已
达1/2。
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 全市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共投入5500万元,配备计算机3万多台。市教
委投入1700万元,在委属普通学校建设部分高标准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计算机近2500台,使计算机教学
达到每生一机;市教委并就“十五”期间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提出明确
的目标和措施。各市、区也重点加强多媒体电教室和微机网络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的配备。市教委筹
建的青岛市教育信息中心,一期工程已安装调试完毕,资源库建设已初步形成规模,同时对校园网建设
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市南、莱西、胶州、城阳等区、市也已建成或在建教委局域网,有21所学
校已建成校园网。市教委对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提出具体要求,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信
息技术课的开课率分别达32.1%、83%和80.3%,职业高中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中、
小学生达39万多人,小学生已使用市教委重新编写的计算机教材。
基础教育
办学体制改革 年内,青岛第一中学、青岛第六中学、城阳第一中学、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
中学、胶州第一中学、胶州实验中学、原燕儿岛路第一小学等7所普通中小学进行了办学体制改革。
全市已有23所普通中小学改制,遍及11个区、市;共招生16457人,投入9144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建
校舍12万平方米, 改建校舍3万平方米, 增添微机1724台, 建语音室、多媒体室、实验室45个,增添图书
16.5万册。办学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形成了国办与民办教育的竞争机制。
开办新疆高中班 2000年是青岛市承办新疆高中班的第一年。市教委、民族宗教事务局等有关部
门为开办新疆高中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批80名来自南疆阿克苏、和田、伊宁、喀什等地区的学生
已到青岛就读,其中维吾尔族71人、哈萨克族8人、塔吉克族1人。新疆高中班学制四年,其中预科一年;
每年接受80名新疆学生。
学前教育 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3%;共有省、市级示范幼儿园95处,一类幼儿园518处。全市
幼儿园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96%,其中大专学历达22%。市教委对全市幼儿园园长资格重新进行认定。
300余名幼儿园园长、 教师参加了学前教育研究生课程班。 农村幼儿园由1999年的3525处调整合并到
2974处,提高了规模办学效益。农村幼儿教师年平均工资达4228元,其中50%有了养老保险。根据第三次
修订的幼儿园分类标准检查验收了城区示范幼儿园和一类幼儿园。全市幼儿园和主办单位共投资1800
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市教委拨款120万元,奖励36处“美化、绿化、软化、儿童化”改造突出的
幼儿园;组织编写了《青岛市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指导有条件的幼儿园建立园本课程,并指导幼儿
园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年内,青岛市与新加坡签署了师资交流和互相培训协议,先后四次与新加坡
互派幼儿教师进行示教和互培,并派团赴英国进行学前教育交流。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柯蒂
斯来青考察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全市小学、初中适龄人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基本无辍学,初中生辍学率低于1.02%。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2.8%,其中市内四区94.7%,五市三区79%。加大农村撤点并校力度,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推进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共撤并小学370所、初中15所,扩建小学179所、初中50所,新建小
学60所、初中11所。年内全市农村用于学校布局调整的资金1.75亿元;1998~2000年累计投入4.58亿元,
全市153个乡镇中已有150个完成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1000多名村小学校长进行培训。下发《关
于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报告制度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了学生辍学层层报告制度。
制定了《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达到标准化、管理达到规范化。
特殊教育 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莱西市特教中心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使青
岛市省、市级规范化特殊教育学校达到6所。市盲校普通高中试验班通过教育部和中残联验收;试验班
举办7年,已有5届学生毕业,其中42名被高等学校录取。年内,市中心聋校有7名职高学生被高等学校录
取。市盲校、莱西市特教中心开始招收多重残疾儿童班。即墨市特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招生数约占高中段招生数的45%。取消将学生分为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双
重收费标准,改为全部自费上学。又有3所普通高中通过省、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落实教育部颁发的
新课程方案,对高中教师和初中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高一教师做到全部执证上岗。高中招生实行“两
考(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离”,各学科命题倾向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研究,重点开展两方面
教学改革实验:1.以学段为主的教改实验,侧重抓“试点学校”。分别确定了4所高中、3所初中、3所小
学作为试点学校,各学校均有自己的实验课题。2.以学科为主的教改实验,侧重抓“教法和教学模式改
革”。各学科均设有实验课题,共有市级管理的课堂教学改革课题150个,有些已在全市推广。
中等职业教育与中等师范教育
保持中等教育合理结构 面对国家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新形势,年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
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制定优惠政策,调整专业设置,落实招生责任,保证了中等职校的生源,使全市
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保持在5.5∶4.5这一合理结构上。普通中专报考9141人,录取8242人,
录取率90.2%。
实施职业教育“双名牌”战略 全面启动以建设名牌学校和骨干专业为内容的“双名牌”战略。
在对重点职业学校进行评估与复评中,分别有12、6、11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职业学
校。下半年,市教委对上述29所学校的骨干专业进行评估,其中37个专业首批被评为青岛市级骨干专业,
占全市中职专业的7.8%;涉及学生占在校生的29.2%。“双名牌”战略加快了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布
局结构调整,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全市共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改善专业装备, 五市三区投入
2000余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平度市职教中心成为全国20所首批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共有
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扩大了“双师型(教师、工程师)”教师队伍。
产教结合 青岛啤酒学校实施了以青啤集团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青啤要求培养人才的新机
制。学校被纳入青啤集团发展规划之中,在12个设有青啤分厂的地区为青啤定向招收了首批中专生,对
集团内的19个市、地分厂的150余名班组长、中层技术骨干进行了专业培训。胶南市第二职业高中与
韩国南涯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年产电子元件3亿支的实习型工厂,由企、校双方共同管理;在确保
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学生半日工作,年收入可达6000余元,实现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为农村职业教育发
展开创了一条新路, 深受经济困难学生的欢迎。年内, 市教委在该校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其实行
“工学结合”的成功经验。
建设科教兴农示范基地 为了探索发挥职教专业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农业、科技、教育等主
管部门共同制订了《青岛市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农村各市、区3年内各建成1处以
农村职业学校为依托的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年内,市农业局、市科委、市教委联合筹集40万元,各市、
区筹集188万元,用于平度、莱西、即墨、胶南4个基地建设,并于当年发挥作用,促进了农村职业学校专
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疏通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之路 成立了青岛市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才分配市场,先后与128家用人
单位建立了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了2421个毕业生实习就业岗位,被企业正式录用2013名;向北京、
上海、新加坡等分别输送了近100名毕业生。各职业学校也设立专人从事就业安置工作,本年中职毕业
生就业率首次达到90%以上。全市4537名中职毕业生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升学考试,2707人被录取,占报名
人数的60%,占全省总数的22.6%;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分别增长184%和225%。
深化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技术等25个专业按照“宽基础、活模块”的要
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农职专业深化“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和“教学科研、生产经营、
示范服务”一体化办学模式。强化专业技能教学,五市三区职校毕业生共有3527人参加技术等级考核,
合格率为94.8%;有5081人参加岗位合格考核,合格率为97.6%。继续实施创业教育,参与了教育部“中等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任务, 制定了《青岛市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开展了
“餐饮新星美食节创业实践活动”。
成思危来青调研 11月6~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率全国人大职业教育执法调研组
一行13人对本市职业教育执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对青岛市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推进职
业教育整体改革提出要求。
中等师范教育 各师范学校的小学教育大专班共招生780人,其中从应届中师毕业生中招收660人。
市教委制定了《青岛市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青岛师范学校、平度师范学校顺利
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达标评估验收。
成人教育
启动新世纪“双五”富民工程 在1995~1999年成功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双五”富民工程的基础
上,市教委、市科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新世纪“双五”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计划从2000年开始,用5
年时间,再使50万农户的平均收入高于全市农户年均收入10%以上,并每年培训1万名科技“家长”和1万
个科技示范户,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年内,各市、区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核心,共吸收工程
户10.40万户,户均增收1085元,增长12.8%;确立110余项科技致富项目,大部分已初见成效。全年市、县两
级“双五”富民讲师团先后到50余处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9万人次受益。
建设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市教委提出把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建成“三园(科技园、实验园、
样板园)”基地。各乡镇成教中心校扩大园田面积,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为群众致富提供样板。年内,
全市乡镇成人学校中有20所被评为“三园”建设达标先进学校,累计有97所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占
总数的60%。
社会力量办学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校(班)425所。其中,个人办学校102所、中外合作办学校17所,国际
学校2所。年内,市教委共批准中等学历教育学校5处(含筹建2处)、非学历教育高校11处、中等非学历
教育学院41处。经省教委审查,批准青岛飞洋经贸专修学院、青岛现代经贸专修学院、青岛商务专修
学院、青岛高校科技专修学院等4所学院为具有高等教育学历考试资格的试点民办高校。原青岛远东
职业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学历教育民办高校,改名为青岛滨海职业学院。
市教委先后制发了《关于建立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工资保障制度》、《非学历教育学校规范化标准》
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对全市社会力量办学校进行年检,对年检合格的425所学校予以公告并换发由教
育部监制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对办学存在各种问题的学校给予行政处罚乃至公告停办。(姜宏
德 徐国臣 孙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