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4&rec=104&run=13

概 况
2000年,全市医药工业总产值13.1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45%;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0.16亿元;医药
工业增加值完成4.57亿元,增长40.2%;商业总销售完成17.32亿元,增长28.63%;药品零售完成3.01亿元,增
长49.1%。盈利企业继续保持增长。益青公司药业销售收入增长55.8%,海尔药业销售收入增长42%,黄海
制药销售收入增长35.2%,双鲸药业销售收入增长23%,金峰制药销售收入增长20.2%,国风药业销售收入
增长9%。外资企业中,除安捷伦公司因总部结构调整而出口下降外,华钟制药、泰东制药、保赫曼器材
等企业均保持发展势头。
完成了对医药行业1300名医用商品营业员和中药购销员培训考核,98%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书。全
年评聘确认各系列职称75名,待评聘48名,组织了511名人员参加各类职称晋级考试。
组建青岛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各地政府要以医药管理部门为主,将分散的药品监督管理职能集中,在地方政府机
构改革前完成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的要求,2000年3月14日、16日,市编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了
《关于青岛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机构编制问题的通知》(青编字1号)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青岛市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青政发[2000]55号),撤销市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组建了市药品监督
管理局(下称市药监局);将原市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卫生局药政管理的职能、人员归并,市卫
生局所属的青岛市药品检验所整建制划归市药监局领导。5月16日,市药监局完成职能归并和人员集
中,正式对外办公,独立承担起对全市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
的职能。
市药监局挂牌后,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变更我市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主体的紧急请
示》;6月2日,市政府法制局下发《对〈关于变更我市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热潮主体的紧
急请示〉的复函》(青法函[2000]2号)明确规定:自青岛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挂牌之日起,本市药
品监督管理执法主体由卫生行政部门或原医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变更为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督
制定下发了《2000年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药品市场大检
查的通知》等一系列关于加强药品市场管理的文件;对药品流通秩序、乡镇医疗机构进药渠道、计生
药具店、药品广告、游医药贩、医疗机构性病门诊等六个重点方面进行清理整顿。年内,联合有关部
门进行了3次集中大检查,受检生产、经营单位120多个,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多处;与计生部门协商
确定了对计生药具站及个体诊所的改进意见;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医疗机构的
“性病门诊”进行了检查,依法查处了性病门诊药房的不法行为。按照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
取缔药品集贸市场工作的通知》和省药监局《关于立即开展全省药品质量大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
药品行为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对辖区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重点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根据群众的
举报,与有关部门联合,依法分别取缔了莱西、平度非法生产、倒卖假药窝点,没收非法生产、倒卖
药品价值400余万元。
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全年为68家生产企业换发了生产企业许可证,为292家经营企业换发
了经营企业许可证。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16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考核。20家经
营企业获得营业许可。有23个产品取得了产品注册证,41个产品进行了重新注册。
年内, 在市场监督中, 抽验药品887批次,检出不合格药品24批次;全市药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
98.92%以上。 工业企业国家质量抽查331个批次, 合格率100%; 商业企业共抽查1056个批次,合格率
98.58%。全年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有2种药品采用国际标准。处理群众各类举报近100次;依法查处
无证药品经营点21个,取缔游医药贩45人次,规范超范围经营药品的计生药具店49家。没收药品3988
种次,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50余万元。
青岛市药品检验所充分发挥技术检验和进口药品口岸检验所的作用,全年共完成检品3709件,其
中进口检品990件。根据国家药监局和中检所的要求,对全省流通领域的进口药品质量进行了一次全
面监督检查,共检1001批进口药品。完成了大量的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起草工作。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市药监局在崂山药店、宏仁堂药店、广东大药房、中山药店4个基础较好的药店进行药品分类管
理试点。5月,市药监局联合市卫生、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在五四广场举行了“青岛市药品分类管
理宣传”活动;10月,组织了30多家零售药店负责人参加了国家药监局组织的培训。同时,通过电视、
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深入宣传。
药品零售管理
加快药品零售业的发展,激活零售市场,保证药品供应安全、及时、方便,同时也为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提供必要和有力的保障。6月,制定了青岛市《开办药品经营(零售)企业条件(暂行)》,
并审核、审批了50多家零售药店。在零售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全市最大的
药品零售企业——“国风大药房连锁公司”,年内新增营业面积5000多平方米,并成为全国第1批药
品零售跨省连锁试点企业之一。年内,全市药品零售额完成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净增1亿元。
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制定全市医药流通领域改革调整的思路,加快全市药品流通发展。加强药品招标集中采购管理,
严格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认定和监督管理。制定了《青岛市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
理办法》,对招标机构主体、评标标准、招标操作、监督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规范药品招标采购行
为。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换发证照
按照国家、省药监局的要求,从11月开始,市药监局对全市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进行
换发证照的布署;对全市重点医药工商企业进行换证初审。推动企业GMP、GSP认证工作。海尔药业
有限公司的五个剂型、国风药业的固体制剂车间、金峰制药的输液车间已通过国家局的GMP认证;双
龙制药的非无菌原料药(蚓激酶)、口服固体制剂,金海制药的大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华阳制药的
粉针剂,海尔第三制药厂的粉针剂已顺利通过国家局GMP达标复查,即将取得药品GMP证书。青岛健
联药店、胶东大药房、长春堂药店积极准备申报GSP认证工作。
开展了医院制剂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对22家医疗机构制剂室进行初审。进一步加强了对麻醉药品
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查和登记制度,防止滥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
用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药品的采购、使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药品使用中
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
制定“十五”及2010年行业规划
经过近半年的调研、研讨、论证,于5月完成了《青岛市医药行业“十五”规划及2010年发
展规划》编制工作。“十五”期间,全行业力争达到产值50亿元(年均递增27.2%)、工业增加值15
亿元(年均递增24.6%)、出口交货值10亿元(年均递增14.87%)、商业总销售30亿元(年均递增14.8
%)、工商利税6亿元(年均递增24.6%),把医药行业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在结构调整方面要重
点突出地区优势,发展以海洋药物、生物工程技术制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
(刘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