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3&rec=122&run=13

1999年市粮食局系统生产经营概况
年末,市粮食局直属单位14个,职工7233人。市区粮食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50万元。
在市区实施“大众面食” 工程。 年内投资200多万元,改造、扩建面食加工店、快餐店21处,
“大众面食”网点总数达153处。粮油供应企业探索面食生产销售新模式,先后建成2处较大的配送中
心,使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初步得到改变;“金麦园”、“国粮”等面食品牌登记注册后,质量有明
显提高。市区大众快餐业发展迅速,本系统加大参与比重,使挂牌快餐店达到52处。金麦园连锁经营
总公司通过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了市区粮油跨区连锁统一经营,形成了以粮油连锁经营为基础、
多种经营为辅助、工商贸一体化的发展布局,遏制了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局面。全年实现利润47.8万元,
是自市区粮食零售业走向市场7年来首次盈利。
市区粮油加工企业以实施“放心”工程为契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营销网络建
设以巩固占领当地市场为主,全方位辐射拉动。长生集团通过投资控股等方式加快低成本扩张,膨胀
集团规模,成立了长生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出资设立了南宁长生植物油有限公司,全年实现利润708
万元,成为全系统创利大户。白樱花牌面粉销售比例在市区内已达62%以上,专用粉销售比例达26.8%。
工业企业积极参与争创名牌产品活动,继上年长生牌浓香花生油被评为青岛名牌后,年内白樱花牌面
粉也被评为青岛名牌产品。
在市区选择4户粮食企业试行财务总监制度,同时配套制订了有关实施细则;在5户企业试行内部
主管会计委派制,使局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财务总监加内部主管会计委派相结合”的外部
有控制、内部有监督的机制。全系统初步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降低了企业费用支出,在粮油
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经营费用增长14%的情况下,费用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管理费用下降7%;
在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上,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原料采购购销比价管理方法,储运企业实行费用总额控制
管理制度,市区3个粮库通过内部挖潜,费用总额分别下降9.4%、31%、12%。中央批准在本市投资建
设的3处国家粮食储备库已按时、保质竣工,工程均被评定为优良;地方粮库建设新增仓容2万余吨。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一系列粮改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
策措施的通知》(国发[1999]11号)下发后,全市各级粮食部门重点落实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政策,
完善粮油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转换购销企业经营机制。
发挥主渠道作用,实现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 1.开展“满意在粮所”服务活动。通过增设流动收
购点,对交粮大村、大户和偏远村庄,均实行到村到户、上门收购。全市共设立流动收购小组93个,
完成粮食定购任务24.8万吨。2.在本市小麦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的形势下,各粮食购销企业增
强政策观念和全局意识,克服仓容不足、保管压力大、顺价销售初期难启动等困难,确保按保护价敞
开收购农民余粮,全市市场收购粮食29万吨,比上年(下同)增长25%。3.加强粮食销售工作指导力
度。 把压库促销作为“一把手工程” 来抓,实行销售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全市共顺价销售粮食
26.8万吨,增长15%,粮食购销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16万元。
调整完善管理体系,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全市各级粮食行政部门与所属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并
不断完善职责,职能由过去的经营管理型转向管理调控型,突出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服务,形成全新
的管理体制。年内,全市实现粮油仓储安全。
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 全市原有150处购销企业中,已有56处整体划为购销企业,79处主、
附营业务一分为二,12处整体转为附营业务,3处撤并;业务购销人员中已分离出1812人,减少33%。
全系统农村粮食多种经营企业达166个,有各类加工机组112台(套),在职职工3400余人;设立粮油
服务社或购销网点1708处,实现利润245万元。
粮食企业调整重组
市区粮食企业重点围绕构筑四大企业板块,实现资产重组。市粮食局所属惠中食品有限公司、市
级机关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等改制后,企业面貌、生产经营状态明显好转。
通过推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改制形式,增强小企业活力。以“三个有利于”为
标准,将产权制度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中小企业转换机制。全系统企业进行改制调整
的已占总数的81%。其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5户、有限责任公司15户、股份合作制18户、兼并33户、
整体拍卖出售1户。市粮油供应总公司针对粮店的特殊性,稳定隶属关系,深化以前推行的调整改革
举措,年内所属粮店一举消灭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