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0&rec=923&run=13

全市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13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万人;总
面积31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万亩,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6.7亿元,比上年(下同)
增长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18.4亿元,分别增长9.9%、6.6%和8%。
农村经济 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8.6亿元, 增长12.4%;农村经济总收入129亿元,
增长16.2%。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产品产量稳定提高,粮食总产达到110万
吨,油料、果品、肉类、蔬菜和水产品全面增产,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7.7%,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步伐加快。名优产品培育、特产之乡建设、科技
推广应用、开发项目建设等进展顺利。
工业生产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9.1亿元, 实现利税5.91亿元,分别增长15.6%和
21.2%。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一批优势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
用更加明显。尿素、啤酒、黄金三大骨干产品实现利税6900万元, 占市属工业利税总
额的51.4%。村以上工业开工新、扩、改项目505项,已竣工499项,完成投资10亿元;年
初确定的21个大项目,有14个开工建设,其中8个竣工或基本竣工;完成青岛市级以上新
产品开发44项。企业的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工作得到了强化。市属工业销售收入、
利税、利润绝对额在青岛市五市七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 全市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达24.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达22亿元, 分别增长40.6%和29.8%。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6.9万人,注册资金
5.07亿元, 分别增长25%和68%。市属流通企业减亏解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年减亏
502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26.4%,市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镇级财
政建设成效显著, 有18个镇(街道办事处)实现了财政上台阶,6个镇(处)当年取消了补
贴。
外向型经济 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1个,合同利用外资6504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4578万美元, 完成出口创汇810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229万美元,完成出口商品
交货值23.4亿元,新投产开业外商投资企业30家,累计达135家,完成产值10.41亿元,上
缴税金3148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 全市职工工资收入486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612元,分别增加481
元和416元。存款余额达到36.8亿元, 比年初增加5.85亿元。全市物价上涨幅度,比年
初目标低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新发
展。
城乡建设 完成了86.4公里公路柏油罩面, 结束了平度市无一级公路的历史。横
跨平度68.3公里的潍莱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通过加强电网和电源建设, 全市新增
供电负荷1.5万千瓦, 新争取用电指标1.4万千瓦,全市电力负荷指标达到8.3万千瓦。
开通了两个市话分局, 加强了长途通讯、移动通讯和农村电话通讯建设。调整完善了
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加快了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域和窗口地段开发及小城镇
建设步伐,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容貌有较大改观。
各项社会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计划生育方面, 开展了创建合格村和清理清查活
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9.4%以上。落实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
老污染项目进行了专项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强化了土地市场管理,落
实了基本农田保护的管理措施, 整顿了矿产资源秩序。成功地举办了’96中国青岛农
业科技国际博览会。建于本市的中国江北农业技术市场正式开业, 并通过了创建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市初审验收。加快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突出了以“双元制”
办学模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了市、镇两级医院的设施建设, 实行了
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了向
先模人物学习,争做文明公民、文明市民和文明职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