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有新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1&rec=83&run=13

“六五”以来,青岛市努力把科技攻关、科技研究的目标集中在新兴产业、优势
行业、 拳头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等4个方面,科技工作出现比较活跃的局面,科研技
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累累。1987年全市共有各种科技人员11.2万人,独立瓣科
研机械57处, 科技人员400余人。1987年青岛市获国际发明金牌奖2枚、银牌奖2枚,
国家发明金牌奖1枚、铜牌奖3枚,获全国、全省科研奖87项。1987年青岛市科技成果
共完成579项,其中达到和接近国际水平的5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326项,达到省
内先进水平的132项。 上述3类成果比上年增长31.6%。“六五”期间,全市累计取得
重大科技成果744项,其中有31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52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或填补空白。各行业试制新产品2606种。
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六五”以来,正式
建立了青岛大学和青岛师专,1987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在校生1.4万人,比
上年增长13.8%,比1980年增长87.7%。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
速发展, 1987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2处,在校生5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
生已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4.3%。“六五”期末中等专业学校29所,在校生1.1万人,
比1980年增长1.2倍。农业、职业中学98所,在校生3.4万人,比1980年增长13.8倍。
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市区已普及9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农村入学率大大
提高。“六五”期间“黑屋子、土台子”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各类成人教育蓬勃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职工中专、农民中专等多种形式的成
人教育全面展开。1987年全市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达到15.3万人,职工的文化技术素
质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托幼教育和特殊教育也都有所发展。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条件和医疗设施不断改善。1987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
生机构1562处, 比上年增加22处,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2人。
“六五” 期末全市共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1517处, 卫生技术人员23413人, 分别比
1980年增长21.1%和21.5%。 1987年全市医疗床位2.1万张,比上年增长6.7%,全市每
千人拥有病床3.2张, 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 “六五”期末每千人拥有病床
2.9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计划生育取得较好成绩,“六五”期间全市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 1987年为10.2‰,控制在国家计划以内。文化事业日益繁
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1987年全市人有文化机构1312处,基保剧院、
电影院97年, 电影队934个,文化馆站228处,公共图书馆7处,艺术表演团体11个。
“六五” 期末全市有剧院、电影院84处,比1980年增加56处,文化馆站221处,公共
图书馆(室) 7处,都楷1980年有所增加。文学艺术创作喜获上收,有50多人在全省和
全国获奖,涌现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学佳作。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出现了很
多文化专业户。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加强,青岛图书馆新馆正在加紧建设。图书出版事
业活跃,1987年共出版各种图书刊物92种,发行1768万册。广播电视呈业也得到较快
发展,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成绩显著。1987年末,全市
共有体育专业队12个, 队员150人;业余体校17所,学员1787人。全市运动员共获得
金牌63枚,其中国际级的3枚、国家级的8枚、省级的52枚,银牌53枚,铜牌37枚。改
建和新建了部分体育设施,改造了第一体育场,青岛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正在加
紧建设中。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足球重点城市之一,被授予全国“田径之乡”的荣誉
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