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9&rec=158&run=13

(1996年4月17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基
础,确保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战略目标,就全面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提出以
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一)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
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农村改革与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发展中
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
盾,弱质农业与强者市场经济的矛盾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此作为农村市场经
济的主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合理分享加工和流通领域的
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促进主导产业和产品的培植,将地方政府和集体发展经济
的积极性自觉地与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引导农民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就是抓住了新形势
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推进农业产业化,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改
革与发展两次飞跃理论的积极实践。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
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一个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
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
性进步,从总体上看,全市农村改革与发展在第一次飞跃的基础上,正孕育着一次新
的飞跃。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社会化生产水平;有利于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工农、城乡间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城
乡一体化进程,是农村改革与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希望所在。(三)各地为推进农业产业
化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近几年来,我市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已有良好开
端,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实践表明:哪个产业的产
业化水平高,哪个产业效益就好,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就高;哪个地区产业化搞得
好,农民增收就快,集体经济就不断发展壮大。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的根
本出路在于产业化。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和实践,
不失时机地把农业产业化推向前进。二、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求(四)农业产业
化实质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和农村主导产业和
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以市
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
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五)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从实际
出发,立足于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
施政策驱动、资金启动、科技带动、行政推动相结合的工作措施。纵抓龙头,系列延
伸; 横抓基地, 区域推进;完善机制,配套联动,努力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六)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把保护和发
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在一体化经营中
注意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
无论组织哪种类型的产业化形式,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市场预测,切实按照市场
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三是科技领先的原则。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快国内外
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来武装农产品
生产、加工、贮藏和流通诸环节。四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生产社会
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它的产生到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因势利导,
重点突破,防止一刀切,大轰隆。(七)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总的目标要求是:到“九
五”末全市有70%以上的农户和80%以上的土地纳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主要农
产品延伸增值率达到50%以上; 保证农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 6%;粮食
总产量力争52亿斤,人均占有900斤,棉花 100万担;其它农副产品产量也都有较大
幅度增长;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5%,增长10个百分点;农产品外贸出口供货值达到10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 元,确保一九九八年全市农村实现小康目标。三、
把握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八)积极培植和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产品,推进区域生
产基地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九五”期间,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培植和
发展两大类产业。第一类是物质生产性产业,主要是粮棉油、畜牧、水产、林果、蔬
菜、花卉、桑蚕、建材等十大产业;第二类是服务和要素性产业,主要是科技、农机、
水利、信息、金融、劳务等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和基础条件,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区域性主导
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各级要积极从粮棉油、畜牧、水产、林果、蔬
菜、花卉、桑蚕、建材等基础产业入手,争取经过明后两年努力,使我市初步建成以
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十大产业体系。在总体布局上,形成各具
特色的四大产业经济区域:南部山区形成果牧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区;中部平原以发
展粮食、蔬菜、肉蛋奶为重点,形成副食品产业经济区;黄河以北地区以发展粮食、
棉花、蔬菜、畜牧为重点,形成粮棉牧菜产业经济区;近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以精
种、特养为重点,建成城郊型特色农业经济区,以带动全市农业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
对服务和要素性产业,要积极从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特别是种子产业化以及水利产
业化、农机产业化上搞突破,尽快创出路子,使其成为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
能力的产业。(九)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龙头企
业可以是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销企业,也可以以专业批发市场和各种中介组织为
龙头。为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合资、外资一齐上,
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政策;对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市场潜
力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外向型龙头企业,各级要给予重点扶持。“九五”
期间市里要重点抓好十大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建设和完善以市农贸服务总公司为重
点的农副产品经销龙头企业;以市水产公司为重点的水产品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
以市畜牧服务公司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农机服务公司为重点的农机产
业化龙头企业;以市蔬菜服务公司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水利服务公司
为重点的城乡供水龙头企业;以市花木联合公司为重点的花卉开发龙头企业;以市种
子公司为重点的良种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的农业科
技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林果服务公司为重点的林果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县(市)区、
乡镇、村也都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积极建设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尽快形成
上下结合,覆盖全市的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群体。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市
里的规划,结合各自的实际和责任,制定出具体的规划目标,并切实抓好落实。推进
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乡镇企业要积极通过改、扩、建、
联等途径,促其向一、三产业延伸,努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四、积极探索农业产业
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十)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龙头
企业带动型。即以农产品加工、冷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实行
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这
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二是市场带动型。即通过发育农产品市场,特别是专
业批发市场,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达到建一个市场,带动一项
专业生产,形成一个区域经济隆起带的目的。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即从发展一村一
品、一乡一业入手,庭院经济破题,多种经营起步,一体化上路,逐步形成区域性主
导产业,实现农业与市场接轨。四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即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发挥农
产品加工企业的连动效应,实行跨区域联合经营,逐步建设以占领国内外市场为目标,
企业竞争能力强,经营规模大,生产要素大跨度组合,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一
体化企业集团。各地情况不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特点的农业
产业化的途径,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子。(十一)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涉及到生产、加
工、销售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条块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组织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其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
共同体。一是要建立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各方的责权利,对各经营主体的经济行为要
形成较强的约束力,努力使龙头、基地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由随意型规范为稳固型。
二是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农户保证稳定提供高质量农产品
的前提下,龙头企业应适当向农民让利、返利,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调动生产者的
积极性。要积极探索把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走产业化
加合作制的路子。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以产权为连结纽带的股份合作制,努力建立完善
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建设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积极转变职能,
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分割,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弊端,为推进农业产业化
创造条件。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针对不同产业、不同条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积极
试验、大胆探索,好的大力推进,不足的要总结完善和提高。五、落实政策措施,为
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十二)切实增加投入。要采取财政拨一块,银行贷一块,
企业筹一块,群众投一块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一是
各种农业发展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发展。市里从财政、银行信贷
以及“菜篮子”风险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中,每年要集中一块作为启动资金,有重点
地向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投放,促其加快建设。二是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按有
关政策规定,实行农业办企业的减免税政策;能直接出口的加工创汇龙头企业可享受
市级出口权,所创外汇作为企业发展基金。三是积极吸引外资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基
地建设。要规划论证一批大型农业龙头项目,广泛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共同开发我市
农业资源。 四是要组织引导农民大力增加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投入, 特别要用足用好
“两工”政策,充分发挥其作用。(十三)积极促进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要继续大力
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各级要抓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这两个关键,
积极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特别要突出抓好种子产业化工程建设,要积极引进、繁
育、推广国内外先进优良品种,实行引进品种和出口产品有机结合,扩大出口创汇。
“九五”期间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要更换1~2次,畜禽、水产、林果等良种普及率进
一步提高。要大力推行“绿色证书”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服务体
系,尤其要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进一步加快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五县(市)及历城区也要积极创造条
件,建立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区,使其形成网络,促进高新技术在我市农业上
的推广应用。到“九五”末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十四)继
续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围绕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增值
的潜力,“九五”期间全市要重点抓好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
开发;以利用“四荒”为重点的农村后备资源开发;以建设农业出口创汇基地为重点
的外向型农业开发;以庭院经济为重点的多种经营开发;以开发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山
区开发等,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五)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
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沿黄地区要突出抓好平原蓄水工程建设;中部平
原要大力发展以管道化为重点的节水工程;南部山丘地区要积极发展以微灌为重点的
节水灌溉, 到“九五”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4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
%以上。再是要积极加强农村道路、仓贮、加工、市场、农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努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十六)不断深
化农村改革。一是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明确所有权,稳
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管理权”的要求,逐步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转变。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
务体系,在搞好产中技术服务的基础上,特别要向产前信息服务和产后销售服务拓展,
努力架起农民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的桥梁。三是要继续推行股份合
作制,扩大其推行的范围和领域,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城乡产权的交叉延伸,促进生产
要素在更大区域,更多产业的优化组合。四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建设工商小
区为突破口,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紧密
结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发展。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要以在小城镇建设为重
点,使小城镇成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六、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
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十七)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发展的一个重
大战略举措,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真正抓在手上,切实做到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市里确定成立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协
调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日常工作由市农委负责。各县
(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十八)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各级各部
门要按照市里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和本部门实际,把规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内容更充实完善。各级各部门要把规划的任务纳入全方位目
标管理体系,努力在全市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合力。(十九)要加强对推进农业产业
化的宣传和典型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家喻户晓,调动广大干
部和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和总结一批按产业化组织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
经验,并大力宣传,依靠典型引路,推动整个工作的开展。(二十)要切实加强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
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农村奔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各级要进一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特别要选好带头人,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抓好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广泛深入地对农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市场知识教育,切
实注意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农村改革与
发展新飞跃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