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9&rec=10&run=13

【经济体制改革概况】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开局年,也是改革和发展具有
开创性的一年,改革在总体上取得重大进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和解决深层次难点问题
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成效和突破,标志着济南市在建立新体制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
一步, 对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1.坚持国有企业改
革方向,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的总体要求,列入国家、省和市级三个层次的33家试点企业,在初步建立新组织形式
后,适时把转换企业机制作为改革重点,试点在新的切入点上继续深化。股权结构进
一步优化, 其中16家有限责任公司总股本中,国有股占53.2%,法人及职工集体股
占46%以上,多元化投资主体日趋形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逐步规范,试点企业在落
实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普遍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力、决策、
执行和监督机构,初步理顺了与“老三会”的工作关系,保证了新制度的规范运行。
转机建制的更深层问题开始触及,部分试点企业开始进行股权重组和降低资产负债率
试点,着力在改革难点上取得突破。通过采取吸纳其他股东出资、债股转换、欠财政
款转换国家资本金、企业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形式,试点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低了
12.85个百分点。到年底,21家试点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增长幅度,分
别比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高出19.1和20.5个百分点。二是,更多的国有企业和企业
集团正在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去年对38家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公司
制改建,有4家企业率先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实现了10个老企业集团的公司制改组,
完成了16个重点企业集团中市属集团的改制任务, 全市企业集团发展到175个,按公
司制新建和改建的集团达108个,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正在成为国有
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要方向。三是,为了从总体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正在探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新途径,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全市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协调组织了一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筹备组建,并已正式运营;
轻骑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建材系统组建集团授权经营试点等项工作全面展开。
2.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步伐明显加快。 积极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以企业改
组促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围绕银企联手,发展规模经济,重点扶持的16个
重点企业集团加快了企业购并和联合步伐。同时,在政府推动下,金融改革和企业改
革通过银企联手正在探索新的结合点。二是企业间相互联合、融资和购并势头强劲,
并注重产权交易规范化运作。济南味精总厂以现有厂房、设备折价2600万元与河南周
口地区味精厂合资组建了济南周济莲花味精有限责任公司,使这个处于停产半停产状
态的企业得到新生。以山东酒精总厂买断原济南罐头食品总厂破产后全部资产为代表,
一批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总资产近8000万元;还有十几家企业已进入产权交
易市场登记,市场机制在企业存量资产的重新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大。全市有
23家企业被兼并,26家企业依法破产。3.股份制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发展又有突破。
全年新批准设立有限责任公司38家, 总股本15.4亿元。至此,全市经批准设立的有
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达到274家和34家, 总股本分别为28.3亿元和17.2
亿元。完成了27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化整顿和申报,使之达到了确认和重新登记的
基本要求; 指导139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自查规范,基本完成了《公司法》颁布前批
准设立的股份制企业规范和重新登记的申报工作。 共推荐7家公司上市,其中,“金
泰”已进入中国证监会受理行列;“轻骑”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和“化纤”境外上市
已获国务院证券委批准, 发行成功预计可募集资金12~15亿元。4.全市小企业基本
完成改制任务,改革成效突出。继县乡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后,区街和市属小企业
改制进度明显加快,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城区(区街以上)国有小型和集体企业改
制比例接近90%,其中市属小企业改制面达82.1%,区街属企业改制面达92.6%。
这标志着全市小企业改革已全面完成了改制任务,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主要
表现在:一是股份合作制继续成为小企业改制的首选形式。全年新发展股份合作制企
业76家,市属小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总数已达96家。二是改制途径又有新的开
拓。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小企业改革又拓展了嫁接、改造、兼并、拍卖、托管、民营、
分立等新形式,使小企业改革主要形式达到十余种,放活小企业的路子更加灵活多样。
三是注重规范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开放
活市属国有小型和集体企业的意见》,在更高层次上明确了要把规范运作放在小企业
改革的突出位置。全市千余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小企业募集股金6亿元,400多家实行
结构调整的小企业盘活存量资产6亿元,改制后的小企业共进行较大技改项目近300个,
开发新产品200多个, 不少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改革使越来越多的困
难企业逐步走出困境, 国家增收,职工满意,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5.县域
经济改革全面推进,股份合作制向农村各业延伸。以供销社等农村集体组织为主体,
以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迅速发展,初步形成农业生产产供
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涌现出一大批公司加农户、专业市场加农户、生产
基地加农户、服务组织加农户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组织模式。股份合作制由工业延伸到
农、林、牧、水、渔及其他各业,总数达到3243个,显示了股份合作经济的生机活力。
规范运作已成为改制企业新的改革重点,县属、乡镇两个层次改制相对规范企业已达
半数以上, 15个乡镇企业集团成为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134家乡镇企业进入国家大
中型企业行列。 同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农村互助保险试点也取得了新进展。6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类市场进一步得到培育和发展。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和经
营方式发展较快, 全市已建成各类连锁公司18家,连锁便民店215家。商业批发企业
已对1000余种产品实行总代理或总经销,物资代理额、配送额分别占物资系统销售额
的30%和40%。强化价格调控机制,巩固粮食和副食品风险基金以及储备制度,较好
地实现了全年物价控制目标。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为企业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全
年新建市场40处, 新增市场面积104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4%;
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182处, 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大市场有20多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健康有序发展,金融市场扩展门类,增强了辐射力和吸引力,人才市场以中国济南企
业管理人才市场(国家级)正式挂牌为标志再上新台阶,劳动力市场得到规范和发展,
济南职业介绍中心全年安置5万人次就业, 失业率控制在2.8%,产权交易市场积极
提供产权转让的咨询、评估系列服务,规范交易行为,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市场条件。 7.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
发展。重点改革了税收征管办法和农村征管机构,建立了征管稽查新模式,开始形成
与新税制相适应的新的征管体制。对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专户储存的改革,保
证了预算外资金的合理使用。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围绕重点企业低投入膨胀,推行
主办行制度,开展银企联手活动;商业银行开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基础上的信贷规模
经营,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济南城市合作银行组建运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投资银
行先后设立济南分行,财险、寿险分业经营的中保济南分公司开业运营,省农发行在
济设立县级机构。 8.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一是企业养老保险范围已基本上
覆盖了各类企业,全面推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并开始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
二是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自7月1日起在章丘市、槐荫区试点,已有401家企业计15.5万
名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分别占应参加改革试点单位和职工的80%和82%。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得到恢复发展, 在105个乡镇中,已有63个乡镇恢复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
所占比例达到60%,比上年提高17%。三是与再就业工程紧密结合,失业保险改革进
一步推进,通过多种渠道安置下岗失业职工5.7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改革措施的出台,充实了社会保障内容,共发放保障金39l万元,保障困难居民6万人
次。四是住房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新的公房出售、运作和房改金管理办法正式
出台,公房出售迈出较大一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也不断深化,
促进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朱 锋)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工作,立足于开展广泛深入的调
查研究,着力在理论层次和决策咨询方面向高水平努力,取得较好成果。围绕经济体
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的调研活动主要有:市级3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及部
分试点企业“重点突破”进行降低资产负债率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调查、市属国有大
中型企业公司制改建调查、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调查、发展和规范企业集团调查、放
活小企业调查、市属32户特困小企业改制情况调查、34家股份有限公司规范化情况调
查、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商业服务业连锁经营调查、社会保障改革与企业和企业职工
负担状况专题调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调查、县域企业改制规范
化调查、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调查、市属开发型科研院所现状调查等,写出了一批有
深度和高度的调查报告。同时,通过逐户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还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勇
于探索的改革典型。山东省和济南市体改委联合调查组形成的《关于企业重组的理论
思考—兼谈济南市的企业战略性改组》专题调研报告,全面总结了这方面的有效做法
和经验,提出了推进企业重组七项主要观点:①抓住企业重组的历史机遇;②企业重
组必须确立资本运营观念;③企业重组必须实施集团化战略;④企业重组必须从整体
上优化资源配置;⑤企业重组必须突出制度创新;⑥企业重组必须造就一批战略企业
家;⑦企业重组必须把握好政府定位。注重调研成果的应用,还体现在一批改革研究
成果经过提炼和转化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济南市“九五”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意
见》、《1996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搞好国
有大中型企业的试行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放开放活市属国有小型和集体企业的意见》,
均来自于体改研究成果,在上半年连续以市委、市政府正式文件发布并组织全面实施,
改革政策系列化出台力度和范围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一年一度开展的经济体制改
革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大家探讨改革理论的积极性,各系统形成提交改
革论文70余篇,有5篇获得优秀论文奖。(朱锋)

【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按照抓大放小的改革部署,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成为重中之重,突出有以下几点:①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努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试行意见》,提出了实施全市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有关政策,
为企业改组改造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依据。②参与纺织和建材系统进行的全系统战略性
改组。纺织系统分别以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济南化学纤维厂、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
限公司、济南金冠毛纺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四大集团,调整压缩棉纺生产,强化扩
大化纤生产;将全系统内企业以四个集团为主体,形成联合群体,采取兼并、参股等
形式,发挥存量资产优化配置优势。建材系统以骨干企业山东水泥厂为龙头,组建全
行业的建材集团,行业内调整确立水泥、石材、陶瓷等五大建材生产基地,并采取市
内水泥厂外迁腾笼换业改造,目前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③为推进企业战略性改组,
省市体改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济南市企业战略性改组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的调查报
告《企业重组的理论思考》,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曹启松)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按照在政企、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管理与运营分开的要求,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授权多元经营和企业自
主经营的原则,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市体改委研究并制订了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改
革意见,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和原则;着手组建了一批国有资产经营公
司或国有独资公司、控股集团公司;选择了“轻骑”等部分符合条件的大集团进行国
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一轻资产经营公司已挂牌运营,内部机构逐步理顺;建材集团
授权经营已步入运营阶段,其他各工业主管局改制和过渡也开始规划和起步。 (曹启
松)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探索和解决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和资产
负债率过高的问题,济南市选择3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的21户工业企业,进行
股权重组和降低资产负债率试点。试点采取了六条途径:①吸收其他股东出资 (包括
法人或个人) ,增资;②依靠企业发展增资,即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
增提折旧和公积金,或以送股方式分红增加企业资产;③债权变股权增资减债;④通
过企业资产流动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增资;⑤通过利用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对外投
资形成股权来增资;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增加资产减少负债。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对参加试点的21户工业企业统计,资产负债率已由改制前的82.67%,降为现在的
70.7%, 下降近12个百分点,比全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76.4%,低5
.7个百分点。试点成果在全省属领先水平。(曹启松 孙培国)

【拍卖业发展】济南市拍卖总公司,具备全市拍卖行业管理职能,并被市政府指
定为承担全市国有公物及各种有形无形资产拍卖的拍卖人,国内贸易部审核准予从事
拍卖业务并使用拍卖名称,同时加入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1996年,本着有利于产业
结构的重新组合,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安置和稳定职工及有利于债权
人获得补偿等原则, 共拍卖6户破产企业财产,拍卖额达6431万元。其中,济南市最
大的国有破产企业——济南罐头食品厂破产财产的拍卖搞得非常成功, 中央电视台
《经济半小时》及省、市各新闻媒体都做了报导,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公物处
理方面,市体改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我市公物处理实行公开
拍卖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公物处理工作的力度,目前已与五区
五县(市)各级执法部门建立了业务联系,通过积极协调,公物处理渠道畅通,货源不
断。公物处理已走上了公开拍卖的轨道,为加强机关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
出了贡献。(周金城)

【县域企业改革规范、提高、延伸】1996年,全市县域企业在完成改制的基础上,
强化规范工作,以规范促进发展和提高,收到较好成效。到年底,县属、乡镇两个层
次改制规范企业比例都达到半数以上。年初,市政府制订《进一步放开放活小企业的
意见》,各县(市)、区也都相继出台了县域企业改革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都针对
企业改制,特别是推行股份合作制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①强
调严格执行改制企业章程。要求企业的股东大会要按章程定期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
过董事会,董事长、厂长(经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监事会要参加企业重要会议,掌
握企业财务等经济运行情况,保证监事会能独立行使职权,要处理好新老“三会”的
关系,主管部门不经法定程序,不得撤换、调动董事长、厂长(经理)等。②实行政策
扶持,解决难点问题。对增资减债、分流富余人员、离退休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等难点、
热点问题,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③落实法人财产权,建立起企业自负盈亏的
机制。改制后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既成为市
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又有负起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把资产经营的责任落到
实处。④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机制。企业压减机
构、精减管理人员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通过竞聘新进入领导岗位的管理人员约占
20%,多数企业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工资分配坚持多劳多得,职工收入与劳动数
量、质量、效益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拉开了收入分配档次。县域企业改
革还推动存量资产优化盘活, 把通过改制募集到的6亿元股金作为增量资本投入到生
产经营中。据不完全统计,共进行技改项目300个,开发新产品230多个,不少企业的
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同时普遍加强了基础管理,特别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
都有明显改善;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企业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徐建国)

【小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1996年, 小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到年底,全市
2950户乡及乡以上国有小型和集体企业, 有2747户已进行改制,改制比例达到93.1
%。其中,市属229户,比例为82.1%。小企业改革主要呈现五个特点:①因企制宜,
形式更趋多样化。广泛采用的形式有: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联合挂靠、兼并转让、
引资嫁接、剥离分立、租赁、承包、委托经营、出售、破产等十几种,既有涉及产权
变更的,也有改革经营体制的。②注重规范运作。针对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题,出台了《进一步放开放活小企业的意见》,在更高层次上明确了要把完善方法提
高质量放在小企业改革的头等重要位置,使之健康发展。③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经济
增长方式发生转变。 全市千余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企业共募集股金28.5亿元,不
少企业将改革与改组、改造、改进管理紧密结合,已进行较大技术改造项目300多个,
开发新产品200多个,有的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400多家小企业采取兼并、
拍卖、 破产形式,盘活存量资产6亿元。④探索困难企业改革解困路子。全市首批32
家特困企业, 平均资产负债率100.5%,累计亏损2.32亿元,多数已资不抵债。为
帮助这些企业改革发展,按照“改制和有效”原则,一厂一策地逐个选择改制路子,
其中13家实行股份合作制, 募集股金730万元。到年底,多数企业恢复生产,解决了
职工的基本生活。⑤改革活跃了经济,促进了发展,收到了国家增收、企业增效、职
工增资的好效果。县区经济实力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区达到4个,其中2个
超过2亿元。据对43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统计,1996年职工人均收入较上年提高9.5%,
半数以上年收入额超过5000元。(李 勇)

【产权交易】1996年,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行为进一步规范,制度更趋健全。①积
极为濒临破产和亏损企业寻找“婆家”,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存量资产合理流动服务。
为4对共8户企业办理了兼并手续, 对2户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实行了破产拍卖。
通过破产、兼并,共盘活存量资产1.4亿元,安置在职和离退休职工4382人,13.75
万平方米土地和9.93万平方米的厂房得到合理利用。 ②进行了盘活国有企业存量的
试点,为搞活国有企业探索了路子,经市场牵线搭桥,济南福胶集团与山东三株集团
联姻。经过资产评估,市国资局确认,“三株”以转贷形式购买国有企业产权2000多
万元,新组建山东三株福胶有限责任公司,创造了跨所有制平等融资的多元化产权模
式,变通常的强弱兼并为强强联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将产业重组、资源重组、
体制重组结合起来,尝试了一种产权优化重组的新方式。优化重组的新企业,资本运
营效力大大提高。③配合“三改一加强”,积极为企业和领导决策提供中介服务。长
期以来,由于企业家底不清,经营机制不活,有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为便于企业改
制和领导决策,先后对12家企业进行摸底、排队,帮助企业清理账目,摸清家底。交
易市场组织有关专家靠到企业,一户一户出具有情况、有分析、有数据的论证报告书,
为决策者对症下药,实行一厂一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得到了企业和有关领导的充分
肯定和好评。④紧紧围绕“两个转变”,壮大规模经济,全方位支持企业改制。为不
同所有制的老企业和组建集团提供咨询、论证、评估、验资一条龙服务。共完成各类
业务37项,为22个企业集团的组建进行了设计论证服务,在工作质量和服务到位等各
个方面均受到委托单位的好评。⑤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了法规和内部管理建设。制定
完善了《济南市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制定了产权市场机构设置、业务
运作程序等有关规章制度。(靳华亮)

【股份制企业依法规范】1996年,济南市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了股
份制企业规范工作的迅速进展。一是加强领导。由市体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
全市股份制企业规范工作办公室,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具体负责全市规范工作的组
织、指导和协调。二是制定政策。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市体改委、市证管办配套制定
了《济南市原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工作实施意见》,对规范工作的组织指导、工作安
排,公司自评与审定,需要提交的材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三是分批推进。
根据各股份公司规范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条件,排出了对原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确认
的批次和时间,做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使规范工作有领导,有步骤的分批推进。
四是逐户指导。按照“坚持条件,不走过场,材料过硬,程序规范”的原则,对各股
份公司申报材料的质量,一一进行审查指导,严格把关,使之达到了省政府确认和重
新登记的基本要求。截至年底,全市已完成了27户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整顿和申报
工作。 对139户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自查规范。其中有18户股份有限公司已领取了省
政府颁发的股份有限公司确认证书。依法规范使公司股本结构清晰合理,符合《公司
法》规定;公司章程进一步完善,条款齐全、合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巩固和完
善,已逐步形成了互相制衡的企业领导体制;企业投资和经营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强,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谭丽萍)

【公司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1996年,济南市公司上市
工作取得全面进展。山东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由省政府推荐上报,进入中国证监
会受理行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得到正式批准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 ,
济南化纤总公司已正式被选定为我国第四批境外上市预选企业。“轻骑”、“化纤”
两公司预计可筹集资金12亿元以上,将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将使济南市成
为既有A股上市公司,也有B股和境外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类型齐全的城市。

(李美孚)

【市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按照党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
精神,1996年济南市市、区两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展开。这次改革,党委机
关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划清职责范围,减少职能交叉,适当调整机构,精简人员。
政府机关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强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协调、宏观管理、监督检查和社会保
障职能,调整归并业务相近和职能交叉重复的机构,将专业经济部门改为总会、总公
司或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通过“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合理配置和界
定各部门的职能,理顺工作关系,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城区机构改革是全市机构改
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级机构改革统筹规划、同步进行。本着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
体现城市功能和特点的要求,合理划分市与区的事权关系,加强街道办事处建设,增
强城区的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济南市机构
改革实施方案》,市机构改革办公室拟定了《济南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济
南市城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并于5月18日经中共济南市委六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
过。《济南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规定:市直党政工作机构精减42个,精减幅度
为43.3%,现有人员精减4888人,精减37.6%。改革调整后,市委、市政府设工作
机构55个,部门管理机构9个。其中市委设工作部门8个,均为局级建制;部门管理机
构2个,保留局级建制。市政府设工作机构47个,均为局级建制;部门管理机构7个,
其中局级建制4个,副局级建制3个。《济南市城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每个城
区党政机构统一按30个左右设置, 在此限额内,区委工作机构设6个左右,区政府设
工作机构24个左右。 5月19日,市委召开了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市市区机构
改革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年内,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全市三分之二的市直部门的
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进行了批复,其余部门的方案正在审理中。市委、市政府同时
批复了市内四区(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的机构改革方案。(杨元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