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8&rec=150&run=13

【扶残助孤情满福利院】济南市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国家
主席江泽民发出的“全社会都来关心孤儿成长”的号召,掀起扶残助孤活动的热潮。
春节期间,出现了向社会福利院预约抱孤残孩子回“家”过年的动人场面,让孤残少
儿享受“父母”亲情,体验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六一儿童节
前后,有不少企业和好心人为福利院的孤儿送来学习用具、衣服、食品等,山东旅行
社、齐鲁晚报社等单位发起“海梦成真”旅游活动,组织11名孤残儿童赴威海目睹浩
瀚大海或耳闻大海的涛声,爱心圆了孩子们的梦想。年内,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们的好
心人达350多人次, 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关心孤残儿童的成长成为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连国家)

【退休工人雷世广不辞辛劳筑成石阶山路】63岁的济南市城建局退休工人雷世广,
家住天桥区工人新村。 1995年3月,听人们讲通往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石崖石刻的
山路相当难走,一些老年人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便来到崖下实地勘测,萌发出修石阶
攀山路的想法。 从此,雷世广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乘头班公共汽车从城区北郊赶到
城区东南部的黄石崖, 就地取石,日日修路不止。经近200天的辛勤劳作,到国庆节
期间, 终于筑成一条400多米的石阶攀山道。雷世广的义举,感动了众多游人,纷纷
向他表示钦佩。雷世广质朴地说:“退休在家,钱满够花的,干活干惯了,闲不住。
我干这点事,方便众人,自己还锻炼了身体。”一老者在石阶攀山道旁的石板上,用
红色油漆写下四个大字“天梯神工”。(鲍 载)

【88岁的“老雷锋”】梁金庭老人是济南汽车配件厂退休工人,他一生勤恳,乐
于助人,被群众誉为“老雷锋”。老人膝下儿孙满堂,按说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
他却不愿闲着,总想为他人做点什么。自1994年起,他自费购买了修车工具、打气筒
和自行车配件,打出“义务服务,打气不要钱”的招牌,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在正觉
寺街居民小区自家门前摆出修车摊,为过往群众修车打气,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从
未收过一分钱。老人虽好吸烟,但当别人为表谢意向他敬烟时,他总推说自己不会吸
烟。近两年来,累计有2.7万人次接受过他的义务服务。(阎兴云)

【农民刘振顺一家为烈士义务护墓40余裁】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农民刘振顺一家
三代人数十年如一日, 义务为烈士护墓的事迹,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1948年9月,
解放济南的战役打响。 中秋节过后的一天,一支解放军部队抬着5位战场上牺牲的烈
士遗体来到神武村。受部队拜托,正在支前的贫苦农民刘修芝(刘振顺之父)找来乡亲,
与部队官兵一起洒泪掩埋了5位烈士。刘修芝含泪对烈士的战友们说:你们放心走吧,
俺会像亲人一样看护这些牺牲的英雄!由于战斗正在激烈进行,部队官兵顾不上多说,
只留下了其中l位烈士的姓名、 籍贯。济南战役结束后,刘修芝从山上背来石头,请
教书先生写上“浙江省仙平县一五乡下张村张忠孝烈士之墓”、“革命烈士之墓”字
样。他与儿子刘振顺一起刻好碑文,将墓碑分别埋在烈士的坟前。这年除夕,刘修芝
买来纸墨,又请写碑文的那位教书先生写了“诸位革命烈士之灵位”,供在堂屋前。
打那,每逢清明节、中秋节、古历十月初一、除夕,他都带着一家老小到烈士墓前祭
奠,并在墓地栽上松柏和花草。1976年老人去世,弥留之际,把儿孙叫到床前叮嘱:
你们要子孙相继祭奠革命先烈,千万不要忘了他们,忘了他们就是忘本,就是丧了良
心……。刘振顺不改父志,跟往年一样带领一家人去烈士基地祭奠。每次祭奠,他在
济南城里工作的两个儿子都专程回家参加。几十年里,刘振顺一家无私地护卫着烈士
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在“破四旧”的恶浪冲击下,一些不明事理的
“小闯将”手持铁锨、镢头,高喊口号,要挖掉烈士坟墓。刘振顺闻讯赶来,与他们
评理。“小闯将”们置之不理,不但要平坟,还责问刘振顺:“这里埋的是共产党,
还是国民党?”刘振顺急了,索性躺在坟墓上,要以自己的生命保护烈士墓。“小闯
将”见刘振顺要玩命,再也没敢动手,烈士墓幸免于难。1982年神武村实行联产承包
责任制,将土地分给家家户户耕种。不巧,这占地0.2亩的烈士墓地分给了邻居。刘
振顺不放心就用自己承包的优质土地与邻居对换,又在坟墓周围栽上了白杨树、火炬
树。刘振顺还把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化作对国防建设的关心、支持。中苏西北边境战云
密布时,他走东家串西家动员村里的青年应征入伍,并带头把二儿子送到部队。1979
年中越边界紧张时,又送三儿子参军。他说,只顾自己不顾国家,那还算人吗?怎么
能对得起牺牲了的烈士!烈士墓地在刘振顺一家三代的看护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
沧桑。如今,墓地松柏苍翠,鲜花吐芳,已成为神武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的场所。每年清明节,村里的青少年们有组织地来到这里,祭扫革命烈士墓,寄
托对先烈的哀思。

(鲍 载)

责任编校:郭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