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7&rec=75&run=13

【概 况】济南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下辖长清、平阴、济阳、商河、章丘、历城
6个县(市) 区供销社,98处基层供销社;拥有直属企事业单位14个。年内,全系统累
计完成商品购进总值13.72亿元, 较上年增长30.7%;累计完成商品销售总值15.
93亿元,较上年增长13.0%。其中市社直属企业完成商品购进总值4.14亿元,商品
销售总值5.04亿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11.9%和17.2%。年末,市供销社被市政府
评为对口竞赛优胜局级单位。农副产品收购大幅度增长。各级供销社共完成农副产品
收购额2.44亿元,较上年增长74.3%。其中粮食收购41707吨,较上年增长43.8%;
本年度收购棉花18572吨,增长67.8%。干鲜果品和畜产品的收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分县(市)区看,商河县供销社完成农副产品收购额9280.5万元,较上年增长275
.2%; 济阳县供销社完成收购额7818.2万元,较上年增长81.4%;长清、历城两
县(区)供销社的收购额均较上年增长10%以上。废旧物资收购下降。由于受税制改革
和国内生产资料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全市废旧物资收购下降幅度较大,制约了各级
再生资源公司的发展。1994年,全市废旧物资收购额7672.6万元,较上年下降11%。
其中市再生资源总公司完成收购额5088.8万元,较上年下降13.2%;商河、济阳两
县供销社仅完成收购额22万元和145.2万元,分别较上年下降68.8%和55.6%。各
级供销社农资公司重新成为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主渠道。年内,各级供销社认真执行国
家农资经营政策,共组织供应各种化肥31.8万吨,农地膜1381吨,农药582吨,农药
械20600架, 中小农具55万件。 累计完成供货额2.9亿元,较上年增长17.5%。以
“双增双节”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年内利用经济、行政、法
律等手段清回各种超期帐款2000多万元; 利用法律手段处理产权纠纷和其他纠纷250
多件,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年内,市属企业全部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7家企业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造;各
批发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大胆引入“公有民营”经营机制,推行全员风险承包和
柜组个人承包方法,扭转了经营被动局面;另外,8个发展困难的企业被关、停、并、
转,通过兼并联合,培植了企业新的生长点和支撑点。社办企业迅速发展。1994年,
章丘市供销社5个合资企业共完成出口创汇1797万元, 超额156.7%完成当地政府下
达的年度出口创汇计划。年内全市社办工业新上铝材、针织、健康盐、高级运动糖等
加工项目14个;成立了济南市泺口酿造总公司和平阴县畜禽集团总公司。全市社办工
业总产值4.6亿元,利税1026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6.6%和13.2%;社办工业产
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2.4%, 成为各级供销社发展的支柱产业。
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年内,各级供销社共改造网点14处,新增营业网点面积2.5万多
平方米,新建扩建各类批发交易市场5处,总计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

【改革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
改革的精神,市政府于9月27日对全市农资流通体制改革作出部署:①整顿流通渠道。
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的主渠道是供销社农资公司,县及县以下农业部门的植保站、
土肥站、农技推广站,生产企业自销是辅助渠道。除此“一主两辅”之外,其他任何
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②加强价格管理。大中型化肥厂的化肥出厂价不超过1150
元/吨, 地方小尿素出厂价不超过1250元/吨。 10月份开始统一执行零售价不超过
1400元/吨。本市地产磷肥和碳铵由物价局测算出出厂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季节差价,
确保全市化肥价格尽快降下来。 ③减少流通环节。自10月1日起,省属农资分公司不
再经营化肥。④搞好淡季储备。供销社农资公司和化肥厂负责淡季化肥储备,所需资
金由农业银行负责供应。

【盐政管理办公室查禁私盐4000余吨】济南市盐政管理办公室于1993年2月成立,
并随即组建了盐业稽查执法大队。针对近年来济南部分地区私盐泛滥,非碘盐大量充
斥碘缺乏病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等问题,盐政管理办公室在大力宣传国家
盐规盐法,整顿盐业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稽查执法人员守候堵截私盐流通渠道,依
法查处私盐。对个别屡教不改的不法商贩进行严厉查处。累计依法查处罚没私盐4120
.25吨(其中1994年1275.36吨) ,按一般程序立案处理370多起,按简易程序处罚的
案件有500多起, 上缴财政的罚款40多万元,有力维护了全市盐务流通秩序,防止了
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供销社系统棉区职工带头售棉】由于上年后期棉花市场管理混乱造成的滞后影
响,1994年,部分棉农持棉盼涨的惜售心理十分严重,影响了全市新棉收购进度。为
打破棉花收购僵持局面,各棉区供销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工作,在职工中适时开展了
“人人交售千斤棉”活动。广大棉区供销社的职工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难,轮流回
家动员家属和亲朋好友带头交售“爱国棉”。至10月20日,全市供销社系统家在棉区
的7131名干部职工共动员家属售棉109.64吨, 动员17530户棉农售棉512.61吨,有
力地推动了全市棉花收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全市棉花收购量大幅度增长】为搞好国家棉花收购工作,堵塞棉花流失渠道,
年内市供销社和有关部门将全市发现的30台小轧花机全部查封,并对棉花收购网点进
行全面整顿。经培训验收,全市有83个网点取得了新棉准收证,保证了全市新棉收购
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收购过程中,各收购厂(站)坚持边收购、边兑现,不打白条,调
动了棉农的售棉积极性。 本棉花收购年度,全市共收购皮棉18572吨,较上年度增长
67.8%。

【农村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各基层供销社牢记办社宗旨,坚持以农为
本,不断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和支农服务观念。年内共建立健全庄稼医院63处,成立棉
业生产合作社8处, 组织经营人员下乡送货3500多人次,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
1800多人次, 完成经营服务网点改造投资820多万元,新建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
的网点6处,兴办果品、农资、日用工业品等批发交易市场4处。四处批发交易市场年
营业收入均在50万元以上,成为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集散中心。

(张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