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7&rec=158&run=13

丁 里(1916~1994.11)男,原名贾卓尔。艺术家。济南市人。1935年在上海参
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业余剧人协会,1937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
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华北联合大学教师、文工团团
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文化部
副部长,总政治部文工团政委、团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顾问
等职。曾任中国文联第一至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有话剧《子
弟兵和老百姓》、《安第斯山风暴》,歌剧《李各庄》、《钢铁与泥土》等。导演话
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6年获全国话剧会演导演一等奖。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中任副总指挥和总导演。1994年11月25日在北京逝世。(市史志办)

冯中一(1923~1994.11)男,笔名众一。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主
席,山东省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北省沧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山东日语专科
学校。1945年8月至1958年7月,历任济南女子中学、私立遗族中学、禹城中学、济南
三中、山东工农速成中学教员。1958年8月调山东师范学院(后称师范大学) 中文系,
历任讲师、 副教授、 教授。还担任民进山东省委副主任委员。著有《诗歌漫谈》、
《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学诗散记》、《诗歌艺术论析》等。1994年11月13日在济
南逝世。(市史志办)

艾鲁川(1914.3~1994.6)男,民建济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名誉
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顾问。原济南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泰安市
人。自1931年起先后任济南裕兴化工厂会计、副经理、经理。1950年加入民建。在社
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济南市第一批公私合营,于1954年
6月任公私合营济南裕兴化工厂经理。后曾任济南市轻工业局副局长。1978年7月任政
协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12月任济南市副市长。1983年3月和1988年1月,先后
当选为济南市第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当选为济南市第一至六届、第八至十
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一、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济南市第一至四届
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建山东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第四届委员会
常委,济南市工商联第三至八届执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工商联第六、七届执委会
主任委员。1994年6月14日在济南逝世。(李磊照)

吕岐山(1920~1994.11)男,曾用名铁军,原济南市副市长。山东省沂源县人。
193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支队战士、排长,
蒙阴县七区黄庄乡乡长,七区区长,博莱县张黄庄区区长,安丘县六区及南郚区区长,
淮安县政府民政科副科长、科长。建国后,历任昌乐县政府、昌潍专署秘书、秘书副
主任、主任,中共济南市委工业部工作组组长,济南市物资交流办公室主任、济南市
统计局副局长, 济南市人民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统计局局长。 1956年4月至
1962年12月任济南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其间曾兼任市计委副主任、主任。其后,任
市计委主任、 副主任。1966年4月当选为济南市副市长,兼市计委副主任、市劳动工
资委员会主任。后任济南铁矿副矿长、济南市计委顾问等职。是济南市第二至第五届
人民委员会委员, 中共济南市第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83年1月离职休养,1994年
11月20日病逝。(徐同胜)

杨立德(1923~1994.11)男,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
利津县人。 中共党员。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东省歌剧团曲艺队队长、济
南市曲艺工作队队长、市曲艺团副团长、艺术指导。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快
书研究会名誉会长、山东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济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市中区
政协委员。 6岁登台演出,毕生致力于曲艺改革,潜心艺术研究,创“杨派”山东快
书,被赞誉为“巧俏两得,声情并茂”,艺徒遍布全国各地。曾两次赴朝为志愿军慰
问演出。 1989年5月,济南市文化局举办了“杨立德艺术生涯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高度评价其艺术造诣和艺术道德。1994年11月9日在济南病逝。(成希孟)

杨得志(1911.1~1994.10) 男,济南军区原司令员,中共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
第一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市)人。少年时,因家贫到安源煤矿、
粤汉铁路、 郴州等地做工。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
第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参加创建井岗山革命
根据地、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带领红一团担
负先遣任务,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组织指挥“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开辟前进
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
长,三四四旅副旅长、代旅长,冀鲁豫支队司令员,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冀鲁豫
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旅长。先后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创建晋西
南、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解放战
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第二纵队司令员,晋
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曾率部参加上党战役、
平汉战役、张家口保卫战、正太战役等,指挥了清风店、攻克石家庄、攻克新保安等
战役,挥师参加攻克太原、夺取兰州、进军宁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
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指挥所部参加
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1955年5月至1973
年12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其间,还先后担任中共山东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委,
山东省第二、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省革委会党的核
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山东省革委会主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中共山东省第
三届委员会第一书记、山东省革委会主任。带头并组织济南军区的将军下连当兵,组
织领导军区部队开展大练兵活动, 为稳定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山东局势做出了贡
献。1973年12月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后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指挥部队取得
保卫祖国边疆作战的重大胜利,组织领导了华北军事大演习,组织指导部队顺利进行
百万裁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1955年被授
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委员,
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
委员,在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
逝世。(市史志办)

张辑五 (1914~1994.4) 男, 原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河南省滑县人。
1935年12月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
民国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校学生自治会主席。9月任中共北平市委大学委员会委员、
北平市中学干事会书记、中共北平南特区委书记。“七七”事变后,负责布置北平市
地下党工作。 1937年10月至中共河南省委工作。1938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睢县中心县
委书记,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三大队队长兼政委。后历任蒙城、永城、淮泗等县抗
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县委书记和中心县委书记兼联防办事处主任等职。1943年后任
淮北行署党团副书记兼秘书长, 一工委副书记,兼管行署直属9个县的行政工作。抗
战胜利后,任华中七分区专员,华东野战军九纵教导总队队长兼政委,中共山东渤海
区垦利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政委,中共渤海区委委员、渤海行政公署
副主任。1950年5月后,任中共淄博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
秘书长,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1961年8月至1963年2月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
处书记。后调至上海,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兼上海市人委农办主任,上海市农科院院
长、党委书记。1978年4月任顾问。1984年离休。1994年4月在上海逝世。(栾曰盛)

郑仃云(1913.11~1994.6) 女,曾用名郑得芳,原济南市人民委员会侨务处副
处长。 山东省无棣县人。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
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曾参加过济南抗日反蒋同盟和济南山东各界救国
联合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鲁南临沂地方部队、中共临郯县
委、临沂县政府、沂河区专署和滨海区三专署任组织宣传干事、妇女委员、文教科员、
调研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在滨海区建国学校任教员,后调山东大学任机要秘书。建
国后, 先后任济南第三中学副教导主任、党支部书记,济南第五中学校长。1953年7
月调市人委宗教事务处任副处长, 1958年5月后任市人委侨务处副处长。1965年12月
退休, 后改为离休。临终前将自己2000元积蓄交了党费并要求丧事从简。1994年6月
16日在济南病逝。(徐同胜)

郭贻诚(1906.10~1994.11)男,山东大学教授,磁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原济
南市副市长、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天津市武清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
理系,后在北京中法大学居里学院、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赴美国加利佛尼
亚理工学院学习, 获博士学位。1939年9月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燕京大学、北平
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
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名誉理事,山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著有《铁
磁学》、《微磁理论》等。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青岛市委常委,民盟
山东省委副主委、 主要、名誉主委,民盟中央委员。1966年4月当选为济南市第六届
人民委员会副市长。还曾任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
第二、 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11月28日
在济南逝世。(市史志办)

段德甫(1913.7~1994.7)男,原政协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山东省蒙阴县人。
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中共蒙阴县垛庄乡、岸堤乡支部委员,中共蒙阴
县崖子乡委、界牌区委书记,中共沂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沂源县历山区委书记,中
共鲁中南区委组织部秘书、统计科副科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沂南县委书记,沂水专
区供销分社主任,中共沂水地委委员,沂水、临沂专署副专员,山东造纸总厂厂长,
中共济南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济南造纸厂副厂长,中共济南市委副秘书长。1968年
9月后任济南市革委会农林水组副组长, 济南市计委副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
长。 1978年7月任政协济南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82年12月离休。
1994年7月2日在济南逝世。(市史志办)

袁国瑛(1909.12~1994.4)女,原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干部。山东省青州市人。
192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地下交通员,渤海军区后
勤工厂二厂组长,青东工委地下工作队员,益寿县土改工作队员,益寿县马兰区委委
员、妇女主任,并在渤海区后勤工厂荣立一等功,在益寿县土改工作队被评为二等模
范。解放后,历任济南市市中区手工业管理科科员,市中区纺织工会托儿所所长,济
南市直机关幼儿园、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干部。1966年10月退休,后改为离休。1994
年4月3日病逝。(徐同胜)

徐平石(1912.11~1994.7) 男,原名徐世梅。原济南第二中学校长。济南市历
城区人。1937年5月在陕西省三原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庆阳教导师文化教员。前总政治部特务团文化教员、保安四团政治干事、警卫七
团教育干事,警卫九团、七团政治干事、陇东军分区三旅独立团宣传股长、陇东军分
区党委秘书。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警卫团政治处主任,甘肃军
区政治部文化科长、青海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青海军区速成小学副政委、青海军区
步兵独立团副政委、 西北军区公安二团副政委、青海军区兵役科科长。1959年4月转
业到地方工作,历任青海省支前办公室副主任兼省民政厅优抚处处长、中共济南市工
人医院支部书记、 济南第二中学校长。1975年8月离休。1979年12月任政协济南市第
六届委员会委员。1994年7月18日病逝。(徐同胜)

殷焕先(1913.11~1994.11)男,字孟非,笔名齐中、徐兹。山东大学教授,语
言学家。江苏省南京市人。九三学社社员。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同年入昆明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言学部,194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1946年起,历任山东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
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山东省方言普查
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语言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理事长,山东省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副主任。长于古声韵、语法和文字的研究,在文字改革、方言普查、推广普
通话和语言教学等方面颇多建树。曾参与制订《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
《暂拟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体系》。著有《字调和语调》、《反切释要》、《汉字三论》
等。1994年11月19日在济南逝世。(市史志办)

续甫山(1908.3~1994.11) 男,原中共济南盐业公司支部书记。陕西省子长县
人。1935年5月在陕北参加工农红军,历任班长、司务长。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任一一五师六八七团供给处管理员,新四军三师二十八
团供给处股长,苏北淮海军分区泗沐独立团供给处处长,苏北六军分区一团供给处处
长,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一ΟΟ团供给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八
十八师后勤处处长,第二十六军八十八师后勤处处长。抗美援朝中,任志愿军第二十
六军后勤兵站第二站站长。195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山东省农林厅总务科长,济
南乳牛场场长, 中共济南乳品公司总支书记,中共济南盐业站支部书记。1972年6月
退休,后改为离休。1994年11月25日病逝。(徐同胜)

童国贵(1916~1994.10) 男,山东省军区原司令员。江西省信丰县人。1932年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
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通信员,红八军团二十一师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
员,红三军团四师连党支部书记,陕甘宁独立师连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
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教员、第六分校大队长,副营长、营长,抗日军
政大学太行大队队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
第三纵队第九旅团长、旅长,第二野战军十一军三十三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军参谋
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1月至1975年6月,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其间,
还曾担任中共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75年6月后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顾问。
1982年7月离职休养。1994年10月3日在济南逝世。(市史志办)

景晓村(1917.10~1994.8) 男,原名景慕达。济南市历城区人。1935年10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济南乡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1937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
参与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后历任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
击第二支队(后为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中共清河特委书记、地委书记、第六军分
区政委,中共清河区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中共渤海区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人
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政委。 1948年遭饶涑攵 石、康生的诬陷和打击,被错
误地撤销职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山东省委报请中共中央撤销了对他的错
误处理决定,予以彻底平反。1948年后,景晓村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政策研究室研究
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调研室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
工业部局长、部长助理,第二重型机器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司
长、重型通用局局长,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等职。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被聘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顾问。1994年8月9日在北京逝世。家属根据其遗愿,将他多年
的积蓄5万元捐赠给家乡的宅科村小学,作为奖学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