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6&rec=95&run=13

【概 况】 1.国家审计机关审计。1993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1114个单位,其
中重点项目完成888项,完成审计调查项目68项。查出各类违纪金额11345万元,其中
应上缴财政2410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945万元,应追还侵占挪用资金2535万
元,已上缴财政2106万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9万元,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4404万
元, 其中促进增收节支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l19户。①财政、金融审计。对市、县33
个财政税务部门和21个金融保险单位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70万元。为贯
彻中央整顿财税秩序的指示精神,重点检查了市中区财政预算外资金、财政信用资金、
财政部门兴办的投资公司、税收执行等方面的情况,纠正预算收入转预算外挂帐等有
问题资金156.4万元。对全市保险公司系统1992年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款
项148万元; 对市建行、中行、交行系统整顿金融秩序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对逾期尚未收回的违章拆出资金16811万元, 作出限期收回的处理,促进了金融秩序
整顿。 ②基建城建审计。共完成基建审计314项,查出资金不落实金额1678万元,超
规模金额1071万元。在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基建项目开工前资
金来源审计。 对1992年批准的133个开工项目开展审计调查,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不落
实, 缺口占计划投资的15%;1993年批准开工的项目当年投资5.6亿元,实际到位3
.2亿元, 资金不落实的矛盾依然突出;对全市一号工程东南外环路开发跟踪审计,
审减不合理支出460万元, 节约了工程投资。 济阳县审计局会同财税部门, 对全县
1992年以来开工的116个基建技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发现无计划和超计划的项目占
50%,拖欠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超面积超标准建宿舍等问题。③工商企业审计。完成审
计432项, 查出违纪金额5541万元。按照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调整审计内
容,突出重点。一是开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年终审计,查出虚报盈利、潜亏、偷税漏
税等问题。二是坚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向内部管理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4404万元。三是积极探索企业资产负债损
益审计。 ④外资审计。共完成运用外资项目和三资企业审计11项,查出违纪资金489
万元。 在搞好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援贷款项目审计的同时,开展了4户中外合资
企业审计。 ⑤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共对264个单位进行审计,以经济管理部门、行政
执法部门作为审计重点, 并向问题较多的二、 三级预算单位延伸,共查出违纪资金
3685万元。为促进党政机关廉政建设,市审计局对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罚没款的收
缴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收缴财政285万元。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宏观调控服务。
共完成88个审计调查项目。市审计局开展了对国有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预算外资金
收支管理、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各种开发区的建设、股份制企业经营情况等热点、
难点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 2.内部审计。全市各级内审机构共审计5864个项目,查
出损失浪费金额8456万元,促进提高经济效益金额5130万元,纠正违纪金额5685万元。
至年底,全市共有内审机构467个,其中专职机构401个,配备内审人员1709人,其中
专职人员945人。 ①经济效益审计。全市内审机构积极参与“市场效益年”活动,全
年完成经济效益审计503项, 促进增收节支1277万元。②基本建设审计。共审计基建
项目579个, 审计工程总金额9679万元,审减工程额1217万元。③财务收支审计。共
审计此类项目1921个,查出贪污贿赂案件13起,移交监察部门处理12人,移交司法机
关处理6人。目前有740个单位实行审签制度。纠正帐务差错2898笔,金额28244万元。
④经济合同审计, 共审计经济合同4639份,其中经审核终止经济合同108份,避免经
济损失224万元。⑤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分别完成对151个厂长
(经理)的离任审计和承包经营审计项目1555个,为领导对企业承包奖罚兑现和考察使
用干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⑥乡镇审计。全市乡镇审计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共有
审计机构110个,配备审计人员272个,在加强乡镇企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
面起了重要的作用。3.社会审计。各级审计师事务所严格质量管理,积极接受委托,
开展资金验证、资产评估、基建决算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全年完成委托事项5197项,
实现业务收入446万元,人均创收2.5万元。查证资金88.8亿元,核减基建预决算金
额2375万元,为委托单位追回损失金额192万元,为国家和企业增收节支459万元。目
前全市已建审计师事务所13个,从业人员达177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91人。

【外贸企业亏损情况审计】根据上级部署,市审计局与经贸委组成联合审计组,
对市属外贸企业及历城、章丘、长清、平阴、商河、济阳等6个县(市) 区的外贸公司
1988~1990年承包期间的超亏挂帐及潜亏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发现全市外贸系
统超亏挂帐累计1062.48万元,其中市属公司292.88万元,县(市) 区公司769.6万
元;1990年底,累计潜在亏损3602.61万元,其中市属公司2487.8l万元,县(市)区
公司1114.8万元。经审计,有问题超亏挂帐金额29.96万元。根据存在问题,审计机
关提出了8条改进建议。

【承包经营责任年终审计】全年对510户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年终审计。其中,
国家审计机关审计72户、内审机构审计330户、社会审计组织审计l08户。审计表明,
全面完成承包指标的55户, 占10.8%;完成实现利润指标的330户,占64.7%;完
成上缴利润指标的224户,占43.9%。亏损企业77户,占15.1%,亏损额6693.7万
元。 510户企业全年实现利润24549.2万元, 上缴利润6802.2万元,归还技改贷款
13979.8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29591.48万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上年。审
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虚报盈利现象比较普遍,共查出虚报盈利金额2037.1万元,
占全部违纪金额的65.7%;影响了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二是潜亏问题仍然严重,
510个企业1991年前累计潜亏总额已达24706.7万元,1992年又形成新的潜亏20602.
7万元。三是偷税漏税依然存在,共查出偷漏税款217.76万元。

【粮食企业财务收支和财务挂账审计】对全市粮食企业1992年财务收支和财务挂
帐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对1991年底以前的老财务挂帐的消化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
表明,1991年底粮食行业财务挂帐累计30048万元,财政认定数28205万元,财政应拨
补14284万元, 实际拨补14349万元;1992年底累计财务挂帐为26483万元。共查出违
纪金额1656.97万元,其中,套取财政补贴125万元,截留收入利润93.2万元,虚列、
乱挤、乱摊成本费用868.28万元,违规核销财产损失1.29万元,截留、挪用上级所
拨补贴1.3l万元,其他567.89万元。

【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审计】根据省审计厅的要求,市审计机
关对本市劳动部门主管的1992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情况进行了审
计。审计结果:1992年底,全市参加固定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企业达1685个,在职
固定工488933人,离退休职工150433人,交纳养老保险基金的合同制工人133773人;
全市参加待业保险的企业达2305个,在职职工643826人。1992年共收缴职工养老保险
基金34749.1万元,支出29134万元,当年结余5615.1万元,累计结余29980.5万元;
收缴待业保险基金1119.5万元, 支出469.9万元,当年结余649.6万元,累计结余
2782.2万元。 查出劳动部门外借和挪用养老保险基金662万元,占审计总金额的1.
85%;企业累计欠交养老保险基金1930万元。审计认为,济南市各级“两金”管理机
构健全,会计核算比较规范,财务管理比较严格,能够按规定收缴、管理“两金”,
能够及时足额地拨付退休职工退休金和待业职工生活费、管理费。

【国有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情况审计】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审计机关对1992年市
属27户国营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被调查的27户亏损企业,1992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8708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9532万元,亏损
9593.7万元, 经审计,查出亏损企业潜亏9932.76万元,未列入亏损总额的各种挂
帐损失(明亏挂帐部分) 13128万元,1992年度以前未弥补亏损12575.3万元,累计亏
损总额45230万元,是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1.25倍。审计认为:①企业亏损额报出不
实, 潜亏问题突出,1992年27户亏损企业名义上报出亏损额9593.7万元,但实际上
又采用少记少转成本,少摊少提或不摊不提各种费用等手段隐瞒亏损额2231.15万元,
占报出亏损额的23.26%。②生产管理失控,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大量盘亏,产品结
构不合理。③企业连年亏损,使亏损额大量占用资金,资金周转缓慢,企业生产艰难。

【预算外资金审计】 按市政府的部署,审计机关对济南市857个单位的1992年预
算外资金收取的真实性、管理的合规性、使用的效益性进行了审计调查。被审计的单
位中,行政事业单位297个,企业主管局及直属企业560个。在对各单位自查报表汇总
分析的基础上,市审计局选择88个单位进行重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预算外资金多
头管理,资金分散,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单位内部监督不利,管理较
乱,截留挪用有关专项基金,变预算内为预算外。(秦根华)责任编校:原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