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4&rec=83&run=13

【概 况】 1991年,市供销社辖5县和历城区6个供销社。共有基层社102个。
市内直辖8个公司、 3个二级批发站、两个酿造厂、两个经营部、1个中等专业学校。
全系统共有零售网点1273个,饮食服务网点233个,批发机构223个 (其中农副产品采
购批发机构78个,日用工业品145个)。全系统共有职工25265人,其中固定工14872人,
合同工6963人,临时工2406人,计划外用工1024人。1991年,全系统商品总购进额14
.5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商品总销售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费用水
平为7.79%, 比上年降低1.11个百分点。资金周转为162天,与上年持平。实现利
润591万元。 增提网点建设基金和处理有问题商品损失以及处理亏库损失3项共617万
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稳步增长。各级供销社认真贯彻执行农资供应的各项专营政策,
干方百计满足农民生产需要。全年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总值达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
.9%。 其中化肥销售404301吨,比上年增长2.8%,内有统配化肥102497标吨,全
部兑现到农民手中,比计划超11.5%,比上年增长15.9%。农药销售1736吨,比上
年增长25%。农膜销售1355吨,比上年增长42%。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有升有降。全年
农副产品收购总值43516万元, 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收购粮食34349吨,比上年
增长53.8%。 干鲜果类收购修2600万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收购苹果5811吨,
比上年下降34%。收购花椒59吨,比上年下降36%。棉麻类收购总值完成3.59亿元,
比上年增长30.5%。 再生资源收购增幅较大。全年收购总值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
25%。社办工业通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开发
了一批新产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社办工业年产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实现利润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开发了9个新产品,主要有:济南市红星酿造
厂的五香酱油、姜汁醋;平阴县盐业果品公司的机制冷冻粉条;商河县城关供销社糊
精厂的糊箱;济南空气净化器厂的空气净化器系列产品;商河县供销社怀仁镇大理石
厂的大理石和商河县工艺品厂的长毛绒玩具等。

【加强棉花收购管理】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棉花收购任务,各级政府和收棉单位采
取如下措施:一是层层建立责任制。市棉麻公司与各县(区)签订棉花工作责任状。各
县(区)政府也同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市棉麻公司还协同司法部门和乡镇政府与全市
30多万户棉农签订棉花订购合同。二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印发宣传提纲3000份,张
贴到各种棉村镇,使收购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搞好棉检人员的培训。对98
个收棉站、点的棉检人员普遍进行上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发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无
证者不准上岗。收棉开称后,严格执行“一试、五定” (试轧、定衣分、定长度、定
水分、定杂质、定品级) 密码收棉检验规定,并采取开包检验,探湿器把关等方法,
杜绝“人情棉”、“超水棉”等不良现象。四是认真落实政策。在全市收棉站推行商
河县“一证两帐”的收购办法。即各收棉站、点都设立专人对证、帐分别进行管理棉
农持证售棉,收购单位凭号码分别记《收棉台帐》和《物资兑现台帐》。做到了无证
不收、范围外的不收,随收购随兑现。五是组织检查协调工作。市供销社下派三个工
作组分别驻商河、济阳、章丘县主要产棉区,帮助基层站、点工作,宣传政策,检查
质量,严禁抬收抬价、压收压价,维持收棉秩序等。通过以上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
果。至年末,共收购棉花108万担,比上年增长34%。平均品级2.52级,比上年下降
1个长度;平均衣分33.9%,比上年下降3~4个衣分;品级相符率达到98%;长度相
符率达到100%。

【供销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991年,市供销部门加强农村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设。 初步:成了4大服务体系。一、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各级供销社共建立
庄稼医院29处,机防队 83个,投资70万元购置了1344 机动喷雾器。全年机防队治虫
3.73万公顷, 其中棉花2.00万公顷。指导农民实行科学施肥1.13万公顷,经对比
测算平均每公顷少投入160.8元, 每公顷增产1537.5公斤,提高31%。此外,还印
发各种技术资料3.7万份。培养农村各类技术人员4.1万人次。二、百家农户综合服
务体系。 据统计全市已在百户以上的自然村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875处。村级综合服
务站主要任务是负责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为农民开展多种
经营、良种调剂、科技信息等进行咨询服务。全年村级综合服务站销售额3188万元。
三、棉花生产服务体系。形成了技术培训和良种、育苗、治虫等配套服务能力。①抓
技术培训,提高棉农素质。举办各种植棉技术培训班78期,培训人员达15.6万人次,
印发技术资料36万余份, 召开现场会63次。②更换调剂棉花良种。全市更新良种450
万公斤。其中引进外地良种130多万公斤,使全市良种种植棉面积7.93万公顷,占全
部播种面积的89.5%。 ③搞好物资供应。各级供销社仅在棉花备播期间,就为棉农
准备了9.1万吨化肥, 各种农药900吨,地膜834吨,农业机械3.13万件。并组织送
货小组,把生产资料送到棉农手中。④防治病虫灾害。招聘了30名棉情员,做棉情测
报,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并在植棉面积1333公顷以上的乡镇设立
了机防队。起到了对病虫害治早、治小、治了、治巧和省工、省药、防治及时的作用。
普遍对棉田施用了缩节胺和助壮素, 成效显著, 虽遭严重灾害仍夺取了丰收。四、
“双资”供应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方面,供销社系统建立了各种农资服务站
550处。全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在生活资料供应方
面,各级供销部门实行了包村服务、联购分销等措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日用
工业品的需要。全年供销社系统共销售生活资料总值55460万元,比上年增长7.4%。
(陈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