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4&rec=173&run=13

【五峰山】位于长清县城东南20公里。因有5个并列的山峰而得名。属泰山山脉,
主峰海拔395米。 山峦连绵,苍翠玲珑,文物荟萃,世人曾把泰山、灵岩、五峰山并
称“三山”。自东向西依次是群仙峰、志仙峰、会仙峰、望仙峰、聚仙峰 (又称迎仙
峰) 。五峰环联错列,云绕岩颠,苍茫蓊郁,绿树荫中,宫、观、亭、台交相辉映,
风景绝佳。金代创建五峰山道观,明代达到极盛,分为南北二观。北观称洞真观;南
观称玄都观、 元都观,有明德王府的6座王墓。清顺治年间道观遭兵火破坏而衰败。
现仍有洞真观建筑群遗址和玄都观的八字墙以及金元至明清碑碣数十通。山上古木参
天,尤以柏树为奇。五峰柏树“皆心赤而有花纹”(清《五峰山志》)。洞真观木牌坊
前后,有古柏13株,俗称“十三太保”,树龄均数百年,枝干虬劲,苍翠可爱。

【洞真观遗址】在五峰山阳。金代泰和年间(1201—1208年)由全真教道士丘志园、
范志明创建。元代宫廷封道观为“护国神虚宫”。明万历帝封为“保国隆寿宫”,在
此颁刻《道藏全经》 480函,并为其母修建了九莲菩萨殿、隆寿宫石坊。斯时,“楼
殿岿崇,金碧辉荧,号称极盛。”现存古建筑有,一天门迎恩阁石门、洞真观木牌坊、
玉皇殿、青帝宫、真武庙、三青殿、吕祖庙、九莲殿、敕建隆寿宫石坊等。有植于建
观之初的银杏树一株,高30余米,胸围6.5米,树干高耸挺拔,树冠周匝30余米,枝
繁叶茂, 树龄约在800年以上。有观内第一名泉——清泠泉,常年泉水叮咚如筑琴,
泉鸣谷应,悦耳动听。泉上建亭,名清泠亭,因在志仙峰前,又名志仙亭。观内碑刻
林立,以《崔先生像赞碑》最珍贵。此碑是后人为纪念洞真观修人、金代道士崔道演
而建造。碑的正面是沈士元刻画的崔先生肖像,另有金元文学家元好问、刘祁、杜仁
杰像赞各一, 书体分籀、篆、隶三种;碑的背面是杜仁杰撰文、高寿羽 书写的《真
静崔先生小传》,是研究金元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此碑书、画、刻俱佳,多为历代
金石家所著录。洞真观北院三元殿(已圮)前月台上,有金大定十年(1170年)礼部牒碑,
碑文记载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礼部奉敕赐万寿院牒文,是观内最早的碑刻。

【莲花洞】在洞真观西1公里许的聚仙峰西侧峭壁上。洞深丈余,高3米,洞外砌
券门,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刻石。洞内正壁雕石佛l尊和僧、菩萨各2
尊, 洞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242尊。石窟藻顶雕莲花30余朵。造像年代约在东魏至隋
代之间。洞内造像题字大半漫漶,尚可辨认的有东魏武定五年(547年) 和北齐乾明元
年(560年)的造像题名多处。1979年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台】即群仙峰,位于五峰最东。群仙峰隆然突起,峰顶孤悬天半,四面悬
崖壁立而成台形,只有一条小路可通山顶,山势险峻,古柏苍郁,景色殊绝。据传五
峰山道家修人常来此坐化升天,故名仙人台。

【青崖寨】 在五峰山东侧500米处的青崖寨山上,主峰海拔565.4米,曾名青崖
山。此山北连黄山,中隔一涧,唯西北一条小路可通山顶,山势陡峭险峻,古为兵家
屯兵之地。金元时,东平路行军万户、长清人严实,曾在此建寨屯兵镇守。明崇祯十
三年(1640年),以孙华亭为首的万名起义军驻扎于此,至清顺治年间义军山寨被清兵
攻破。山上尚存的遗址,有半穴居式建筑260余间,1~3米高的寨墙300余米,有寨门、
马道、点将台、旗杆穴、校场、盔子石和舂米蓄水用的石臼、石瓮等遗迹遗物。 (吴
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