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4&rec=140&run=13

【概 况】1991年,济南市文博工作成绩显著。1.文物考古有新进展。市文化
局文物处在章丘县博物馆的积极配合下,对章丘县刁镇镇茄庄小荆山遗址进行了抢救
性发掘清理工作。该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是山东省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
代遗址之一。出土的大量器物,为研究海岱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年
内配合城市基本建设, 抢救性清理发掘古墓葬7座,抢救吊运碑碣石刻50余方。出土
修复了明代孔子画像碑,元代赵孟頫篆书石刻。出土、征集文物100余件(组) ,其中
较重要的有西周铜鼎、金元时期铁造像、明卫青墓石刻、清邓石如篆书对联石碑等,
修复了平阴县文庙棂星门等。 2.陈列展览丰富多彩。为庆祝建党70周年暨省、市第
三届文化艺术节, 市文化局,省、市博物馆于6月16日~7月5日在山东省博物馆联合
举办了《济南革命文物展览》 。9月,配合’91世界旅游日暨首届中国国际旅游书画
艺术节活动,在市博物馆新馆举办了《济南历史文物精品展》和《馆藏明清书画珍品
展》,市文物店举办了《全国书画、工艺品及文房四宝精品展》。3.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为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 (有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
档案、管理机构) 建档和馆藏文物的登记、建卡、建帐工作,新年伊始,文物处召开
了各区(县) 、市直文博单位业务负责人会议,部署工作。8月初,在长清县灵岩寺举
办了文物“四有”建档和馆藏文物的登记建帐培训班,请省文物局、省博物馆专家授
课, 提高了与会者的业务素质,为建档建帐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4.加强
宣传,提高效益。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济南市文博工作者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各
类文章50余篇,为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八一电影制片厂,省、市党史委,省、市电视
台,省、市史志部门,市双拥办公室等单位和部门、专家、学者提供藏品资料百余件
次, 文物照片300余张,协助有关部门拍摄了党史教育系列片《巍巍丰碑》,充分发
挥了文物的社会效益。全年收购文物762件,收购新工艺品562011件;销售文物278件,
销售新工艺品546075件。营业额149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外销文物、新工艺品122
件,创汇25万元,市文物店被济南市旅游局确定为“旅游定点商店”。(张传英)

【济南革命文物展览】 济南市文化局,省、市博物馆于6月16日~7月5日在省博
物馆共同举办《济南革命文物展览》。展览以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为主题,突
出济南革命斗争特色。展品有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五年来政治主张》、《中
国共产党宣言》、王尽美主编的《晨钟报》和报头、邓恩铭家信、刘谦初在狱中用的
毛毯、 吴化文率部起义后荣膺的一级解放勋章等一批珍贵革命文物。展览共展出300
余件(张)文物、资料、照片和图表。接待观众5000余人次。

(张传英)

【《济南历史文物精品展》 、《济南馆藏明清书画珍品展》】1991年9月28日~
10月3日, 市文化局、 市博物馆在市博物馆新馆举办了《济南历史文物精品展》 和
《馆藏明清书画珍品展》。展览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前者以市博物馆馆藏为
主,适当选调章丘、历城、长清等区县的部分文物珍品充实展览。陈列以文化序列为
线,展出了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元代的近80件(组)文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文化
名城济南自远古步入文明社会的历程。同时,精选了市博物馆馆藏明、清两代著名书
画家的佳作80余幅进行展出。展览期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专家、学者7000余人次。
(张传英)

【颁发《济南市文物管理监察员证》】为加强文物市场的管理,制止文物破坏,
防止珍贵文物外流,经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于1991年印制、发放了《济南市文物管
理监察员证》。同时,规定:“持证人员凭证在全市范围内有权制止一切危害文物安
全的行为及非法经营文物的活动,对倒卖文物牟利者有权取缔或依据《文物保护法》
进行处理。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支持、协助。”全市共发证200份。(张传英)

【收到第一份文物保护捐款】 1991年8月10日上午,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于云将200元人民币交给市文化局文物处, 用于维修大佛头和文物保护。个人捐款用
于文物保护,这在济南市尚属首次。(张传英)

【发现明代孔子画像碑】1991年5月,在大明湖路小学(原府学) 内出土孔子画像
碑一通。 该碑为明代吴维岳临摹唐代吴道子绘孔子画像。碑高215厘米,宽95厘米,
厚34厘米。画像为线描阴刻。碑额镌“宣圣造像”篆书四字,碑身左上角刻吴维岳题:
“既崇闢济南郡庠,一日于方伯万安朱公衡处获睹是像,济南为齐鲁首地,又先师所
尝游,因摹勒于石,以永瞻仰。嘉靖庚申年(1560年)岁孝丰吴维岳识。”碑身左中侧
落:“吴道子”字样。此碑原立于府学(文庙) 大成殿中,距今已有430余年的历史,
它的发现为我市儒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9月,移至市博物馆新馆,修复镌
嵌在展厅正门西侧,以飨观众。(张传英)

【济青公路济南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济青一级公路济南段的考古发掘工作,在
山东省文物、 交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多,于1990年6月提前完
成了重要遗址和文物点的发掘工作;各取土场的配合发掘工作也于1991年全部完成。
以章丘县为中心的济南以东地区,古代遗址集中,曾以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著称于世。
这次配合发掘的宁家埠遗址是建国以来在该地区的第一次科学发掘工作,揭露面积大,
文化遗存丰富,发现了龙山文化、商末西周初、东周、两汉等时期的大量文化遗存。
为了解该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和商周及两汉等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加深对龙山文化的
深层次认识,探讨该地区古城、古国历史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张传英)

【发现清代御笔木匾】1991年4月,济南第一职业中专南院(原泰山行宫,明正德
十一年建,嘉靖四十二年重修,民国二十八年又重修) 在改造校舍,拆除大殿时,在
顶棚以上发现5块木匾。 其中3块为清朝皇帝御笔。 2块真迹,1块临摹。御笔木匾为
“文革”后在济南首次发现。它的面世为牌匾楹联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现为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所收藏。(张传英)

【章丘县小荆山遗址发掘】遗址位于章丘县刁镇镇韩家村东南,其南为长白山的
余脉小荆山, 西约1.2公里为漯河。遗址所处地势平缓,其上分布着4个窑场。从各
窑场取土坑坑壁上观察, 在东西、南北各350米的范围内均有遗物暴露。其中心区域
在通过遗址的十字路的南北路两侧,面积2~3万平方米。遗址的文化遗存主要属于新
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东部,暴露有一个龙山文化灰坑;中部、北部,有零星的东周、
汉唐、宋元时期的遗迹、遗物。由于窑场取土,遗址已遭严重破坏。1991年10~12月,
经省文物局批准,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和章丘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
露面积约180平方米, 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基2座,墓葬21座,窑1座,灰坑、灰
沟30余个(条)。其中房基皆为半地穴式,平面作圆角方形(或矩形)。可惜因破坏过甚,
门道情况不明。墓葬区在遗址东南部,均为竖穴式土坑墓,分布密集,排列整齐,但
多数已遭破坏。发掘期间还出土和采集了数以百计的石、骨、蚌、陶器。小荆山遗址
的主要遗存是海岱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目前这类遗址发现的
还不多,经发掘的更少,因而其文化面貌尚不清晰。其相对年代,据淄博市临淄区后
李遗址已有迭压于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层之下的地层关系,以及这类遗
存中陶钵、折腹圜底釜等与北辛文化同类品形有一定渊源关系等情况推断,应早于北
辛文化。

(刘伯勤)

【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由省文化、文物部门
举办的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2~16日在济南举
行。著名考古学家、史学家宿白、安志敏、徐萍芳、黄盛璋、田昌五、石兴邦、佟柱
臣、严文明、安作璋、黄景略、李德征,台湾著名学者管东贵、日本考古学家秋山进
午等70余位中、港、美、日的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省、市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苗枫
林、车吉心、张玉坤、李华理、刘统侠等出席了开、闭幕式。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
章丘西河、城子崖等遗址,参观了以章丘为主的岱北文化小区标本室等我省各时代的
考古标本陈列,进行了学术交流。一致高度评价60年前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中
国近代考古学发展的划时代意义,并充分肯定城于崖遗址近年来确立和新发现的龙山
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城址,认为它们不仅为古文化、古城、古国史和中国文明起源
等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具体实例,而且有助于增进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
国家起源学说的理解。许多专家还具体论证了龙山时代已进入阶级社会,跨入了文明
的门槛。与会专家、学者还就“龙山文化和中国东方考古学文化”、“中国文明起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方法与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刘伯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