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3&rec=70&run=13

[概 况]

1990年全市耕地面积521.34万亩。 其中,粮田面积350.02万亩,占67.1%;
棉花、 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171.32万亩,占32.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7
万亩。 其中,小麦306.77万亩,玉米207.1万亩,地瓜53.09万亩,稻谷、谷子、
大豆、高梁及其他杂粮面积70.04万亩。

全市夏粮生产战胜了小麦播种前后及苗期严重干旱的不利影响,生育后期加强了
锈病、 白粉病、 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夏粮总产达到825343吨;较历史最高水平的
1989年增长10.98%;秋粮生产,商河、济阳两县战胜了罕见的涝灾,章丘、历城、
长清、平阴四县(区)积极开展秋季增产运动,全市秋粮总产达到989383吨。全年粮食
总产达到1814726吨, 较1989年增加190182吨, 增产11.71%, 较历史最高水平的
1986年增加133182吨,增产7.92%;粮食耕亩单产达到了518公斤,打破了80年代在
500公斤以下产量水平上徘徊的局面。济南市分别被国务院评为1990年全国粮食生产、
夏粮生产先进单位。 章丘县全年粮食总产440710吨, 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88年增加
32830吨,增长8,05%;平阴县全年粮食总产102609吨,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87年增
加33366吨,增长20.96%。两县分别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年活动,促进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
推广应用。种植业以推广普及八大实用新技术为重点内容,完成了作物良种繁育及提
纯复壮面积29.5万亩,配方施肥230万亩,三作三收以上的立体种植面积174.5万亩,
推广旱作栽培技术面积48.5万亩, 小麦、玉米模式化栽培面积183万亩,小麦精量、
半精量播种面积113万亩。秸秆还田或小麦高留茬面积2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
250万亩。同时还重点抓了农作物布局的调整,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具体工作上,
突出了以科技为先导,以物资资金为基础、以领导为保证的科物政三结合的集团承包,
对农作物进行了大面积的技术开发。

[吨粮田开发和丰收计划项目实施效果显著]

1990年,吨粮田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全市开发面积20万亩,分布于全市6个县(区)
22个乡镇361个村65541户。带动田100万亩,分布于6个县(区)66个乡镇。市委、市政
府把吨粮田开发作打破济南市粮食徘徊局面的战略任务来抓。县(区)、乡(镇)推行了
以科技为先导,以物资为基础,以行政导为保证的“科、物、政”三结合的集团承包。
经过一年开发,20万亩粮田平均亩产达到936.91公斤,开发前三年平均亩产增加239
.52公斤, 增产34.34%;实现亩产吨面积10.9万亩,占开发面积54.5%。100万
亩带动田平均亩700.8公斤, 较开发前三年平均产增加92.63公斤,增产15.249全
市吨粮田开发建设项目共增产麦、玉米14053314吨,完成了省达的当年三分之一面积
达标的任务。

1990年,全市实施“丰收计划”三项。①农业部下达的“黄淮海亿亩小麦丰收计
划” ,开发面积130亩,其中章丘县70万亩,商河县60万亩。实施中,扩大了小麦良
种强面积,推行了精量、半精量播种术,加强了小麦生长后期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小麦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平均单产292公斤,比开发前三年
平均增产33公斤, 总产增加42900吨,产率12.74%。②农业部下达的“黄淮海亿亩
玉米丰收计划” ,落实面积180万亩。其中历城区37万亩,丘县43万亩,长清县25万
亩,平阴县15万亩,济阳县30万亩。商河县30万亩。由于商河、济阳两县遭受严重涝
灾,全市180万亩玉米丰计划,平均亩产311公斤,与开发三年平均亩产310公斤持平。
⑧农业厅下达的“10万亩地瓜丰收划”,落实在历城区。亩产量由前年平均302.4公
斤增加到389.22公斤,增产率28.7%。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各级领导都把大集体
经济,完善双层经营,建立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发展农村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县、乡、村三个层次。村级服务组织主要是根据产前、产中、产后
需要组建的各类服务组或按产品分别建立的生产协会,一般由党支部、村委会或集体
经济组织兴办,也有联户或专产户兴办的;乡镇服务组织主要是以乡镇经济技术部门
为主体建立的;县级服务组织多是由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县直经济技术部门兴办。
这三个层次的服务,主要是围绕着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科技、流通
三方面进行的。

——生产服务体系是以村级为主,县、乡为辅,重点是为种植业服务,为粮棉油
上台阶服务。大多数村做到了统一品种,统一耕播,统一规划,统一防治病虫害,统
一施肥量。县乡两级农技服务部门也积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1990年全市县、乡两
级为农民提供良种4080万公斤,化肥12.8万吨,农药592吨,以及除草剂、激素、微
肥等农用物资,基本上满足了全市农业生产的需要。

——科技服务体系是以县、乡(镇)为主建立的。截止1990年底,县一级建立农技
推广中心5处,全市111个乡镇普通建立了农技站、种子站。县一级分别成立了农学会、
气象学会、棉花学会。县乡两级还建立了595个种植业专业学会;乡(镇) 普通建立科
普学校, 培养农民技术员4万名,发展科技带头户5.5万个。1990年举办科技讲座培
训班338期, 培训10.63万人次。通过各级科技服务组织,全市推广了小麦精播、配
方施肥、 秸秆还田、立体种植等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各种优良品种100多个,大大
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专群结合的科技推广服务
网络,并正在向建立科政结合、科物结合、科贸结合的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发展。

——流通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科技、劳务、资金五种市场
合理布局。国营商业、集体商业、个体联合体商业、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五条渠
道融合并流的市场建设规则,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魏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