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科 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3&rec=101&run=13

【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以组织开展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
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济南市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理论
研究、社科普及、社科评奖和学会管理等工作。市社科联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共45个,分政治、
经济、哲学、文史、法学等5大科类,共有会员约2.7万人。
1.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有效的决策服务。为推动社会科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省会城市经济社
会发展实现更好地对接,社科联积极探索建立学术年会制度。召开主题为“关注济南·服务发展”学
术年会,分“城市综合体建设与济南城市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与健康城市发展”2个专题进行。来
自省、市社科界的专家学者立足济南发展实际,围绕城市综合体建设与完善济南城市功能,济南发展
低碳经济必要性、政府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年会期间,还邀请到
济南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有关人员为专家学者介绍了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基本情况,增强了理论研
究更好地服务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年会共收到《创新城市与城市品位》《顺应城市化发展趋
势,加快济南都市化发展》等论文数十篇,提出一系列具有思想性、学术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在
集中办好学术年会的同时,组织开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
精神”理论研讨会、“小清河历史文化与保护开发课题调研”;撰写党建课题《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
织的几点思考》,获得市直机关优秀调研论文。完成《济南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策研究》《济南城
市综合体建设对策研究》等5项社科规划课题,其中3项被评为优秀课题。
2.提升全民素质,积极打造理论普及公益品牌。创新社科普及周活动形式。社科普及周以“提升人文
素养,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省、市、县三级联动,所属学会、科研院所、驻济高校广泛参与。这
次科普周以开幕式和基层社区行两大板块活动为主,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等一系列专题活动。
开幕式活动板块包括“构建学习型社会,推动文化强市”主题展、“高端专家话发展”、专家义务咨
询服务、图书展览等活动。基层社区活动板块中则充分发挥社科普及示范社区功能优势,组织举办了
“社科专家基层行”、文化展演、居民论坛等群众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讲解传
播社科理论知识。全市共举办现场咨询服务、公益讲座等活动8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
提升人文济南讲坛层次。2010年创新讲坛运作模式,在原有高端讲座的基础上开设“名家专场”,邀
请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围绕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作了“转方
式、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报告,加深了公众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全年“人文济南讲坛”先后共举办10多场讲座,一批社科专家走出书斋,到干部群众中去,深入浅出
地讲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参与人文济南活动的公众越来越多,层次和影
响力有了提升,逐步成为济南新的文化品牌和社科普及的新阵地。
3.强化规范管理,推进学会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与学会的协调沟通,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发
展,主要完成3方面的工作:①加强社团规范化建设。严格程序,完成了10个直属学会年检工作,协
助有关部门完成了社团“小金库”检查。按照有关法规和制度,审批新成立济南舜文化研究会,注销
1家学会,指导统计、教育、传统文化3个学会换届。②加强社团党建工作。根据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
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8月成立学会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学会组织建设有
了新发展。③举办学会(社团)负责人培训班。通过专题报告、典型发言、经验交流和考察研究等形
式,研讨新形势下学会规范化管理和建设规律,促进学会规范化管理建设上新水平。全年各学会组织
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座谈会、学术报告会50余场次,完成各类课题20多项,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会
议中,济南市税务学会被评为全国标兵学会,市图书馆学会、市教育学会、市城市经济研究会、市卫
生经济学会4家学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学会。
4.注重完善评奖机制,推选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年内进行的济南市第25次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共收
到参评成果137项。经过初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优秀成果8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
奖50项。这次评奖进一步完善了评奖机制。①修改《评选办法》。结合济南实际,借鉴山东省的经验
做法,对原评奖办法进行了修改,已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②提高奖励标准。新《评选办
法》 大幅提高获奖成果的奖励标准,其中一等奖专著10000元,论文5000元;二等奖专著5000元,论文
3000元;三等奖专著3000元,论文1500元。奖励标准的提高对济南市社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和
示范作用。③在评奖程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实评委。本次评选主要从市理论人才库、市社科专
家咨询团、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和领导中遴选评委,扩大参与的覆盖面提升评委的
层次。评委实行轮换制,除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因评奖组织工作需要外,初评委不再担任终评委。
各评审小组相互隔离、独立评审,减少非公正因素,确保评奖结果的公平。 (苑 红)
济南市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济南社会科学院】 济南社会科学院内设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所、文史哲研
究所4个专业研究机构。科研人员26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市级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
1.在科研方面,实施重大课题带动战略,形成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齐头并进的科研发展新
格局,坚持“立足济南、研究济南、宣传济南、服务济南”的工作定位,以科研为中心,以改革为动
力,以人才为支撑,以科研品牌为依托的办院方针。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方针,市社科院确定实施重
大课题带动战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精选几个重大课题,实行联合攻关,打造精品,以重大课题研究
带动全院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齐头并进、交相辉映的应用对策
研究格局。在全国社科院联席会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社科院”。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重大课题研究。①经过深入调研,缜密论证,确定《济南
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市委宣传部委托课题)《济南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研究》《济
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济水与济南》等4项重
大课题。为将这4项重大课题落到实处,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院长牵头负责制,每位院领导领衔1个重
大课题;制定《院重大课题激励办法》,对重大课题实行重点扶持资助;加大调研力度,先后到深圳、
杭州、南京、西安、成都、长沙等先进城市学习经验,积极争取省、市20多家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
构关于区域性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深入县市区、企业、园区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②以济南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科学设置院重点课题14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一般课题8项,涵
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方面亟待破解的难题。高质量完成省、市社科规划课题。完成
省社科规划课题3项、市社科规划课题6项、市软科学课题2项。③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扎实推进,成果
显著。全年全院科研人员共出版《齐地历史与济南文化》等专著4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1篇、
内刊30余篇;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市软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2.科研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发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和全市文明
建设服务“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组织科研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为社会科学发展和
全市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献计出力。6月和11月,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社科联、济南大学联合
主办“城市综合体建设与济南城市发展”研讨会,重点从如何建设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功能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承办“低碳经济与健康城市发展”研讨会,为济南城市综合体建设、低碳城
市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观点和建议。7月,牵头成立了“济南市舜
文化研究会”,推进济南市舜文化研究。10月,协办“中国近现代城市开放周馥与济南自开商埠后的
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城市转型发展进务实之言。
支持科研人员参加高层次论坛或研讨会,扩大学术交流。全年科研人员参加各层次学术交流达41人次,
其中《全面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地位作用的认识》两篇论文在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省政治学研究会年会上分别为大会发言和书
面交流材料。
支持科研人员参与部门调研活动,以其研究成果为市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新形势下社会福利机构服
务模式探索济南社会福利院调研报告》《济南建设健康城市研究》2篇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
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并转发给相关部门。 参加市委研究室组织的“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调研,完成的研究报告分别在《中国新农村·内参》和《济南日报》发表。作
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积极参与济南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发展规
划、社科理论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相关章节的撰写任务。
积极承担部门委托重大课题。受市政协委托,主持省政协重大文化工程《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济南卷》
的编纂工作。受章丘市委托,进行《中国暨章丘芹菜文化》研究课题,为鲍芹商标顺利通过中国地理
环境标志作出了贡献。
3.科研管理工作,加强对所属的科研所规范化管理,使科研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完备、功能到位。加
强与各科研所的沟通与联系,积极组织研究人员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结合当前形势从现实出发
有针对性地指导选题,协调关系争取立项,监督跟踪课题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通过举办理论
研讨、社会调查、学习交流等重点工作逐步培育科研人员的理论创新能力。(梁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