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1&rec=8&run=13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17.4亿元, 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5.0%;第
二产业增加值1330.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7亿元,增长16.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
44.1:5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5724元,增长12.9%。
1.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13 万公顷,增长
2.3%;粮食总产281.5万吨,增长5.0%;亩产415.3千克,增长2.7%。 蔬菜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蔬菜产量
达到548.4万吨,增长5.0%;畜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9.5%、1.0%、9.6%;渔业
生产基本稳定, 水产品产量达到4.1万吨, 增长2.8%; 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 完成造林合格面积
12364公顷,增长17.2%,森林覆盖率达到27.8%,提高1.2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累计达到265家; 全市规
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53%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范畴。全市注册登记农民
专业合作社达到1160家,覆盖了粮食、畜禽、林果、瓜菜、食用菌、药材、渔业、花卉苗木等8大产业。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有力。 全年各级财政投向“三农”资金14.04亿元,增加2.34亿元,其中“四项
补贴” 3.80亿元,增加1.93亿元。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扎实推进。 村村通柏油(水泥) 路率、
通客车率和通自来水率分别达99.5%、99.7%、94.8%,建成户用沼气3.43万户,完成荒山绿化面积0.593万
公顷,退耕还果面积0.247万公顷。对农村中小学校补助公用经费达1.55亿元,困难家庭学生补助费424万
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镇、村覆盖率达100%,参加人数319.7万人,参合率达到98%。 参合农民累计报
销医药费19855.7万元,受益人口达到321.5万人次。 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已达80%,提高10个百分点。第
二批10个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完成县级配送中心3家,提升改造农产品批发
市场3处,标准化农家店改造建设600家。
2.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实现工业增加值1140.1亿元, 增长10.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095.0亿元, 增长12.0%。工业效益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704.0亿元,增长21.2%;实现
利税361.9亿元,增长8.2%;实现利润180.0亿元, 增长1.8%。企业亏损面为13.6%,上升2.1个百分点,亏
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3.2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513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40家,分别增加98家
和4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到605家,比上年末增加28家, 其中年工业
总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19家,增加38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0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
上工业的比重37.3%,上升2个百分点。 支柱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平稳发展。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
业增加值865.8亿元, 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9.1%,上升0.4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装
备产业增长22.7%,石化化纤产业增长21.7%,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1.0%,食品药品产业增长16.7%,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5%,冶金钢铁产业下降14.2%。园区经济规模有所扩大。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
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1%; 工业增加值203
亿元, 增长19.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5%,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
75.8亿元,增长2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9%,提高3.1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高耗能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2亿元,增长11.4%;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22.3%,降低2.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下降4.4%、42%。全社会用电量202.5亿千
瓦时,增长6.2%,低于GDP增幅6.8个百分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进展顺利,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
污染物排放呈加快下降趋势。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011.1公里(含村级公路) ,
增长7.2%,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10531.4公里,增长8.4%。境内高速公路343.2公里, 增长10.7%。年末民
用机动车拥有量达103.1万辆,增长3.5%,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3.3万辆,增长15.6%。全年各种运
输工具旅客运输量15899万人次, 增长5.0%; 旅客周转量412.9亿人公里, 增长10.3%; 货物运输量
21934.5万吨, 增长27.7%;货物周转量1047.5亿吨公里,增长11.5%。邮政通信平稳增长。2008年,邮电
通信业营业收入54.1亿元,增长2.9%。邮政局所222处,下降2.2%; 固定电话用户数 234万户,下降3.8%;
移动电话用户数505.5万户,增长24.0%;宽带网用户数88.7万户,增长7.4%。
3. 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11.7亿元,增长16.8%,服务业占生产总
值的比重达到50.1%, 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
666.2亿元,增长16.1%,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为44.1%,与上年持平。金融业稳定发展。金融业完成增
加值184亿元,增长12.7%。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005.2亿元,增长0.1%;现金支出5889.1亿元,下降0.1
%; 货币净回笼116.1亿元,增长10.3%。年末各类保险承保额11499亿元,增长60.9%;年保险业务收入95.5
亿元,增长48.5%;保险业务支出41.2亿元,增长29.0%。股票基金交易成交总量为4211.9亿元, 下降34.9%。
证券机构实现利润4.5亿元,下降38.0%。国债交易量36.0亿元,增长14.2%。房地产业稳中趋缓。全市房
地产业增加值114.9亿元,增长9.6%;房地产开发投资274.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4%,
提高2.6个百分点;新开工房屋面积482.8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172.2万平方米;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2%,
其中新建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0%。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300.3万人次,增长15.6%,接
待入境游客17.03万人次, 增长6.0%; 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04.9亿元, 增长18.7%; 旅游外汇收入
8339.6万美元,增长17.9%;实现旅游总收入210.7亿元,增长18.5%。年末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工商
户6.1万家,年营业收入1350亿元,增长20%;软件业销售收入233亿元,增长40.9%;共举行会展130场,
增加10场,直接营业收入1.3亿元,增长20%。
4.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物价水平继续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6.7亿元,增长23.0%。城
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3.8亿元,增长23.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2.9亿元,增长20.3%;住宿和
餐饮业零售额223.9亿元,增长2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6.5%。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
统计的18类生活消费品零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7%,服装、鞋帽、
针纺织品类增长20.7%,金银珠宝类增长35.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7.8%。
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69%, 涨幅扩大1.82个百分点。食品类上涨
15.4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12%,衣着类下降2.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52%,医疗保健
和个人服务类上涨4.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9%,居住类上
涨4.52%。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 燃料、 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较大。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16%,
涨幅扩大5.28个百分点,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0.5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16%。原材料、燃料、
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87%,涨幅扩大11.92个百分点。
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5.3亿元,增长23.3%。
第一产业55.3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454.3亿元,增长15.0%; 第三产业905.7亿元,增长27.0%。重点
领域投资力度加大。 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542.6亿元, 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完成
134.4亿元, 增长84.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112.4亿元,增长46.3%;批发和零售业完成
57.7亿元,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6.7亿元,增长34.7%。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在建的工业投资项
目1289个,完成工业投资434.2亿元,增长12.3%。 其中计划总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2个,完成投
资400.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92.3%; 计划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113个,完成投资187.7亿元,占工业投资
的43.2%。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等全运场馆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 全运会重点体育
场馆及6处重点全民健身中心初具规模,全运村、奥体酒店建设进展顺利; 园博园累计完成投资5.6亿
元,地形整理基本完成,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京沪高铁济南段和西客站枢纽工程全面开工
建设,济阳黄河大桥、 黄河三桥建成通车,二环东路高架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小清河综合治理
工程完成施工7.9公里, 河道扩挖累计503.4万立方米, 河道清淤累计完成87.6万立方米,新建跨河桥
梁5座及节制闸7座,腊山分洪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东联供水一期、禹济天然气工程全面完成;历山路
等30条城市道路改造整修完毕,快速公交两条线路试运行;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纳入改造的38个棚
户片区中,动迁35个片区(其中集中片区27个,零星片区8个),拆迁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动迁居
民约3.5万户、12万人,开工建设安置房110万平方米。
6. 对外经济增势稳定, 招商引资平稳增长。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80.3亿美元,增长
29.1%;进口34.3亿美元,增长23.3%;出口46亿美元,增长33.8%。 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3.57亿
美元,增长2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5亿美元,增长51.2%。经济外向度18.5%,与上年持平。招商引
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引进市外投资758.1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6%。
新签外商投资项目69个, 实现合同外资额14.67亿美元, 增长41.5%; 实际使用外资8.64亿美元, 增长
54.2%。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规模扩大。共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9.2亿美元,增长100.8%;
完成营业额8.57亿美元,增长1.1%。
7. 财政收支稳定增加,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全市地域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
达到922.55亿元和186.01亿元,分别增长20.36%、18.4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年预算的102.33
%, 税收收入145.92亿元,同比增长18.83%;非税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7.16%。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
221.49亿元,同比增长23.07%。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05亿元, 同比增长19.18%; 教育支出32.98亿元,
同比增长17.1%;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7亿元, 同比增长13.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24亿元, 同比增
长22.79%;公共安全支出18.17亿元, 同比增长4.04%;医疗卫生支出13.81亿元, 同比增长44.53%;农林水事务
支出14.44亿元, 同比增长41.78%;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09亿元, 同比增长27.27%。金融运行稳定。 年
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达到5036.8亿元, 较年初增加974.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达到4116.7亿元,比年初增加485.4亿元。
8.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各类科研
计划993项,增长32%。技贸机构技术合同成交额14.9亿元,增长23%。受理专利申请11584件,增长29.2%;
授权专利4571件,增长10.9%,发明专利申请3455件,增长72.4%;完成科技成果420项,增长5%;获国家、
省科技进步奖49项, 增长6.5%。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分别为3家、25家、12家,159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10
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51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 省资助资金3.76亿元。拥有高新技
术火炬产业化基地7个、863成果转化基地2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5家。
教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53.88万人,增长3.96%。普通高校37所, 普通
高校招生数15.47万人,增长4.88%;普通高校在校生48.27万人,增长4.32%。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70万
人,下降3.65%。普通中学在校生28.56万人, 增长1.96%。小学在校生39.51万人,与上年持平。特殊教
育学校在校生0.16万人, 下降5.8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年末拥有卫生机
构 5094个,其中医院 185个。卫生机构病床2.8万张,增长7.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6万人,增长4.1%,
其中执业医生1.6万人,增长7.1%。每千人拥有病床4.64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2.65人。城区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181家,新增58家。
文化、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站)及群众艺术馆143个; 电
影院19家, 放映33万场, 观众2349万人次。全年出版报纸14.31亿份, 各类杂志0.61亿册,图书2.61亿
册。年末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93%,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21.6万
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5万户, 增长41%。济南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共获得金牌160枚,银牌151枚, 其
中世界级比赛中获金牌9枚,银牌8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总人口的46%以上。农村现拥有正规
健身场所4020处,其中新增1100处。
人口总量均衡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603.99万人,下降1.42‰;全年人口出生率9.86‰,上升0.2个
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6‰,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26‰,上升0.18个千分点。城乡居民
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2元, 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7180元,增长14.0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904.6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5.4元,增长15.7%。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7.36万人, 增长0.84%。全年安置就业
再就业14.42万人次, 比上年多安置1.1万人次, 增长8.29%,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6.32万人次, 增长
6.67%。 城镇登记失业率3.43%,回落0.1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
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07万人、122.36万人、78.82
万人、103.92万人和61.0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3.59万人、22.25万人、9.01万人、 5.9万人、3.99万人。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高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