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9&rec=54&run=13

【概况】2006年,济南市统计工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诚信统计,开
拓创新,为和谐济南建设做出贡献。市统计局获“全国统计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1%人
口抽样调查全国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1.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的
范围和对象涉及全市4724个村居、15836个普查小区、101万农村住户,动用普查工作人员、普查员近3
万名,通过精心组织高效运作,完成了准备阶段的各项任务,为现场登记奠定基础。按照国家、省的
工作部署,完成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发布了《济南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做好经济普查后续工作,组织调度各县(市)区普查办对本地区的经济普查工作发布数据公报。
2.统计数据质量。建立GDP核算数据联审制度,实行GDP核算和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下算一级;研制
新的网上直报系统,加大企业直报和网上直报力度,全市贸易、金融、工业、建筑业企业直报率达到
89%,网上直报率达到70%。省统计局5月份对济南市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全面巡查,巡查组
认为:济南市的统计工作是走在全省前列的,工作是一流的,主要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3.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一是针对“在地统计”中遇到的问题,对部分行业、部门的统计进行调整
理顺,明确统计事权,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二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将《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修订为《济南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为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做好统计保障。三是开展能源统计监
测工作。编制2005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耗平衡表,确定全社会节能降耗考核工作目标基数,下发《济南
市能源与资源统计监测实施方案》,对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9家、48家、100家重点耗能企业实施
动态统计监测。四是推行劳动工资全面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扩大到全部法人单位和全社会个体工商
业户。五是巩固完善“一套表”制度,解决行业统计信息交叉重复、数出多门问题。六是推出信息相
关产业统计制度、物流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
4.统计服务。一是统计服务的适应性增强。围绕领导决策需要,完成经济运行进度监测分析,定
期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汇报。加强千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第三产业中过亿元企业动
态监测,为政府指导经济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监测制度,进行试测
算,为实施动态监测奠定基础。完成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实绩评价工作,按照部署开展第二次残
疾人抽样调查、全市城市住房情况等十几项专题调查。二是统计服务的时效加快。根据各项统计报表
的报告期不同,月度数据采取分时报送,季度信息采取新闻发布会形式向社会通报;网络信息更新周
期加快。三是统计服务创新能力提高。进行局域网站改版,使之布局更合理、信息更丰富、设计更新
颖;《济南日报》开辟的“每月统计”专版,形式和内容有新突破,关于新农村、现代服务业等专题
报道收到良好效果。四是统计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开发新的统计产品,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时段、多
种介质的相对完善的统计产品体系。2006年,市统计局编发统计分析85篇、统计信息81篇、领导参阅
21篇、统计快报12篇,有25篇在省统计局、调查总队评比中获奖。组织撰写的《实施“6521”工程成
效显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济南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当前工业生
产增速减缓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济南市城市居民高收入群体分析》等文章得到市领导的关注
和批示。
5.统计队伍建设。将全市统计系统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多形式开
展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年报会、业务会,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2006年,近600名基层
统计人员参加上岗培训考试,3000多人参加继续教育。加强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各县(市)区统计局
的人员都在25人以上,适应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开展乡镇(街道)统计站正规化建设达标活动,全市
128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实体型的统计站,有80%达到正规化标准,在乡镇综合改革中,较好地解
决了统计站的地位问题。
6.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提高对统计业务建设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宏观数据库、
专业专题数据库、基层数据库建设,启动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数据加载工作;推出新的网络信息采集平
台,用于年报工作;开展网络环境下进行统计数据超级汇总的工作试点;完成“济南统计信息网”和
内部信息网的全面改版升级。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做好名录库维护,为各
项普查、调查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各统计站全部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主流微机,实现与国家、省、
市、县的五级联网,部分区县还实现到村居的“六级联网”。

【建立能源统计监测体系】能源统计工作是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按照
国家、省节能降耗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市统计局2006年建立了能源统计监测体系。经市政
府批准,成立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规范完善工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切实加强工作力度。确立万元
GDP能耗、电耗、取水量,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取水量,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节水灌溉率,万元农业增加值取水量等8项指标作为定期监测主要指标,每季度公布。定期召开联席
会议,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全市能耗统计数据的总体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强化
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统计,实施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节能考核制度。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的建立,为指导全市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能源统计基础性资料创造了条件。

【济南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解决
好新时期“三农” 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
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始, 2006年主要是做好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1.建立农业普查机构。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下发后,市政府
召开第68次市长办公会,决定成立济南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同时设立济南市第二次农业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
2.落实普查经费。2006年,市县两级落实普查经费565万元,其中市级300万元。发放各类普查用
表393万张(套)、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业务用具26680套及各类宣传用品150万张(套)。市农普办组
织编写了《普查指导员填表审核验收一点通》和《普查员填表审核验收一点通》2套材料,印发27000
本。
3.组织普查试点。6月28日至7月9日,省暨济南市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在章丘市埠村办事处全面展
开,历时12天完成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的各项任务,达到培训业务骨干、锻炼普查队伍,取得农业普查
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经验的目的。
4. 培训普查人员。 全市共划分4724个普查区,15836个普查小区,抽调选聘4724名普查指导员,
21651名普查员。10月11~20日,组织了第二次农业普查业务培训班,450余名县乡普查业务骨干接受
培训。各县(市)区和乡镇农普办随后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
5.搞好清查摸底。按照国家和省农普办的统一部署,全市清查摸底工作从2006年11月25日开始,
到12月25日结束。本次清查摸底,绘制普查区、普查小区图2.06万张,摸底户数106.6万户,为完成普
查任务奠定了基础。(吕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