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7&rec=75&run=13

财政概况

2004年,济南市财政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国
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狠
抓增收节支,加强改善宏观监督管理,预算执行收到了较好的结果,连续十四年实现
了财政收支平衡。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90364万元, 完成汇总预算的104.9%,同比增长20.9%(其
中经常性收入增长12.6%);全市财政支出1015079万元,完成预算的101.7%,同比
增长14.8%。当年收入,加中央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及上年结转收入等365685万元,
收入共计1256049万元;当年财政支出,加上解省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238762万元,
支出共计1253841万元。全市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2208万元。
市级(含高新开发区, 下同)财政收入459750万元,完成预算的106.1%,同比
增长19.5%(其中经常性收入增长10.3%);市级财政支出454976万元,完成预算的
102.9%, 同比增长13.6%。当年市级收入,加中央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县区净上
解收入及上年结转收入等209203万元,收入共计668953万元;当年市级支出,加上解
省支出、补助县区专项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213397万元,支出共计668373万元。市
级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580万元,其中,市本级当年净结余76万元。
全市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235954万元, 比上年增长148.6%(主要是
国有土地收入等增收较多) ,其中市级收入222332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全市政
府性基金支出169479万元, 比上年增长216%(主要是各级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支
出增加较多),其中市级基金支出148979万元,比上年增长432%。
全市预算外资金收入244556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市级收入180911万元,
比上年增长4.3%; 全市预算外资金支出239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市级
支出171447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地方预算内外收入,加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上缴中央税收等,2004年全市境内财
政总收入377.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8.9%。(李桂林 刘宗海)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1.改革现行财政体制,调动各级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在财
政体制改革中,利用现代化手段汇总集中反映有效信息70多万条,找出国、地税税收
收征管不在同一区域的交叉纳税单位7319个,提取了税收级次有争议的1800多个单位
的纳税信息,制作70多张图,先后9次征求有关县区的意见。共设计了4套改革方案,
十易其稿,制定了具有完善的政策性、严谨的科学性、较强的可操作性、广泛的民主
性的改革方案,新体制从7月1日起正式运行。
2. 把破解“三农” 难题放在首位,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制定并开始实施
“1020”工程。把“三农”问题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研究,提出了到本届政府任期
期满的2007年,使农民收入突破5000元的“6521”奋斗目标。财政部门调整财政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制定了支农的“1020”工程,即在本届政府任期内采取10项支农措施,
市财政筹集20亿资金,通过建立三项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种粮直接补贴制度、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三个机制(农业增交效机制、农村扶贫机制、土地收入反哺机
制)、加强三方面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健全一个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逐步形成财政资金主导、金融资金辅助、社会各
方面参与的 “三农” 投入体系, 最终实现农民自主发展、 互助发展和持续发展。
“1020”工程是搞好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的具体体现,
也是全市农村实现“6521”工程的基础和保障。
3.积极支持和参与政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
健全政府资金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按照资金分配权归政府财政、使用权归主管部门、
监督权归政府资金结算中心“三权分离”的原则改革政府资金管理制度。财政局积极
组织人员参加了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济南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资金账户
清理工作方案”,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纳入结
算中心管理的300多个市直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名单及仍保留在单位管理的专项
资金目录和2004年10月31日前的资金状况和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查,根据移交工作方
案组织实施,同时积极进行资金审计核查工作。
4.认真配合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政府机构改革的
部署,市财政局负责机构改革单位除办公用房外其他资产及财务的处置工作。为合理
配置现有资产,严肃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机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完
成了前期准备、资产清查、资产调配及财务会计移交等工作。于8月6日成立了政府机
构改革资产清查管理办公室,抽调了60名业务骨干,负责机构改革中财务、财产的清
查确认、移交划转和监督管理等项工作。拟定了《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单位财务、资产
处置的实施意见》、《济南市政府机构改革财务、资产处置工作方案》。同时,努力
做好机构改革单位的资产处置工作,自8月31日至9月30日,全面完成了撤并单位的财
务、资产核查工作。为了使新建单位及时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坚持边清查边调拨,缩
短了资产处置时间,确保了政府机构改革财务、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这次政
府机构改革中,撤销了由财政管理的会计局、企业财务管理办公室、农税局(暂保留
一年),对人员逐步进行了安排,资产处置按照市政府要求实行了由财政局统一管理。
对于原隶属于财政局的政府采购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的规定,成立
了采购办公室,实行了财管分离。
5.以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为契,促进扩大出口创汇和外经贸结构调整。抓住机遇,
推进出口退税改革,防范债务风险,积极进行外经贸结构调整,扩大出口创汇。2004
年共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6.92亿元,其中退税2.04亿元,免抵调库4.87亿元,已超过
基数1.81亿元, 为促进外贸出口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桂林
刘宗海)

财政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1.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基层设施建设。2004年争取中央国债资金项目19个,
国债资金8591万元,其中国债转贷资金3922万元,补助资金4669万元,收缴国债转贷
利息1904万元,重点支持了农林水利、农村公路、县城电网、城市供水等建设项目,
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加强国债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对农村电
网建设与改造项目、污水处理工程和农村公路改造等国债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
检查。针对个别工程存在进度缓慢、配套资金不到位、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提出
了限期整改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专款专用。
2.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企业改革、改制,落实工业强市战略。①积极支持企业结
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安排企业结构调整资金4000万元,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实现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安排3570万元作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在资金运
作中, 看准项目,集中投入,重点支持了8个项目,项目实施后,拉动社会投资18.5
亿元,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注入了活力。②支持重汽集团做
大做强。 截至年底, 中央和省已补助重汽破产重组资金8.09亿元,实际拨付到企业
8.05亿元。为确保中央资金的专款专用,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管理、事后监督”,
对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③积极稳妥地推动
市属国有企业自费改革。为规范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财务行为,维护各方的合法
权益,保证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市财政着重就推进企业自费改革进行了调查摸底,
针对国有企业包袱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情况,借鉴城市建设的做法,对市属国有企
业实行企业自费改革, 对100户工商企业进行了测算,起草了《市属国有企业自费改
革实施意见(讨论稿)》,对企业自费改革的要求、国有产权转让、自费改革的资金
筹集和管理使用以及自费改革成本的界定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使企业真正实现自负盈
亏,自我完善,走市场化运作道路。
3.充分发挥三产引导资金的作用, 带动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投入。安排三产
引导资金500万元, 对济南盖家沟国际物流基地、山东神思电子公司智能公话系统、
济南装饰大世界建材配送中心、名优小吃城扩建等23个三产项目承诺贴息和项目补助,
共引导社会投资13.9亿元,银行贷款3.1亿元,增加就业20400人,实现利税8800万元,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扶持中小企业逐步壮大。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难题,搭建起银行与
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 已连续四年每年拨付5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初步解
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截至年底,已为30家企业提供担保1.5亿元,促进了中
小企业的发展。
5.充分发挥好外贸发展基金的应有作用, 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出口
创汇目标,着力发挥出口发展基金的促进及政策导向作用,在财力较困难的情况下,
安排外贸发展基金500万元, 用于对外经贸企业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出口
贴息的清算和拨付工作, 按国家规定严格把关,逐户核实贴息资金,拨付2003年175
户企业, 拨付贴息资金611.4万元,审核出口收汇核销额3.14亿美元。(李桂林 刘
宗海)

集中财力促进重点事业发展

1. 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粮食直补工作顺利进行。对11个县区、105个乡镇的小麦
种植面积逐村逐户进行了丈量、核实、签字认可,并进行了乡、村两级公示,以确保
小麦种植面积的准确可靠。设立了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资金专户,在较大的乡镇一
般设10多个兑付点, 较小的乡镇设4~6个兑付点,采用集中兑付和进村设点兑付多种
形式,并由财政所、镇办、经管站和村委会双向复核,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给种粮农
民。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于3月中旬全面展开,5月10日将直补粮农的资金全部兑付
到种粮农户手中。全市共兑付直补资金4368.5万元,共有885185户种粮农民领取补贴。
2.集中资金确保农民工利益不受损失。 对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中的拖欠工程
款问题,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测算,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
时拨付民工工资款7329万元。
3.社会保障工作收到新的成效。核审确定1320名生活困难军转干部为补助对象,
安排配套资金1000万元,及时拨付生活补贴和医药费等资金1347万元,工作中做到了
政策落实、 工作责任、 资金投入“三到位”,并建立了长效保障机制,同时,筹资
185万元,给820名军嫂发放了生活补助,免费为她们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她们走上自
主创业的道路,并将此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开展下去;发挥财政职能作
用,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全年再就业资金安排2410万元(含省下拨1110万元),为全
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的3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安排补贴支出1740万元;增加小额贷款
担保基金100万元, 用于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安排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及社区平台信
息网络建设330万元。 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2004年市
级企业养老保险金收入18亿元,支出18.9亿元,市财政补助1.2亿元,省财政补助1亿
元,确保了22.1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共拨付低保金3706万元,保障了
189429户次、535283人次低保对象;并对275253户特困家庭,按规定每户每月拨付水
价补贴5元,共计拨付138.1万元。
4.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安排资金800万元,用于13个乡镇、
73个贫困村、 6032个贫困户、21002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项目。安排资金1000万元
解决南部山区13万人吃水难和北部平原地区水质差的万人吃水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从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大局出发,积极调度资金
540万元, 建立了防疫体系,杜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济南市的发生。加强了以水利
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安排资金4500万元用于水利
设施建设、生态林业建设。安排资金5140万元,重点扶持了20家农业龙头企业。拨付
5000万元,完成村村通公路2056公里,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3785万元,
用于6个县区19个项目的农业复垦和开发, 安排843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校舍危
房改造等。(李桂林 刘宗海)

积极组织各项收入

1. 积极协调落实收入任务,确保收支平衡。2004年收入预算按GDP增幅高一个百
分点安排,在将市级收入计划分解到各征收部门的同时,经过测算提出了县区收入增
长17.51%的指导计划。 根据新体制的收入范围调整了各级、各县区收入计划,并针
对收入计划落实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衔接、协调。市政府提出了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的工作目标,这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及时与税务等
征收部门和各县区财政积极联系,认真分析预算执行中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
决各种问题,确保完成全年收入计划和力争实现90亿的工作目标。
2.各项税收做到应收尽收。农业税是财政部门征收的主要税收,全市农业税征收
额为8084万元,农业税附加2842万元,社会减免539万元,灾欠减免600万元,完成年
度计划任务的113.7%, 取消和减征农业税税额为1.26亿元。契税收入实现4.06亿元
(入库3.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亿元的253%,增长161%。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和矿产等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
备制度。积极参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工作,确保了土地收入的快速增长
和及时、 足额上缴,共实现土地出让收入51.61亿元,其中,可用财力33亿元,在此
基础上加大了清收土地出让金力度, 全年共补收土地出让金25.38亿元;加强政府性
基金和收费源头管理, 通过票款分离系统征收非税收入20.4亿元,其中缴入国库6.5
亿元, 缴入预算外专户13.9亿元,政府统筹资金1.6亿元;认真履行对彩票市场的监
管职责,分别批准市福彩中心800万元和市体彩中心800万元大奖组即开型彩票的销售。
全年共安排社会福利、体育建设项目22个,投入资金3509万元,发挥了公益金的社会
效益,有力支持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李桂林 刘宗海)

财源结构分析

见“经济综合与管理·发展改革工作”分目 (李桂林 刘宗海)

财政管理

1.做好政府采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对预算内财力安排的政府采购预算重新逐户
进行了核实,研究制定了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办法。全年为39个采购单位办理
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手续78次。为了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正、公平和
诚实信用,从专家抽取到开标、评标过程,都派专人予以监督。全市共审批单位提出
的政府采购申请500余次,审批金额11.7亿元;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0.03亿元,比
预算节支1.35亿元,节支率为11.55%;其中市直完成政府采购合同金额2.6亿元,比
预算节支2841万元,节支率为9.85%。
2.继续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财经法规情况检查。对计生委、社科院、广电局、
园林局等52个单位的2004年财务收支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等情况进行检查,坚持以
法规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处理。采取边检查、边处理、边入库的办法
进行监督检查。
3.狠抓数据分析,提高会计信息利用水平。本着“分析数据,反映问题,探讨对
策,服务全局”的原则,紧紧围绕宏观财政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充分挖掘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济南市2004年度
国有非金融企业分析报告》、《济南市200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分析报告》,对企
事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
的意见,为领导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4.强化财政资金的项目管理和评审。围绕建设项目的概算、预算和决算工作,积
极参与东城和西城建设项目的评审业务,把工作重点从决算审查转到预算及标的审查
上来。全年委托和直接审查工程结算39个项目,项目送审值12.28亿元,审定值11.45
亿元,净审减值8287万元,平均审减率6.75%,节约了大量财政性资金。
5.不断推进会计改革与创新。全年举办了4期共600人参加的企业会计制度培训班,
批准21家企业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审查会计咨询服务机构上报材料70余份,审核
确认27家。对市直及下属60家单位开展了会计帐簿监督试点工作,规范了单位财务收
支工作。发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8000余本,审核15000余本,对748名会计人员调动进
行了变更注册。 珠算鉴定1874人,组织电算化考试109场,累计参加考试6506人。完
成206名高级经济师、会计师的评审工作。(李桂林 刘宗海)

政府资金结算中心职能调整

济南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20日, 当时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重
点工程建设投融资资金结算工作。成立后,加强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资金融资、结算与
监管机制的研究与建设,制定了《济南市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意见》、《城市建设基
建会计核算规程》 、《济南市城建项目投资效益评价管理办法》,完成了33.09亿元
城建项目资金结算工作,加强了对大项城建资金的有效监管,初步显现了政府资金管
理制度改革的成效。200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
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济南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调整为市政府直属的全额预算管理
正局级事业单位,下设5个职能处室,核定事业编制50人。领导职数配主任1人,副主
任2人,纪检组长1人,总会计师1人(副局级),总工程师1人(副局级);处长5人,
副处长5人。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维护财经纪律;建设政府资金结算信息管理网络,办理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业务,编
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审核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监
督;对纳入结算中心管理的政府资金,按部门预算监督拨款;按市政府批准的年度城
建重点工程投资计划,进行投资控制和拨款,组织对重大投融资项目的经济预测分析
和项目效益评价;对政府资金收支统计分析,调研政府资金管理政策。(李 涛)

政府资金管理制度全面改革

2004年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
求从2005年元月1日起全面实行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政府资金结算中心制定了
《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及9个配套文件、23个内部管理制度和23个岗位
职责,全面清理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严格筛选进驻结算中心商业银行;建设政府资
金结算网络系统,逐步实行网上远程报账和单位财务信息及时查询;建设办公用品超
市,单位2000元以下办公用品由超市集中保障供应;建立特殊事项审议制度,协调结
算工作与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矛盾,研究制定统一处理意见;选调优秀财会人员从事
政府资金结算工作,对单位报账员进行集中结算业务知识培训等。(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