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7&rec=65&run=13

粮油生产概况

2004年,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8729公顷,比上年增加18357公顷。粮食播种面
积418040公顷, 比上年增加13191公顷。夏粮播种面积177418公顷,比上年减少1135
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40622公顷,比上年增加14326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743公
顷。 棉花播种面积36110公顷,比上年增加6412公顷。麻类作物(黄红麻)播种面积
87公顷。烟叶作物播种面积4公顷。药材类播种面积617公顷。蔬菜(含菜用瓜)播种
面积120599公顷,比上年减少285公顷。瓜类(果用瓜)作物播种面积15292公顷。
粮食总产242.74万吨, 比上年增加22.18万吨,为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夏粮总
产97.55万吨, 比上年增加8.02万吨。秋粮总产145.2万吨,比上年增加14.15万吨,
平均单产6034公斤/公顷。 豆类作物总产3.66万吨,比上年减少0.11万吨。油料作物
总产5.34万吨,比上年增加0.29万吨。棉花总产3.93万吨,比上年增加0.74万吨。
麻类总产0.002万吨。烟叶总产0.003万吨。蔬菜类(含菜用瓜)总产682.58万吨。瓜
类(果用瓜)总产85.54万吨。
种植业把结构调整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来。通过推广
立体种植、 间作套种等方式多收面积22万公顷,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80%。优质粮
食类总播种面积134660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08000公顷,优质专用玉米面积
26660公顷。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增效潜力得到挖掘。蔬菜产业形成“八大基地”、“六
大精品园区”,新增保护地栽培0.33万公顷。无公害蔬菜面积5.5万公顷,总产272万
吨,其中绿色食品蔬菜面积763.3公顷,总产3.58万吨。
旅游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效益16亿元。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农业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等农业科技项目11
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科技在农业增效
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有91种农产品被认证为国家级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
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为重点,全市已建沼气池3.2万个,其中“四位一
体”、“猪—沼—果”生态模式2300个,畜禽养殖场、科技园等中型沼气工程57处,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11个,秸秆气化示范村14个。全市年产沼气8400万立方米,
折煤8.4万吨;年产秸秆气800万立方米,折煤4800吨,合计8.88万吨煤,年折合人民
币约4440万元。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依托农校、农广校等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了“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
工程”等五大培训工程,特别是抓住章丘、商河和长清列为国家和省“阳光培训”工
程示范县的契机,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全年共培训
农民18万人次,累计培训“绿证”学员95745人,颁发绿证42071人,新世纪青年培训
项目累计培训738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9000人。(刘树震 赵传庆)

蔬菜生产概况

2004年,蔬菜产业态势良好,总产与上年基本持平,价格总体上扬,效益明显提
高。全年蔬菜(含菜用瓜、果用瓜)播种面积13.5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1万公顷,
高效种植比例提升。
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出口创汇比重增加。其中食用菌栽培面积644万平方米,比
上年增长5.9%。 冬暖棚栽培面积达到5.3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3万公顷。在单项
作物中, 全市栽培面积超过0.67万公顷的有7个, 分别为大蒜(1.6万公顷)、大葱
(1.13万公顷)、西瓜(1.13万公顷)、菠菜(1万公顷)、番茄(0.8万公顷)、大
白菜(0.8万公顷) 、黄瓜(0.73万公顷)。蔬菜出口创汇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
出口创汇蔬菜和食用菌10万吨,出口额169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提高20%、9%、5.7
%。以标准化为着眼点,强化了25个蔬菜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加强了无公害蔬
菜基地的源头管理。 防虫网栽培面积达到20多公顷,杀虫灯覆盖面积达到0.4万公顷
以上,有三处基地被国家标委会审批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市、县两级
蔬菜质量检测中心,为蔬菜安全进入市场严格把关。(刘树震 王光亮)

棉花生产概况

2004年, 全市棉花种植面积3.61万公顷,平均皮棉单产1087.5公斤/公顷,总产
79万担。 呈现“三增一减” 新特点。①面积增。棉田面积3.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0.64万公顷,增幅为21.6%,是济南市自1996年以来面积最大的一年。②单产增。皮
棉平均单产1087.5公斤/公顷, 比上年增加96公斤/公顷,增幅为0.9%。③总产增。
皮棉总产79万担,比上年增加15万担,增幅为23.4%。④效益减。2004年棉花市场疲
软,价格走低,致使植棉效益大幅减少,全市籽棉平均价格约4.6元/公斤,比上年平
均降低2.4元/公斤以上, 减幅为34.3%, 大大影响棉农增收,总体效益减少。由于
2003年全市棉花市场好、价格高、效益增,棉农植棉积极性高涨,2004年全市植棉村
比上年增加350个,植棉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植棉人口比上年增加20多万人。举办各
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69期,培训棉农26万人次,化肥、农膜、种子准备充足,备播工
作扎实, 提高了科技含量。 全市“三田”(试验田、示范田、良种繁育田)面积达
1667公顷, 比上年增加601公顷,增幅为56%。科技示范作用日见显现,良棉普及率
达96%,机械化播种面积占60%以上,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 (刘树震 马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