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6&rec=78&run=13

商业概况

2003年,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批
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3.2亿元,增长15.7%;餐饮业零售额74.4亿元,增长15.4%。
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83.6亿元,增长9.3%;集体经济零售额
78亿元,增长5.3%;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02.6亿元,增长19.6%;其他经济零售额
69亿元,增长20.8%。家居装修装饰、通信器材、文体用品、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逐
渐升温,私人轿车和个人住房消费构成了消费升级的基本动力。
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新型商业增长较快,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趋于合理,功能不断
完善,并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商贸业集聚程度提高。
市区以1个中心商业区、 5个区域性商业中心为支撑,以20余条特色商业街和108处万
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服务网点为骨干,以各类专业市场、超市、便利店为网络的多层
次商业布局结构和市场网络体系已经形成。中心商业区核心区域泉城路周边地区配套
商业设施不断完善,万平方米以上商业服务业设施达到13处,特别是随着几个国内外
大型商业企业的入驻,中心商业区的商圈效应开始显现。银座圣洋物流、银座家居、
温州服装批发广场等一批大体量、高档次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开业。市区初步形成了以
北园大街为轴线的装饰家居材料市场带,以经十西路为轴线的汽车销售汽配市场带,
以山大路为轴线的科技市场群等几个特色鲜明、辐射范围广的市场群(带)。年末,
全市市场总数740个,市场总面积108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49个,其中,
过10亿元的7个, 过20亿元的4个。全年市场交易额475.9亿元。大型综合超市、仓储
式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摩尔等现代商业发展迅速,全年限额以上(指批发业年
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商业企业) 连锁商店商品销售
收入净额131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4.6%,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降幅明显缩小。 (杜文兵)

加强“非典”期间市场运行监控

在防治“非典”期间,全市流通系统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协同作战,一手抓抗
击“非典”,一手抓商贸流通,保证市场供应,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防治工作,努力
把“非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①深入宣传,创造良好社会氛围。系统内各
行业将“非典”防治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运用会议、网络、报纸、板报、宣传栏
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在商场、超市、市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宣
传条幅120余条,印发预防“非典”宣传画5000张、宣传单2万张、外宣品3000余份,
在全系统迅速掀起了防治“非典” 的高潮。 ②全力保证市场物资供应。及时制定了
《济南市“非典”隔离区市级商品保供工作预案》,积极组织货源,指导企业加大应
急商品采购力度。协调指导粮油、副食品等有关加工企业,制订应急加工生产计划,
保证了市场供应。加强对粮油、副食品,特别是食盐、白醋及口罩、体温计、消毒液
等商品货源的组织购进。“五一”前后,食盐市场出现波动,由于反应迅速,措施得
力,迅速平息了食盐抢购风。③建立市场监控和快速反应网络。根据国家商务部建立
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控报告制度的要求,选取12家重点商业企业和餐饮企业作为商
品市场监控单位,坚持一日一报告,一旬一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有效地控
制了全市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动态,受到商务部通报表扬。④加大督查力度。按照“条
块结合、包片管理、谁督导谁负责”的原则,全市流通系统对照上级的规定、标准,
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严格检查,不留缝隙,强化了对各类市
场,特别是购物人群集中的大型商店、超市、连锁店及宾馆、酒店防“非典”措施的
监督、检查,建立了从疫情报告到防治措施落实直至落实情况督导的一整套工作机制。
(杜文兵)

商贸行业地方性标准出台

为进一步提高省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商贸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2003年
9月1日,《济南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和《济南市商业零售业态分类规范》两个推荐
性地方标准开始在全市推广实施。这是济南市首次制定的商贸业地方性标准。《济南
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主要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市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够合理,
中心商业区和区域性商业中心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社区商业网点偏少,马路
市场泛滥等问题而制定的。《济南市商业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根据零售企业经营方式、
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将商业业态划分
为便利店、小超市、中型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专业店、大型专业店、专
卖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十种主要零售业态,并对不同业态制定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杜文兵)

属商贸企业改革进展良好

商业、供销、物资、粮食系统坚持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各种改革形
式,促进商贸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取得良好进展。年内全系统改革改制企业44户,改革
改制面累计达到51.2%。国(社)有资产全部退出的企业26户,退出国(社)有资产
2179万元。 通过改革改制,理顺劳动关系4108人,占职工总数的11%。另有7户企业
已进入改革改制程序。剩余未改革改制企业68户。 (杜文兵)

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流通经济辐射能力增强

城市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商贸物流三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物流
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居省内先进水平,一批依托开发区、大型交易市场和高
速公路出入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盖家沟、槐荫、中邮等一批大型物
流园区及强势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发展到10家,并呈积极扩张态势。重汽集团与
中国海运集团在济发展物流业合作项目已正式实施。以工业品物流为主的盖家沟国际
物流基地,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已成为集仓储、货代、信息、配载、商贸等多
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海尔物流、宝供物流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已入驻该物
流园区, 300多家运输企业开设运输专线1200多条, 日均物流量逾1.2万吨,车流量
5000辆次,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线路最全的公路枢纽货运场站。主要为企业物流和园
区物流提供咨询、策划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始崛起,兰剑物流已成为国内知名的
物流策划公司。 (杜文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济南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2003年10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评
审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了预期要求,将为中国家电业示范体系的建立产
生很好的带动作用。济南市自2001年11月入选全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
首批启动城市以来,初步建立了承上启下的综合运营支撑平台,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与
现代物流系统为核心的供需链体系,基本实现了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客户及银
行间高度的信息互动,其创造的群体管理模式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畅
通。该平台与海尔、海信、康佳、简直龙、东芝等43家上游供应商实现了信息互换,
达到无缝连接;同时,接入了87家下游零售商,所有参与企业均可通过互联网进行采
购和数据汇总。 (杜文兵)

连锁业加强规模化建设,实现跨地域发展

到年底, 全市连锁企业增至27家,门店856个,净增96个。限额以上连锁企业经
营额131亿元, 同比增长37.7%。 连锁门店数量400个,其中在外埠开设的门店突破
200个。 各企业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实行低成本扩张,向周边区域拓展。银座
商城、人民商场在外埠各开设了6处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连锁店;三联家电在省
内外有152家连锁店,90家shop365网络店,家电业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已通
过国家863项目验收,成为国内家电业最大的电子商务联盟,跨入全国商业企业十强;
万隆超市的门店数量已超过100家, 并在周边市地设立了多处连锁店。餐饮业连锁经
营取得较快进展。金德利快餐连锁总公司门店增至61家,不仅抢占了银座、人民商场、
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内的快餐市场,还开展社会办厨,承办企业、机关、院校、
部队食堂15处,连锁规模和竞争实力大大增强,成为名符其实的社区居民厨房。
(杜文兵)

济南市展览行业协会成立

济南市展览行业协会于2003年11月成立,系由具备展览资格的济南舜耕国际会展
中心等45家展览公司、场馆以及与展览业关系密切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依法成立
的地方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济南市会展经济从1996年起步,至今已主
办各类不同规模的展会300多个,带来三产收入500多亿元,同时大大增强了济南在国
内外的知名度。 展览业已成为济南市商贸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杜
文兵)

济南市肉类行业协会成立

济南市肉类行业协会于2003年12月成立,系由在肉类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
性的36家肉类企业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依法成立的地方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的社
会组织。 (杜文兵)

国有商贸资产经营

2003年,市属商贸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年度
目标28.45亿元的114.2%; 亏损2524万元, 比上年减亏1248万元,比全年亏损目标
2830万元减亏306万元; 合同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占计划目标560万美元的232%,
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占计划目标380万美元的342%,引进内资4300万人民币,
占计划目标2000万元人民币的215%。
1.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加快。市属商贸系统从稳定社会、繁荣市场大局出发,以产
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通过整体改制、委托租赁、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
加快商贸企业国有资本的退出步伐,努力构建以股份制和民营为主体的流通新格局。
截至年底,全系统69家独立核算企业有47家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泉城宾馆、理发总
店、自由大街商店等12家企业国有资产已全部退出,实现了民营化的要求。酿造厂借
腾笼换业的机会,将所得资金进行职工身份置换,同时实现国有股权的退出。市饮食
服务公司借助企业改制的有利时机,对新生池、铭新池、燕喜堂等单位因长期停业而
待岗的职工,置换了职工身份,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时装公司、文化用品批发公
司、糖果厂等特困企业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离退休人员转入社区,为下一步改革
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双置换”工作的平稳进行,各企业坚持“一事一议”、“一
企一策”,不搞一刀切,采取现金补偿等方式,妥善分流企业职工,努力做到企业改
制为民营后,职工身份也随之置换成社会人,全系统已有1700多名职工进行了身份转
换。
2.龙头企业对商贸流通业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市商业协会、商贸国有资产经营
公司从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入手,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以现代营销方式和服务技
术提升传统流通业态,推进连锁经营规模化,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大型
商贸企业集团。 人民商场通过实施“济南周边城市连锁计划”,年内新发展连锁店4
家、 承租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占全系统的60%,成为市属
商业的龙头。广友集团充分利用省会区位和交通发达等优势,大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在发展物流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已拓展物流配送单位20多家。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市商业协会、商贸国资经营公司组织各企
业通过租赁、联合开发、中外合作等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外来资金激活存
量资产,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商场与台湾康成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外资1300万美元,
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山东华联与浙江银森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4000万元,将
已闲置10年的烂尾工程改造成了综合性大酒店;时装公司与雅仕公司合资成立三木制
衣公司, 引进500万元办起“冠芝霖”手机大卖场,企业经营很快有了新起色。广友
集团将休业3年的工业品市场重新启动,盘活资产18000平方米。全系统年内共盘活闲
置和低效资产约4.4万平方米。
4.诚信经营、规范服务,打造商业品牌。市商业协会引导所属企业强化品牌意识,
广泛开展争创全国和全省商业名牌活动,不断提高服务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
和美誉度。广友集团深入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活动,吸引了来自浙江、安徽、
江西、石家庄、北京、大庆等30余个省市的客户,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亨得利钟表眼
镜公司开展“把消费者购买风险降为零”、“不满意就退货”等创优质服务品牌活动,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提升了老字号的声誉。在2003年度中国商业名牌评选中,人
民商场被评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该商场的“让您满意”被评为“中国商业服务名牌”,
一名营业员被评为“全国商业服务明星”;13家商业企业被评为“诚信经营单位”;
奇美理发店等两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5.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为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的管理,市商贸国
资公司制定下发了《商贸国有资产及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和《2003年度资产经营
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初步建立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
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6.积极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重大斗争中,商贸系统各单位行
动迅速,措施有力,严格落实消毒和监控责任制,确保了员工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各零售企业加强对营业场所的消毒,保持空气畅通,确保顾客买得满意,用着放心;
餐饮、宾馆服务企业按照谁留宿谁负责,谁接待谁负责的要求,严格坚持日报制度,
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一些突发性事件;同时,各单位积极探索通过电话预订、送货上门、
刷卡结算和就餐分餐制等形式扩大消费,努力降低“非典”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市商
贸国资公司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商业服务业抗击“非典”先进单位。为了营造
更加良好的消费环境,市商业协会组织全市商业行业开展了技术比武技能展示月活动。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近百个企业的近3000名选手,进行了烹饪、美容美发、艺术插花、
茶艺表演、点钞和礼品包装、礼仪展示等二十余个项目的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的80
名选手在济南电视台举办的“人民商场杯”服务技能展示大赛上,向全市人民进行了
技能展示,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朱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