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6&rec=72&run=13

农业概况

2003年,济南市农村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
性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
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全
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619.3元,同比增
长7.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38.9%,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快
发展的良好势头。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特色农业成为新亮点。依靠科技进步,
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农业增长
方式的根本改变,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69.31调整到65.35。至2003年底,农作
物播种面积5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其中粮食40.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3%;
蔬菜12.1万公顷, 增长6.5%,棉花3万公顷,增长19.7%。粮食总产220.6万吨,增
长16.2%, 单产5448公斤/公顷,增产22.7%。棉花总产3.2万吨,增长13.0%;蔬
菜总产668.7万吨,增长5.5%,单产55321公斤/公顷,减少0.9%。植树造林合格面
积10.4千公顷, 比上年增长53.6%,育苗面积3.18千公顷,增长30.9%。全年肉类
总产36.9万吨, 增长4.5%,其中猪肉20.8万吨,增长5.8%,牛羊肉总产8.6万吨,
增长5.7%;禽蛋46.9%万吨,增长3.8%;奶类总产14.1万吨,增长39.8%,水产养
殖1.3千公顷, 增长8.3%。 农业总产值180.3亿元, 种植业占59.4%,其中蔬菜占
32.4%, 林业占5.7%, 牧业占33.8%,渔业占1.1%,菜牧业产值比重占总产值的
66.2%,二者已成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各地积极适应省会城市建设的要求,大力发
展休闲、 旅游、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全市已建各类观光农业项目190多处,拓宽了
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
2.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高。在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中,济南市把围绕培植主导产业,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加大投入,加强规划指导,在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通
过招商引资、扶持引导,新建设了一批规模比较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
龙头企业。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进一步加快了主导产业的培植力度,全市形成
了奶业、肉类、蔬菜、食用菌、干鲜果品、花卉、中药材、淡水养殖、良种等十大主
导产业。全市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
业龙头企业有339家,规模以上的109家,过亿元的企业12家,在全省17市的排序中前
移了3个位次。有各类农产品市场181家,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055个,农民
产业化组织程度不断提高。各县市区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
业,如章丘的中农春雨、历城的维维集团、济阳的旺旺集团等,这些企业将在今后农
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3.科教兴农步伐加快,农业标准化初见成效。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队
伍进一步加强,全市引进推广农业新成果115项,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333处,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科技在农业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5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
了良好开端, 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8.8万公顷,有62个产品被省以上认定为
无公害农产品,16个产品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4.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保障功能增强。2003年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达7亿多元, 重点实施了黄河堤防加固、农田水利、人畜吃水、生态林业、绿色通
道和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 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万公顷,并有效解决了南部山
区132个村12万人的吃水困难。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面积4600多公顷,世行贷
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 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全年造林完成1万多公顷,育
苗3180公顷,京福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共植树42万株。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农业机械总动力417万千瓦, 增长1.8%。机耕作业面积为328.0千公顷,机播作业面
积为274.2千公顷,机收作业面积为202.6千公顷,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
环境。
5.农村改革不断深化。2003年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土
地经营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包括“四荒”)使用权流转面积达5万多公顷,吸纳社
会资金15亿元。农民负担由税费改革前的150.2元减为2002年的107元,人均减负43.2
元,减负率达28.76%;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继续减少为86.14元,并全面取消了
农业特产税的征收,改征农业税,农村社会保持了稳定的良好局面。各县(市)区有
效地抓住省会城市新一轮大建设的机遇,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的转移,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3年济南市农副产品产量

世行二期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济南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 项目, 自1998年开始实施,至
2002年,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五年来,全市对世行二期建设十分重视,紧紧按
照立项评估的要求,从全面提高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出发,在水利、农业、林业、机
构发展与支持等方面, 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内容,共完成建设任务6万公顷,完成投资
30022万元, 包括省以上资金15360万元、 市县财政配套资金4392万元,县以下自筹
10270万元。通过建设,项目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近4万公顷,新建农业林网近3300公
顷(折实),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加快,建设了
商河大蒜、章丘大葱、历城大棚果菜、济阳西瓜等一大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实施项目前的2369元达到2003年的3450元,高出非项目区243元。
2003年11月,该项目顺利通过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组织的验收。
(于刚修 孙希香)

实施“双十工程”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003年,济南市出台了《关于我市农业实施“双十工程”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意见》。“双十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今后五年农业重点培
植十大高效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十大龙头企业群体。①培植奶业产业,加快建设乳制
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群体;②培植肉类加工产业,加快建设肉制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群体;
③培植蔬菜产业,加快建设蔬菜加工出口等龙头企业群体;④培植食用菌产业,加快
建设食用菌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群体;⑤培植优质果品产业,加快建设果品加工、
流通等龙头企业群体;⑥培植花卉苗木产业,加快建设各类花卉苗木公司等龙头企业
群体;⑦培植中药材产业,加快建设中药材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群体;⑧培植速生丰
产林产业,加快建设林纸一体化等龙头企业群体;⑨培植淡水养殖产业,加快建设淡
水养殖品市场等龙头企业群体;⑩培植良种繁育产业,加快建设良种产业化等龙头企
业群体。为确保“双十工程”顺利有效实施,采取如下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投融
资体制创新,努力增加农业的投入;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机制,按市场化要求组织生产
经营;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实
施“双十工程”和产业化经营,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作
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部署。今后五
年每年从财政列出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实施“双十工程”的3个先进
县(市)区、3个产业部门及20个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于刚修 孙希香)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3年,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起草并出台了《关于扶持龙
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在资金、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为龙头
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3年又有济南民天面粉、济南维尔康、华鲁饲料、一
品食品、 万紫巷5家企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争取到位农业产业化专项
资金605万元。 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9家,其中过亿元的
企业12家,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带动农户23万余户。各类专业乡镇30余个,专业村
1000余个,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58个,各类专业市场181家,专业户2.2万余户,农
业运行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马美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农机总动力达到
417万千瓦。 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成效显著,保护性耕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
农业出口创汇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相继举办和参加了山东
省农业博览会、澳大利亚农业合作招商会、第二届名优特农产品上海展销订货会和首
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近10亿元,全市农产品出口创
汇1亿多美元。 三是生态农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市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57万个,生
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11个,重点推广了秸秆气化等八大技术,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率达到65%。长清区被农业部批准为“一池三改”项目实施地,历城区被省农业
厅批准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实施地。 (马美英)

深化农村改革

年内,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维护了农村社
会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制定并实施了“农民负担工作一票否
决制”。通过暂停收取乡村公益事业金,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一步到位,农民人均
负担在前期改革减负28.76%的基础上,再次减负4.4%。集中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审
计和两次农民负担专项检查,农民负担反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进一步稳定和完
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加快。全市已实现农村土地使用
权流转5万多公顷, 吸收农业外部投资15亿元。三是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取得良
好效果,组织开展了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和现代化水平。 (马美英)

农业综合执法

年内,农业监察大队查处多起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类生产经营违法案件,涉案
金额300多万元, 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积极
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全省《关于深入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共检查企
业、市场1800多家,收缴毒鼠强等违禁剧毒农药128.24千克,并确定了143个鼠药定
点专营门市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马美英)

农业机械化概况

2003年,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0.22%;农业机械经营
总收入达到16.60亿元,比上年减少0.5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17万千瓦,比上年
增长1.77%。 其中,柴油机拥有量96864台、84.53万千瓦;电动机拥有量98417台、
80.48万千瓦; 联合收获机拥有量2699台、 4.79万千瓦; 农用汽车拥有量6410辆、
33.09万千瓦;农用运输车拥有量110578辆、125.86万千瓦;工程机械拥有量1260台、
7.40万千瓦; 农产品加工机械拥有量24010台; 农用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分别达到
59593台、86517台,农用拖拉机与其配套机具配套比为1:1.45。农用飞机拥有量8架,
比上年增长了1倍。
1.“三夏”农机作业实现新突破。“三夏”期间,由于“非典”影响和连续的阴
雨天气等因素,全市的机具供求矛盾突出。为了保证麦收的进度和机手的利益,对参
加跨区作业的机械实行统一调度、统一联系、统一转移、统一服务的“四统一”有效
服务措施。 开通了“农机110”服务热线,为机手提供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共接到
求助和咨询电话200余个,出动服务车120余台次。全市共上阵各类农业机械47487台,
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3752台。派出小麦联合收获机1360台,分赴河南、安徽、江苏、
河北省和山东东部地区参加跨区作业,完成跨区作业面积7.51万公顷,实现跨区作业
收入3944万元。
2.“三秋”农机作业取得新成绩。“三秋”期间,全市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8万
公顷, 其中机播面积17.33万公顷, 比上年增长2.03%。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
3.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43%;玉米联合收获面积0.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3.87
%。全市派出2556台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收入1060万元。 (刘 虹)

秸秆综合利用显成效

济南市现有耕地34万公顷, 年产农作物秸秆约400万吨。前些年,每到夏秋收获
季节,城市周边、交通干线两侧以及济南国际机场周围,焚烧秸秆现象频繁发生,不
仅造成资源浪费, 污染了环境,而且影响了地面和空中的交通。仅2000年9月中旬,
济南国际机场就有8个航班被迫转场降落, 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20多起。近两年,在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减少秸秆生产量的同时,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
青贮、 颗粒饲料、生物肥料、秸秆气化、秸秆养菇、秸秆建材等8项秸秆综合利用技
术, 并形成规模,收到了成效。2003年9月18日,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
合利用现场会”,加速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步伐。2003年底,秸秆机械化还田和保护性
耕作面积达17万公顷; 秸秆生产食用菌达到556万平方米;建气化站14个,年产秸秆
气800万立方米; 秸秆饲料、秸秆肥料和秸秆建材、秸秆燃料加工企业达到40家。通
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全市消化农作物秸秆约260万吨, 占秸秆产量65%。
(刘 虹)

农机“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2003年,山东省农机系统开展了“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市农机系统精
心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农机监理系统的九项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一是对全市农机监
理人员进行了重新登记;二是为全市监理员订做了监理服装,并进行了着装规范;三
是对各县(市)区的监理财务进行了规范,并邀请了省站的领导,对全市六个县(市)
区农机局监理站财务进行了检查;四是推行了“农机监理十条便民措施”和“一站式”
服务,实行了政务公开;五是规范了农机监理人员的“十必须”、“十不准”和“十
句文明服务用语”,张贴在各个农机监理业务大厅的“窗口”,自觉接受领导和群众
的监督,树立了农机执法队伍的新形象。 (刘 虹)

气象事业概况

2003年,济南气象事业奉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工作宗旨,始终把决策服
务放在首位,强化公益服务,大力开展专业专项服务。坚持汛期服务为重点,特别是
关键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向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及时
汇报。全年发布重要天气公报34次,提供适时雨情64份。
1.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抓住省局高空探测站外迁之机,积极争取申办并完成了国家高空探测基本站在章丘安
家落户,建成了济南市地基探测和空基探测、常规探测与非常规探测互补的综合探测
网。5~7月,在泉城广场和各县(市、区)气象局建设了自动气象站,标志着济南气
象大气探测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积极争取省局支持711雷达1部,建成了长清气象雷达
站,进一步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为科学指挥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精细
预报和搞好优质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气象通信出现新气象。为使气象信息传递
向高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依托省—市局2MBPS宽带通讯网,调试成功省—市天气
预报会商可视化系统,气象通讯现代化又上新台阶。
2.开展“三农” 气象服务和贴近大众气象服务。适时组织了春播、“三夏”、
“三秋”农业生产的预报与服务,市、县两级台站启动了7日滚动预报,坚持每日3~
6小时适时更新预报, 较好保障了粮食归仓和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为使服务内容更加
贴近经济工作和人民生活,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延伸,开展了舒适度指数、炎热指数、
寒冷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晨练指数、路面温度预报,为出租车司机开展了子
夜零点天气预报等服务。
3.以决策服务、 “三农”服务、汛期服务为重点,精心组织做好暴雨、冰雹、
大风、高温、冷冻、干旱、大雪、森林火险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全面做好年度
公益性、专业性的气象服务。建立现代化的决策服务平台,保证决策服务信息的及时
传递、及时更新和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实用性。在服务手段、服务时效、服务质量上
要有大的提高。确实将准确、及时、多样化的气象信息送到各级领导手中,当好各级
领导的气象参谋。在公益气象服务中,延长服务预报时效。执行好“全程、滚动、个
性、多媒体化”的技术要求,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大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
警能力,增强全市抗灾能力。做好城市、农村暴雨内涝、河道领域洪涝和交通大雾气
象预报服务。
4.在中国气象局新版的Micaps基础上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 高效的预报业务工
作平台,以不断发展的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多种预报方法
完善预报作业流程。利用网上雷达资料及开发的应用产品和商河、长清雷达信息,引
入预报业务流程,引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在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基础上,
建立与完善我市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系统,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和抗灾能力。
5.开展“增雨保泉” 气象作业。抓住有利天气开展了增雨、防雹作业,全市累
计发射炮弹5200发, 火箭弹448枚,直接受益面积8000平方公里,减少经济损失6000
多万元。全年累计在南部山区增加降雨量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原来卧虎山水库的
库容量。商河在“三夏”期间连续组织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6.基层台站建设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提升与完善“四室一场”改造的基础上,
济阳新建了650平方米办公楼,道路硬化面积300余平方米并已投入使用。章丘市依托
国家高空探测站,扩征土地6660平方米,新建了650平方米业务楼。 (刘 昕)

济南农工商集团

2003年5月集团下属的济南维尔康食品有限公司获农业部定点市场称号。 济南维
尔康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全省最大的2.45万吨冷库群,年产2万吨的现代化肉制品生产
线,日屠宰3000头生猪的一流屠宰线,建起全省水产综合批发市场,汇集了全国各地
200多家水产肉类商家,年交易额15亿元。
8月18日,日处理鲜奶600吨的佳宝工业园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该工程先后引
进德国、法国等13条乳品生产线,产品以长货架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中档
产品为主。一期工程的完成,使佳宝具备了由区域性强势品牌向全国乳业一线品牌转
变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条件。10月,继成为中国乳协副理事长单位两月后,济
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又成为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乳业分会理事长单位。
新建8000吨冷库工程, 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集团所属维尔康公司原有冷库库容
1.65万吨,已严重超负荷运转,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03年,投资1000万元,新建
8000吨冷库1座,年新增销售收入680万元,年新增利税415万元。
2003年11月,济南维尔康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03年度中国机械化屠宰加工
优势企业”、“中国屠宰与肉食加工行业百强企业”、“中国生猪屠宰百强企业”。
生猪屠宰和肉类加工是维尔康公司的主业,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主推冷却分割肉,
产品多达几十个品种。为保证屠宰加工的生猪供应,公司成立了企业与农民利益共同
体——三元猪业合作社,为养殖场、农户提供优质三元杂交仔猪,负责饲料供应、疫
病防治,并按合同价收购,使养猪户免受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从而吸纳了大批农村
富余劳动力参与生猪养殖业,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张巨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