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6&rec=59&run=13

工业概况

2003年, 济南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不包括个体)
共1319个(以下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403590人。其
中,中央属企业24404人,省属企业29918人,市属企业141476人,其他企业207792人。
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中,轻工业企业484个,重工业企业835个;按企业登记注册
类型分: 国有工业企业126个, 集体企业249个,股份合作制企业41个,股份制企业
537个,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3个,其他企业203个;按企业隶属关系分,
中央企业30个,地方企业1289个;在1289个地方企业中:省属工业企业22个,市属工
业企业237个,县区属工业企业125个,乡属工业企业128个,其它工业企业519个;在
限额以上企业总数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56个,农村工业178个,大型企业26个,
中型企业103个,亏损企业171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1311亿元,其中中
央属企业129.7亿元,省属企业239.8亿元,市属企业591.9亿元,其他企业349.6亿元。
全市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381.2亿元, 其中中央属企业45.9亿元,省属企业
41.1亿元,市属企业165.4亿元,其他企业128.8亿元。
2003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创出10年来最好水
平。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主要产品增势强劲。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94.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8%。 其中: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6.56亿元, 同比增长
22.36%(轻工业同比增长13.75%,重工业同比增长26.07%);国有企业增长20.14
%, 集体企业增长17.1%,股份制企业增长18.8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0.55%, 其他经济类型增长35.59%。全市重点统计的28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
的达198种, 占70.5%,投资类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如重型汽车增长64.5%,金切机
床增长52.9%,变压器增长57.5%,电站锅炉增长67.5%,水泥增长26.6%,钢增长
28.5%; 轻工产品中,服务器增长34.9%,聚酯切片增长119.4%,摩托车增长56.1
%。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
入截至11月份即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116.2亿元,全年累计实现1223.1亿元,比
上年增长33.3%, 达到“九五”以来最好水平;实现利税133.5亿元,增长42.4%;
实现利润54.87亿元,增长67%。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2.96%,同比增加0.23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94亿元, 同比下降15.9%; 总资产贡献率为12.4%,同比提高
1.41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14次,同比加快0.11次;产销率97.84%,同比
提高0.1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89%,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
率78499元/人年, 同比提高18.54%;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8.84%, 同比提高
13.78个百分点。 工业上缴国税72.04亿元,同比增长26.09%,占全市国税收入的71
%。2003年,全市各类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涨幅是10多年来最大的,人均工资达到
14584元,增长15.6%。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599.6亿元, 同比增长18%;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上升到36%,同比提高2个
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8.2∶41.8∶50调整为7∶7∶43.8∶48.5。全市高
新技术企业达到248家、 产品333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43
亿元,同比增长3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提
高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发展良好,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69家,
比上年增加38家; 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71.44%、
72.34%、 65.9%。山东松下、浪潮集团、中创、将军集团、锅炉集团、二机床集团
等一大批重点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对全市工业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在全国重型汽
车2003年销量仅增长6%的情况下,中国重汽产销各种汽车26442辆,同比增长51.9%,
实现销售收入155.68亿元, 实现利税10亿元,同比增长141.2%。山水集团实施东跨
西进、南北辐射战略,生产水泥75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工业投入再创新高, 技改项目投产见效。全市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1.7亿
元,增长58.8%,完成投资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工业企业竣工技术改造
项目512个,总投资156亿元。一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陆续投产见效。30个重点技术
改造项目中有2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0个当年竣工投产项目全部按期完成。

2003年度济南市工业企业50强

“2133”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要求,为增强全市
工业经济实力, 提高工业占GDP的比重,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论证,市经委编制了涉
及经济总量、 工业投入、 规模以上和过亿元企业户数四方面指标的工业经济5年
(2003~2007年)发展规划,经市政府确定为“2133”工程。具体指标为:
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2年
的917亿元提高到2500亿元(所谓“2”)以上,年均递增22%以上;工业投入大幅度
增长——全市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由前5年的308亿元增加到1500亿元(所谓“1”)
以上,年均递增3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由2002年的1180个提高到3000个(所谓“3” )以上;优势企业群体大幅度增长——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131个增加到300(所谓“3”)个以上。
至2007年,二产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41.8%提高到45%以上,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与传统工业产值比例由2002年的24∶76调整为34∶66左右;非公有工
业经济与国有工业经济比重由2002年的35∶65调整为60∶40左右;全市轻重工业比例
由2002年的32∶68调整为40∶60左右。
通过将“2133”工程任务目标细分到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和企业,形成横
到边、纵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2133”工程规划已经成为一项举全市之力,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系统工程;成为一个调动各方力量,凝聚工业发展合力的奋斗目标。
2003年,“2133”工程年度目标顺利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19家,
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69家; 产品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23.1亿元,比
上年增长33.3%;固定资产投资161.7亿元,增长58.8%。 (邹保平 王家华)

工业投入

2003年,全市工业投入再创新高,共完成技改投资161.1亿元,同比增长57.5%;
技改到位资金148亿元,同比增长61.1%,完工项目达到512个,投资额和增幅均为历
史最好水平。①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市属以上重点竣工、重点建设和重点
前期准备项目各10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4项,总投资135亿元;年内,有21个项
目开工建设,10个当年竣工投产项目全部按期完成。当年竣工投产或基本竣工的重点
项目有: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日产200吨直纺涤纶短纤维项目,总投资1.3亿
元,完成投资1.3亿元;山水集团平阴水泥分公司5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4.78亿元, 完成投资3.5亿元;济南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年产百事可乐碳酸饮料
10万吨项目,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齐鲁制药厂国家二类新药抗真菌
新药盐酸特比奈芬、他唑巴坦及制剂生产线改造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济南钢铁集
团总公司中小型高炉改造项目, 总投资7.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彩涂镀锌
板生产线项目, 总投资2.5亿元,完成投资2.43亿元,形成一套年20万吨热镀锌生产
线和10万吨彩涂生产线;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8号机组300MW烟气脱硫技改项目,总投
资1.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4亿元;济南卷烟厂制丝线改造项目,总投资1.39亿元;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建设佳宝工业园一期工程, 总投资1.99亿元, 一期完成投资
13879万元; 济南北郊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总投资8800万元,累计完
成投资9569万元。②多渠道融通资金。在金融推介会和项目论证会上,市经委编制推
出技改项目85项,总投资58.7亿元,其中65个项目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和意向,贷
款意向额70.68亿元, 分别占全市项目的41%、29.6%。至年底,落实贷款资金49.5
亿元。全市共有41个项目通过了省经贸委组织的技改项目论证会,总投资达30.2亿元。
(邹保平 王家华)

技术进步

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申报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
和2家省行业技术中心, 认定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形成以8个国家级技术中心
为龙头、21家省级中心为骨干、27家市级中心为基础的研发体系。全年市级以上技术
中心的开发费投入突破9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均占全市总数的70%以上。
年内,全市开发新产品1200余项,近百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252亿元, 利税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08%和37.46%,新产品销售比率达21
%。重汽集团把启动专利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振兴企业
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来抓,工作卓有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发布全国
专利申请量百强企业排名中, 中国重汽集团排名第二十名。浪潮天梭TS20000服务器
以领先的技术理念、超前的技术水平、强大的协同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高端商业应用
前景,获得2003年惟一的“高性能商用服务器年度产品奖”。在世人瞩目的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研制过程中,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福能达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斯太
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嘉奖。
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半导体一厂、半导体四厂、无线电九厂4家企业也担负了
“神五” 发射系统的配套任务,他们共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型发射
火箭及地面控制系统配套提供了各类半导体分离器件和接插件产品几十万只,这些产
品在飞行试验中工作正常,性能良好。②山东名牌又添新军。经过省名牌产品评审委
员会评审,浪潮牌微型计算机、济一机牌MJ系列数控卧式车床、轻骑牌摩托车、趵突
泉牌特酿白酒、普利思牌矿泉水、洛口牌系列醋、试金牌试验机、志友牌油浸电力变
压器、生生牌工业铬酸酐、历山牌农用塑料薄膜、泰山牌车用无铅汽油、赛班牌弹力
牛仔面料及服装、尼克牌高强度特种传动平带、三太牌涤纶切片及纤维等产品被评为
2003年度第二批山东名牌产品。③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计划。2003年,全
市争取到6项国家863计划,标志着济南市在部分高新技术领域具备了雄厚的科研攻关
能力。其中济南第二机床厂、浪潮集团、正昊化纤公司先后3次入选这一计划。年内,
全市45个项目列入了山东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数量占全省总数的20.74%。项
目总投资5.45亿元。项目完成并经配套改造形成合理规模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52.64亿元,利税17.16亿元,出口创汇1.55亿美元。电子信息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深入。
全市共有16个项目列入省电子信息应用贴息贷款项目, 9个项目列入国家倍增计划,
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几年来,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实现计算机
控制和管理,企业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以及生产管理水平都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2003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邹保平 王家华)

专家智库

市政府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32人组成济南市工业经济专家智囊团。8月30日,
济南市客座拔尖人才工业经济专家组成立暨首次工作会议在舜耕山庄召开。市政府及
有关部门领导,重汽集团、轻骑集团、正昊新材料公司、小鸭集团、锅炉集团、二机
床、一机床等16家与专家合作的企业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同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
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9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和项目对接。
市工业系统自2000年6月始开展企业客座拔尖人才的聘任工作, 先后从全国选聘
了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89名专家、 教授任工业企业的客座拔尖人才,两年多来取得显
著成果。 一是合作完成了一批项目,专家们共与济南市61个单位签订了107个项目协
议, 已完成43项,实际新增产值3亿多元,新增利税3100多万元。如二机床聘请的孟
祥旭、刘强两位客座专家,在“基于三维的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应用与推广”和“新型
高速五轴加工设备和技术”等项目上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成
功转化了一批成果,已有30多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成果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在济
南市转化成功,取得实际效益3100多万元。三是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客座教授几年
来共来济7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80余项,增加效益近千万元。金钟公司与李洪志
院士、杨新民教授合作开发“计算机称重管理软件包”项目、一机床与张强博士、康
飞教授合作的高校数控机床产业化工程支撑技术研究项目、锅炉集团与吕洁刚研究员
合作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项目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四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客座拔尖人
才通过课题组座谈会、技术分析会等方式,指导技术人员3200余人次,通过专题报告
和讲座,培训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目前,不少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已成为客座拔尖
人才代培的研究生。2003年,为充分利用有效的智力资源,又把受聘专家分成若干组,
形成智力群体优势,为促进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邹保平 王家华)

资源综合利用

2003年,全市工业系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节能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省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
企业管理,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技术水平,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持全市经济
较快增长。①用能大户和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成效明显。2003年,全市65家重点用能
单位综合能源消费量951.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35%,其中煤炭消费量888万吨,
同比增长10.12%, 电力消耗56.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实现工业总产值477
亿元,增长42.56%,万元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1.99吨标准煤,降低18.44%,节能
214.6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硫6万吨。市经委大力开展节能节水新工艺新产品的
推广应用。如开展燃煤锅炉的技术改造、磁力除垢节水设备的推广应用、推介格林柯
尔节能环保型制冷剂和国产变频器等, 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②资源综合利用。
2003年综合利用工业废渣430余万吨, 利用率为93%,其中,锅炉渣、煤矸石等大宗
工业废渣实现了当年综合利用率100%, 实现综合利用产值12亿元,落实综合利用减
免税优惠政策约7000万元。年内,济南世纪创新水泥公司利用粉煤灰和煤矸石生产水
泥、济南力天新型建材公司利用粉煤灰生产粉煤灰砌块、山东建工集团利用废石膏生
产石膏墙板、济南天桥松林人造板厂利用锯末、树枝杈生产刨花板、埠村煤矿利用煤
矸石生产多孔砖等几个比较大的综合利用项目相继投产,推动了综合利用的发展。黄
台电厂、济南裕兴化工厂、济南琦泉热电、济南锅炉厂、十方环保公司、济南久荣水
工程公司、山东中环环保等企业规划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项目,总投资额5.4亿元。
有关部门已将这些项目组织上报,积极争取列入国债项目。③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事业。
2003年, 全市推广应用散装水泥338万吨,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43%,同比增加102万
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水泥散装率达38.69%,比上年增加4.59个百分点;全年
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286万平方米, 同比提高26.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实际入
库率同比增长37.5%。按每万吨散装水泥产生综合经济效益45万元折算,全年实现综
合经济效益1.5亿元。 ④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
产值67718万元,同比增长47.85%,实现销售收入67378万元,同比增长63.81%,实
现利润2968万元,同比增长87.27%,增长较快的济南二机床集团产值增长77.24%,
济南锅炉集团产值增长55.57%,十方环保增长50.43%。济南的环保产品已基本形成
“水体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环保
监测仪器”、“环保材料与药剂”五大门类。⑤工业节水与污染防治。市经委与济南
市城市节水办公室密切配合,制定39个产品的用水消耗定额,强化企业用水定额管理。
2003年,全市71家重点用水单位实现工业产值451亿元,同比增长38.65%。全市工业
取水量1098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63%,重复利用率94%,同比增长1.7%;工业废
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6.63%, 增长3.52%; 万元产值取水量24.33立方米,同比降低
30.51%。 通过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
益。经建设部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组织考核,济南市被授予“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
荣誉称号。 (邹保平 王家华)

企业改革

①市工业系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极稳妥的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003年, 222户市属工业企业全部制定了改革改制方案,53户实施完毕,实现职工身
份转换1.6万人。 其中,山水集团改制工作已进入实质性运作,起到了大型国有独资
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示范作用;轻工联社坚持自费改革,做出两年内所属企业
全部实现民营化的规划并付诸实施。②重组整合工作又有新进展。继力诺集团整合宏
济堂、 永宁制药和部分流通医药企业,蓝星集团重组整合裕兴化工厂、石化二厂等4
户企业后,累计投资2亿多元用于技改项目和园区建设。6户企业职工全部理顺劳动关
系,启动正常生产。试金集团与北京时代集团、东方药业与沈阳北泰方向集团的股权
转让和重组已顺利完成。山东酒精厂、仁丰公司等企业的重组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
展。③济南上市公司的“ST”现象已基本得到解决。2003年,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
积极稳妥地搞好渤海、 小鸭和轻骑等5家困难上市企业的资产重组,经过各方面艰苦
努力,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山东商业集团重组渤海上市公司已完成国有股权的转让,
山东渤海股票于9月恢复交易; 重汽集团完成对“小鸭”的重组,“小鸭”股票12月
22日正式复牌;济南轻骑已与债权人依法达成和解协议,重组进入实质性运作。④劣
势企业退出和搬迁改造步伐加快。在劣势企业退出工作中,坚持依法实施、规范运作
的原则,“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上年结转进入破产程序的18户企业, 当年有6户终结。年内,列入预算的4000万元结
构调整扶持资金已全部到位。全年完成搬迁改造企业6户,置换土地22公顷,资金1.6
亿元。 ⑤工业系统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2003年,全市工业系统安置下岗职工
10983人,占年计划的101.8%,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76人,占安置人员总数
的35.3%; 净增就业岗位5353个,占年计划的107.1%;流向社会人员2999人,大大
低于1万人的控制目标;为下岗职工办理优惠证10312份;改制企业安置与原企业保持
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77%,达到了市政府与市经委签订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
书》中确定的不低于75%的要求。 (邹保平 王家华)

工业外贸

①工业出口增长幅度加大。 全年,市属以上工业企业出口3.7亿美元,增长36.9
%,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69亿美元,增长25%。
纺织行业出口创汇继续居全市工业系统首位,济钢、轻骑、元首、小鸭、冠世、齐鲁
制药、裕兴化工公司、冠益制衣等企业出口创汇均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济钢出口达
到1.616亿美元, 济南轻骑在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出口创汇3688万美元。济南趵突
泉啤酒首次出口英国,成功打入英国市场。②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2003年,市属以
上工业引进内资11.5亿元,超额完成引进内资任务,合同利用外资额4358万美元,实
际利用外资1289万美元。 年内,全市共批准招商引资项目180个,其中工业项目占50
%以上。市工业系统成立招商引资促进委员会,负责指导全系统的招商引资工作。通
过建立招商引资联系点制度,积极为企业捕捉信息,联系客商,牵线搭桥。重汽集团
与瑞典沃尔沃7229万美元的合资项目成功签约。 总投资2亿元的百事可乐项目正式投
产, 达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接触,探
讨合资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外资特别青睐的济南工业行业主要有重型汽车、纺织、食
品和建材等行业。 截至年底,共有在谈项目30余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8个。
(邹保平 王家华)

市场开拓

实施大市场战略,工业系统开展多种营销活动。一是大力开展假日营销。企业抓
住春节、“五一”等黄金假日,开展促销月活动,扩大产品销售。元首针织、妮奥针
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和20%以上,民天面粉销售创历史最高纪录达9000吨。二是
积极搞活农村销售。在搞好对济南周边城乡销售活动的同时,市经委组织16家企业、
100多种产品赴菏泽、 鄄城开展送货下乡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欢迎。三
是发展网络营销。尤其在“非典”疫情期间,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浪潮、锅
炉、考格尔、机床二厂等企业通过网上洽谈和邮寄标书等方式达成部分订货协议。四
是积极开展会展营销,开拓东北、西北、中南市场。在“哈洽会”、第十一届“兰洽
会”暨山东农业、工程、运输、建筑机械西部展销会”、“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
交易会” 等展销会上, 济南参展企业成交各种载重车、改装车和建筑工程机械产品
6880万元,其中合同金额5500万元,协议金额1380万元;展出产品包括面粉、挂面、
卷烟、白酒、啤酒、乳品、农副深加工产品等七大类几十个品种。五是借助旅游、文
化平台开展营销。市经委会同文化、旅游、园林部门,组织啤酒集团、佳宝乳业公司、
普利思矿泉水公司、 元首集团、齐鲁化纤等食品轻纺企业,7~10月举办了南苑—趵
突泉消夏广场及泉城旅游文化等活动,扩大产品销售。 (邹保平 王家华)

整顿规范市场

济南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方针政策,严厉打击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快推进诚信济南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①加强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领导。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
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郭作贵任组长,副市长杨佩钦、张宗祥任副组长,市经委主
任任办公室主任,市直3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县(市)区和市各有关部门也
同时调整充实整规工作领导机构,分解落实任务,推动工作开展。②严厉打击制售假
冒伪劣商品行为, 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年内, 全市共查处各类制假售假案件
15419起(其中烟草涉假案件11435起),打掉窝点473个,涉案货值6447万元。食品、
药品、油品、建材、文化市场、税收征管等15项重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
成效,通过国家或省验收。其中,成品油市场整顿获全省先进单位,集贸市场、税收
征管、文化市场、中介市场专项整顿等受到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文化部、司法
部等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济南市场专项整顿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③集中力量破
获大案要案,为国家和群众挽回大量经济损失。公安、质检、工商、烟草、税务、海
关等部门紧密配合, 加大大要案破获力度,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772起,涉案总金额
20.03亿元, 抓获犯罪嫌疑人730人, 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7.5亿元。 成功破获了
“2.11” 泰灵塔非法经营案、“4.28”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8起以传销、变相
传销为手段、 涉案总金额达13.6亿元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抓获涉案成员130名,
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达2.2亿元。④“三大信用”建设启动,加快推进诚信济南建设。
一是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初步建立起以依法行政和完善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政府
信用系统, 全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678项。二是开展“创诚信市场,做诚信业户”活
动,由工商、质检、物价、工会、经委、消协、济南日报等部门联合组织社会中介机
构,对企业及业户质量、价格、计量等情况进行评估。三是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成立济南市个人信用资信中心, 已建立7万人的基本信息档案。同时,税务等部门还
建立纳税人基本情况信息库。四是加大舆论和社会监督力度。市税务部门利用广播、
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对偷、逃、骗税者进行曝光,营造“诚信者荣、失信
者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邹保平 王家华)

县域工业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2003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99.11亿元,增加值170.64亿元、
利税53.32亿元,同比分虽增长41.28%、26.69%、41.56%,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8个、 4.29个、 2.2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0.81%、40%、
40.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3个,过亿元企业达到96个,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
到105.29亿元。 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增幅,是“九五”以来最好水平。
(陈晓勇)

济南市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名单

济南市获得2003年度山东名牌产品称号名单

2003年度济南名牌产品名单

(2003年8月22日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公布)

一、生活消费类(52家企业70个产品)

二、生产资料类(61家企业76个产品)

三、高新技术产品类(6家企业7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