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6&rec=103&run=13

环境保护概况

2003年,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
略,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济南市地下水质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良好,市区交通噪声达到国家四类区域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以居住、文教机
关为主的一类区域标准。
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仅为58.9%;环
境空气三项主要污染物中,除二氧化氮达标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超
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
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上升15.5%、18.0%、15.0%。地表饮用水源
地水质总氮超标,水体水质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地表河流呈有机污染特征,污染严重,
徒骇河有污染加重的现象;大明湖仍呈富营养化状态。 (赵春元)

环境保护在“非典”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为有效阻断非典型性肺炎的末端传播渠道,加强
了医疗废水、医疗废物和机场车站、定点接待宾馆生活垃圾安全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协调调度全市环保系统“非
典”防治的各项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非典”疫情防范时期医疗废水、医疗废物
的监督管理和安全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济南市严查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污染环
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严查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
污染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非典”专诊医院排放的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实行
重点跟踪监控,建立污染报告制度,减少细菌病毒传播途径和范围。组织召开了紧急
会议,对机场、车站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下发了《济南市人民
政府关于“非典”疫情防范时期机场车站生活垃圾的处置意见》。建立了医疗废水、
医疗废物、机场车站宾馆生活垃圾安全处置报告制度。同时,加快了济南市医疗废物
集中焚烧处置中心建设工作步伐, 6月5日前建成了日处理能力为6吨的医疗废物应急
处置设施。 (赵春元)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活动

4月11日,济南市八次党代会做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决定。
总体目标是,以“创模”为载体,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
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到2005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城市
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达到全省17市前列(环保模范城除外),环境质量达到全国重
点城市中上等水平,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考核达到优秀等级,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模
范城市各项指标要求。到2007年,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把济南市建设
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国家环境保护模
范城市。今后五年,“创模”工作的重点是实施“六项工程”和开展“一个运动”,
即实施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保护工程”;实施以节水保泉、
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实施以控制扰民噪声
源、创建噪声达标区和安静居住小区为重点的“安静工程”;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
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
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建设工程”;实施以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和“环
境优美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创模细胞工程”;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
建国家卫生城市。2003年,市“创模”工作全面有序地展开。 (赵春元)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2003年,共淘汰4吨燃煤锅炉131台,取缔市区沿街饮食摊点燃煤炉具1440台。开
展了控制燃煤含硫量工作,市区燃煤含硫量为0.72%,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4.9平
方公里, 新建烟控区66.59平方公里。黄台电厂8#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投入试运行,7#
机组完成烟气脱硫工程总量的50%。开展了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检测试点工作。
对绕城高速公路范围内7家11条立窑生产线进行限期关停。 对济钢工艺废气实施限期
治理。
1.编制完成了《济南市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组织开展了严查水环境违法行
为遏止污染反弹专项行动,检查单位1700个次,对30个超标排污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对医疗和饮食服务行业的污水进行了限期治理,42家单位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2.开展了创建“安静居住小区”活动,30个居住小区被命名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
首家省级“安静居住小区” 建成。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7.84平方公里,复查50.81平
方公里。 严把进口废物审批关,为8家企业办理了废物进口初审手续。推行危险废物
转移联单制度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共转移危险废物1300公斤。建成了日处理
能力6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 另一条日处理能力24吨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成
并开始调试。完成了集中处置“毒鼠强”等违禁杀鼠剂工作,安全销毁毒鼠强1375.9
公斤。强化了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建立了放射性污染物申报登记数据库。
3.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现状进行了调查,编制完成了《南部山
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规划》。章丘、平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向国家
环保总局提出了建设济阳、商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申请。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结
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推进生态特色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减轻面源污染。 章丘市环保局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单位。
(赵春元)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总量控
制为主线,切实贯彻清洁生产、以新带老、区域削减的原则,有效控制了新建项目污
染物排放总量, 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全年共审批、审查各类建设项目171个,
项目配套环保投资6.78亿元。拒批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落后及工商投资领域重复建
设的项目48个。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减少COD排放量2957.3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549.9吨/年, 减少烟尘排放量84.4吨/年,减少粉尘排放量206.4吨/年。验收各类市
管建设项目59个,环保投资为1.32亿元。在这些建成验收的项目中,通过配套建设污
染防治设施、 “以新带老”等措施,新增废水处理能力7732吨/日,新增废气处理能
力52.05万标立米/年, 主要污染物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COD排放量减少1027.5
吨/年,石油类排放量减少163.6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220.9吨/年,烟尘排放
量减少1658.2吨/年,粉尘排放量减少65.3吨/年。 (赵春元)

环境监测

在全国首家开展了重点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建成了济南市重点大气污染源
烟气在线监控系统,对占全市燃煤总量80%的12家重点燃煤大户进行24小时监控,该
项目被省环保局、 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示范工程。完成了16家重点水污染企业COD在
线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工作。市环保监测站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中期监督评审及
扩项评审, 新扩展监测项目42项。共有12个类别的173项监测指标通过了国家认可。
章丘市环保监测站通过了国家认可委认可,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完成了空气质量日
报、周报、预报及黄河水质周报工作。初步建立了沙尘暴预报工作程序和信息网络。
完成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数据库软件的编码工作。
《济南市水污染总量现状调查与控制方案研究》 等6项课题通过鉴定,成果均达
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3项。市环保科研所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
全国首批环境标准编制单位,是全省唯一一家中标单位。由市环保科研所起草的山东
省地方环境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由省质监局和省环保局联合发布执
行。 (赵春元)

环境宣传教育和信息建设

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利用“曝光台”对127个单位
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曝光。开展了泉城环保世纪行、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环保下乡等
活动,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主题,举办了系列宣传纪念活动。创建市级以上绿色
学校62所、 绿色社区19个。开展了评选省级环保优秀企业活动,有9家企业被评为省
级环保优秀企业。对55家企业实行了环保信用等级管理。
以市政务公共信息网为统一平台实现了系统内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完成了内部
网站的改版升级工作,实现了内部信息浏览和信息查询。启动了行政审批业务管理信
息系统,对外网进行了升级改版工作,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版的安装和调试,
并实现与省环保局连接互通。完成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安装调试,实现了档案的
网络查询。开展了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工作,完成了西部新城的遥感解译工作,着
手开展东部产业带和长清片区的图像解译工作。 (赵春元)

环境法制建设

年内,完成了对长清区环保局环境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验收,至此,全市环保
系统全部通过省考核组验收。完成了《济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送审工作。
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等专项活动, 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827起。检
查污水处理设施349台(套) 次,设施正常运转率98%以上。组织了《排污费征收使
用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培训。完成了排污收费测算工作,实现了新、老排污费征收体
制的顺利过渡。 12369举报热线保持了24小时畅通,特别是“两考”期间,全市环保
110对各类环境噪声污染源进行全天重点监控, 为考生创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
和休息环境,受到了广大市民和考生家长的好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环保的建议、
提案全部按时办理,办结、处结率均达100%。 (赵春元)

环保产业和国际合作

石灰/石膏抛弃法烟气脱硫技术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2003年污染治理最佳实用技
术,4项技术被评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3家单位获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
计资质。简易湿法脱硫工程被评为山东省污染防治工程优秀设计项目。中欧首个环境
管理合作项目、地方与城市发展示范项目《济南市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在欧盟组织的
项目招标中中标。 (赵春元)

市容环境卫生概况

2003年全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努力构建与人民群众需求、市场化经济和省会现代
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公共环境卫生新机制,突出抓好市容环卫体制和机制改革,
实施环卫作业方式创新,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质量进一
步提高。
1.积极推进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和投融资机制改革。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城
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城管体制改
革的意见(暂行)》,结合全市市容环卫实际,确立了“以市场化运作带动企业化改
革,推进产业化发展,实现标准化作业,促进市容环卫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思路,
制定了全市市容环卫体制改革初步意见。一是抓好重心下移和实现管干分离,进一步
界定明确了市、区、街三级市容环卫管理职能,道路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环卫设施
养护及产权等管理作业都全部下放到区。道路机械化保洁、渣土处置、车辆清洗、粪
便清挖等作业监管权也下放到区。市及县(市)区所属生产性、经营性和作业性事业
单位全部推行了以内部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化管理。按照“双轨运行”要求,全市
环卫系统新成立保洁公司等新型经济组织19个。二是以道路保洁招投标和公厕经营权
拍卖为切入点,推进市容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运作,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2003年10月对10条共54.3万平方米道路的人工保洁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招标,这些路段
的保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全市117座三类以上水冲式公共厕所有21座拍
卖了管理经营权。 对现有垃圾处理厂日处理200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营权进行了整
体转让,激活了社会资金投资市容环卫事业,初步形成市容环卫设施经营和作业服务
主体多元化格局。 三是以BOT模式建设环卫设施、盘活环卫资产、开发环卫产业、拓
展经营领域, 环银联手、环企合作,全市市容环卫系统实际引进外资200万美元,引
进内资2300万元, 达成引进内资意向6.5亿元,多渠道招商引资新增公厕12座、垃圾
中转站(箱)92座(个)、环卫专用车辆17辆,共计增加固定资产1160万元,全市依
法实现预算外创收共计3600余万元。积极争取出台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会同物价等有
关部门,论证测算了收费标准,起草完成了实行垃圾处理收费的申请方案并上报市政
府。
2.改革环卫作业方式, 构建现代化环卫框架。一是改革道路保洁方式,努力提
高全时空道路保洁“五净”率和机械化保洁率。针对长期以来道路保洁道路与道路不
平衡,主道、副道和人行道不平衡,不同时间差距大以及突出存在的白色污染、扬尘
污染等问题,通过学习借鉴外市地的先进经验,召开全市环卫所长培训班深入调研,
对传统的粗放式的道路保洁方式开始进行变革,重点就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空间作业
方式、时间作业方式、人工与机械保洁联动方式、专业保洁与社会联动方式、作业控
制扬尘方式等进行综合改革。推行了历下区、历城区道路保洁作业两班倒的做法,自
6月份开始, 对经十路、泺源大街、经二路、花园路等16条主要道路和泉城广场、槐
荫广场、 洪楼广场等3个广场周边道路实行夜间保洁;自9月6日开始,对33条主要道
路进行夜间零点至4点全空间冲刷,道路洒水率达到68%;新增大型机扫车2辆,主次
道路机扫率达到了55%,薄弱时间和空间的环境卫生得以好转。二是改变生活垃圾收
集方式,努力提高袋装收集规范率和分类收集率。针对垃圾袋装收集不能登门收集、
小袋不装大袋、沿途撒漏污染、临时堆放污染、设施不配套等问题,重点就不同区域
的垃圾袋装收集情况逐一解剖调研,对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收集设施、垃圾中转方
式等进行改革,基本形成了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垃圾收集方式。市区袋装收集规范
率达到85%以上,基本消灭了城区垃圾临时堆放点。各县(市)和长清区垃圾袋装化
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开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投资50余万元,设置了1000个
分类收集果皮箱。市中区垃圾收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为进一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工
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努力创新垃圾清运方式,努力提高垃圾密封压缩运输率和无害化
处理率。针对部分区域垃圾死角屡治不绝、自设垃圾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问题,
开展了垃圾死角专项治理,结合防治“非典”,要求各区全面清除二环路以内垃圾死
角。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清理垃圾死角879处,清运垃圾11.2万吨,在容易形成垃
圾死角的部分区域设置了垃圾箱。同时,大力推行建筑垃圾和建筑散体物料密封化、
专业化运输, 全市共有18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实行了密封化专业化运输,其中近百
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 历下区生活垃圾密封运输率达到100%,其他区密封运输率
提高20%以上,各县(市)密封运输率也有提高。继续依法督促单位垃圾由环卫专业
队伍统一代运,严格监管自运垃圾,全市95%以上的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到济阳无害化
处理厂进行处理。
3.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提高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城
乡结合部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纳入城区统一标准、统一政
策、统一检查和统一管理,继续强化建机构、建队伍、建设施和建制度“四建”并举。
2003年对全市城乡结合部208个村(居) 进行了调研,研究制定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
生综合治理措施,在落实治理政策、配设环卫设施、构建齐抓共管机制上取得了新的
进展。槐荫区制定了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城市近郊的姚家村、
窑头村、丁家庄、十里河等纳入了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统一管理;市中区十六里河镇实
行了生活垃圾统管统运,白马山办事处韩家村推行了垃圾袋装化收集;天桥区北园、
洛口、药山等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历城区王舍人等乡镇环境卫生纳入
了城区统一谋划和管理。二是加强社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2003年,全市各级环
卫部门积极创建环卫示范社区,着力解决偏街背巷、老居民小区等薄弱社区存在的袋
装垃圾收集不规范、垃圾清运不及时、道路保洁不到位和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全
年督促、指导汇统花园、卧龙花园、七贤村等社区新建垃圾转运站28座,有效地促进
了社区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机动车辆清洗站综合治理。根据市政
府关于加强机动车辆清洗专项治理要求和建设部有关标准规定, 9月起对全市范围内
的机动车辆清洗站进行了综合整治,重点是整治站点无规划定点手续、设施设备不符
合技术标准、野蛮作业污染环境等问题,促使全市89家清洗站安装了循环水处理设备,
为43家经过整改达到标准要求的车辆清洗站点颁发了特许经营证,整改达标率85%,
集中整治后每天节水1000立方米。四是加强建筑垃圾污染综合治理。2003年拆迁工地
多、重点工程多、开发项目多,全市市容环卫部门配合违章进城大货车整治行动,着
力强化了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乱倾倒的综合治理,建筑垃圾由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
运输企业统一实行密封式清运。筹建了密封化、专业化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带动了建
筑垃圾运输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渣土管理向排放源头和倾倒处置场“两头”延伸,坚
持做好向建筑施工工地派驻联络员的工作,以服务为重点,以管理为保证,努力遏制
建筑垃圾乱倒和运输洒漏污染。五是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养护综合治理。各区养护修缮
公共厕所94座、垃圾楼台134处(次)、垃圾中转站116处(次),各类环卫设施面貌
有一定改观,其管理养护基本做到了责任到位、保洁到位、修缮到位、粉刷到位、监
管到位。 在历下区和市中区部分公厕、 垃圾中转站实施了以除臭灭蝇为主要内容的
“生态实验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六是加强反复投诉难点问题的综合治理。重点
解决群众反复投诉而未解决的垃圾死角、道路保洁、环卫设施设置、化粪池清挖等问
题,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3916件。各县(市)区环卫局(处)和各
直属单位切实强化群众投诉快速反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公示承诺服务力度,把
环卫决策、管理和作业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按照群众愿望和要求,随时改进完善工
作。 (刘 猛)

济南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更名为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8月, 济南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更名为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原市城市建设
管理局内设机构市容处移交市市容环卫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市容管理的工作;
制定城市容貌管理标准和规章;负责市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和重大活动户外广告、
牌匾设置、张贴悬挂物、夜景亮化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刘 猛)

东关大街等10条道路保洁权面向社会招标

为使市容环卫事业投资渠道和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10月23日开始,对东关大街
等10条道路的保洁权面向社会招标。这10条道路是历下区的东关大街和经十一路、市
中区的建设路和经二路、槐荫区的济齐路和经二路、天桥区的师范路和无影山东路、
历城区的山大南路和黄台南路,保洁总面积为54.3万平方米。道路招投标情况通过新
闻单位公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3天共有106名自然人和28个法人报名。依据
有关法规和招标文件,评标委员会采取逐条道路评审的办法,原则依据低标中标原则,
同时重点对投标者“全时空保洁、标准化作业”的质量标准及达到标准的保障措施和
依法保障环卫一线工人工资、福利待遇及合法权益方面进行了评估,综合评定后确定
了中标人,10条道路由8个自然人和2个公司中标。中标者中以自然人为主,而且标的
适宜。每年每平方米中标平均标的为1.37元,符合低标中标且能保证清洁质量和保证
环卫一线工人待遇的要求。 中标者多数为长期从事环卫工作的管理人员或职工。
(刘 猛)

制定城市道路夜间冲刷标准

为从根本上提高城区道路卫生质量,减少路面尘土量,达到控制扬尘、提升环境
卫生整体水平的目的,2003年,在继续推行白天道路保洁冲刷洒水的同时,增加夜间
冲刷对市区主要道路进行冲刷保洁。时间为每天夜间零点至凌晨四点,作业道路范围
为33条主干道路的快车道和附道,实施全覆盖冲刷,并逐步随着洒水车的增加相应增
加冲刷道路。 夜间冲刷实行定人员、 定车辆、定路线、定时间、包卫生质量标准的
“四定一包” 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连续作业,在规定的4个小时的时间内,对指
定路线进行全面覆盖冲刷。 (刘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