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5&rec=50&run=13

计划工作概况

2002年,市计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搞好经济运行、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重点建设、促进招商引资等方面较
好地发挥了计委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①编制下达了2002年度计划,
提出全年工作目标和重点。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趋向、三大
市场变化趋势,制定出全市发展目标,提出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改革投
融资体制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了工业强市、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对外开放等工
作重点,密切关注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广大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体现了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②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
析,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实施。注重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坚持月分析、季总结、半
年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对策和建
议,并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提报分析报告。在对2002年经济运行情况全面分
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计划会、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了2003年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③引导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围绕
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引导资金投向,促进了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升级。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完成田山灌区二期、章丘大
沟崖分洪闸、卧虎山水库挖库增容工程,加快青铜山小流域治理、沙河故道平原水库
二期、济阳县节水灌溉等工程进度,促进了农林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二是加快工业发展。 围绕工业立市,加大工业投入,化纤集团日产400吨聚酯扩建工
程建成投产,佳宝工业园、力诺太阳电池、酒精总厂车用乙醇汽油、华能气动、结构
陶瓷件等一批产业结构升级项目进展顺利,黄河淤泥制砖项目建议书、钕铁硼项目可
研报告已上报国家计委。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三产引导资金作用,重
点扶持了18个项目, 承诺贴息1229.64万元,引导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5.24亿元,山
东大力神运输车、茶叶批发市场、世纪联华等项目已建成发挥效益。吉运老年人公寓
示范工程项目已上报国家计委。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齐鲁软件园
项目建设,争取基因工程血小板促生素、非接触IC卡身份证专用读写机、高档汽车漆
用金属颜料项目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
2.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推进重点建设。①搞好协调服务,为重点项目顺利实
施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家计委、省计委将引黄供水、污水管网、大明湖地区综合整
治、天然气管网工程等1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投资计划,争取兴济河污水处理厂、绕
城高速公路南线、 顺河高架路北延长线、得安计算机公司PKI网络安全平台、济南齐
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等5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 争取国家、省计委批复了济南百
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项目、顺河高架路北延工程、平阴污水处理厂二期、长清污水处
理厂、 济阳县热电联产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得安计算机公司PKI网络安全平台项
目初步设计,协调推进了澳门名嘉集团国际物流商务中心项目,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
积极推进第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济阳黄河大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东湖水库等
“十五”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为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加强重点
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调度和管理,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和稽查,
认真编制重点建设项目月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确保了重
点项目顺利实施。引黄供水、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扩建等重大项目以及中
心医院病房楼、市巡警支队综合楼等社会事业项目相继竣工,形成了一批优良资产,
极大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③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为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
81898万元, 其中,国家、省拨款12222万元,国债转贷8052万元,政策性贷款28445
万元。通过加大工作力度,先后在基础设施建设、农网改造、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农林水利和社会事业项目等方面,争取到国家和省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保证了重点项
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利用外资方面,协调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泉城水文地质结构、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和欧盟援助济南环境质量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争取援助资金
90万美元;争取妇幼保健院等6个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到位资金745万美元,争取济
南市广电系统改扩建、 章丘医院等5个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列入国家备选项目,计
划利用外资3267万美元; 成功举办了济南——北欧企业界经贸洽谈会,协调7个项目
达成协议或意向。
3.发挥计划的综合协调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组织实施了农村电
网改造工程。抓住国家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机遇,精心组织实施,共改造92个乡
镇、4000多个自然村,受益农户达80多万户,改善了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质量,全市
农村平均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25元。二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解决部分农村吃
水难问题,多次向国家计委、省计委衔接汇报,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支持。通过实施农
村人畜饮水工程, 已初步解决7万多人饮水难问题。三是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帮助
商河、济阳、章丘等县市的12家企业获得省棉花收购资格认证。帮助金冠毛纺集团、
民天集团、万达轮胎、大正食品公司等17家企业争取棕榈油、天然橡胶、羊毛及粮棉
油糖进口配额共计2.68万吨。四是搞好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建设。为改善市直机关干
部住房困难状况,组织实施了第四期市直机关统建宿舍建设,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使830户机关职工住上新房。 五是做好济阳县崔寨镇下派帮扶工作。帮助该镇制定加
快农业结构调整、工业立镇、壮大地方财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引进塑料五
厂落户镇工业园,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引进台湾高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
总投资70万美元;争取中日合资东兴量仪精密机床结构件国产化项目列入国家计委第
一批产业化项目, 安排国债资金900万元;协调电力部门投资60万元进行电力设施改
造;争取市三产引导资金20万元扶持建设的香瓜、蔬菜市场交付使用。六是积极做好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开展了动员潜力调查,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工作网络和畅通的信息
渠道。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要求,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筛选出电子、机械、
车辆、化工等4大类12种产品,建立了全市高科技军民两用项目库。
4. 大力开展调查研究, 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
“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的部署,围绕实现“五年大变样”、深化“四个创新”、
“十五”计划实施和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了一
批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一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调研。为加快民营经济
发展,深入县(市)区、市有关部门、重点民营企业、经济园区和专业市场进行全面
调研,完成了《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创新观
念、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民营经济园区建设、
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等一系列建议措施。二是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政
策调研。牵头有关部门,围绕改革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和降低改制成
本等难点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资产处置、职工安置、设立改制准备金
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形成了《关于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意见》。
三是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为使现代物流这一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济南市新
的经济增长点,联合山东大学和市有关部门,开展了物流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先后
对近百家部门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物流园区建设的定点、布局、功能
进行了反复考察和论证,形成《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初步设想》,提出构筑三大物
流平台、建设四大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总体思路。四是济南市工业产品
出口结构调整规划研究。为优化工业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经过大量调
查研究,制定了《济南市工业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规划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出口龙头
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强体制和环境创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园区载体功能等建
议措施,以及以建设新的外商投资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加快引进“三资”企业,带动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规划意见。五是完成了其他调研工作。先后完成了扩大民间投资、
财源结构分析、 退耕还林与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入WTO
对劳动就业影响、新兴服务业发展、依托国民经济动员拉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等多项调
研工作。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调研成果已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程序,为指导全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增强创新意识,推进计划工作全面提速。①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工作
效率。坚持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不适合直接管理的审批事项一律清理取消,
先后取消行政审批7项、废止政策文件6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进行规范
和简化。一是下放审批权限。县(市)区自筹资金建设的2000万元以内的项目,由县
(市)区自行审批;企业投资建设的一般竞争性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实行登记备
案制。二是简化审批环节。不需要市以上政府投资的项目,只保留审批可行性研究报
告一个环节,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审批环节由原来的预可研、项目建议书、可研报
告、 初步设计、开工报告5个环节,简化到只审批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三是实行审
批主办制。明确审批事项主办处室和具体承办人员,按照认真负责、主动协商、积极
协调的要求,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咨询、论证、评估等
工作,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提高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②实施管理创新,严格依
法行政。 一是依法对重点项目进行招投标管理。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
《济南市招标投标办法》,强化对重点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实行“阳光操作”,维护
了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先后依法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扩建、
城市应急供水工程、儿童乐园改建等10个重点项目实施行政监督,取得显著效果。二
是依法做好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取消市区建成区户口性质,实行统一的居
民户口管理政策,消除了长期以来户口二元制管理的体制弊端。取消了城市增容配套
费,实行新的“条件准入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迁入人员,不再受数量限制,不收取
任何费用。 全年共为2.43万人办理了迁入手续,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96人,
本科学历的6327人,迁入结构明显改善,吸引了大批建设人才。为提高人口素质,通
过积极争取,落实高校招生计划5500人,中等教育招生计划8140人,职业技术学校新
增计划1000多名,扩大了人才培养,缓解了就业压力。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
管理。为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组织实施程序,提高政府投资效
益,会同市法制办研究制定了《济南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于进一步推进政
府投资项目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实施技术创新,促进计划
工作全面提速。一是“内、外、纵、横”四网建设全面完成。组织实施了国家计划系
统纵向网、省计划卫星网济南节点工程,在全国及全省分别首批实现了与国家计委及
全国47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全省17城市联网。在因特网上建
立济南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网站。加强机关办公局域网建设,提升网络综合效能。二是
“三库”建设全面启动。研制开发了国民经济宏观数据库,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长
期计划、经济运行等信息及时上网,发挥了综合部门的信息优势。建立重点项目库,
会同有关部门精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带动作用大的精深加工项目、高新
技术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入项目储备库。国债投资项目和重大利用外资项目
定期上报国家项目库。部分重点项目实行网上发布,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立了政务公开数据库,全方位公开政务信息,并设立了监督电子信箱,自觉接受社
会监督。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电子政府整体解决方案”。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
念导入机关运作,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和整合。公文运转已实现网上收、发文
件和领导批阅功能,具备了远程办公条件,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政务公开、构建网上
政府创造了条件。
(余东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济南项目正式启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济南项目主题是研究济南市泉域地下水运动规律、保泉供
水战略、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目标是实现泉群常年喷涌,突出泉城特色。该项目
2002年7月正式立项, 期间市计委牵头完成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立项团来济南市
的考察, 编制完成了《21世纪城市规划、 管理和发展项目框架书》。该项目总投资
225万美元,其中济南市分摊资金135万美元,联合国援助资金90万美元。
(李经发)

财源结构分析

1.地域财政收入总量和级次结构。2002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市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
增收32.32亿元。地域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54%,比上年提高0.58
个百分点。分级次看,各级财政收入的情况如下:
中央级收入84.69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增收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6.11%;比上年下降4.92个百分点。
省级收入71.01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增收16.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22%;
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0.28%;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
市及市以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不包括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养路费和土地出让收
入等) 66.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4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域
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8.25%, 比上年降低1.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5.52%,比上年降低0.07个百分点。按国库数计算,地方收入 (包括城镇
公用事业附加、 养路费和土地出让收入等) 为78.82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增收
14.12亿元, 比上年增长21.82%; 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1.44亿元, 比上年增长
171.73%。 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3.61%,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
点。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35.58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增长23.41%;按可比口
径计算, 增长9.19%;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5.1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53.71%,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市本级土地出让金收入8.87亿元,比上
年增长151.27%。
全部县(市) 区级一般预算收入为30.67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下降0.32%;
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3.67%。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6.29%。不包括开发区
为27.42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1.39%。11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超过
1亿元,其中超过5亿元的2个,超过3亿元的1个,超过2亿元的4个。完成情况分别是:
章丘市5.74亿元, 历城区5.3亿元,开发区3.25亿元,历下区2.74亿元,天桥区2.61
亿元,槐荫区2.47亿元,市中区2.26亿元,长清区1.82亿元,济阳县1.65亿元,平阴
县1.51亿元,商河县1.32亿元。县 (市) 区级土地出让金收入2.57亿元,比上年增长
277.94%。
2.税种结构分析。①增值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上缴增值税的主要是工商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时确定,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种,75%为中央级收入,25%为省市县级收入 (我省规定电力、石油、石化、有色金
属四大部门的25%地方分成部分为省级收入)。2002年增值税全部收入为41.82亿元,
比上年下降0.92%; 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7.84%,比上年降低3.04个百分点。
增值税 (25%地方分成部分) 9.17亿元,比上年下降1.93%,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
13.84%。市本级增值税收入3.92亿元,比上年下降16.95%,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比
重为11.02%。县(市)区级增值税收入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9%,占县区级财政
收入的比重为17.12%。 ②消费税:消费税是对一些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
种。我国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
宝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11种商品。消费税全
部为中央级收入,2002年消费税收入为14.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57%,占地域财政
收入的比重为6.26%。③营业税:营业税是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
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税种。上缴营业税的主要是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和服务业等。除部分金
融营业税为中央级收入外,其余为省市县级收入,2002年省里确定营业税按2∶8比例
省、市(县区)分成,因此营业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2002年营业税全部收入
23.4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地域收入的比重为9.99%,比上年降低0.55个百分
点。 营业税地方收入17.4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比上年增长28.13%,占地方一
般预算收入的26.26%。市本级营业税收入9.7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9%,占市本级
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7.32%。县(市) 区级营业税收入7.68亿元,比上年增长6.52%,
占县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5.04%。 ④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国内企业来源于
中国境内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我国境内就
其所得额征收的税种。2002年税制改革政策规定,企业所得税由按隶属关系划分收入
级次, 调整为中央、 省、 市三级按5∶1∶4比例分成。2002年企业所得税全部收入
44.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地域收入的比重为19.06%,比上年降低2.34个百
分点。企业所得税地方收入8.99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算,比上年增长4.17%,占地
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3.57%。 市本级财政中企业所得税收入6.95亿元, 比上年增长
91.99%,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9.53%。县 (市) 区级财政中企业所得税收入
2.04亿元,比上年下降59.28%,占县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5%。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税种。2002年税制改
革政策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中央和市(县区)按5∶5比例分成。2002年个人所得税全
部收入10.24亿元, 比上年增长23.23%; 占地域收入的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
0.26个百分点。 个人所得税地方收入4.04亿元, 按实际收入数计算, 比上年下降
36.68%,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10%。市本级财政中个人所得税收入2.49亿元,比
上年下降40.3%,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县(市) 区级财政中个人所得税收
入1.55亿元,比上年下降34.32%,占县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5%。⑥农业三税:
农业三税即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农业三税全部为县 (市) 区级收入。
2002年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使农业税有大幅度增加,农业三税全部收入1.9亿元,
比上年增长146.75%;占地域收入的比重为0.8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占县
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19%。⑦其他各种税收:2002年其他各种税收 (城建税、契
税、关税、房产税、投资方向税、印花税、车船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
税和屠宰税)全部收入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0%;占地域收入的比重为5.89%,
比上年降低0.21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税收地方收入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3%,
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8.70%。 市本级其他各种税收收入7.07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40%,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9.87%。县(市)区级其他各种税收收入5.32亿
元,比上年增长29.76%,占县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7.35%。⑧其他收费和专项收
入:2002年其他收费和专项 (电力基金、三峡基金、养路费、土地出让金、行政性收
费、教育附加等) 全部收入为8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14%。地方其他收费和专项
收入(按国库数计算)为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51.61%。市本级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
为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79.15%。县(市)区级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按国库数计算)
为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8%。在地域财政收入中,各项税收150.6亿元,占地域
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4.22%;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83.92亿元,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
为35.78%。 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 各项税收53.88亿元, 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
81.33%; 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12.37亿元,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18.67%。在市本级
一般预算收入中, 各项税收29.4亿元,占市本级收入的比重为82.63%;其他收费和
专项收入6.18亿元,占市本级收入的比重为17.37%。在县(市)区级一般预算收入中,
各项税收24.48亿元,占县(市)区级收入的比重为79.82%;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6.19
亿元,占县(市)区级收入的比重为20.18%。
3.三次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分析。从三次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来看,在地域
财政收入中,继续保持着二、三、一的局面;在地方财政收入中,连续五年保持了三、
二、一的格局。①第一产业:由于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来源于第一产业的财政收入
明显增加,但由于总量较少,对三次产业的财源构成影响不大。第一产业提供的地域
财政收入为3.06亿元, 按实际收入数计算,比上年增长72.88%。占地域财政收入的
比重为1.3%,比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地域财政收入为3.1元,
比上年增加1.3元。 第一产业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2.63亿元,按实际收入数计
算, 比上年增长67.52%。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1.34个
百分点。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6元,比上年增加1.04元。第一产
业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为县(市)区级收入。②笫二产业:第二产业是传统的支柱
财源,在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是二产的主要部分,上缴的全
部税收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以及其他小税等,工业企业上缴
的全部税收约占地域财政收入的50%,上缴地方税收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全部
第二产业提供的地域财政收入为129.28亿元, 比上年增长17.26%。占地域财政收入
的比重为55.13%, 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地域财政收入为
25.8元,比上年增加0.9元。第二产业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有工业企业增值税(25
%地方分成部分)、建筑业营业税(20%地方分成部分)、企业所得税(40%地方分成部
分) 、城建税以及其他小税等。由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改革,通过对
实际收入数进行比较, 第二产业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29.25亿元,比上年增长
5.94%。 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4.15%,比上年降低2.18个百分点。每百元
增加值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5.83元,比上年减少0.41元。第二产业提供的市本
级财政收入为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2%。占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8.48%,
比上年降低0.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供的县 (市) 区级收入为12亿元,比上年下降
10.78%。占县(市)区级收入的比重为39.13%,比上年降低4.58个百分点。③第三产
业: 第三产业是新兴的主导财源,特别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连续4年达50%
以上,并且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第三产业提供的全部税收有商业企业增值税、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城建税以及其他小税等。全部第三产业提供的地域财政收入为102.18亿
元, 比上年增长1 3.31%。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57%,比上年降低1.02个百
分点。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地域财政收入为17.1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提供的地
方财政收入主要有商业企业增值税(25%地方分成部分)、营业税(20%地方分成部分)、
企业所得税(40%地方分成部分)、城建税以及其他小税等。由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
得税和营业税改革,通过对实际收入数进行比较,第三产业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为34.37亿元, 比上年增长12.98%。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1.88%,比上年
提高0.84个百分点。 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5.73元, 比上年减少
0.05元。第三产业提供的市本级财政收入为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5%。占市本
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1.52%,比上年提高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供的县(市) 区
级收入为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占县(市)区级收入的比重为52.29%,比上
年提高1.1个百分点。
4.经济类型结构分析。在地域税收收入中,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82.65亿元,
比上年增长9.21%; 集体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8.44%;个体
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7.59亿元,比上年下降15.10%;其他经济(股份公司、股份
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 提供的税收收入
4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8%。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占
地域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54.57%、10.94%、6.45%和28.04%变化为54.88
%、10.92%、5.04%和29.16%,国有经济提高0.31个百分点,集体经济降低0.02个
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降低1.41个百分点,其他经济提高1.12个百分点。在地方税收
收入中, 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21.67亿元,集体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7.05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6.31亿元, 其他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18.85亿元。按实
际收入数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2.63%、6.50%、4.64%和15.22%。国有经济、集
体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9.88%、
13.72%、 12.49%和33.91%变化为40.22%、13.08%、11.71%和34.99%。国有经
济提高0.34个百分点,集体经济降低0.64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降低0.78个百分点,
其他经济提高1.08个百分点。
(迟志刚)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国民经济动员是一种程序,即按照国家战略全局的需要,把和平时期经济发展迅
速转向战时轨道。这项工作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框架,又是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主
要任务为:①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动员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应急动员预案,组织编
制民用企业、军工企业战时转产方案及生产计划,组织指导各部门实施国民经济动员
编组演练。②平时应变,战时应战。和平时期利用动员职能做好军品供应、民用工业
转产等各项工作,积极参与防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置。战时迅速形成整体动员体系,
组织指挥经济管制、经济动员和后勤供给,组织指挥军工生产和防卫重点经济目标。
③组织开展军民兼容高新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扶植和掌握一批军民两用
高技术项目及生产能力,设置一批国民经济动员中心。④组织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
和统计,根据军事需求,制定和实施战备物资和能力储备计划;协调组织军民通用物
资和能力储备供应。⑤完成国防动员委员会赋予的其它任务。
2002年济南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主要抓了5个方面。 一是在机构改革中保持机构稳
定,安排了专职人员,加大开展这项工作的力度。二是加强纵横向交流,建立稳定的
工作联系渠道,及时掌握工作动向。三是赴京学习,全面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按照国
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兵总集团的要求,派员参加了全国第
十期国民经济动员培训班。四是深入调研军民两用项目,建立全市国民经济动员项目
与技术储备。按照培育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实现军民兼容互动的思路,对全市高新
技术产品排队模底。 先后筛选电子、机械、车辆、化工4大类15种产品,建立了“全
市高科技军民两用项目库”作为今后工作的基础。五是认真参加济南市国防动员委员
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参加了省国动委、省军区对济南市进行的国防动员综合检查
及联合调研等活动。
(王 建)

三产引导资金发挥显著效益

济南市政府于2000年建立了济南市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并制定了《济南市第
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确定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
万元,连续5年总额达到1亿元,主要以贷款贴息或专项补助方式,对市政府确定的三
产重点建设项目、现代化的商贸设施建设项目、旅游服务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多的三
产项目和经济社会效益好、具有带动或示范效应的个体私营经济项目给予扶持。三产
引导资金建立3年来, 凭借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已经被树立为财政资金管
理的典范,曾多次在全国服务业工作或发展座谈会上介绍经验。到目前,已引导项目
28个, 间接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5.5亿元,引导比为1∶44.8;其中引导银行贷款1.9
亿元, 引导比为1∶15.8。当年新增利税7157万元,引导比为1∶5.8,新增就业岗位
6414个,占整个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的16%。
(张 琛)

完成《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初步规划设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计委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征
求有关专家、企业及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初步规
划设想》。
《规划设想》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国际国
内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济南实际,对济南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比较优势和
制约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济南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
展重点。并从建立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物流业改革开放、搞好技术服务体
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加快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李经发)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活动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是2002年全市调研工作的重点,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布署,
市计委组织专门班子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撰写了《加快我市
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全面分析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从发展速度、
涉及领域、主要产品、载体建设、发展环境等方面总结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
绩。对照省内和全国同类先进城市,客观分析了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
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创新观念、参与国有企
业改制改组、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载体建设、减少和规范收费、放宽投资领域等6个
方面提出了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经发)

第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全面展开

2002年,省分三批共下达济南市第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3.37亿元,其中
110千伏项目资金1.21亿元, 35千伏项目资金0.76亿元,10千伏项目资金0.44亿元,
0.4千伏项目资金0.96亿元。 计划建设改造35千伏及以上项目14个,10千伏及以下项
目242个。至2002年末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76%左右。
(邱习静)

济南—北欧企业界经贸洽谈会

由济南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瑞典环保管理集团联合主办的“济南——北欧企业界
经贸洽谈会”历经3天谈判和接洽,于5月30日在吉华大厦举行了签字仪式。市长谢玉
堂、副市长徐华东等出席签字仪式。
此次经贸洽谈会共有11家北欧企业与12家本市企业进行洽谈, 最终有7个项目达
成协议或意向,有瑞典夜间锅炉公司与济南环保科技园合资生产夜间锅炉生产线和节
能环保太阳能板等节能、环保项目,瑞典CBC/普莱那公司与山东明水集团合资成立粉
煤灰砌块砖生产企业项目,瑞典诺瓦太克公司与济南化工机械总厂合资生产压滤机项
目,瑞典SEM集团与济南二机床集团的加工贸易项目,瑞典SEM集团与济南二机床集团
的技术合作项目,瑞典SEM集团与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的代理出口项目,瑞典KPA公
司与济南银星纸业公司共同合作兴办高级薄页纸项目。这些项目有外商投资项目、技
术合作项目、加工贸易项目,还有代理出口项目,涉及机械、化工、环保、造纸等行
业。
(刘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