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5&rec=11&run=13

经济体制改革概况
1.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针对济南市国有工业企业
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意见》和《济南市国
有工业企业改制政策暂行规定》,为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提供了依据。在国有经济
结构调整过程中,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市化学医药国有资产
经营公司与山东力诺集团对济南市4家医药骨干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组建新的药业集
团,共同建设济南医药工业园,双方正式签订了框架协议,并已开始分阶段实施。同
时,企业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也逐步深化。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加快,
企业在规范中发展。妥善处理了“济南百货”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军投资公司正式进
入“济南百货” , “山东金泰”股权转让新恒基,“小鸭电器”、“济南轻骑”、
“山东渤海”也积极推进重组工作。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按照改
善资本质量和增强发展实力的要求,山东圣泉、山东海泰、济南再生切片、山东永宁
4家非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先后调整, 较好解决了企业资本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和个人
股超发、超配等问题。
2.资本市场不断健全,非上市公司在规范中发展。市政府分别转发市体改办《关
于加强对全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及中介机构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规范股份有
限公司设立的意见》,规范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及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组织召
开了由中国证监会济南大区办和中介机构、 股份制企业等200多人参加的济南地区证
券市场各方责任教育报告会,制订了济南地区证券市场各方责任教育教案,进一步明
确证券市场各投资方责任,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加强股份公司的监管
和培训,健全统计年报制度,引导企业转换机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
理层运作行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企业对规范运作的认识。
3.企业改制逐步规范,上市资源培植步伐加快。济南鹊华制水有限公司、济南鲁
得贝车灯公司、济南志城建设总公司、济南华民铸锻有限公司和山东东港安全印务有
限公司5家企业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了资本,提升了企
业的发展实力和水平。 海南润华买断济南市供水集团1.2亿元国有资产,组建了济南
鹊华制水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了公用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作为全市第一家外资企业,成功进行了股份有限公司改造,
标志着济南市三资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更高的水平。同时,不失时机地推
介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辅导,12月,山东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夏证券签订上市辅
导合同,进入上市辅导期。
目前,全市已有山东圣泉、鲁能集成电子、山东燕山、山东三箭、山东伦博和山东建
工6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其中5户企业辅导期已满,圣泉股份、鲁能集成电子和山东
燕山通过了中国证监会验收。为使资本运营和企业上市在济南市县(市)区有所突破,
推荐章丘市和历城区参加省资本运营联系县试点的选点,结合两地产业结构特点,对
重点企业进行考察,就企业主业发展和资本膨胀等有关问题提出建议,并帮助两地健
全完善了加快企业资本运营的政策措施和其他相关工作。目前省政府已将章丘市列入
全省第一批试点县(市)区。
4.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全市2205家中
介机构、 3.4万从业人员摸底调查,按照五项职能进行分类,完成了全市2205家中介
机构的年审,结合外地成功经验,对中介机构发展及管理体制创新提出对策和建议。
按照市领导要求,市体改办等有关部门对济南市旅游企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发
展济南旅游经济的改革思路和建议,为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
展的意见》提供了参考。《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办法》出台,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启动。
5.县区经济改革深化,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针对当前县区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
选择“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中心镇综合改革”和“城郊村居经济改革”3个题目,
分别组织调查研究,撰写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对
策》、《关于我市13个中心镇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关于城郊村居改革发展情况
的调查》,对加快改革提出建议。在城郊村居综合配套改革中,槐荫区前屯居运用现
代企业制度改造传统村居经济的经验和作法,引起国家、省和国内众多省区的关注,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专门在槐荫区召开理论研讨会,充分肯定了槐荫区城郊村居改革
路子,并称之为“槐荫模式”,在全国推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澳利集团、
一品实业公司、鲁青园艺等成长性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的可行性
论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陈 琳)

经济研究工作

2002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制约济南市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重大
改革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重点组织了对今后五年改革规划、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
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转体改制、发展民营经济、完善
市场体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济南市五年改革大变样”回顾及今后五年改革设想》、
《济南市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设想》、《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关于
搞好我市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市道路客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方案》、《关于我市上市公司的情况报告》、《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几点建
议》、《国家、省、市和外省市事业单位改制政策对比》、《关于鼓励事业单位转体
改制的若干优惠政策的建议》、《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关于中
介机构情况的调查和建议》、《关于规范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意见》等一系列文章
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根据实现济南“五年大变样”和济南市“十五”规
划要求,完成了《济南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研究》软科学研究课题,在建设生态城市的
目标定位和评价指数上,创造性提出了人口、资源消耗、环境退化“三个零增长”为
基础的16项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首次构建了济南建设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规划
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同时,组织完成了《济南市第三步战略目标选择的调研
报告》,认真做好了课题的立项工作。

陈 琳)

济南建设都市型农业的研究

由市体改办经济研究中心承担的软科学研究课题《济南建设都市型农业的研究》,把
大城市地区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强调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功能的认识与
开发,重视城市建设和农业建设并行不悖的关系。专家认为,该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
究的先进水平,2001年通过专家评审,2002年获济南市软科学研究最高奖——济南科
技进步二等奖(软科学研究不设一等奖)。

纪 辉 张新波)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居改革——槐荫模式

2002年9月27~29日, 由济南市农办和槐荫区联合承办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村居改革
——槐荫模式理论研讨会”和“全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第四届第二次理论研讨会”,共
同在济南市槐荫区举行。来自中直机关、中央党校、首都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学
者以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高度评价了“槐荫模式”
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扩大了
企业规模,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二是在规范分配关系的基础上,理顺了党群、干群关
系,为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在农民变股民、股民变市民的基
础上,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真正实现了由村向社区、由农民向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槐荫模式”(以前屯居为例)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量化,确权到人,实现居民按
出资额分红,在对原集体资产全面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净资产进行合理
配置。一是将净资产的20%作为量化资产,量化到退休年龄以前的原居每一位居民;
量化资产只分红不确权,居民到退休年龄并享受退休养老金时由公司收回;未满18周
岁的未成年人享受成人量化资产的一半,满18岁后可享受成年人待遇;每位原居民按
量化的资产额享受利润分红,从根本上解决了原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将净
资产的30%作为公益福利资产。其收益主要用于退休居民的养老金发放和公益事业投
入,包括“两委会”的办公经费,以此作为居民社会保障和公益投入的主要来源。三
是将净资产的35%作为购买风险资产的配送资产,按照买1.5送1的原则,配送给原居
民。对这部分资产原居民享有完全产权,包括所有权、继承权、处置权和分红收益权;
未成年人只允许购买成年人的一半;适当增加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购买比例。形成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紧密结合,责、权、利的统一,达到人人有责、风险共担、按
资产分红、利益共享的目的。四是将净资产的15%作为奖励资产,奖给为集体经济发
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法人代表,并要求其交纳同等比例的风险金,使法人代表同时承担
责任、风险、利益;严格按照《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成立了“前屯商贸有限公
司”,制订了公司章程,建立了董事会、 监事会、股东大会,实行了现代企业管理;
全居200多户居民推举4名出资代表人作为董事, 与聘任的8位原居委会、企业的管理
人员,分别进入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并根据其出资份额享有表决权。2001年
底, 前屯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经营半年来的预分红,每个成年出资人平均分得2447.50
元,让原居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首次公平地享受到集体资产带来的收益。
前屯居改制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地区村(居)的改制,从而形成“槐荫模式”。

于刚修 孙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