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5&rec=10&run=13

2002年,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落实中央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完成95.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504.5亿元,增长13.6%;第三
产业增加值599.7亿元, 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42∶50。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20979元,增长12%。
1.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在遭受严重旱灾情况下,积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力度,保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189.9万吨,比上年减产20.6%。
棉花总产2.8万吨,减少8.5%;蔬菜总产633.7万吨,增长9.9%;肉类总产量35.3万吨,
增长6.3%;禽蛋总产量45.1万吨,增长4.9%。奶类、水产品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02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达到24个, 猪、牛、羊等主要畜禽饲养小区788处。特色农业又有新的发展。冬暖式
大棚面积1.1万公顷, 增长22.2%。全年引进推广蔬菜(瓜、果)、食用菌新品种100
余个。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6.7万公顷,其中3个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
范基地。获国家和省认证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品牌49个。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10.2万千瓦,增长0.3%;
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12.3万千瓦,增长1.2%。农用拖拉机6.1万台,农用运输车10.8万
辆。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建设各类水利工程8000多项,有效灌溉面积达24万公
顷,节水灌溉面积6.8万公顷,增长9.5%。
2.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03.6亿元,
增长13.7%。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
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8.6亿元,增长20.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完成增加值192.5亿元, 增长20.4%;集体企业47.4亿元,增长17.1%;股份制企业增
加值130.3亿元, 增长2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14%。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市重点统计的288种主要工业品中,同比增长的200种,
占69%。 其中重型汽车增长71.4%,水泥增长59.8%,钢增长34.2%,数控机床27.5%,
微机19%。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17.3亿
元, 增长23.1%;实现利税92.7亿元,增长19.7%;产品销售率达到97.8%,较上年增
加0.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8.9%,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
增值率118.5%,资产负债率63.8%。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当年价增加值计算)78981元
/人, 增长20.7%。 重点企业集团稳定发展。十六家重点企业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441.8亿元,增长22.7%;完成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20.6%;实现利税44.1亿元,
增长22%。以上三项指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8.2%、37.7%和47.5%。
交通邮电建设成效显著。济南火车站广场改造全面展开,京沪、胶济线电气化改
造济南段开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和京沪高速铁路济南段线路走向及站址选择勘探定测
工作均已完成。 全年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到199.96亿人公里、645.2亿吨公里。
完成了一批国道和省道的改造任务,大桥路货运站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公路全年客、
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39.06亿人公里、 42.9亿吨公里。民航营运环境进一步改善,济
南机场路改造整治工作完工。 全年航空旅客发送量80万人次,增长17.6%。邮电物流
网建设加快,缩短了邮政全程时限,加快邮储计算机网络建设,实行了济南邮政局所
有邮政储蓄网点与全国联网及通存通兑。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9.8亿元,增长
12%。市话本地网交换机容量进一步扩大,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2.6万门(含接入
网设备),增长3.3%;电话用户156.8万户,增长19.2%。因特网工程快速发展,注册
拨号及宽带网用户64.4万户,增长12.7%。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卓有成效。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1.45吨标煤,每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8吨标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2053千瓦小时。“三废”综
合利用方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451万吨,利用率达92.8%。节水工作取得新进
展,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115立方米,下降4.2%;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4.8%。
3.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市场物价平稳运行。2002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446.5亿元,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3.6亿元,增长14.1%;餐
饮业零售额61.3亿元, 增长26.4%。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发展,其中国有及国有控
股零售额73.7亿元,增长3.9%;集体经济零售额74.1亿元,增长3.6%;个体私营经济
零售额188.6亿元, 增长18%。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完成零售额298.7亿元,增长
17.2%,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66.9%。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平稳运行,重点产品供
需基本平衡。全市市场交易额完成533.6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从影响居
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看,居住类上涨4.2%,食品类价格上涨0.2%,烟酒及用品
类上涨2.6%,衣着类下降5.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下降4.4%。交通通讯工具、医
疗保健和个人服务类等价格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4.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有单位投资301亿元,增长22.5%;集体单位
投资70亿元, 下降1%;个体投资33.7亿元,增长21.3%。在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投资
中, 基本建设投资137.5亿元,增长18.8%;更新改造72.6亿元,增长22.6%;房地产
开发76.5亿元,增长22.9%;其他14.5亿元,增长69.7%。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27.5亿元,第二产业109.7亿元,第三产业267.5亿元,
分别增长23.1%、 33.9%和11.5%。商品房开发投资活跃。全市商品房开发投资74.6亿
元(包括土地购置),增长27.5%,其中住宅投资完成64.2亿元,增长35.2%,占商品
房开发完成投资的86%。 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固定资产交付
使用率60.5%,项目建成投产率(不含房地产投资)46.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2%。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2.3亿元,占国有
单位投资的27.3%。 济南引黄供水工程建成投产,日供水达20万立方米以上;绕城高
速公路南线、经十东路改造工程全线贯通,泉城路拓宽、绕城高速济南机场至邢村段
绿化工程完工。 电信无线市话扩容工程完成20万线,章丘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投入
运行,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大部分完工。房地产开发,北园地区成片开发项目本年
施工面积35.8万平方米,阳光花园、泉星小区等续建开发项目均按计划施工。工业投
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101.5亿元,增长33.4%。重汽、济钢、齐鲁化
纤、山水集团等一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5.外贸出口增速加快,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0.6%。外贸出口创汇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内资出口企业增长
22.8%,三资企业出口增长5.9%。市场开拓取得新成效。对五大洲出口均有15%以上的
增长,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5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33个,合同利用外资5.06亿美元,
增长11.9%; 实际利用外资5.42亿美元,增长27.4%,按省考核口径完成3.7亿美元,
增长31.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签定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
6000万美元, 增长78%;完成营业额9000万美元,增长211%。四建公司、三箭公司、
二机床集团分别在美国、波兰、缅甸等国实施或洽谈工程项目。境外办企业保持良好
发展势头。浪潮在美国的研发中心和鲁能在巴西建设打火机项目已获国家批准。
6.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全市地域财政收入234.6亿元,比上
年增长16%,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55%,同比提高0.5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
般预算内财政收入66.25亿元,增长15.4%。财政支出控制较好,灶内财政支出77.5亿
元,增长10.13%。金融业稳定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17.2亿元,比年初
增长27%,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3.9亿元, 比年初增长20%; 各项贷款余额
1292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各项贷款余额2088亿元,增长26.8%。货币回笼继续增
加, 全年货币净回笼108.2亿元, 比上年增加1.3亿元。 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成交额
446.5亿元,下降69.7%。保险业持续发展,居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各类保险
承保额达3234亿元, 增长44.4%。其中企业财产保险增长1.2倍,家庭财产险增长1.5
倍, 货物运输险下降20%,养老金险下降41.7%,人身意外伤害险增长42.8%。保险业
务收入21.1亿元,增长26.1%,保险业务支出5.2亿元,下降4.7%。
7.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
共安排市级科技三项经费3072万元, 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86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
级78项。 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引进各类项目355个,项目总投资35
亿元, 分别增长42.6%和4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59.7%。全年实施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项, 增长21.6%,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7项,省级火炬计划
项目11项。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加强,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升级和规
模扩充。结合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全市普通高中招
生3.23万人,增长16.3%;高考升学率达到79.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成人教育大力
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社会力量办学逐步规范发展,目前,全市共
有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兴办学校435所。 全市人口计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
总量维持均衡发展。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9‰,年末总人口为575万人。人民生
活继续改善,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2元, 增长14.6%; 农民人均纯收入
3356元,增长4.4%。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2.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全
市进一步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
政策,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城镇劳动力就业4.38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 继续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劳动力市场秩序得到
规范,市场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年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
位达到7988家,参保职工75.8万人,全年共征缴保险费21.4亿元,支付离退休人员养
老金23.6亿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失业保险
覆盖率达85%, 参保职工60万人,收缴失业保险费1.66亿元,支付失业保险金1.62亿
元。
卫生、旅游、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建立健全卫生服务新体系。预防保健工
作不断加强,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事业,顺利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
核,并成功举办了“济南民俗风情旅游节”、“第二届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一系列大
型旅游节庆活动。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2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1%;旅游
业务总收入78.7亿元, 增长28%。体育事业,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全
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年开展了30余次大型群众健身活动,以健身路径为主的群众
活动场所建设得到推进。竞技体育水平有新提高,济南市运动员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
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5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04枚,银牌105枚,铜牌99枚。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围绕党的十六大召开和
“济南五年大变样”的宣传主题,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图书发行和文艺节目制作实
施精品工程,推出了《我观党史》、《宝贝儿》等优秀图书和剧(节)目。成功举办
了泉城文化节,泉城广场成为国内第一个国际艺术广场。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加大体
制改革,组建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加快实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资产重组工作,
增强了发展动力。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6%和98.16%。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上下认真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积极开展反邪教活动,净化文化、音像、图书出版物市场。社
会救助工作全面升级,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开展了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市民精神
文明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等各
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展。
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科技会展中心、
市中心医院病房楼、济南军区征兵接待站等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市人才大厦、市直机
关工委党员电教中心、市信访接待楼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总的看,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工业主导产业不突出,增长后劲有待增强;水资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外贸
出口和利用外资总量偏低;“两个确保”和劳动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等。
(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