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4&rec=69&run=13

粮油生产概况

2001年,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8419公顷,比上年减少5471公顷,复种指数1
.80,比上年减少0.0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6264公顷,比上年减少12553公顷。其
中,夏粮播种面积200077公顷,比上年减少9542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36187公顷,比
上年减少3011公顷;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919公顷, 比上年减少173公顷。粮食总产
2390809吨,比上年减少11891吨。夏粮总产1015069吨,比上年减少25931吨;秋粮总
产1375740吨,比上年增加1404吨;油料作物总产46103吨,比上年增加23吨。

年内,以结构优化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为切入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农业
结构调整力度,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优化品质,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发展优质专
用小麦10.67万公顷, 占小麦总面积的54%,首次超过了普通小麦面积;优质专用及
粮饲兼用玉米达到4.33万公顷。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改善粮经比例,粮经比例调整
为73∶27。

把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上档次、上水平的重中之重。
执行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105项, 制订各类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38项,农业标准
化生产面积达到4万公顷。全市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品
种9个,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果)生产基地10个,建成放心菜配送中心7个,农民增收
1.2亿元。

科技开发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以市农科所、市泉星种业集团为龙头,以项目化
管理为切入点, 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6项,其中部级4项,省级14项。同时,积极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 引进、繁育、推广30多个优良品种,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8%
以上,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
才,建成市县乡三级种植业示范园区129个。进一步发挥农技110热线的作用,将科学
技术、农村政策及时送到农民手中。

(马美英/刘树震)

招 商 引 资

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37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118%;协议引进外资
452万美元。 积极筹备名优产品参加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在上海举行的两次
洽谈会及展销会,取得良好成效。在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农业名牌43个,比上届多出
12个。在洽谈和展销会上取得销售收入10.6万元,贸易洽谈额2亿多元的好成绩。

(马美英/刘树震)

农业产业化

年内,加强农业产业化的调研和规划,市属龙头企业年销售总额达11亿元,县以
下龙头企业达到171家, 实现产值20.6亿元;全市规模化生产基地覆盖土地25.4万公
顷,占全部耕地的76%;形成批发市场296个,交易额26亿元;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农
民协会分别达到347个和223个, 38%的农户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种子产业化为
切入点,以订单农业为手段,直接服务于产业化经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
服务格局。长清区以区良种场所属永丰种子公司为主体,吸纳三家种子公司成立长清
种业集团总公司, 资产规模达到814万元,带动全区制种0.67万公顷。仅玉米制种一
项,使企业增效1000余万元,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平阴县上与粮食加工企业,下与
乡镇、 村签订合同,向农民提供良种和技术,并回收成品粮,发展订单小麦0.8万公
顷,增收960多万元。

(马美英/刘树震)

制订生产标准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使济南农业生产与国际农业生产尽快接轨。年
内, 农业部门起草制定了6项济南市地方标准。①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规程;②
无公害韭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③无公害大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④玉米田化学除草
应用技术操作规程;⑤章丘大葱种繁育技术规程;⑥章丘大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规
程。 以上6项标准均在年内通过了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鉴定,并由该局颁布,年
内已在全市实施。

(马美英/刘树震)

蔬菜生产概况

2001年,济南市完成蔬菜播种面积33.6万公顷,总产各类蔬菜63.2亿公斤,人均
蔬菜占有量1050公斤;实现蔬菜产值约42.4亿元,同比增长6.7%。蔬菜产值在大农业
中的比重为26.5%,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达44%,蔬菜人均产值138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
43%。

年内,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取得很好效果。进一步稳定近郊菜田及大白菜、大葱、
大蒜等四大传统名牌蔬菜基地;水生蔬菜基地和山区蔬菜基本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保护栽培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有了新的发展。 新增冬暖大棚1670余公顷,达到1.1万
公顷, 平均亩产值在1.3万元左右。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构筑起“一乡
一品、多乡一品”生产格局。全市蔬菜专业乡镇达40余个。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栽
培面积达到291.8万平方米,总产量3827万公斤。

(唐 玮)

蔬菜科研与技术推广

年内,由市蔬菜中心承担的市级项目“大白菜新品种选育”、“蔬菜工厂化育苗
技术研究与示范”已通过验收;由高级农艺师王文军研究培育的“三园春皇”、“三
园夏王”、“三园金秋”通过省级鉴定,其中“三园春皇”是全省惟一通过国家级鉴
定的品种。年内,全市共引进蔬菜和食用菌新品种100余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工厂化育苗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全年工厂化育苗1000万株,供栽培面积达333.3公顷。
实用生产技术大量引进,丰富了栽培内容。平阴刁山坡的鱼藕混养技术,章丘市和济
阳县的富硒大葱和富硒西瓜生产技术及CO2施肥, 防虫网、遮阳网、反光幕、滴灌、
大棚自动化控制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蔬菜示范园区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各县(市)
区和有关乡镇相继建成规模档次较高的蔬菜科技示范园。

(唐 玮)

棉花生产概况

2001年济南市植棉总面积28760公顷, 皮棉总产3091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8%
和13.4%。 年内,棉花生产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全市棉田常
规抗虫棉面积占90%,杂交抗虫棉面积占8%。其中自繁、自供良种占75%以上。二是初
步形成棉花生产规模化、 区域化。商河、济阳两重点植棉县占全市棉田面积的81%,
其中商河县植棉1.7万公顷, 占全市的59.1%,济阳县植棉6667公顷,占23.2%。济阳
县的棉田主要集中在徒骇河两岸的5个乡镇, 章丘市集中在一河(黄河乡)三寨(辛
寨、水寨、高官寨乡),天桥、平阴棉田也相对集中在两三个乡镇。植棉大户应运而
生, 仅天桥区桑梓店镇承包植棉10亩以上的就有50多户,其中百亩以上的有7户。在
桑梓店镇北董村合伙包地植棉12公顷的张统玉、 葛凤珠收获籽棉5万公斤,收入15万
元。三是间作套种面积大。全市棉田间套面积23334公顷,占总棉田面积的81%,其中
与大蒜、西瓜、马铃薯、甘兰等作物间作套种达19334公顷,占棉田套种面积的82%,
综合经济效益一般每亩1400元左右, 比棉粮套种高30%以上。四是机播和地膜面积不
断扩大。 年内机播棉田1066公顷,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地膜覆盖棉田22667公顷,
占总棉田面积的85%。

(孔祥忠)

棉花种子工程

棉花种子工程是济南市棉花生产的重点,几年来市棉花部门始终狠抓不放。一是
良繁面积不断扩大。全市抗虫棉良种繁育面积从1998年的不足26.7公顷,年内,扩大
到3333公顷,繁育优质抗虫棉良种110万公斤;二是品种不断增加。从1998年的1个品
种——抗虫棉33B, 年内发展到33B、99B、中杂29、鲁棉研15等四五个常规品种和更
新换代后备品种;三是县县建立良繁基地。1998年全市只有商河、平阴两县建立了棉
花良繁基地,自2000年以来济阳、章丘、天桥(桑梓店)也都分别建立了良繁基地,
且规模不断扩大。四是基本上实现了良种产业化。各县良繁基地依托棉花加工企业,
实现了自繁育、自收购、自加工、自销售,基本实现了棉花良种的产业化运作。其中,
商河县棉花良种厂年内良繁面积达266.7公顷, 可收购加工优质良种45万公斤,良种
及加工质量省内一流。种子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销往安徽、河南、江西、湖北等地。

(孔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