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经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3&rec=45&run=13

“九五”期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①总量迅速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比重。到2000年,全市个体工商户
达到258820户, 私营企业17266家,注册资本累计达到93亿元,年产值、营业额分别
达到226亿元、 342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年增加值达到218.5亿元,占到全市国
内生产总值的23%。 ②骨干私营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发展势头喜人。以三株药业、光
明机器、邦和集团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大户迅速成长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全市个体私
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以私营企业大户为支撑的塑窗机
械、食品机械、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地位。③对社会的贡献不断增
大。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培植新税源、扩大劳动就业、保
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0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上交税金达6.38亿
元, 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2%,累计纳税额达到25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平均每年提
供4万个就业岗位, 累计安置下岗职工10万人,为社会公益事业捐献累计超过1000万
元。④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拓宽,逐步向规范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新型企业组织
形式,以其产权明晰、运作规范、责任明确等优势成为发展的热点。“九五”期间,
济南市的个体私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不断打破家庭作坊式经营,逐步走上现代联合
企业之路。主要表现是一批有实力的个体工商大户向私营企业发展,私营企业中独资、
合伙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⑤从业人员成分多元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市个体私
营队伍2000年达到66万人,其构成由过去的以待业、无业人员为主,发展到大中专毕
业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转业复员军人、离退休人员、原机关干部、下岗职工等广
泛加盟的个体私营大军。⑥科技型、外向型经济有所突破。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越来
越多的私营企业认识到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加大了科技投入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济南科技市场、济南高科技市场及科技一条街已成为以
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品专业市场,带动了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务院
关于鼓励私营企业出口创汇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改善了私营企业出口创汇的大环境,
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向外向型经济转变。到2000年,出口创汇额达到600万美无,
累计达到1500万美元。哈勒汽车、三荣公司、雅致化工等公司的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上
具备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九五”期间,济南市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载体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个一”工程、“一五六”工程的顺利进行,大大推动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使之
成为安置下岗职工的重要渠道; “村、镇、园”建设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改变了农村
个体私营经济零星分散、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的状况,开辟了农民大规模进入市场的
有效通道,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张 建)

“民营经济宣传月”活动

为宣传、贯彻省、市民营经济政策,在全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掀起发展民营
经济的新高潮,10月20日~12月20日,民营经济宣传月活动举行。10月19日,市政府
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宣传月动员大会。会后,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
抽调人员,组建机构。市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宣传月活动的统一布置,
组织了专门班子,具体组织全市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济南日报》、《济南时报》、
济南电视台、济南广播电台、《信息快报》等新闻单位深入十一区、县(市),20个
乡镇、18个重点私营企业、十大市场进行专题采访,先后发表各类稿件80多篇。《济
南日报》从解放思想、加快载体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科技含量、创新发展环
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6个方面发表述评;《济南时报》组织了民营经济特刊,用12
个版面深入报道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为
使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在泉城广场举办两次集中宣传活动: 10月28日以宣传省市民营
工作会议为主题,市计委、经委、工商局等14个市直部门及历下、市中、槐荫、天桥
和开发区所属73个部门、39家企业参加了宣传活动;12月3日以宣传《山东省私营企业
和个体工商户权益保护条例》为题,由省工商局、省个体劳动者协会、省私营企业协
会和市工商局及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组织,7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参
加。先后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0万余份。11月3日,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市文化局、
市广播电视局在济南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以宣传民营经济为主题的“光彩之路”文娱晚
会。

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地位作用的
认识上,由新的增长点转变到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把民营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并将
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十五”规划。二是在政策导向上,由对民营经济放宽政策转变
到优化环境。市委、市政府在宣传月期间出台了《关于实施环境创新加快发展民营经
济的通知》,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在工作主体上,由部门行为转化
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市政府同各县(市)区签订发展民营经济目标责任书,并进
行调度考核。继成立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办公室后,槐荫区、市中区也先后成立发展
和管理民营经济的专门机构。(张 建)

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9月29~30日,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省民
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讨论研究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
市民营经济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淑义就个体私营经济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①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要求各级各部门真正把民营
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觉克服“左、旧、小”的思
想束缚和各种轻视、歧视民营经济的现象,从观念上、感情上转过弯子来,扎扎实实
向前推进,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②要把搞好载体建设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龙头和
重点来抓。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建市场和建园区带动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
建设促进民营经济的繁荣。要与培育发展民营大户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和园区的优
惠政策,在吸引当地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发展和膨胀的同时,重点搞好吸引省
内外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大户进市场、进园区创业,以带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要与
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相结合。通过组织民营企业经营者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文
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③以“三优”为突破口,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
是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好市里提出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
况,学习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再制定和出台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营造良好
的环境,更多地吸引人才、吸引项目、吸引资金。二是优良秩序。各级各部门要在企
业登记、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市场准入,以及用地、用水、用电、出国
等各方面,对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一样对待,一视同仁。要积极主动地为民营企
业提供法律保障,依法及时处理涉及民营企业的经济、民事、行政纠纷。要坚决制止
和查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随意设卡、无序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
民营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优质服务。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
实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真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
“窗口”部门要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④进一步改进
和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战
略重点之一,列入议程,抓在手上,定期分析研究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民营
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调整决策部署,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各级政府要结合
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改进方式方法,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
放在搞好宏观调控、协调服务、制定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上,重点解决好关系
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民营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放手大
胆地让企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大显身手。要重视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
工作。凡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都要建立党组织,并真正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守法经营,照章纳
税,勤劳致富。

会议还通报了赴南方等地学习考察情况,出台了《关于实施环境创新加快发展民
营经济的通知》,从从业人员范围、市场准入条件、创新发展环境、奖励优势企业等
方面提出了10条鼓励性措施。(全文见“政策法规选编”栏目)

(孙久青)

《济南市个体私营经济“十五”发展规划》编制完成

市工商局会同市计划委员会在充分论证、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于2000年编制完成
了《济南市个体私营经济“十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五”期间个体私营
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坚持政策扶持、拓宽领域、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放手发
展,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在质量上明显提高,为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
大贡献。 主要任务是: 到“十五” 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三个”突破,实现
“一个”优化。三个突破: 一是在规模上突破,到“十五”末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
达到10家, 过5000万元的达到100家,过1000万元的达到1000家,使全市个体私营经
济规模上一个大的台阶; 二是在科技含量上有新的突破,“十五”末,全市个体私营
经济经认定的高科技企业达到100家,科研生产一体化企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0%以上;
三是外向型企业有新的突破, “十五”末全市外向型企业力争达到100家,出口额达
到6000万美元,境外办企业达到20家。一个优化: 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由数量增加
向规模膨胀型转化,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到“十五”末形成全市各种经济成分平等
竞争、共同发展,使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重点
是: 膨胀骨干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提高科技含量,推进品牌经营,实施人才战略,
积极开展中介服务,积极开拓农村领域。(张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