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产业创新的意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3&rec=170&run=13

——2000年12月30日

新世纪之初,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国内外竞争更加激烈。把握机遇,推进产业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市加快工
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中共济南市七届四次全委会议作出的《关于
加快实施“四个创新”加快改革发展的决议》,确立了产业创新在“四个创新”中的
核心地位, 明确提出以工业产业创新为重点, 再造产业新优势的战略任务。在实施
“十五”计划和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改造提升第二产业,大
力发展第三产业总体思路,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环节,把工业产
业创新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 推进工业产业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
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
为动力,以环境创新为保障,根据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已有相当规
模、成长性较好的支柱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植具有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产
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我市工业的竞争能力、综合实力和
经济效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构筑起适应新一轮发展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使
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推进工业产业创新的原则:

——市场导向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握市场有效需求,把政府指导与运
用市场机制、工业产业创新与开拓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科技先导的原则。实施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持续
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工业产业创新提供强大而持
久的动力。

——提高效益的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着力解决
结构性矛盾,走集约化创新发展的路子,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准确地把握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实行优胜劣汰、有
进有退的创新和调整,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从整体上优化
产业资本结构,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企业产权制
度、分配制度、用人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
增强工业产业创新的活力。

——扩大开放的原则。 立足于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实行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强全市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工业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

3.以新的观念和思路构筑工业产业新体系。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以创新的理念
推动创新实践。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经济国际化
战略,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总体上把握工业产业创新的科学定位,敢
于涉足我市前所未有的创新领域,大胆促进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推动工业支
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有重点、有层次的协调发展,形成适合新的形势要
求、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产业新体系,实现创新与发展持久的良性互动。

4.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传统
优势产业仍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并面临改造提升的紧迫任务。要以提高工艺装备水
平和产品技术含量为重点,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技术、环保节能技术、
新材料和新能源,加快对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
造。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提高整个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我市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
的基础优势。机械行业必须把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运用微电子技
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加快装备工业改造步伐,搞好数控系统的开发应用,加快光
机电一体化进程,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纺织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自动
化控制技术,形成纺织、染整、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提高深加工、精加工、后加工
水平,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轻工行业特别是家用电器制造业,要
紧紧把握技术创新和需求导向趋势,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
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化工行业重点利用相关高新技术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技
术水平,实现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医药行业重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传统中西
药、医药中间体生产水平和配料、生产、检测、管理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建
材行业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高性能、低污染的新型建材。冶金行业重点开发
特种材料,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实现配料、冶炼的计算机控制。

5.有重点地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
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对于发挥后发优
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潜力最大、增长
速度最快、渗透力最强、融合面最广的产业。要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重点发展信息装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使之尽快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龙头,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覆盖国民经
济和社会各个领域。

我市探索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全国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适时把握
发展机遇,把这一基础优势转化为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对于加快全市经济的发展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以开发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系统和重要基
础件为重点,有重点地引进关键技术,推动自主创新,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提
高自动化、数字化、成套化和大型化水平。

生物技术产业在我市已具备一定基础。要以基因工程为核心,重点发展生物工程
药物、动植物基因工程等产品,并推动这一技术向相关领域渗透和延伸,不断提高产
品技术水平,增加品种,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产业规模,争取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我市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在优势。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
高精度、高稳定性、小型化和轻量化为方向,重点发展耐腐蚀船板等特种金属材料、
高性能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四氢呋喃等有机高分子材料、锆钛酸铅等电子材料
及其制品, 加快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玻璃微珠两项863计划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
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采用纳米技术。现有传统材料生产企业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实现
传统材料向新材料产业转化提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技术和产品,提高产业
化水平,扩大产业化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先进的“三废”处理工艺,尽快形成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
用、垃圾焚烧、烟气脱硫除尘、环保检测等成套设备的开发生产基地。

三、工业产业创新的工作重点

6.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在工业产业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企业是产业创新的主体。
推进工业产业创新,必须依靠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有规模优势、雄厚实力和辐射带
动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作支撑。要在发展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程中,打破
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未来几年内,在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
的高新技术产业都要形成具有龙头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市属六大重点企业集团,
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7.重视发挥中小企业在工业产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
业,在技术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工业产业创新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
用。当前,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从改善外部环境入手,着力解决活力不足
的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专、精、特、新”和
出口创汇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
协调发展的格局。

8.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工业产业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在重点企业集团
建立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产
学研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
研合作机制。通过共建技术中心、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9.以实施重大技改项目推动工业产业创新。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力度,尽快提高工
业技改投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选择一批带动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
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品,集中投入,重点扶持。每年实施一批技术起点高、关联度大、
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通过加大技改力度,运用高新技
术改造一批传统优势产业,以项目推动壮大一批企业集团,着力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
的产品,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生产能力。

10. 以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工业产业创新。培植名牌产品是工业产业创新的集中体
现。引导企业积极争创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广泛采用国际质量
认证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和计量标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精心、
系统、科学地搞好品牌运营策划,建立强有力的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体系,
把创造名牌产品与名优企业结合起来,未来几年内,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
名品牌。

11. 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工业产业创新。按照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
原则,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吸引国内外大公
司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参与我市传统产业改造。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合
作,增强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
技术开发区、民营科技园等园区,是全市工业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都要加快体制创
新步伐,在引进先进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工业产业创新中发挥示范带动作
用。

四、完善工业产业创新的推进机制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创新活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加快国
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在改
革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企业集团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完善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中小企业改制步伐,深化企业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改革、特别是
健全完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果。继续调整完善所有制结
构,按照平等竞争的原则,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提高企业科学管理
水平,极大地增强企业实施技术和产业创新的活力。

13.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对工业产业创新的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
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外资与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政府投入
主要通过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认缴股本、参股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
基金等形式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市科技三项经费,优先用于高新技术发展
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对承担重大技改项目的市属企业集团和重点企业,按照市委济
发〔1999〕16号文件规定,拨付一定比例的资本金,以支持其实施创新调整。建立国
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企业集团和主导产业的资产重组。鼓励企业
加大对高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及产品开发的投入,提足技术开发经费和固定资产折
旧。积极争取并用足用活国家有关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金
融、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财、企联手办法,争取商业银行扩大对工业产业创新
的贷款投放。各种担保基金应当择优支持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
附加值高的产品产业化。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应当为中小企业
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
券,扩大上市公司的后续融资。强化招商引资措施,积极争取海外融资。结合国有资
本的退出,鼓励企业职工、民营资本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参股、控股,将变现资金
用于支持工业产业创新。

14. 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健全人才支撑体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扩大增量与用活存量相结合,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高层次
人才技术职务的评、聘制度,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高层次人才,要及时聘任,工资
待遇从优。着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发挥创新才智的优良环境。进
一步办好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留学生创业园,对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
所用,实行柔性流动政策,吸引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留学生、研究生和
其他优秀科技、管理人才来我市创业。对现有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创业上提供支
持,在生活上提供优厚待遇,实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引进人才与引
进智力相结合,鼓励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兼职、任职,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开发
等方面的难题。

15. 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完善工业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
规范地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技术市
场、人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科技评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加
快建立技术合同认证及中间保人制度,为企业实施技术和产业创新提供信息、人才、
技术、管理、金融、法律等社会化服务。

16.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促进和保障工业产业创新健康发展。制定实施有利于
推进和保障产业创新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对现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及时进
行清理,废止和修订有碍产业创新的文件及条款。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规范行政
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17. 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管理
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经济接
轨的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的意见》,各级政府及所属部
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提供服务、搞好社会保障、创造经济环境上来。改
革审批制度,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逐步放开竞争领域市场准入限制。进一
步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逐步采用网上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探索建立衰退产业的退出机制,加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
制和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企业转产、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培训等方面支持衰退产业退出。

18. 加强对工业产业创新的组织领导。把工业产业创新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战略
重点,加大宏观指导力度,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成立市工业产业创新领导小组,统
一协调组织全市工业产业创新工作。依据本意见,由市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听
取专家意见,搞好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工业产业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由市
经委、科委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工业产业创新的协调
指导,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推动工业产业创新
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