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3&rec=117&run=13

科 技 概 况

2000年,全市科技系统以“四个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
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

——优化科技创新舆论环境。 4月1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
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 重奖了为济
南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科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蒋民华; 孙
淑义对创新、产业化作出了重要部署;谢玉堂发表了重要文章;总结介绍了近20个典型
经验。市科委狠抓创新、产业化闪光点的宣传,创刊《科技创新》杂志,与《济南日
报》联合开辟“科技创新”专栏,与济南电视台联合开办“创新之路”,与济南电台
联合开办“科技之光”等专题栏目,增强了全社会创新、产业化的意识,在全市形成
了创新、产业化热潮。

——优化创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的起草工作。圆满完成了政策起草任务,按时提
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出台的20条规定,顺应高科技发展大
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济南创新和发
展高科技产业的政策文件,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欢迎。

——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把人才作为核心,把实施
重大科技项目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紧密结合起来,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济南市
1998~2010年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纲要》; 在全国遴选65名院士、教授为济南首批客座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聘请8位院士为市委、市政府科技顾问;引进30多位具有一定成就
的归国留学人员来济南创新创业。选拔51名青年科技人才进入《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
计划》,这些青年科技明星90%以上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家,专拨250多万元重
点培养,支持青年科技明星进行研究开发,促进了青年科技明星的快速成长。

——优化科技投融资环境。积极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为创新、产业化提供支撑。
年内实现市财政拨付科技经费6750万元; 积极跑省进京争取科技项目和资金,累计达
2046万元,创最高水平。在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市科委的积极争取下,市政府确定建立
济南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计划2000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连续5年使科技风险投资资金达到5亿元,争取带动社会资金10亿元,形成高科技风险
投资机制。 企业科技投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90%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达
到占销售收入的5%,有的则达到了12%。

——优化科教兴市发展环境。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30多次市内、市外调研,
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研讨会、专家论证会,前后十易其稿,完成了《济南市“十五”
科技发展计划》 和9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
府从战略高度,把创新、产业化摆上重要议程,积极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供保障,
创造良好环境。各县(市)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区和本行业的实际,制定了配套政策
和措施,编制了科技计划。县(市)区相继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形成了全市推动高
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2.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产学研联合的源泉创新体系。围绕引进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成果、提
供科技创新原动力,市科委积极加大济南与大学院所全面合作的力度,邀请清华大学
17名博士、硕士进行了为期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邀请浙江大学4名博士、12名硕士帮
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项, 培训企业技术、管理人员100余名。协助市委组织部选拔
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企业与大学联合牵线搭桥,帮助试金集团、方信集团分别
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共建了力学实验室、高分子实验室,实现了校企在济南联建实
验基地的新突破。产学研中试基地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年内从大学院所引
进高科技成果30多项,共同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0多项。

——强化企业开发的创新主体体系。一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技术中心
8家,累计45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3家,在企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认真抓好CAD、CAM、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济南试
金集团被评为国家CIMS示范企业。 三是扶持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全市80%以上的大中
型企业建立了科研机构或建立了以大学院所为依托的科研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
力。

——大力培育中介机构为桥梁的创新服务体系。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取得较大发展,
全市各类技贸机构达2000余家, 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3.5亿元,居全省首位。亚太、
济南等5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技术诊断、技术培训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山大路科技市场群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济南科技中介隆起带。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为通道的创新开放体系建设。 举办了迎接WTO专题
研讨会、报告会,开办了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培训班; 着重围绕技术创新,强化
智力引进和招商引资,共引进医疗、激光、先进制造等高科技技术项目4项;完成请引
专家项目6项,邀请专家12人;完成出国培训项目11项,派出人员23人。

——建立新型的科研院所运行机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出台了《市属科研院所
改革实施意见》,确定了改革重点和分步实施方案。市冶金所、建筑设计院等实行了
股份制改造。有不少院所强化内部改革,分别采用竞争上岗、模拟股份制、承包租赁、
跨所有制联合等形式深化改革,有五分之一的院所,将民营机制引入事业单位。改革
促进了一批重点科研生产基地的建设,增强了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能力。全年实现科
工贸总收入2.3亿元,比去年增长1.5倍,上缴税金200万元,创汇150万美元。

3.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电子信息、 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连续两年以30%的速
度递增, 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
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3.6%。

——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一是重点企业稳步增长。浪潮、中创、济南信息港、
得安、积成等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多家,涌现了一批信息产业名牌
产品和企业。二是软件产业发展初见端倪。齐鲁软件园实现总收入预计超过15亿元,
利税9亿元。 中创软件、浪潮集团成为全省十大高新企业排头兵。三是信息产业2000
年可超过2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达6万人,各项
数据指标已跃入全国先进行列。

——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重点企业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增长。
齐鲁药业、金泰集团、正大福瑞达、宏济堂制药、福胶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起到了龙
头带动作用。二是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加速了产业增长。泉城药业、赛洛
金生物制药、格兰百克、山东生物药研所等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产品创新已
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济南已有1个一类新药、7个二类新药在产。人工麝香、
“福”牌阿胶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 海龙蛤蚧精、前列欣胶囊已通过美国FDA认证;
我国开发生产的15个基因药物中,济南市已研发生产8种。四是生物医药企业GMP达标
情况良好,已有8家企业通过GMP认证。

——新材料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总收入15亿元。一是产业化规
模扩大。稀土材料、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能源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已
实现产业化, 三力公司2000年实现产值8亿元。二是产业化潜力较大。光电子材料、
微珠粉体材料与反光材料、纳米材料等相继进入产业化阶段。三是有较强的市场占有
率。稀土永磁材料、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树脂材料、生物医药高分子材
料等已投放市场。

——“四区多园”高新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高新开发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大学科技园、高新企业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园取得突破性发展,大学科技园、创业园
已达10多个,创业孵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跃居全国前列;汇集了全市近70%以上的高
新技术企业,成为全市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龙头和示范基地,形成了以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年内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利税6亿元。
农高区加大高科技农业开发力度,以组培中心为基地,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为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甘薯、马铃薯组培及脱毒技术推广使农民新
增收入2亿元。济南民营科技产业园进入新的建设阶段,入园企业已达110多家,年实
现技工贸总收入5亿元。已建成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基地11000平方米,在孵企业40多家,
成为济南发展民营高科技产业的示范基地。市科委重点扶持2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推
荐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围绕创造良好环境,在计划、资金、职称、大学生分
配、 高新企业认定、 进出口经营权、出国等方面搞好服务。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
1700家, 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20亿元,居全省首位。山大路科技商务区成为济南新
的经济增长点,已形成包括七大科技市场的科技中介群。技术商品交易额达30亿元,
并呈现了较强的发展潜力。

——科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支撑。一是建立农业推广中心20多处
和300多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成为推广先进技术、优
良品种的新的推广体系。二是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受教育面以每年5%递增。
三是科教兴农基地不断壮大,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
业。七大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快速发展,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
科技示范园和基地,以高效农业、持续农业为特色的示范园框架已初步形成,成为现
代农业的样板。四是星火科技“一区一环四条带”形成一定规模,实施计划项目18项,
省级星火示范企业达到13个,省级星火示范乡镇6个。五是成功组织 了果蔬国际博览
会参展,展出上百项农业优质良种。组织“送科技、良种下乡”活动,受到农民欢迎。

——实施社会发展重大科技工程有新突破。重点实施济南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
术研究开发“清洁汽车行动示范工程”、“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和“智能交通示范工
程”三大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工程,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空气净化工程”争取省科
技厅科技经费310万元; 大气污染预警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取得进展;天然气汽车的研究
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座LPG加气站和第一座CNG加气站正式建成,完成了
200辆公交车CNG汽车的改装; 小区垃圾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进展良好,为逐步实现生活
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提供科技保障。实施智能交通工程,建成了交通信号
自行适应控制、电视监控、闯红灯自动拍照、交通诱导、122交通事故报警处理系统;
完成了公路交通信息中心的开发建设,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公路设施子系统、办公
服务子系统已投入使用。实施科技康健工程成效显著。肝病治疗等特色专科已达国内
领先水平; 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攻克了一批中医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药物已
成为新的增长点;齐鲁制药厂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建了中药现代化基地;济南三九益民
与二军医大联合开发了国家二类中药丹参注射液,即将进入产业化。

4.科教兴市取得丰硕成果

——强化科技计划向创新、产业化的集成。在科技计划安排上,注重加强科技资
源的整合,立项370项;发挥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新产品、火炬、星火、推广、
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等科技计划的集聚作用,44个项目进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争
取国拨经费1305万元,省拨741万元;落实国家、省级新产品退税1200万元,创历史最
高水平。

——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年内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69项,其中达国际领先水平的6
项,国际先进水平的32项,国内领先水平的91项,国内先进水平的40项。圆满完成了
全市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同时取消科技星火奖的评审。本年度共受理申报市科技
进步奖项目224项, 对142项优秀科技成果授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8项,三等
奖88项。一批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开始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效益达13亿元。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共申请专利1313件,其中发明
专利申请178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22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13件;申请总量连续15
年居全省首位;实施专利项目303件,创销售产值10.7亿元,利税2.2亿元,创汇958.3
万美元,签订专利转让合同12件,成交额113万元; 先后3次组团参加国家、省专利博
览会,取得良好效果; 发布了《济南市商业企业专利商品经营管理规定》,组织了大
型商场联合专利打假活动;举办了全市200多人参加的知识产权函授培训班。

(陈启璋 李月明)

市政府首聘科技顾问

为促进济南“蓝天工程” 的实施,5月2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聘请国家工程院院
士、洁净煤专家姚福生为市政府科技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堂向姚院士颁发了
聘任证书。其间姚福生对济南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考察。6月2日,姚福生
院士举办高科技产业报告会, 市直各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负责人共600多
人参加了培训。姚福生就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报告,资料新
颖,内容丰富,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次活动是济南市首次大规模地面向全市各级领导
干部开展的高新技术知识讲座。(陈启璋 贾文涛)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

4月19日,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在南郊宾馆召开。来自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及高新
技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出台了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
加强科技创新,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简称“20条”)及5项优惠政
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山东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别克”牌轿车一辆,对118
项市科技进步奖、 29项星火奖的一、 二、 三等奖的科技成果分别授予荣誉证书和
20000、10000、5000元的资金; 对“中国专利济南优秀发明家(者)”吴天文、孔祥
海进行了表彰。山东中创软件、历下区等科技创新典型做了典型发言。省委常委、市
委书记孙淑义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堂主持会议并发表书面文章,市领
导孙常印、徐华东、赵正平、冷溶、牛洪恩、李荣芝、丛大鸣、傅振宽、徐长玉、王
宝玲、陈国栋,省科技厅厅长董昭和、中科院院士蒋民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及驻
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马 炎 李月明)

全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实施结硕果

6月12日, 全市第二批青年科技明星计划评审会在舜耕山庄召开。这是继首批25
名青年科技明星之后,第二批对28名候选人的评审活动。该计划由市委组织部、市科
委、市人事局共同组织实施,是为培养、储备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解决后备拔尖人才
匮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自1999年启动以来截至年底,已在济南地区选拔51名青年科
技人才、 拨付24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培养,这些青年科技人才年龄都在35岁左右,在
51人中,有硕士11名,博士18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10余人,从事专业全部为信息产
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第一批项目已有80%结题,并有3项成功申请
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朱兴利 荆谦茹)

市属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新进展

济南市科研院所改革在经历以拨款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1985~1989年)
和以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的第二阶段(1990~1995年)之后,现已进入以产权制
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三阶段。按照国家、山东省关于科研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和要
求,济南市于2000年底出台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全市市属独立科研机构
的体制改革做出全面部署,排出了各类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倒计时日程表,并配合出
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人事、编制、财政、社会养老保险、国有资产等方面为院所改
革提供支持。目前,已有部分院所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市公用事业研究所与轻骑集团
等4家单位联合,组建了山东明天信息产业集团,率先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市建材院
进入建材集团,成为集团的研究开发中心; 市冶金所已完成了由职工出资买断企业全
部集体净资产进行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正积极
清产核资,筹备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按实施方案规定,全市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将于
2001年底以前完成转制任务,社会公益类和农业类科研机构于2003年底以前完成转制
任务。12月12日,市科委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共同起草《济南市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实施方案》 ,以济政办字〔2000〕153号文正式印发。该方案是为进一步深化济南市
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步伐而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科研机构体
制改革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进程安排、主要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该方案的出台,
进一步加快了济南市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进程。(翁悦军 闫循民)

继续推进交通智能化工程

2000年,市科委协调组织市有关部门,加快实施交通智能化工程,围绕城市道路
交通、公路交通、公共交通,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的管理与运输模式,有效提
高了济南市交通通行与运营效率。 先后建成了交通信号自行适应控制、电视监控等7
个交通管理子系统。公路交通方面,已完成公路交通信息中心建设,公路主枢纽信息
系统、公路设施子系统、办公服务子系统已投入使用; 盖家沟配货中心场站也投入运
营。公共交通方面,采取非接触式IC卡,在自动收费、车辆定位自动预报站、电子路
单、辅助编制调度计划、现场调度、线路优化设计的智能化管理已基本完成。国家科
技部已初选济南为国家智能交通示范试点城市。

(马淑民)

济南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三亿元

2000年,为尽快建立济南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市科委制定颁发了“济南市科技中
介服务机构申办管理暂行规定”,理顺落实了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技术市
场的健康发展。新增技贸机构120余家,累计达到188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5亿
元,居全省首位,可形成高新技术产值30亿元,促进了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于修勇 魏振明)

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园

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于1999年5月成立,是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和韩国等32位留学人员创办的30家企业,累计注册资本达到3400万元,全年实现技工
贸总收入2984万元, 上缴税金75万元,利润160万元,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10月26
日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 人事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9家国家留学人员
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之一。(参见“概况·经济开发区”分目【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
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试点】条)(岑裕国 张振敏)

《济南市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预防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11月31日,济南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规《济南市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预防管
理规定》经第五十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颁布施行。该《规定》共分18条,从立
法目的、适用范围、管理部门、抗震设防原则以及项目审批、次生灾害的防范、行政
处罚、执法监督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济南市的防震减灾开始纳入法制化管
理的轨道。(魏吉利)

《济南市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工程》

《济南市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
工程》 ) 实施取得较大进展。《示范工程》第二批专项计划编制并正式下发实施,
310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示范工程》软科学研究完成了《大气污染分布规律研究》、
《济南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济南市燃气汽车发展对策研究》等专题
项目,许多对策建议被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并列入政府“蓝天工程”通告。与中科
院合作,建立了大气污染时空分布数学模型、气象分布模型,为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
直观的分析手段。 预警监测网络已完成2个新上监测点位选点和可行性论证,并于年
底前建成,实现了环境监测点位的均匀分布,为空气质量预报与实施监控奠定了基础。
燃气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实现新突破,先后与北京、西安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天
然气单燃料汽车,天然气、柴油两用燃料车的研究开发;200辆天然气公交车已经完成
改装并投入运行。在加气站建设上,以技术保安全为根本,组织开展加气站安全预警
技术的研究开发,完成了油气合一示范站建站审查,7月,第一座LPG加气站和第一座
CNG加气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年底前建成了8座加气站。与有关部门一起,先后制定
出台了《济南市燃气汽车、加气站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市车用液化石油气(LPG)
汽车专用装置市场准入暂行规定》,下发了《关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必备条件和
审批程序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市燃气汽车加气站和燃气汽车改装管理工作的通知》
等,规范了燃气汽车市场,优化了燃气汽车应用环境。(马淑民 刘德志)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2000年,市科委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通过广泛宣传、开
动员会,办培训班等形式,使中小企业认识到技术创新的意义,消除了创新基金高不
可攀的想法,激发了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的热情和积极性,组织业务骨干组成专门
班子,先后五次进京向科技部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共有济南东风制药厂的《盐酸
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济南圣泉集团的《全盛聚四氢呋喃》、济南神思电子系统有限
公司的《在线式公用IC卡数字终端》等12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无偿拨款
总额达820万元。(孙胜远)

济南市地震局成立

为加强济南地区防震减灾工作, 2000年1月12日市政府第三十四次市长办公会决
定, 将济南市地震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 济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济编发
〔2000〕 6号文同意济南市地震办公室更名为济南市地震局,为市政府主管地震工作
的副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内设办公室、科技监测处、
震害防御处,编制16人。(魏吉利)

济南试金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建力学实验室

9月15日, 济南试金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建力学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市领导陈国栋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杨家庆为实验室揭牌。双方约定,清华大学的科研成
果优先在试金集团推广,每年研究生到试金集团实习和从事科研,合作双方联合申请
科技攻关课题,联合研究和技术开发。双方的合作将为企业发展大型精密仪器和试验
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提供试验基地。这是该企业
继清华大学高分子实验室之后又一项产学研合作的硕果。

(马东兴 王宁宁)

全国部分大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10月17~21日,由国家地震局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第二届全国部分大城市
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直辖市、中心城市和部分西部省会城市共28个城
市的70多名代表。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山东省副省长陈抗甫,济南市委副书记、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徐华东和副市长陈国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对会议作了具体指导。
此次会议,在加强大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共识,有利于各地进一步加强防震减
灾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市民防震减灾意
识;树立震前预防的思想,把震后救助的观念转变为震前预防。

(魏吉利)

设立科技风险投资资金

2000年,市政府决定拿出1亿元设立济南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连续5年使资金达
到5亿元。 由市科委负责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筹建及运作。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按照现
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选用专门的经营人才,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
引境内外各项资金投资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为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扶持
资金,推进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马素刚)

八部门联合出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

为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市科委、计委、财政
局、 人事局、 工商局、 地税局、公安局、济南海关等8部门于12月18日联合出台了
《关于加快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该规定鼓励科研机构、高
等院校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国内外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来济
南市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党政机关人员离岗参办科技型企业;鼓励现有大中型企
业孵化、派生科技型中小企业; 鼓励传统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尽快
向科技型企业过渡; 鼓励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创新,壮大自身科技产业实力。该
规定还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设立了“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
术创新专项资金”,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办、起步、成长等方面支持其创新发展,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繁荣。

(杨克济 孙胜远)

济南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

(见“区县·槐荫区”分目【济南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初见成效】条)

济南市入选“国家空气净化工程——清洁能源行动”首批试点城市

2月份, 国家正式启动“空气净化工程——清洁能源行动”。根据国家科技部和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组织实施清洁能源行动的通知》要求,市科委积极组织申报试点
城市,编制完成了《济南市创建国家清洁能源试验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围绕济南市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和“蓝天工程”的实施,组织进行了控煤、配煤及清洁燃烧技术的
应用研究与示范。《控煤技术与配套政策的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对山东煤炭资源
特征和济南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燃煤设施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提出了适合济
南市实际的配煤技术路线和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济南市出台了在市区禁售含硫量
超过0.8%、 灰分超过20%的燃煤的规定。《燃煤设施脱硫、除尘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
发》 项目已基本结束,2吨、4吨、6吨、10吨燃煤锅炉脱硫、除尘的示范推广已经开
始,并实现了10吨以下锅炉的在线检测。12月,根据国家《示范城市清洁能源行动工
作实施计划编写大纲》要求,修改完善了“清洁能源行动济南市工作实施计划”,经
市政府批准,省科技厅、省环保局审批后,报请全国清洁能源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审定。
同时进入了国家“清洁能源行动”的首批试点示范城市行列。(马淑民 陈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