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2&rec=64&run=13

【济南钢铁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济南钢铁总厂)下辖93个二级单位,其中职能
处室33个,主体生产厂矿22个,子公司26个,分公司8个,公益单位4个。1999年底在
册职工37045人,其中管理人员4368人,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220人,获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的3287人。全公司共有各类设备22483台(套),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5
.52亿元,净值25.7亿元,企业总资产73.3亿元。年内全部实现了企业预定的各项发
展目标,生产经营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序中位次前移,其中
钢产量、实现利润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在全国冶金行业中分别列第11位、
第9位和第3位。
1.生产经营持续发展。1999年,集团总公司克服国内外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钢铁产品价格继续下滑、增支减利因素大幅度增加、资金紧张等重重困难,各项工作
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全年生产钢297.3万吨、生铁276.3万吨、钢材260.4万吨、人造
富矿512.32万吨、焦炭105.5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81%、0.95%、40.15%、7.
12%和2.12%。国内市场结构优化,国外市场巩固扩大,产销率保持100%的好水平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32.65亿元,同比提高8.12%;实现工业增加
值21亿元,与上年持平;在消化掉3.4亿元增支减利因素后,实现销售收入(不含税)
58.964亿元,实现利税6.45亿元,其中利润1.85亿元,同比分别提高4.36%、21.7%
和2.8%。工艺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内通过采取停止第三炼铁厂4号高炉和第二
炼铁厂24平方米烧结机生产;加大第一炼铁厂和第三炼铁厂向第二炼钢厂调运铁水的
力度,使第二炼钢厂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合理调整中板厂、中厚板厂和第一、第
二两个小型轧钢厂产品的规格结构,增产适销对路的专用钢材及薄规格、小规格钢材
等措施,与上年相比,商品坯减少了35万吨,钢材增产74.6万吨,低合金钢产量达1
09.6万吨,专用板产量达到22.01万吨,同比分别提高52.43%和45.07%,铁、钢、
钢材的比例结构由上年的1.03∶1∶0.7改善为0.93∶1∶0.84,铁大于钢、钢大于材
的不合理结构得到改变。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继上年集团总公司通过了国家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后,年内机械设备制造公司、耐火材料厂、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3
个子公司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使质量控制实现了大面积与国际标准接轨,
为进一步占领和扩大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条件。全公司主要产品的“双标率”达到99.
87%,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产品占总产量的7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钢
材综合成材率达93.54%,同比提高0.4%;中厚板和方坯、板坯出口的合格率分别达
到96%和97%。1999年获国家“质量效益型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普遍改善。年内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坚持“全面优化
,系统挖潜”,发动全员深入开展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赶超全国同类型企业前三名
”活动和“对口学习、对标挖潜”活动,突出了能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综合利用,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全公司考核的327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普遍比
上年明显改善,其中转炉钢铁料消耗达到1077.79千克/吨,高炉入炉焦比达到456.0
2千克/吨,同比分别降低10.4千克/吨和20.07千克/吨;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
耗分别达到834千克标煤和744千克标煤,同比分别降低86千克标煤和64千克标煤;吨
钢综合耗新水10.81立方米,同比降低0.59立方米;吨钢综合电耗416千瓦时,同比降
低11千瓦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7.59吨/万元,同比降低0.51吨/万元。全公司17个
主要生产工序中有12个达到特等能耗工序,3个达到一等能耗工序,2个达到二等能耗
工序,消灭了三等以下能耗工序;转炉利用系数、高炉利用系数、轧机作业率、工序
能耗等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先进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6953元/人年,同比
提高11.47%。在全国冶金行业可比的169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济钢已有70项进入
前三名,其中有27项居第一名。1999年,吨铁、钢、钢材的成本,分别比上年降低8
.01%、8.46%和7.28%,全公司可比产品总成本比上年降低3.5亿元,降低率为7.2
%。
3.基建技改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基建技改总投资342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9328万元,购买设备投资(中厚板厂四辊精轧机订货)4938万元。在完成的固定资产
投资中,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0094万元,占完成固定资产年度总投资的34.4
%。年内重点安排了9.6万平方米职工宿舍楼的建设和济钢新村供配电系统改造一期
工程等项目;生产性建设和技改项目投资完成19234万元,占完成固定资产年度总投
资的65.6%。年内重点安排了1号焦炉易地大修(5号焦炉工程)的“三通一平”(通路
、通电、通水和地面平整)及新熄焦塔的建设,干法熄焦尾项工程,球团厂混料系统
改造;第一炼钢厂3号板坯连铸机大包回转台改造,中型轧钢厂2号加热炉改烧高炉煤
气,中板厂四辊轧机主传动控制系统改造,第一炼钢厂3号板坯连铸机二切割改造等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扭转了以前因项目建设挤占流动资金,造成
资金结构失衡的被动局面。
4.科技进步结硕果。①扎实地开展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工作。一是按照国家级技
术中心认定和评价条件,完成了认定申报工作。二是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模式,建立
起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三级技术创新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层(一级开发机构),
由12个部、1个室和2个中试基地构成,主要承担解决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发具
有突破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和新产品,并实施技术集成,使之走向
市场,实现产业化;基础层(二、三级开发机构),由17个研究所和66个研究室构成,
主要职责是解决生产现场的技术、质量和消耗(成本)问题,同时承担科技创新成果的
转化工作。三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快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工作。年内先后制定和
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并健全和完善了科技统计台账,保证了新体系的
有效运行。②加大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对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热点、难点
问题,开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广大工程技术人
员的聪明才智;对外,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探讨各种合作
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好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借助外脑,寻求突
破。年内,先后聘请了10多位专家学者来济钢讲学交流;与东北大学国家重点轧制室
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并聘请日本专家;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东北大学等单
位签订了多项技术开发合同。年度列入计划的35个技术创新项目全部完成可行性方案
论证,并下达了项目施工通知,年末完成25项,完成率71.43%;先后研制开发了HR
B400、09MnNb耐海水腐蚀高强度船板和20R、400MPa级以上高强度钢筋等市场前景好
、附加值高的新产品16种。以上新产品当年已生产3.5万吨,其中4100吨400MPa级以
上高强度钢筋已成功打入香港市场,为济钢在建筑用材升级换代过程中抢占了一席之
地;1140吨09MnNb耐海水腐蚀高强度船板成功交货,为济钢在海船用材的升级换代上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③强化科技管理,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步伐。一是按照
整体发展思路,研究确定济钢2000年的技术经济指标计划,并制定出工艺技术管理的
整体思路和具体落实措施。二是加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起草并下发了《济钢技
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将约束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责、权、利的统
一。三是高质量地完成了主体生产厂矿的月、季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
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全年主体生产单位第三档技术经济计划指标完成率保持在65%以
上,因指标改善全年降成本8000多万元。四是科技信息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济钢科
技管理信息系统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在本中心内实现了信息共享。五是积极组织科
技成果的鉴定与申报。年内完成一大批科技项目鉴定和科技成果申报工作,有58项科
技成果获山东冶金系统科技进步奖,其中19项获一等奖;在管理创新软课题研究方面
也取得可喜成果,《优化配料,节能降耗》、《济钢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软件的研究与
开发》和《系统管理创新理论在济钢节能工艺技术研究中的应用》3项成果,分别获
全国冶金系统现代化管理成果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其中《系统管理创新理论在
济钢节能工艺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被国家冶金局推荐参加了全国现代化管理成
果评选。
5.外经外贸成绩突出。1999年,济钢拓宽对外经贸思路,调整进出口策略,在以
下5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调整出口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创收的附加
值。与上年相比,生铁和钢坯出口量分别下降26.6%和38.2%,钢板全年出口14.8万吨
,同比提高了306%,仅此一项创汇3200万美元,是全年创汇总额的49%,改变了以往
一直依赖于出口生铁、钢坯等低附加值产品的局面。二是强化市场意识,构筑客户网
络,巩固和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和产品市场多元化,以及不
断提高服务和工作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在国家冶金工业局公布的1999年
全国钢铁企业产品出口量排序中,济钢的坯、材出口总量列第五位,钢材出口总量列
第四位,板材出口总量居第一位。三是增强安全贸易意识,提高出口产品的安全收汇
率。重视外商的资信调查和进出口合同、单证及航运合同的审查、核对,每笔交易的
各个环节步步到位,出口产品安全收汇率达到100%。四是深入挖潜,大力降低成本。
通过采取合理调整进口矿石结构比例,降低购矿成本;协调好港口和运输部门的关系
,加大发运量,减少港存量,提高资金周转率;千方百计降低储运费用;积极开展港
口业务,实现增收节支,在上年比前年降低成本6301.5万元的基础上,1999年比上年
又降低3628.89万元。五是做好外事服务工作,扩大国际经贸交流。年内先后与日本
、韩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公
司、厂商进行了交流,并建立了涉及贸易、工程、劳务、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全
年进口矿石矿粉251万吨,出口钢铁产品36.5万吨,创汇6155万美元,进出口贸易总
额1.15亿美元,其中创汇额在济南市工业企业中名列榜首,是惟一荣获济南市1999年
度四星级“出口创汇明星企业”称号的企业。
6.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以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为中心的
“三改一加强”工作,企业内部改革在以下5个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一是围绕建立
现代化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造。①编制上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实施方案》。确定济钢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目标,围
绕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制订了详细的配套改革计划。1
2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济钢的改制方案。②完成了钢铁主体改制为股
份有限公司方案的编制和发起人出资协议的签订工作。年内股改方案已上报山东省体
制改革委员会,发起设立济钢股份公司的工作也已投入运作。③编制上报《债权转股
权方案》,并上报国家冶金工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④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完成了
以职工集资入股方式将制氧厂改制为气体有限公司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该方案既达
到了转制与融资的目的,又实现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目标。二是盘活存量资
产,搞好资产重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①设计并提报了回购球墨铸铁管公司外方股
权、第三炼铁厂与球墨铸铁管公司实行资产重组、组建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的方案,
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投入重组运作。②设计并提报了张马屯铁矿改制为矿业有限责
任公司的方案,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投入改制运作。③分离了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公
司,并按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授予法人资格。④对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和冶金机械厂实
行重组,成立了山东冶金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三是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加强子公司管
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了子公司单位资本经营管理程序,编制子公司单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意见;制定了1999年子公司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意见,建立
子公司单位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为加大对子公司单位的管理和调控力度,在进
一步完善已出台的有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的同时,组织力量细化季度、月度资产经
营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及时完成经营效果的预测、检查、考核任务;建立了经营例会
和现场办公制度,狠抓亏损单位的脱困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资产经营典型单位的先
进经验,通过抓点带面,推动全盘工作实现良性发展。四是转换机制,调整职能机构
。撤消合并了部分处室,重组了技术中心、发展规划部,设立了外经处,调整了生活
后勤职能的统管和分管范围。五是积极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竞争上
岗、动态转换机制,机关处室的竞争、转岗工作正在分步实施。
7.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严格贯彻落实企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产建设中
坚持环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努力
提高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水平。年内竣工投用的焦化厂干法熄焦工程,每年减少排放
烟尘和废气1000多吨;第一炼铁厂电除尘项目,每年回收含铁粉尘3700多吨;第三炼
铁厂煤气除尘项目,每年减少污水排放170多万吨;第一动力厂燃煤锅炉改为烧煤气
后,消除了黑烟排放。1999年,全公司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83%,废水排放达
标率达到95%,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8%,工业
用水重复率达到92.5%,均比上年明显提高;第三炼铁厂、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
、中厚板厂、原料加工厂和标准件厂等5个单位,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跨入了“清
洁工厂”行列,至此,全公司39个二级厂矿全部进入了省、部级“清洁工厂”行列。

【国家节能环保示范工程竣工使用】“干法熄焦”工程是国家经贸委1996年批准立项
开工建设的节能环保示范工程。该工程由济钢规划设计院和乌克兰国家焦耐设计院合
作设计,工程全项由熄焦系统、循环系统、锅炉发电系统、除尘系统组成,主要设备
有2座70吨干法熄焦炉、2座35吨锅炉、2台630千瓦和2台800千瓦循环电机、2台48吨
提升机等,其中大部分设备由济钢自己制造配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两套
干法熄焦设备装置分别于1999年3月2日和4月18日竣工使用,工程总投资2.3亿人民币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干法熄焦工艺过程运行可靠,生产能力达到70吨/小时·套;
排焦温度小于250℃,锅炉所产蒸气温度、压力、流量等均满足了发电要求;各主要
工艺操作技术参数达到或接近设计值,各系统主要设备完全满足了干法熄焦满负荷生
产要求。该示范工程成功投用的意义在于:具有显著的节能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
;彻底改善工作环境,净化空气;扣除设备运行成本,每年可创经济效益5540.4万元
,4年即可收回总投资。

【全国宣传推广济钢经验】3月3~5日,由国家经贸委、国家冶金工业局和山东省政
府联合举办的“济钢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经验交流会”在济钢召开。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国家冶金工业局局长王万宾,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局长刘学良,国家冶金工业局
副局长吴建常、单亦和,山东省副省长韩寓群,济南市副市长马纯济等领导到会并讲
话。自1995年以来,济钢扎扎实实地学习邯钢经验,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全方位实
施“低成本战略”,坚持走“全面优化,系统挖潜,节能降耗”之路。1996年,主要
生产工序实现了“四全一喷”,即:炼铁全熟料,炼钢全精炼、全连铸,轧钢全一火
成材,高炉大幅度增加喷煤粉量;1997年,整个生产系统实现“四闭路一提高”,即
:钢渣和含铁尘泥闭路利用,煤气系统闭路利用,工业用水系统闭路利用,余热蒸汽
系统闭路利用和提高专业板的正品率;1998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又开展了“六降低两
提高”活动,即:降低原燃料、材料、设备、备品备件采购成本和基建、技改工程造
价,提高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用率,把降成本工作推向全方位、深层次。从1993年到
1998年,全国钢产量由8954万吨激增到11558万吨,增长29%,但由于增支减利因素增
加,实现利润却由294亿元下降为20亿元,降幅达93%。而济钢同期在提出设备折旧率
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出几乎1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
8亿元,增幅21.6%。特别是近3年,济钢的铁、钢、钢材产量分别提高33.7%、56.3%
和78.6%,总能耗仅增加21.9%,总电耗仅增加20.5%,新水开采总量降低15.9%;3年
消化增支减利因素10.02亿元后,实现利润5.57亿元。1998年,在全行业49项可比质
量指标中,济钢有17项列第一名;在全国同类型炉机169项可比技术指标中,有41项
名列第一;产销率达100%,职工人均收入提高19.48%。国家冶金工业局调研组把济钢
实施的以“四全一喷、四闭路一提高、六降低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低成本战略”
,总结概括为“十八般武艺”,其基本特点是:立足现有基础,系统优化结构,不断
提高现有能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综合利用水平。济钢经验成为继首钢的“经济承包
责任制”、宝钢的“现代化管理”、武钢的“质量效益型”、邯钢的“成本核算”之
后,向全国推出的又一重大典型。经验交流会后,共有59家企业、1877人来济钢参观
交流。

(王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