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1&rec=40&run=13

【概况】1998年,市计划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按照“团结、高效、务实
、进取”的总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加强重点建设,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作
用,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
1.强化宏观调控和指导,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顺利实施。按照计划职能转变的要
求,针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特点,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
转变,加大对计划实施的监测和指导,确保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一是编制下达年度
计划。全市计划会议结束后,对1998年计划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做了安排,经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由市政府正式转发执行。同时将人代会通过的计划
报告、综合计划和各专业计划一并下达,指导全市的宏观经济运行。二是加强对经济
运行的监测指导。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市宏观经济月度监测制度,建立了重点项目建
设月报制度,坚持按月、季分析预测和半年全面检查分析。针对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
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对策研究,做好协调工作,切实当好市委、市政
府的参谋助手。特别是对于1998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买方市场条件下出
现的通货紧缩等新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三是加大了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半年检查力度
。6月中旬,抽调专门力量组成两个调查组,深入各县(市)区、重点企业集团,对上
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重点企业集团效益下降、外贸出口受阻、消
费需求疲软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向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作了汇报。四
是努力解决计划执行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为6家企业办理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转国
家资本金1500万元;协调解决平阴铝厂电价问题,为企业节约支出达每年1000多万元
;落实到位华能气动元件项目贷款1450万元,为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管网工程争取债
券2.8亿元。大力扶持高新技术发展,争取省计委对两个重点科技项目拨款200万元。
2.加强协调服务,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一是协调粮食、工商等部门积极
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处理在粮食收
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粮改的实施办法。二是组织搞好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建设,会
同供电部门对全市农村电网改造作部署,编制完成全市规划,争取到省电网改造支持
资金1.62亿元。三是积极争取扩大高中等学校招生计划,全年共落实高中等学校招生
计划8530人,其中,市属普通高校1617人,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四是继续加强
人口控制。在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理顺了省、市、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解决了异
地安置复退军人、外地生源毕业生等问题,基本实现人口机械增长属地化管理的目标
。五是积极做好小清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综合协调,争取市财政1000万元清淤专项资
金,确保了汛期防洪安全。
3.转变工作职能,加强调查研究。一是做好第三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和规划制定工
作,研究提出了“九五”后三年三产发展规划纲要,编纂出版了《强市之路--济南市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蓝图》。二是完成了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综合调研工作
,确定了需要加快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群,提出了20项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并按
照扶持发展、维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原则,对市属工业260余种主要产品进行了排序
。三是完成了编制“十五”规划的调研和准备工作。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部
分“九五”指标将提前完成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了“九五”前三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对2000年主要指标进行了研究预测。初步开展了“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主要指标定量分析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四是
积极开展21世纪议程编制工作,研究确定了编制议程工作方案,明确了基本思路、技
术要求和需要重点开展的18项研究专题,陆续开展了部分前期工作。五是研究制定了
《济南市外债管理暂行规定》、《济南市市级偿债基金管理办法》以及《对企业债券
实行财政贴息的意见》。
4.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保证全社会投资的
健康运行,充分发挥投资计划管理的调控作用,结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加大工作
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会同有关部门下发取消建设项
目不合理收费的文件,加强了项目审批的政策指导和对全市3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
调度,并实行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列入目标管理的项
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高速绕城路东、西、北线完成路基施工,黄河二桥合拢,
小清河治理工程构筑物和两岸道路按计划实施,济南机场扩建跑道基本完工;炼油厂
聚丙烯项目提前竣工投产,章丘电厂、轻骑第二总装厂已进行征地;公安局110指挥
中心、老年人公寓、市立二院病房楼等一批重点社会事业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海关大
厦、市立三院门诊楼、儿童医院连体楼按计划实施,试验机厂计算机集成系统、化纤
总公司阻燃聚脂切片等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两水泥厂搬迁、
金鸡岭热源厂、开发区雅居园等10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工程。三是争取了一批重点建设
项目和资金。其中引黄供水工程争取国家补助的4000万元拨款已全部到位;污水管网
工程争取国家安排财政性资金4000万元,批准发行的1.3亿元债券已签订承销合同;
农村电网改造,争取国家、省分两批安排投资1.6亿元;粮食储备库建设,争取国家
安排拨款3500万元,新建仓容0.69亿公斤;安居工程,争取国家、省下达三批经济适
用房投资计划,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总投资14.8亿元;农林水利项目,全年征
收水利建设资金1510万元,争取国家、省安排扶持资金3090万元;向国家计委争取企
业债券发行规模6.1亿元。1998年,市计划部门共参与争取、融通和筹集资金25.8亿
元,当年到位资金8.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重点建设,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5.加强调查研究,制定1999年计划。在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规模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高新技术发展、外向性经济等多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99
9年计划安排意见,组织召开了计划编制会、计划工作会和全市计划会三个重要会议
,对1999年计划进行了全面论证和部署,并多次与国家、省计划进行了衔接。整个计
划突出了启动需求、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体现了计划的预测性、宏观性和指导性。
(张涛)

【财源结构分析】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济南市财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财政收入连年保持大幅度增长。1998年全市地域财政收入比1994年增长2.27倍,年均
递增34.5%。其中:中央级收入比1994年增长1.78倍,年均递增29.1%,占地域财政
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8.78个百分点;省级收入比1994年增长5.61倍,年均递增6
0.3%,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提高10.87个百分点;地方收入比1994年增长
2倍,年均递增31.6%,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2.54个百分点;含未纳
入地方预算部分,地方收入比1994年增长2.05倍,年均递增32.2%,占地域财政收入
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2.09个百分点。
在地域财政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1998年比1994年增长1.93倍,年均递增
30.8%,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0.12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比
1994年增长1.71倍,年均递增28.3%,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11.69个
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比1994年增长3.52倍,年均递增45.8%,占地域财政收
入的比重比1994年提高11.81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1998年市本级收入比1994年增长1.5倍,年均递增25.7%,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2%,比1994年降低10.5个百分点;县区级收入比1994年增
长2.84倍,年均递增4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按三次产业的贡献能力划分,第一产业比1994年增长1.04倍
,年均递增19.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1.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
1994年增长1.81倍,年均递增29.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4年降低3.27个百
分点;第三产业比1994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34.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
94年提高4.52个百分点。
1998年济南市财源结构的基本情况如下:
1.地域财政收入。全市地域财政收入达到13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5%,增
收13.36亿元。地域财政收入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地域财政收入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59%,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4.4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7.94个百分点。
在地域财政收入中,中央级收入67.8亿元,比上年增收9.3亿元,增长15.9%;
省级收入29.34亿元,增收1.43亿元,增长5.12%;地方收入38.44亿元,增收6.8亿
元,增长21.49%(国库数为地方收入39.05亿元,增收5.63亿元,增长16.85%)。中
央、省及地方三级收入所占比重(按国库数计算)分别由上年的48.82%、23.29%和2
7.89%变化为49.78%、21.54%和28.68%。
在地域财政收入中,按三次产业的贡献能力划分,第一产业1.61亿元,比上年增
长15.83%;第二产业76.44亿元,增长8.59%;第三产业58.14亿元,增长21%。第
一、二、三产业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56.1%和42.7%。第一、二、
三产业每百元增加值提供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6元、20.3元和16.9元。
在地域财政收入中,按税种划分,“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入50.27亿元,
增长17.21%;营业税收入22.33亿元,增长56.04%;所得税15.95亿元,增长4.52%
;其他税费收入47.64亿元,增长0.57%。
2.地方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9%。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1位,与上年位次相同;增幅居第4位。地方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8%,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市本级收入20亿元,增收3.77亿元,增长23.23%;占全市
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52%,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县区级收入18.44亿元,增收3
.03亿元,增长19.66%;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4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不含开发区县(市)区级收入16.71亿元,增长19.61%;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43.
5%,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财源构成已形成了三二一格局。第一产业1.02亿元,比上年
增长18.6%;第二产业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第三产业19.41亿元,比上
年增长28.29%。第一、二、三产业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2.7∶49.5∶
47.8变化为2.65∶46.85∶50.5。第一、二、三产业每百元增加值对地方财政的贡献
分别由1997年的0.9元、4.6元和5.1元增加到1.04元、4.77元和5.62元。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营业税总量和增幅均已超过增值税
分成,成为第一大税种,全年收入9.14亿元,增长43.71%,占地方收入的23.78%,
比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增值税(四大部门之外的25%地方分成部分)7.07亿元,增
长16.28%,占地方收入的18.39%,比上年降低0.1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2.82亿元
,下降27.13%,占地方收入的7.34%,比上年降低4.89个百分点;城建税3.34亿元
,下降0.6%,占地方收入的8.69%,比上年降低1.93个百分点;投资方向调节税2.
27亿元,增长63.31%,占地方收入的8.69%,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
2.2亿元,增长34.97%,占地方收入的5.91%,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其他税费
收入11.6亿元,增长29.61%,占地方收入的30.18%,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在
全部地方财政收入中,各项税收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比重为79.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收费和专项收入7.88亿元,比上年增
长2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0.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2.7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6%。
财源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域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偏
低,财源结构仍不合理,效益型财源的基础较差。
(迟志刚)
【工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调研】1998年5月,市计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加,联
合山东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共同开展了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综合调研。
市计委制定的《关于开展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综合调研的工作方案》,明
确本次调研的核心是形成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战略研究报告
,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案确定了一个总课题--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战略
性调整综合调研报告,四个子课题--济南市工业化道路设计、工业品牌运营、提高工
业产品科技含量、开拓市场与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世纪之
交济南市工业产品战略性调整研究报告》。在1998年11月召开的全市1999年经济工作
会议上,市长谢玉堂对贯彻落实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作了全面部署。该报告后由山
东人民出版社以《迈向新世纪的济南市工业》为书名正式出版。
该《研究报告》指出: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为手段
,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发展壮大主导产品,加快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尽快
实现传统产业高度化、支柱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在21世纪初,形成一
批高素质的支柱产业、一批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从而提高济南工业的整体素质。
为实现上述目标,《研究报告》认为需要加快发展以下五大主导产业群:①以电
子计算机、社会化网络信息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软件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微电子产
业。②以摩托车、重型汽车、改装汽车为主要产品的交通设备制造业。③以洗衣机、
电视机为主要产品的家用电器制造业。④以数控机床、循环硫化床锅炉、电子衡器、
试验机等基础机械和基础器件为主要产品的机械工业。⑤以白细胞介素-2、人工红细
胞生产素(EPO)、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链激酶素、干扰素与禽用生物疫苗、
三株系列保健品为主要产品的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群,《研究报告
》又提出了20项需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制定了济南市工业产品结构战略性
调整的保障体系。
(朱玉明李经发)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执行】《济南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1998年-2000年
)》于1998年11月5日由市政府发布执行。该《纲要》提出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
目标是:努力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抓住
机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三次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先进合理的经济结
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460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4%左右,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1∶45∶4
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3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37%左右;第三产
业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3亿元,占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1%。
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进一步提高商业服务水平,塑造商贸新形象。集中力
量实施商贸流通“一五六”工程。主要是建设一个中心商业区,使之成为既能体现泉
城特色,又能代表省会形象的现代化商贸中心;建设五大区域性商业中心,配套完善
服务功能,使之成为特色突出的区域性、综合性商贸服务组合群;建设六大专业批发
市场,努力扩大交易规模,争取到2000年实现交易额220亿元,2002年突破400亿元。
努力推进国有商贸企业改革,尽快把济南建成辐射功能较强的商贸中心城市。二是大
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高标准搞好住宅布局和建设,
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体现现代化气息和泉城特色。三
是加快培育金融市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与省会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区域
性金融中心。四是加快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完善古城旅游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黄
河旅游区、南部山区旅游区和龙山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
套完善景区景点,扩展旅游资源,振兴泉城旅游业。五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
再就业工程的实施。着重完善提高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市区街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形
成安定的社区治安秩序、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六是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积
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七是加快农村第三产
业发展步伐,搞好“三个一”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空间。
(徐文超)

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