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11&rec=153&run=13

邓从豪(1921.10~1998.1.17)男,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
大学原校长。江西省临川县人,中共党员。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935年
考入南昌一中,193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高中。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5年
毕业,先后到厦门集美中学、南昌一中、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应聘赴青
岛任教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随校迁居济南。在山东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
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系主任、化学系主任、副校长,1984年6月至1986年11
月任校长,并一直担任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室主任。他先后为化学系、物理系、光
学系讲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量子化学、化学动力学、量子
力学、激光原理、配位场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振动耦合理论、电子相关理论等2
0余门课程。50年代,在著名化学家唐敖庆的帮助和影响下,开始理论化学的研究工
作,1955年发表量子化学方面的首篇论文《键函数》。此后40多年,他的主要研究方
向是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他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相继在“双原子
分子的势能函数”、“配位场理论”、“化学反应速率量子理论”、“电子相关理论
”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成绩卓著,赢得广泛声
誉。他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成果,1966年被“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10项
优秀成果奖之一,认为这项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
和受激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2年该项成果
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1987年起连续当选为山东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是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4月获得全
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1月17日在济南病逝。
(市史志办山东大学)

孙昌熙(1914.10.25~1998.9.18)男,现代文学与鲁迅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安丘县人,中共党员。幼时入私塾,偏爱古典白话小说
。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次年随校迁徙长沙、昆明。在校学习期间,常在《中
央日报》、《云南日报》上发表小说及散文。1941年夏毕业,留校做朱自清先生的助
教。其间常在杨振声、李文田主编的《世界学生》(后改名《世界文艺》)上发表作品
。1944年至云南大理华中大学任讲师,讲授国文、文学概论及中国小说史。课余创作
并发表中篇小说《枇杷园》。1946年秋赴青岛任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仍教国文、中
国小说史课。曾与友人办《晚风》副刊,发表一些抒情小品。青岛解放后,继续在山
东大学教书,并于1958年随校迁居济南,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53年在华岗校
长指导下,与中文系刘泮溪、韩长经两教师一起,在全国高等学校首次开设“鲁迅研
究”课程。他们将讲稿修改整理,于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以《鲁迅研究》一书出版。
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地研究鲁迅的专著,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后根据教学
需要,他又承担了讲授文学概论、文艺评论、文艺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小说
史等课程,但仍未放弃对鲁迅的研究。先后发表《试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战斗
意义》、《鲁迅与〈山海经〉》、《鲁迅与〈儒林外史〉》、《鲁迅与〈聊斋志异〉
》、《鲁迅与高尔基》、《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及其研究古典文学的成就》等论文,出
版专著《鲁迅“小说史学”初探》,以他为主撰写《鲁迅文艺思想新探》一书(1984
年出版),主编鲁迅的《〈故事新编〉试析》一书等。此外,还出版专著《怎样阅读
〈三国演义〉》、《司图空〈诗品〉解说二种》,主编教科书《文艺学新论》、《中
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史》等。生前为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理事、山东省
鲁迅研究会会长。1998年9月18日病逝。
(市史志办)
李克(1916.10~1998.5.14)男,原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山东省临邑县人。193
6年6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初期,在本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筹建小学教
师救国会。从1938年起,历任八路军冀鲁边挺进纵队军政学校教员,八路军兰州支队
、鲁南支队宣传教员、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某团组织干事,中共海陵县委副书记
、东海县委书记。1947年2月至1953年12月因病休养。1954年1月至1975年8月期间,
先后担任中共青岛市委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青岛市干校(原山东省委第二初
级党校)党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部长,中共青岛市委常委、秘书长,青岛市
地下防空干道指挥部副政委,青岛市革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青岛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副组长。1975年8月后历任山东省机械工业局
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革委会副主任,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12月任中共济南市
委副书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奋,务实求实,任劳任怨,勇于负责,为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98年5月14日在济南病逝。
(周卫东)

李长升(1981.8.15~1997.3.25)男,共青团员,济南市商河县殷巷镇花园马村人
。生前系殷巷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1997年3月25日13时,上学途经殷巷桥时,为抢
救一不慎落入桥下深水中的12岁小学生,不幸牺牲,年仅16岁。他在学校连续5年被
评为“三好学生”,2次被评为“模范班干部”。为表彰李长升的英雄事迹,中共商
河县委、县政府和共青团济南市委分别追授他“英雄少年”、“济南市优秀共青团员
”称号。1998年1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李长升为革命烈士。
(市民政局)

辛竞涛(1917.4.27~1998.10.9)男,原济南第三十七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山
东省莱阳市人。青少
年时代求学于莱阳、济南等地。1937年1月投身革命,在莱阳一带农村当小学教师期
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先锋队,做“民先”工作。1938年5月始,在胶
东区党委、军事部、青年部任文书,南海军区司令部任参谋等职。1942年后,曾在海
阳、莱阳任小学校长,莱东各救会、五龙县武装部秘书、股长等职。1947年6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后任山东省团训班团支部书记、济南成通纱厂团支部书记、
济南市纺织业团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济南市学校党委干事、济南市教育局副
科长。1957年11月后历任济南市槐荫区机关业余学校校长,济南第三十七中学校长、
党支部书记等职。1983年4月离职休养,享受厅局级干部待遇。1998年10月9日在济南
病逝。
(张恒传)

苏应宽(1918~1998.8.24)男,著名妇产科专家,原山东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
立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南海市人。1943年毕业于迁至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曾任上海医
学院附属红十字医院主治医师。1948年7月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医学
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山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中华
医学会第十八、十九届理事。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专长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并改进了手术方式。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及专利10余
项。著有《妇产科手术学》、《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等。1998年8月24日
在济南病逝。
(市史志办)

张纪光(1909~1998.2.17)男,原名张舒礼,又名张继光。济南市人,著名烈士张
郁光之弟。早年在北平读书期间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大学毕业后
在北平中国大学任教时参加文化界救国会。“七七”事变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
队,先后任山东省濮县、聊城县县长,参加鲁西北抗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
历任河北省宁晋县县长、冀南区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兼宁晋县抗日基干大队队长。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冀南区农林局长,冀南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地委书记,中共
冀南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解放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农林厅厅长,河
北省政府党组常委,华北行政委员会农林局副局长,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副局长、局长
,林业部部长助理、部党组成员,北京林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东北农学院副院长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顾问,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党委
书记兼院长,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1998年2月17日
在北京逝世。
(市史志办)

陈登汉(1922~1998.6)男,原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济南市历
城区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历城区七区水窝乡乡长、西
营供销社主任、西营区委副书记、港沟公社党委副书记、孙村区区长,彩石乡党委副
书记、乡长等职务。1983年离职休养。离休后15年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带领群众栽果树533多公顷,修公路120多公里,使该乡44个山区行政村的43个村
通上了沥青路,而自己未收任何报酬,他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从不在子女就业、
户口农转非等问题上搞特殊。他个人及家庭生活十分俭朴,却多次拿出自己的离休费
帮助群众买树苗、修公路。1998年6月27日,在彩石乡石瓮峪村筑路工地上,正在施
工的油罐车突然失去控制,急速向山下滑去。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
全,他用年迈的身躯死死顶住从坡道下滑的油罐车,被挤到山坡内侧的石壁上,不幸
光荣牺牲,终年76岁。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中共济南市委于10月10日作出决定,授
予其“一心为民,忘我奋斗的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开展
向陈登汉同志学习的活动。1998年3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陈登汉为革命烈士

(徐同胜)

徐剑石(1940.4~1998.1)男,上海市黄浦区人。1965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
系专业。同年分配到济南半导体元件实验所工作。1974年11月调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
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济南市电子工业公司副总经
理、济南市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
,1982年、1984年分别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国家电子工业部劳动模
范,并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及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1年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在从事微电子、电子测量技术工作中,研制开发
了PNP微功耗器件、超β值器件、晶体管反向漏电流测试仪等产品,1984年获国家经
委新产品金龙奖,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他研制的微功耗器件、超β值器件,曾
在我国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太平洋洲际导弹上得到应用,为我国的国防和工业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1月10日在武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
(市电子局)

龚文涛(1921.12~1998.8.11)男,江苏省常州市人。政协济南市委员会原副主席
。1937年6月于烟台参加“民先”,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并于1940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胶东三联军一大队战士、班长,胶东军校中队长,后方医院警卫
连指导员,中央抗大学员,鲁中二军分区司令部秘书兼党支部
书记,鲁中沂水县小学校长、干训队干事、大队长,胶东公学政治教员。曾参加打响
胶东抗战第一枪的雷神庙战斗。济南解放后,任济南市文教局民教馆馆长。新中国成
立后,历任济南工人子弟中学教务主任、代校长,济南市文教局科长、副局长,济南
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山东省体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
,山东省体育学校党委书记、校长。1973年10月始,先后任济南市文化局革委会主任
、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济南市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组长,济南市体委革委会主任
、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10月始,先后任济南市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
组副书记,1982年4月增选为政协第六届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4月当选为政协
第七届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9月离职休养。1998年8月11日在济南病逝。
(市政协办公厅综合处)

崔剑平(1971.12.2~1997.9.2)男,山东省济南市人。6岁就读于济南市槐荫区槐
南小学,1989年在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93年和199
6年先后获微生物专业学士学位和生物遗传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8月赴美国新泽
西医学院留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9月2日,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的郊游活动时,
因抢救一溺水中国学生而不幸牺牲。1998年4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崔剑平为革
命烈士。
(市民政局)

舒同(1905.11.25~1998.5.27)男,著名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东乡县人。贫
苦农民家庭出身。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6月在家乡与进步同学成立“金兰同
学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翌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李井泉同学
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东乡县支部
书记、县委书记,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东乡县党部常委。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遭
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辗转于武汉、上海、安徽、南京等地,寻找党组织,坚持革命。
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红十一师秘书长、中共赣东
特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
部长、红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
任红二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政治部主任,撰写《向北进攻--胜利的开始》等文章,鼓
舞红军指战员士气。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四师的政治部主任,坚决拥
护党中央北上方针。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
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
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创建、扩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延安整风时的军委整风
审干领导工作。1944年夏,赴晋冀鲁豫边区、中共山东分局传达整风精神。是年秋任
中共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分局学习委员会主任,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做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暨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
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社会部部长、国军工作部部长。具体指导了华
东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参与组织指挥了鲁南、莱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
战役。曾具体领导了争取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在济南战役中起义。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
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局党校校长等职。1954年8月至
1960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56年
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他把山东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领导山东人民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并曾于1961年
12月至1962年12月下放至山东省章丘县担任中共章丘县委第一书记。1963年3月调任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迫害
,长期被监禁、批斗。1979年9月被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78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军委军战史编辑室主任。1979年7月被增选为第五届全国政
协常委。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后为中共十
三、十四、十五大特邀代表。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具有坚强的党
性观念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识大体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埋头苦
干,享有“毛驴子”之称;他具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深厚的文字功力,博览
群书,学识渊博,是党内学者型的高级干部。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自幼学习书法,因其字写得好,八九
岁即闻名乡里,被誉为“神童”,少年时代被称为“东乡才子”。参加红军后,在紧
张战事之余,潜心书艺,寄情翰墨,以笔为刀枪,为中国革命做出特殊贡献,被红军
指战员誉为“马背书法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他数十
年如一日,研习历代名家书法,博采众家之精粹,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创造“舒体
”,自成一家,以其特有风格,独步当代书坛,为世人推崇。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
始人之一。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时,被推举为第一届书协主席,后担任第二、三届书
协名誉主席。有楷行草三本《舒同字帖》和《舒同书法集》出版。1998年5月27日在
北京逝世。
(市史志办)

责任编校:于香萍宣涛